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NC)、糖尿病对照组 (DC)、糖尿病氯沙坦治疗组 (DL) ,治疗 12周 ,电镜观察各组肾脏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DC组肾小球基底膜显著增厚 ,系膜和系膜细胞显著增生 ,DL组上述改变显著减轻。结论 :氯沙坦能够减轻或延缓糖尿病大鼠肾脏超微结构的改变 ,提示它能够对糖尿病肾脏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C)、糖尿病对照组 (DC)和糖尿病氯沙坦治疗组 (DL) ,DL组于第 5周起给予氯沙坦 2 0mg/kg/d ,分别于病程第 4、8、16周测血糖、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左室心肌AngⅡ ,左室重量指数 (LVMI) ,电镜观察左室心肌。 结果 :病程 4周时 ,可见DC组心肌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增多 ,肌原纤维灶性变性、溶解 ,肌原纤维间间隙增宽。随病程延长 ,线粒体和肌原纤维病变加重 ,可见肌原纤维片状坏死 ,间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突向管腔 ,但基膜增宽不明显 ,而DL组改变明显减轻。病程第 4、8、16周 ,DC组LVMI均显著高于NC组 (P <0 .0 1) ;16周时 ,DL组LVM和LVMI均显著低于DC组 (P <0 .0 1) ;4周时 ,DC组血浆AngⅡ显著高于NC组 (P <0 .0 1) ,而心肌AngⅡ升高不明显 ;第 8、16周 ,DC组血浆和心肌AngⅡ含量均显著高于NC组 (P <0 .0 1) ;16周 ,DL组血浆AngⅡ含量与DC组比较显著升高 (P <0 .0 1) ,而心肌AngⅡ无明显变化。 结论 :糖尿病时存在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和左室肥厚 ,氯沙坦能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对照组(DC)、糖尿病氯沙坦治疗组(DL),治疗12周,电镜观察各组肾脏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DC组肾小球基底膜显著增厚,系膜和系膜细胞呈显著性,DL组上述改变显著减轻。结论:氯沙坦能够减轻或延缓糖尿病大鼠肾脏超微结构的改变,提示它能够对糖尿病肾脏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氯沙坦对STZ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和肾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 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C)、糖尿病对照组 (D)、糖尿病氯沙坦治疗组 (DL)。于实验第 6、12和 2 4周 ,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清除率及尿蛋白排泄率 ,并对肾脏标本进行了光镜、电镜观察 ,同时测量各组大鼠的平均肾小球体积。结果 :于第 6周、12周、2 4周 ,糖尿病对照组大鼠的上述指标与C组相比 ,均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DL组尿蛋白排泄率均低于同时期的D组 (P <0 .0 5 )。DL组肾小球体积显著低于D组(P <0 .0 5 )。电镜检查发现D组基底膜显著增厚 ,系膜和系膜细胞显著增生 ,DL组上述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氯沙坦能够延缓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进程 ,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培哚普利(Perindopril)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心肌病变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2)和糖尿病组(DC,n=24),4周后再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C,n=12)和培哚普利治疗组[DP,n=12,2 mg/(kg·d)].治疗12周后,检测血糖、Ang Ⅱ浓度;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RT-PCR检测TGF-β_1 mRNA水平.结果 DC组的血糖、血浆和心肌Ang Ⅱ、心肌TGF-β_1 mRNA、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明显高于NC组,而DP组则均低于D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DM大鼠出现了心肌肥厚和超微结构改变,其病变程度与心肌Ang Ⅱ水平呈一致性,而DP组心肌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培哚普利可能通过降低Ang Ⅱ水平,下调心肌TGF-β_1表达而逆转糖尿病大鼠的心肌肥厚和超微结构改变,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诺迪康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基底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诺迪康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基底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30只肾切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NC组),模型组20只,后者按55 mg/kg体重单次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制作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C组)、糖尿病给药组(DK组)[诺迪康0.168 g/(kg.d)]各10只。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肾脏超微结构的改变以及24 h内肌酉千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12周后DK组大鼠的Ccr明显高于DC组大鼠,电镜显示DK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轻于DC组,无胶原纤维的增生,内皮细胞孔距不及正常组均匀,但较糖尿病对照组均匀,足细胞突起排列尚整齐。结论诺迪康能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超微结构,防止基底膜增厚,保护肾小球滤过屏障,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探讨链脲菌素 (STZ)糖尿病 (DM)大鼠血管内皮超微结构和功能变化 ,以及培哚普利对其影响。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C)、DM对照组 (DC)、DM治疗组 (DP) ,病程 4周后DP组每天予培哚普利 2mg·kg-1。分别于第 4,8,16周测血糖、血浆ET 1和AngⅡ ,并取主动脉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DC组 8周时 ,内皮细胞线粒体明显肿胀、空泡变 ,16周时血管内膜增厚 ,内皮细胞广泛坏死脱落 ,但DP组病变明显减轻。各病程中DC组血浆AngⅡ均明显升高 ,血浆ET 1在 8周时明显升高 ,而 16周时明显降低 ,在DP组血浆AngⅡ明显降低 ,ET 1则先降 (8周 )后升(16周 )。提示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随病程不同出现超微结构和功能变化 ,血浆ET 1可能是反应内皮细胞损伤的一个指标 ,培哚普利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和细胞外基质 (ECM )%D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 (FN)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糖尿病早期肾脏肥大和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 (diabetesnephropathy ,DN)保护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2只 :正常对照组 (C组 )、糖尿病组 (D组 )和氯沙坦治疗组 (DL组 )。左下腹腔注射STZ 6 0mg/kg体重制成糖尿病模型 ,DL组在糖尿病模型确立后第 2d予氯沙坦 10mg/(kg .d)灌胃 ,C组与D组仅给予等量自来水灌胃。检测各组第 4、 8wk末 (每组各取 6只 )的血糖、尿白蛋白、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及相对肾重 ;免疫组化检测肾内TGF β1、FN和Ⅳ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 ,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光密度值。结果 :DL组较D组尿白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 ,相对肾重减轻 (P <0 0 1) ;免疫组化显示糖尿病大鼠肾内TGF β1蛋白表达增多 ,肾小球FN和Ⅳ型胶原沉积增多 ;DL组TGF β1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D组 ,治疗 8wk后FN和Ⅳ型胶原蛋白表达低于D组 (P <0 0 5 )。结论 :肾脏ECM积聚是糖尿病肾脏肥大的重要原因 ;氯沙坦对糖尿病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部分是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肾脏的TGF β1表达 ,减少ECM积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oyisoflavones,SI)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收缩性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对照组(DC)、低剂量SI治疗组(LSI)、中剂量SI治疗组(MSI)、高剂量SI治疗组(HSI)、尼尔雌醇治疗组(NT)。后5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mg/kg制备DM模型。第7周起,NC、DC组予0.5%CMCNa10ml/(kg·d),LSI、MSI、HSI组分别予大豆异黄酮30、60、120mg/(kg·d),NI组予尼尔雌醇混悬液0.1mg/kg(2次/周)灌胃,以上以体重计,第12周末采集心室内压并分析。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大鼠左室收缩压、左室发展压、平均压、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室内压上升达最大速率所需时间和心肌纤维最大缩短速度等心功能指标,DC组明显低于NC组(P<0.01);MSI、HSI组、NT组均明显高于DC组(P<0.05,P<0.01)。心肌细胞超微结构:DC组肌小节失去正常结构,肌原纤维坏死、溶解;线粒体水肿,嵴消失。中、高剂量SI可明显逆转上述改变。结论中、高剂量SI可提高糖尿病鼠左心室功能,减轻心肌超微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10.
探讨链脲菌素(STZ)糖尿病(DM)大鼠血管内皮超微结构和功能变化。以及培哚普利对其影响。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DM对照组(DC)、DM治疗组(DP),病程4周后DP组每天予培哚普利2mg.kg^-1。分别于第4,8,16周测血糖、血浆ET-1和AngⅡ,并取主动脉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DC组8周时,内皮细胞线粒体明显肿胀、空泡变,16周时血管内膜增厚,内皮细胞广泛坏死脱落,但DP组病变明显减轻,各病程中DC组血浆AngⅡ均明显升高,血浆ET-1在8周时明显升高,而16周时明显降低,在DP组血浆AngⅡ明显降低,ET-1则先降(8周)后升(16周),提示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随病程不同出现超微结构和功能变化,血浆ET-1可能是反应内皮细胞损伤的一个指标,培哚普利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活性的影响,来探讨氯沙坦(Losartan)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对照组(D组)和糖尿病氯沙坦治疗组(DL组).于24周后,筛洗肾小球,提取肾小球胞浆和胞膜蛋白,利用[γ-32P]ATP底物磷酸化的方法检测胞浆及胞膜PKC活性;同时测量血、尿肌酐和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D组胞膜PKC的活性、胞膜PKC活性占总活性的百分比、Ccr、24h尿蛋白定量分别与C组相比明显升高,氯沙坦治疗后,DL组胞膜PKC的活性、胞膜PKC活性占总活性的百分比、Ccr、24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Ang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有部分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部分通过下调肾脏PKC活性.  相似文献   

12.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糖尿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糖尿病模型组(n=10)与糖尿病氯沙坦干预组(n=10)[氯沙坦20 mg/(kg·d)];分别于第8周、第16周每组各处死5只大鼠.留取左肾行HE和Masson染色,阅片并计算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胶原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与ILK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胶原面积明显增加(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Vimentin和ILK阳性表达面积明显增加(P<0.01),ILK与α-SMA呈正相关(rs=0.621,P<0.05);氯沙坦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胶原面积较糖尿病组明显减弱,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ILK,α-SMA与Vimentin表达均较糖尿病组明显减弱(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存在ILK高表达与EMT,二者之间可能有着重要联系;氯沙坦可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ILK表达,阻抑EMT.  相似文献   

13.
芎嗪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实验大鼠糖尿病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SD 大鼠30 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对照组(DC)和糖尿病治疗组(DT) 。各糖尿病组以四氧嘧啶腹腔内注射制成糖尿病模型。DT 组采用川芎嗪30mg·kg- 1 腹腔内注射,每周5 次,共12wk 。取肾脏行光镜和电镜检查,并行蛋白糖基化产物测定。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川芎嗪治疗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蛋白糖基化产物水平(DT与DC相比,P<0 .01);电镜则显示,DC肾小球基底膜明显不均匀增厚,而DT 大鼠病变较轻。结论 川芎嗪治疗可减慢实验大鼠DN 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Lsartan)减少糖尿病大鼠尿蛋白及保护肾功能的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和Losartan治疗组3组,干预处理4周,分别在1,2和4周检测24h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平均动脉压(MAP),肾重/体重,血,尿ET-1及肾组织Ⅳ型胶原,纤连蛋白(FN)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24h尿蛋白及MAP明显增高,第2周达高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cr下降,肾重/体重增加。免疫组化显示,肾组织FN,Ⅳ型胶原表达水平增强,尤其在基底膜。血,尿ET-1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Losartan组MAP,24h尿蛋白,肾重/体重,Ccr均有下降,与模型组比较,P<0.05;血,尿ET-1水平亦降低,尤其尿ET-1下降明显(P<0.01),肾组织FN,Ⅳ型胶原表达水平减弱,与对照组强度相似。结论 Losartan可减少糖尿病大鼠蛋白尿,并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川芎嗪、山莨菪碱、蝮蛇抗栓酶及卡托普利对实验大鼠糖尿病肾病 (DN)的预防作用。方法 SD大鼠 6 0只 ,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各糖尿病治疗组。以四氧嘧啶腹腔内注射制成糖尿病模型。各治疗组分别给予上述药物治疗 ,每周 5次 ,共 14周。取肾脏行光镜和电镜检查 ,并进行图像分析 ,同时测定蛋白糖基化产物 (GP)。结果 与糖尿病组比较 ,各治疗组肾组织中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1) ;除蝮蛇抗栓酶组外 ,其他治疗组大鼠肾小球截面积亦明显缩小 (P <0 .0 5 ) ;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显著不均匀增厚 ,而各治疗组病变较轻 ,尤以卡托普利组疗效最为明显。结论 改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治疗可减慢实验大鼠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