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调查临床医师对围手术期妇产科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促进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6月593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判断其合理性。结果全部手术患者均应用抗菌药物,单一86.51%、二联12.82%、三联0.67%;术后感染1.52%。结论医院妇产科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已经做到规范化,但在药物品种选择及应用时间上仍存在不足,需要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在对围手术期妇产科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希望可以促进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间一共492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判断其合理性。结果:显示所有手术患者都使用了抗菌药物,86.51%的患者为使用单一抗菌素,15.45%和0.81%的患者分别使用二联、三联抗菌药。结论:医院在妇产科围手术期的抗菌素预防应用上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药品价格过高,药物品种选择过少等等,需要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药学干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到2013年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围手术的200名患者抗菌药物的选用资料,按其是否进行药学干预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实验组采用药学干预,其抗茵药物使用合理性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实验组平均抗菌药物费用和平均药品总费用平均为(78.65±35.56).G和(835.35±132.34)元,分别低于非药学干预组的(227.8±123.38)元和(1045.45±178.25)K。结论:药学干预的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其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明显提高,平均抗菌药物费用和平均药品总费用都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我院是基层综合医院,为了解抗菌药物围术期使用情况,为规范管理提供依据,笔者对2005年及2006年10-12月270例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调查对比.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院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分析存在问题,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病例,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189例患者,共181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占95.8%,其中Ⅰ类手术切口24例,抗菌药物使用16例,使用率66.7%;Ⅱ、Ⅲ类切口139例和26例,使用率均为100.0%;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中各型切口均以二联为主,Ⅰ、Ⅱ、Ⅲ型切口二联用药分别为11、120、24例,使用率分别为68.8%、86.3%、92.3%;Ⅰ类切口用药时间不规范术前4例,术后无不规范例数;Ⅱ类切口用药时间不规范术前20例、术后11例;Ⅲ类切口类切口用药时间不规范术前26例、术后20例;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中各型切口均以二联为主;189例手术患者使用例次最多的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占30.5%,其次是第二代头孢占菌素22.1%;在选用抗菌药物时,经验用药占89.0%,根据病菌培养具体用药占11.0%.结论 医院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类别的选择符合要求,在联合用药指征、给药时机和疗程方面仍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进一步的规范抗菌药物应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由于抗菌药物研究进展很快 ,临床使用的品种随之增加 ,给临床用药提供了较大的选择范围 ,使用不当产生细菌耐药性及二重感染。为了解湘潭市中心医院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 ,笔者对该院外科、妇产科、五官科等6个科室 13 6例手术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 0 0 0年 11月~ 12月经手术治疗的出院病人病历 13 6份记录患者情况 ,其中包括科别、病历号、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抗菌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时间 ,切口愈合等内容。2 结 果2 1 患者情况 男性 67人 ,女…  相似文献   

7.
抗菌药物是妇产科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其在杀灭或抑制细菌、有效治疗感染的同时,也伴随出现一系列与用药目的无关甚至相反的有害作用[1]。药品不良事件是患者或受试者在应用药物后发生的任何不良非预期医学事件或体验,不论其与治疗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本课题组前期调查研究显示,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问题严重[2-5]。为促进妇产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不良事件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其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某三甲医院外科2010年4-6月住院患者120份病历资料进行了调查,探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结果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抗菌药物总的使用率96.7%,平均用药时间9 d,最长预防用药时间为20 d;其中用药>3 d者占74.2%;用药>7 d者占51.7%;抗菌药物使用占前8位的分别为奥硝唑、头孢替安、氨曲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头孢米诺、莫西沙星;其中单一、二联和三联用药分别为37.1%、48.3%、14.6%。结论某三甲医院不合理用药表现在选药不恰当,术后用药时间偏长,联合用药不合理,更换药品频繁,标本送检率低等,应加强监管,促进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妇产科围手术期符合标准的患者100例,对其用药进行分析。结果 100位患者中术前2天给药2例,1天给药5例,3h给药25例,术前30分钟给药67例,术中给药1例,术后无给药;术后用药时间≤2d为10例,≤4天64例,≤7天为26例。使用频率最高的头孢类药物为一代头孢菌素五水头孢唑林粉针45%;最少的头孢类药物为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钠针8%。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少数医生手术预防用药选择给药时机不当,多数医生用药时间过长,需加强相应用药的合理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胸外科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判断其合理性.方法 对医院2010年1-12月心胸外科清洁手术共106例进行前瞻性的调查,设计统一的表格,逐项填写并录入电脑后进行统计.结果 106例手术患者中,共8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7.55%;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0%,抗菌药物应用前5位的为:头孢米诺、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头孢克罗、头孢唑林;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给药时间均>2 h,术中用药占60.8%,术后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疗程1~39 d,有97.96%病例术后停药时间>72 h.结论 该院心胸外科清洁手术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给药时间不合理;疗程明显过长;抗菌药物选择档次偏高;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以期达到规范化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0月~2007年2月的384例妇产科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2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最高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病率、术后切口感染率、药物不良反应、平均住院天数、总药物费用。结果实验组术后病率、术后感染率、药物不良反应、平均住院天数、总药物费用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并能为病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医疗费用及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2.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8  
目的为了解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和存在问题,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62例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460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预防用药占83.26%,治疗用药占16.74%;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4d者占80.68%,其中用药时间最长28d;术后单用1种和应用二联、三联和四联抗菌药物的分别占43.26%、44.13%、11.96%、0.65%。结论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中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7年6月1日~12月31日产科所有剖宫产手术患者1667例进行了调查,经统计学处理,了解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医院剖宫产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为7.5 d,平均应用抗菌药物3.6 d;抗菌药物应用率100.0%;择期剖宫产全部是术后给药,药物的联合使用率为11.7%;术前应用抗菌药物前3位排序为大环内酯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术后依次为头孢一代、大环内酯类、头孢二代;术后大部分抗菌药物利用指数(DUI)1;术后切口感染率0.1%。结论医院剖宫产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趋于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时间尚需要进一步减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0月~2007年2月的384例妇产科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2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最高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病率、术后切口感染率、药物不良反应、平均住院天数、总药物费用。结果实验组术后病率、术后感染率、药物不良反应、平均住院天数、总药物费用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并能为病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医疗费用及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5.
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妇产科术后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组与常规传统用药两组在切口感染、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围术期用药组与常规用药两组相比,前者术后感染率较低,且平均住院日短,住院费用低。结论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及采取其他综合措施对预防妇产科术后感染具有重要作用,且社会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6.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 研究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妇产科病区2007年1-10月的263份出院病历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手术患者均应用抗菌药物,17.11%为单一用药,66.92%为二联用药,15.97%为三联用药;抗菌药物用药时间偏长,选用品种存在不当之处.结论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时间偏长,品种偏高档,亟待临床药师到临床一线,帮助、参与临床医师合理用药,使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围手术期患者应用抗感染药物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目的分析我院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及合理性.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1年围手术期病例163份,从抗感染药物的种类、用药频度、联合用药、预防用药的时间和数量、术后用药天数及术后感染等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病例共151例,联合用药占79.75%;应用1种或2种药物与应用>3种药物之间的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前0.5~1 h或术中给药与术后当日给药患者之间的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用药时间1~4 d与>5 d的患者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抗感染药物共涉及7类25种. 结论应加强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强化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通过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模式,推动我国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方法选取2000年经腹子宫肌瘤或子宫肌瘤 附件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找出临床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参照国内外有关文献,制订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指南;依据该指南,在2001年进行前瞻性干预研究,2002年随访干预后情况.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由干预前的0%上升到干预中的89.73%和干预后的30.56%(P<0.01);基本合理率由干预前的0%增加为干预中的10.27%和干预后的38.88%(P<0.01);干预前妇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给药时机不当和用药疗程过长等干预后均有显著改善.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合理用药干预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医院降低单病种费用提供了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促进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5年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2006年在普外科采取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与临床医师共同学习指南、宣教和行政命令、监督检查相结合方式,干预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2007年行前瞻性干预研究,并将之与2005年干预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05年和2007年分别入选患者221例和278例,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经过干预以后,患者总住院费用(中位数6194.90、5012.52元)、抗菌药物费用(中位数714.60、463.20元)、抗菌药物费用占总住院费用的比例(13.56%、9.25%)、住院天数[(9.87±7.62)(、7.83±12.60)d]、抗菌药物合理比例(χ2=28.998,P=0.000)等方面均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调查结果表明,其管理模式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降低单病种费用提供了一套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前瞻性调查   总被引:23,自引:14,他引:23  
目的了解和分析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对某三级教学医院2005年6-12月手术病例共2055例次进行前瞻性调查。结果2055例次中,抗菌药物使用率99.95%,其中清洁、清洁-污染、污染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99.92%、100.00%、100.00%;一、二、三联抗菌药物使用分别占72.47%、25.84%、1.1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平均为8.16d,清洁、清洁-污染、污染手术平均抗菌药物使用分别为8.1、8.2、8.2d;术前0.5~2h使用抗菌药物占29.65%,术后使用抗菌药物占68.00%;清洁手术和清洁-污染手术术后使用抗菌药物<48h者仅占3.45%;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依次为头孢三代、头孢二代、青霉素等;手术切口感染率0.75%,其中清洁、清洁-污染、污染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29%、1.33%、3.42%。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用药时机、药物选择不合理,用药时间持续过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亟待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