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左归丸和右归丸含药鼠血清对皮质酮所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病理模型学习记忆相关信号转导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采用高浓度皮质酮(10-4M)处理细胞制作皮质酮损伤型大鼠海马病理细胞模型。采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模型细胞与学习记忆相关的信号转导蛋白表达变化及左归丸和右归丸含药鼠血清的干预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皮质酮模型组细胞与学习记忆相关的信号转导分子pCaMKII、pCREB、pERK、pCREB和Arc蛋白表达、以及相关受体蛋白GR、MR、TrkB、NR1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皮质酮模型组比较,含10%浓度的左归丸和右归丸鼠血清对模型细胞上述各项指标的异常变化均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结论:补肾方药—左归丸和右归丸能够改善高浓度皮质酮所致的海马神经细胞内学习记忆相关信号转导蛋白的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左归丸和右归丸对老年大鼠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表达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活性的影响,探索GRmRNA表达和HPA轴活性的关系。方法:以自然衰老SD雄性大鼠(24月龄)为肾虚衰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每组35只,另设青年对照组(5月龄)35只,共4组。老年对照组大鼠常规喂养至24月龄。左、右归丸组大鼠自20月龄始,均按相当于左、右归丸生药7.5g·kg-1(成人临床用量的15倍)自由饮用稀释药液,每周停药2天,连续4个月;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GRmRNA表达,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浆皮质酮(CORT)含量。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GR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血浆CORT含量显著增高(P<0.05);与老年对照组比较,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大鼠海马CA1区GR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浆CORT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左归丸和右归丸可能通过上调自然衰老SD雄性大鼠海马GRmRNA表达,加强对HPA轴的抑制作用,进而降低血浆CORT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熟地有效成分甘露三糖对高浓度皮质酮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学习记忆相关信号转导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24小时新生大鼠原代培养海马神经细胞。第八天用药处理,将细胞分为5组:1:正常对照组;2:1×10-4M高浓度皮质酮模型组;3:10-4 M CORT+3nM RU38486拮抗剂组;4:10-4 M CORT+0.1g/L甘露三糖组;5:10-4 M CORT+40uM多奈哌齐阳性对照组。24h后,通过SYTO13-PI双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及存活情况,MTT法测定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学习记忆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分子GCR、BDNF、SGK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死亡较多,细胞活力下降,GCR、BDNF、SGK蛋白表达均显著性降低;如上改变又均被皮质酮受体拮抗剂RU38486逆转;甘露三糖(0.1g/L)同阳性对照多奈派齐(40μM)均明显减少死细胞数量,提高细胞活力,提高模型细胞GCR、BDNF、SGK蛋白表达。结论:熟地有效成分甘露三糖保护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免遭高浓度皮质酮的损伤,通过调节学习记忆信号转导途径中的重要蛋白GCR、BDNF、SGK表达从而改善高浓度皮质酮致学习记忆功能退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老年大鼠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海马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调节作用,以及左归丸、右归丸延缓老年大鼠神经内分泌调控退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自然衰老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药物对大鼠海马各分区(DG、CA1、CA2、CA3)GRmRNA表达变化,结果:老年大鼠海马各分区GRmRNA表达均明显减弱,而左归丸、右归丸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老年大鼠海马DG、CA1和CA3分区低下的GRmRNA的表达,结论:左归丸、右归丸通过提高GRmRNA表达,进而改善海马对HPA轴的抑制性调控作用,以延缓机体衰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高浓度皮质酮损伤海马神经细胞活性及学习记忆相关蛋白GCR及SYN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FDA/PI双荧光染色观察皮质酮对原代培养新生24h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同时观察黄芪甲苷的保护作用;利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黄芪甲苷对皮质酮损伤细胞GCR和SYN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皮质酮能够时间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神经细胞存活率,而0.1μmol/L、1μmol/L及10μmol/L黄芪甲苷及10μmol/L美金刚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损伤细胞的存活率;1μmol/L黄芪甲苷能上调损伤细胞GCR和SYN1 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黄芪甲苷对高浓度皮质酮损伤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够上调学习记忆相关蛋白GCR和SYN1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老年大鼠杏仁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表达和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变化和左归丸、右归丸对其的影响,探索老年肾虚大鼠CRH多肽表达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活性的相关性及左归丸和右归丸的作用.方法 以自然衰老SD雄性大鼠(24月龄)为肾虚衰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每组35只,另设青年对照组(5月龄)35只,共4组.老年对照组大鼠常规喂养至24月龄.左、右归丸组大鼠自20月龄始,均按相当于左、右归丸生药7.5g·kg-1(成人临床用量的15倍)自由饮用稀释药液,每周停药2 d,连续4个月;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杏仁核CRH多肽表达, 放免检测血清CORT含量.结果 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大鼠杏仁核CRH多肽表达及血清CORT含量显著增高(P<0.05),与老年对照组相比,左归丸组及右归丸组大鼠杏仁核CRH多肽表达及血清CORT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 左归丸、右归丸通过调节杏仁核CRH多肽表达进而调节衰老大鼠HPA轴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然衰老大鼠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和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及补肾方左归丸和右归丸的作用,探索补肾方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自然衰老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老年组、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每组15只;另设青年组15只,共4组。青年组大鼠常规喂养至5月龄,老年组大鼠常规喂养至24月龄,普通饮食、饮水;从20月龄开始,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大鼠均按6.75 g/(kg·d)生药量食用饲料,连续给药4个月,每周停药2天。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ORT含量;透射电镜观察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大鼠血清CORT的含量显著升高,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线粒体参数体密度(Vv)、比表面(δ)、比膜面(δm)和神经细胞突触小泡Vv及突触内线粒体Vv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组比较,左归丸组大鼠血清CORT含量显著降低,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线粒体Vv、δ、δm和海马神经细胞突触小泡Vv及突触内线粒体Vv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衰老大鼠血清CORT含量增高,海马神经细胞出现能量代谢的结构改变,补肾方左归丸和右归丸均可通过降低自然衰老大鼠血清CORT含量、改善其海马神经细胞能量代谢的结构变化而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熟地黄中有效成分5-羟甲基糠醛(5-HMF)对高浓度皮质酮(CORT)致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学习记忆相关蛋白学习记忆相关蛋白(GCR)、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SG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24h新生大鼠原代培养海马神经细胞。第8天细胞用药处理,将细胞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5-HMF组。24h后,通过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生化方法检测衰老特异性指标β-半乳糖苷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学习记忆相关蛋白GCR、BDNF、SGK的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显著升高,GCR、BDNF、SGK蛋白表达显著性降低;0.5mg/L的5-HMF明显提高细胞活力,降低β-半乳糖苷酶活性,提高模型细胞GCR、BDNF、SGK基因表达(P0.05,P0.01)。结论:0.5mg/L 5-HMF可以保护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免遭高浓度皮质酮的损伤,通过调节GCR、BDNF、SGK的基因表达,可能在延缓学习记忆功能退化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皮质酮损伤的海马神经元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四逆散、应激血清/脑脊液对其生存率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并用Map-2鉴定,采用皮质酮(CORT)建立慢性应激损伤神经元细胞的体外模型。造模完成后,用含10%、20%、30%应激血清/脑脊液、应激四逆散血清/脑脊液,检测各组的生存率。结果皮质酮浓度为200μM、400μM、600μM时,细胞生存率显著下降(P0.01),当皮质酮浓度为200μM时,细胞生存率约为60%。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生存率降低(皮质酮200μM)(P0.01),10%应激血清组细胞生存率高于相应浓度的空白血清组(P0.05); 20%、30%应激血清组细胞生存率低于相应浓度的空白血清组(P0.05);10%、20%、30%应激四逆散血清组细胞生存率高于相应浓度的空白血清组(P0.05);20%、30%应激脑脊液组细胞生存率大于相应浓度空白脑脊液组(P0.05)。结论 200μM皮质酮培养24h建立海马神经元细胞慢性应激损伤状态模型;应激四逆散血清可以提高皮质酮损伤的海马神经元细胞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糖皮质激素受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MDAR(GCR-BDNF-NMDAR)信号转导通路角度,探讨老年大鼠学习记忆退化的分子机制及补肾方药——左归丸、右归丸的调整作用。方法:以自然衰老(24月龄)SD雄性大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老年皮质酮(GC)拮抗组、老年左归组和老年右归组,另设一组青年对照组(5月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皮质酮含量、Morris水迷宫法观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电生理方法记录在体大鼠LTP变化,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学习记忆相关信号转导蛋白表达变化,同时观察补肾方药对上述指标变化的改善作用。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大鼠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升高、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P0.05)、海马CA1区LTP明显受到抑制、与学习记忆相关的信号分子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左归丸、右归丸能不同程度地改善上述指标的衰老性变化。结论:左归丸、右归丸改善老年大鼠增龄性学习记忆退化的部分机制可能与提高GCR、BDNF、NMDAR、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蛋白表达,拮抗高水平皮质酮对大脑海马区域的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探讨疏肝理肺方药对束缚应激条件下哮喘大鼠血浆皮质酮和海马GRmRNA表达的影响。以卵蛋白加束缚刺激复制应激条件下哮喘大鼠模型,采用原位杂交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海马GRmRNA表达和血浆皮质酮。结果:束缚应激条件下,哮喘大鼠血浆皮质酮水平明显升高,海马GRmRNA表达减少,采用疏肝理肺方治疗后,皮质酮水平明显降低,GRmRNA表达明显升高。结论:疏肝理肺方能明显抑制应激条件下哮喘大鼠血浆皮质酮分泌、增加其海马GR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2.
崔瑛  颜正华  侯士良  常章富 《中药材》2004,27(8):589-592
目的:观察滋阴药熟地黄益智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谷氨酸单钠(MSG)毁损下丘脑弓状核模型作为肾阴虚学习记忆障碍模型;跳台法和Morris水迷宫法观察熟地黄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放免法测定血浆ACTH和CORT含量,原位杂交观察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GRmRNA)变化;测量体温.结果:熟地黄明显改善MSG大鼠被动回避和空间记忆能力,抑制血浆CORT含量和海马GRmRNA表达,抑制基础体温升高.结论:熟地黄具有改善学习记忆作用,其机理与抑制血浆CORT含量和海马GRmRNA表达有关.MSG模型作为肾阴虚学习记忆模型使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左归丸及右归丸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相关信号转导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自然衰老(24月龄)SD雄性大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老年皮质酮(GC)拮抗组、老年左归组和老年右归组,另设青年对照组(5月龄)。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大鼠学习记忆相关信号转导蛋白表达变化,同时观察补肾方药对上述指标异常变化的改善作用。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学习记忆相关信号分子——CaM、pCaMKⅡ、pERK1/2、pCREB及pSynapsinI、Arc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补肾方药左归丸、右归丸能不同程度地改善上述指标的衰老性变化。结论:补肾方药左归丸及右归丸改善老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之一可能与延缓学习记忆相关信号分子表达的退行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肾虚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表达变化,探讨"肾藏志"中医学理论的物质基础与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左归丸、右归丸组及空白组(产自正常孕鼠),每组10只,采用"猫吓鼠"经典造模法制备先天不足加后天失养复合型肾虚质仔鼠模型。对仔鼠恐吓同时开始给药,左归丸、右归丸组分别给予左归丸混悬液0.1875 g/mL、右归丸混悬液0.0938 g/mL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每周用药5天,连续2个月。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NMDA受体亚基NR2A、RN2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潜伏期及总路程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及右归丸组上述指标均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NMDA受体亚基NR2A、NR2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右归丸组NR2A及NR2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肾虚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退化且海马NMDA受体表达低下,补肾药物左归丸、右归丸可上调NMDA受体表达,提高其学习记忆能力,从而改善肾虚质脑功能退化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2017,(6)
目的研究左归丸、右归丸和玉屏风散的抗哮喘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差异。方法雄性Brown Norway大鼠随机分为5组,卵清白蛋白诱导慢性哮喘模型,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左归丸、右归丸、玉屏风散,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14 d。测定大鼠Penh值,血清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皮质酮(CRO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蛋白水平。处死大鼠,取肺组织切片定量测定气道重塑病理变化。RT-PCR法测定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及肺组织TGF-β1、Smad3 mRNA表达水平。结果玉屏风散组、右归丸组Penh值显著低于左归丸组。玉屏风散组Th1因子显著高于左归丸组,Th2因子显著低于左归丸组。右归丸组仅白细胞介素IL-5显著低于左归丸组。玉屏风散组血清CROT、ACTH蛋白及下丘脑CRH mRNA显著高于左归丸组,右归丸组ACTH蛋白及CRH mRNA显著高于左归丸组。玉屏风散组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3 mRNA表达水平与左归丸组无显著差异,右归丸组Smad3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玉屏风散和左归丸对气道重塑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右归丸杯状细胞数显著低于左归丸组。结论左归丸、右归丸、玉屏风散均具有显著抗哮喘作用。玉屏风散对Th1/Th2平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及TGF-β1/Smad3通路的调节作用均较强;右归丸对TGF-β1/Smad3通路调节作用弱于左归丸,对HPA轴调节作用强于左归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大鼠胰岛β细胞瘤细胞(RIN-m5f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应激损伤糖尿病细胞模型,并探索不同浓度逍遥散含药血清对其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RIN-m5f细胞用不同浓度葡萄糖(11mmol/L、50mmol/L、100mmol/L、200mmol/L、400mmol/L)分别培养5h、12h、24h、48h,建立高糖损伤状态细胞模型,再利用各个浓度的皮质酮(CORT)(64μmol/L、320μmol/L、1600μmol/L)干预,诱导应激损伤糖尿病细胞模型。造模完成后,用含10%、20%、30%、60%的逍遥散含药血清培养细胞,检测各组的细胞生存率。结果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培养时间的延长和皮质酮浓度升高,细胞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当含50mmol/L葡萄糖培养基培养12h后,INS分泌值较其他各浓度组是最高的,而细胞生存率较正常组稍有下降。当皮质酮浓度为32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约为60%。逍遥散血清组细胞活性普遍高于空白血清组,且当含血清比例为30%时,前者与后者细胞活性差值最大,血清比例高于30%以后,两组细胞活性均增长滞缓,进入平台期。结论含50mmol/L葡萄糖培养基培养12h的RIN-m5f细胞建立了高糖损伤状态的细胞模型;在高糖基础上,添加320μmol/L皮质酮能诱导出应激损伤状态糖尿病细胞模型;逍遥散含药血清能提高应激损伤状态糖尿病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远志汤有效成分即远志皂苷+β-细辛醚对Aβ_(25-35)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探讨远志汤对阿尔茨海默病(AD)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通过Aβ_(25-35)诱导原代培养的C57BL/6J小鼠海马神经元建立Aβ毒性损伤细胞模型,把神经元分为正常对照组,Aβ_(25-35)诱导组,Aβ_(25-35)与远志皂苷+β-细辛醚共同孵育3个剂量组(5、10、20μmol·L~(-1)),采用WST-1比色法、流式细胞术、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远志皂苷协同β-细辛醚对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细胞活性、细胞凋亡率和ROS含量,以及AKt、GSK-3β和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复制了Aβ_(25-35)致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远志皂苷协同β-细辛醚可以提高Aβ_(25-35)损伤的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降低Aβ_(25-35)所致的细胞凋亡率,同时降低ROS含量,诱导Akt表达,抑制GSK-3β活化。结论:远志皂苷+β-细辛醚对Aβ_(25-35)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Akt/GSK-3β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然衰老大鼠海马组织Nestin和Ki-67蛋白表达变化及补肾方作用,探索衰老与海马NSCs变化的相关性及补肾方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 SD雄性大鼠,SPF级,分为老年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和青年组,共4组。常规喂养饲料,自由饮水。老年组大鼠常规喂养至24月龄;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大鼠自20月龄始,每天分别喂以含有左归丸和右归丸生药7.5g/kg的饲料,连续4个月。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Nestin和Ki-67蛋白表达。结果与青年组大鼠比较,老年组大鼠海马组织Nestin和Ki-67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与老年组比较,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大鼠海马组织Nestin和Ki-67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结论自然衰老大鼠海马NSCs分裂和增殖能力减弱,左归丸和右归丸通过上调海马组织Nestin和Ki-67蛋白的表达,进而促进NSCs的增殖可能是其延缓衰老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汤(LW)冻干粉对皮质酮诱导损伤的HT22海马细胞的保护作用及G15的逆转作用。方法 利用皮质酮构建慢性应激损伤HT22神经元细胞体外模型,将神经元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W(320 mg·L-1)组、LW+G15低剂量组(10μmol·L-1)和LW+G15高剂量组(30μmol·L-1),并进行相应干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T22细胞的存活率。采用TUN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ORT诱导损伤的模型组细胞OD值显著下降和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LW可明显增加海马细胞OD值和降低凋亡细胞(P<0.05)。与LW组比较,LW+G15高剂量组可降低海马细胞OD值和增加凋亡细胞(P<0.05)。结论 G15 30μmol·L-1可逆转LW冻干粉对皮质酮损伤小鼠HT22海马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构建抗抑郁研究的细胞实验模型,探讨西红花对皮质酮(CORT)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观察不同浓度(0、125、250、500、750、1 000μmol/L)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24 h、36 h、48 h,CCK-8检测细胞活力,优化构建抑郁体外模型;不同浓度(2. 5、5、10μg/m L)西红花预处理PC12细胞24 h,CCK-8检测细胞活力,观察西红花对CORT(500μmol/L)细胞损伤后的保护作用;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LDH活性,判断药物对细胞膜的保护作用;使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药物对CORT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检测细胞裂解液中Caspase-3活性,判断药物作用与Caspase蛋白通路相关性。结果:CORT(0~1 000μmol/L)作用PC12细胞,细胞存活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依剂量呈线性关系;当西红花浓度 100μg/m L时,对PC12细胞存活的影响出现统计学意义;西红花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由模型组(53. 31±4. 18)%,上升为(57. 46±2. 76)%、(60. 48±2. 73)%、(61. 99±3. 05)%、(61. 38±2. 26)%、(59. 46±2. 41)%、(58. 64±3. 74)%;西红花预处理组LDH释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 0. 05);西红花能够明显抑制CORT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西红花可抑制Caspase-3的表达。结论:西红花对CORT诱导的PC12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