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2.
鼻腔鼻窦侵袭型真菌病(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侵袭型真菌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分类、诊断和治疗。方法报告2例鼻腔鼻窦侵袭型真菌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①鼻腔鼻窦侵袭型真菌病发病率低,但破坏性强,易迅速向周围邻近组织扩散,造成功能障碍。②临床分类:根据其临床表现和过程分为慢性、急性爆发性及肉芽肿性侵袭型鼻腔鼻窦真菌病。③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及微生物学检查,真菌培养阳性可以确诊。④治疗:尽早、合理的手术治疗是关键,辅以抗真菌、纠正全身疾病、提高机体免疫等综合治疗。⑤2例病人鼻内镜下鼻窦根治,感染控制,病灶吸收,功能恢复。结论侵袭型鼻腔鼻窦真菌病是一种少见的真菌性疾病,病情凶险,预后差。早期诊断、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病人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8年来采用鼻内窥镜术治疗的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均治愈。术后定期在鼻内镜下换药,38例术腔黏膜轻度水肿,窦口通畅,窦内未见菌团;4例术后初期见上颌窦内有较多干酪样物,经用1% H2O2及生理盐水多次冲洗换药后,出院时术腔干净。40例随访6个月~5年未见复发,2例失访。结论: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较传统的柯-陆手术创伤小、照明好、清除病灶准确;不损害鼻腔正常生理功能;保证鼻窦通气引流,减少复发,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4.
5.
敬尚林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0,24(1):41-42
<正>鼻腔、鼻窦真菌病以往的发病率较低,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临床上以非侵袭型为主。2003年1月~2008年6月我们采用鼻内镜手术及术后窦腔治疗鼻腔鼻窦真菌病12例,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6.
11例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6年来采用鼻内窥镜术治疗的11例本病患者。结果:11例均治愈。术后定期在鼻内窥镜下换药,9例见术腔粘膜水肿轻,窦口通畅,窦内未见菌团;2例于术后初期见上颌窦内仍有较多干酪样物,经多次换药吸净窦内菌团及上颌窦冲洗,出院时术腔干净。10例随访6个月~5年未见复发,1例失访。结论:鼻内窥镜术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术式,彻底清除病灶、纠正鼻腔结构异常及恢复鼻窦纤毛清除功能为其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7.
鼻腔与鼻窦曲霉菌病27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近年来,有关鼻腔与鼻窦曲霉菌病的报道日渐增多,但对如何减少误诊、漏诊,尤其是CT在诊断本病中的应用价值报道较少。1993年8月~1997年6月,我们诊治27例鼻腔与鼻窦曲霉菌病患者,现报告其临床资料,借以为提高本病的疗效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7例中,男13例,女14例;年龄20~72岁。病程1月~10年。上颌窦曲霉菌病24例,鼻腔及上颌窦曲霉菌病1例,上颌窦筛窦曲霉菌病1例,鼻腔上颌窦筛窦曲霉菌病1例。均为单侧发病。患者均有脓涕。23例有鼻出血,其中20例涕中带血;4例鼻腔擤出腐肉样物;13例伴头痛;1例伴一侧面部麻木。… 相似文献
8.
鼻窦真菌病分为侵袭型和非侵袭型,前者少见,但近来鼻窦真菌病有增多的趋势,这可能与滥用抗生素、患消耗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有关。侵袭型鼻窦真菌病发展快,对周围组织的侵蚀破坏严重,若处理不及时及不当,预后不好。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11.
非侵袭型鼻窦曲菌病1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鼻窦曲菌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我院于1983年10月至1992年5月共收治鼻窦曲菌病12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27~65(平均44.8) 相似文献
12.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代替传统柯 陆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Storz30°鼻内窥镜行病侧钩突切除 ,扩大上颌窦开口 ,行下鼻道开窗 ,双进路清除病灶。术后用 1%H2 O2 及生理盐水冲洗 ,不用抗真菌药。结果 :2 9例随访 6个月~ 3年 ,原有症状消失 ,未见复发。结论 :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 ,较之柯 陆手术创伤小、照明好、清除病灶准确 ;不损害鼻腔正常生理功能 ;保证鼻窦通气引流 ,减少复发 ,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鼻内镜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8~2003年间经鼻内镜术治疗的20例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随访6个月~5年,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术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鼻腔鼻窦真菌病35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真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根据病变范围和程度采用不同术式,非侵袭型采用上颌窦根治术或鼻窦内窥镜术,侵袭型采用扩大范围的鼻窦根治术,术后辅以抗真菌药治疗。结果:非侵袭型26例,其中25例经不同术式一次治愈;侵袭型9例,其中7例经不同术式一次治愈,1例虽经4次手术,终因病变广泛未能有效控制,5个月后死亡。结论:①CT对该类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②手术是根本的治疗手段,无论哪种类型,均须彻底清除病灶,充分开放受累的鼻窦,对病变广泛的侵袭型还须扩大手术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15.
16.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英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1,15(5):224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为少见疾病 ,恶性程度高 ,发展快 ,易复发和转移 ,治疗困难 ,预后差。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将我院 1 980~ 1 999年收治的 7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7例中 ,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37~ 68(平均 47)岁。病程 4个月~ 2年 ,平均 7个月。 6例渐进性鼻塞、流血涕 ;1例除鼻塞、流血涕外伴头痛 ,面部疼痛及眼突。 7例鼻腔内均可见到灰褐色、褐色或深红色肿物 ,表面溃破伴有臭味者 4例。根据 Kardish( 1 976)分期 :A期 (病灶局限于鼻腔 ) 1例 ,B期 (病灶限于鼻腔及一个或多个鼻窦 ) 5例 ,C期 (病灶超越… 相似文献
17.
18.
鼻窦真菌病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鼻内镜术在鼻窦真菌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鼻内镜术治疗的鼻窦真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症状和体征与慢性鼻窦炎无明显特异性差别。而术前CT检查有特征性表现。鼻内镜手术治疗后随访1~4年.无1例复发。结论术前CT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价值。鼻内镜手术是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鼻腔鼻窦真菌病的真菌学和临床诊疗研究(附51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鼻腔、鼻窦真菌病的菌种鉴定、药敏检测和临床诊疗。方法:对51例鼻腔鼻窦真菌病作如下研究:(1)进行菌种鉴定;(2)用Etest法以含酮康唑(KE),伊曲康唑(TT),氟康唑(FC),氟胞嘧啶(FL)及二性毒素B(AP)的药敏试条进行药敏检测;(3)病人以手术及抗霉菌药治疗。结果:(1)致病菌主要为曲老菌,占87.5%,共次为枯青霉菌对AP、FC、KE、IT敏感,对FL有耐药性,卡氏支孢老 相似文献
20.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51岁。因"反复鼻阻5月余,加重2月余"于2017年2月3日入院。既往史:2007年行鼻中隔矫正术,2012年行左鼻息肉手术,余无特殊。入院专科情况:外鼻无畸形,双侧鼻腔见大量样新生物堵塞(图1),鼻中隔后份骨质破坏,右侧鼻腔新生物来源于左侧鼻腔,表面血供丰富,鼻腔未见明显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