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晕动病,俗称晕车、晕船,由于旅途中反复颠簸、摇晃,患者出现头晕、胸闷、呕吐、出冷汗等症状,旅程结束后虽然可自行恢复,但仍给患者旅行带来很大不便。笔者运用双侧内关穴皮内针埋穴,配合神阙、双侧翳风穴位敷贴治疗晕动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疼痛性疾病,使用经穴测定仪在疼痛部位探测,常可测出若干良导点,有的与经穴部位一致,有的属于阿是穴.如于测出的穴位上施皮内针,多可获得迅速的疗效.今将本人最近在临床上试用之数例报告于下:1.叶××,女性,47岁,住上海市(下同)高邮路5弄24号.1958年10月20日初诊.十数天前清洁大扫除时,不慎从扶梯上跌下,右胁肋碰在浴缸边沿.现右胁下、乳下剧痛,走路、翻身、咳嗽均疼痛难熬,曾贴膏药.治疗:于疼痛部乳下测出良导点二个,施皮内针  相似文献   

3.
腹结穴埋皮内针防治中风患者便秘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娜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1801-1802
便秘是以大便秘结不通,患者粪质干燥、坚硬,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为临床常见护理问题。中风发生于中老年人,且机体多器官生理机能减退,腹部肌张力降低和结肠平滑肌松弛,使肠蠕动减弱,极易发生便秘。患者用力排便,易引起痔疮、肛裂及颅内压升高,从而造成病情加重。为了解除老年卧床患者便秘的痛苦,笔者采用腹结穴埋皮内针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腹结穴为足太阴脾经穴位,脾主运化,针刺腹结穴可增强脾的运化功能,加强肠蠕动,降低机体能量消耗,因而护理效果良好,腹结穴埋皮内针治疗便秘,此法方便快捷,起效快,无副作用,解除了便秘给患者带来的身心痛苦,满足患者基本生理需要,促进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4.
聂汉云  黄志馨 《新中医》1990,22(10):32-33
自1984年以来,笔者采用颞前后线皮内埋针治疗偏头痛16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166例中,男68例、女98例;年龄最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眼科术后患者疼痛的情况,寻找更简便、副反应更小、依从性更高的治疗方案。方法:将在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手术后有疼痛症状的患者按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并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单号为试验组,双号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埋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毫针针刺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患者满意度为100%,依从性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92.86%,患者满意度为92.86%,依从性为78.57%。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埋针治疗是一种能够缓解眼科术后疼痛种较有效的方法,且患者满意度较高、依从性较好,可在临床作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既体现中医特色,又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本组共102例,男72例,女30例。年龄12~65岁,其中26~36岁最多,占37.3%。一、操作方法取穴:束骨。针具:皮内针(无皮内针可改用最短毫针)2只,无齿镊一把。操作:局部常规消毒后,针尖朝足跟,靠赤肉处,呈25°角刺入3分,再用胶布连针尾全部包敷。24小时出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皮内针疗法的处方用穴规律,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更好的使用皮内针。方法:采用回顾性期刊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以"皮内针""穴位埋针""耳穴埋针""皮下埋针"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3个数据库有关皮内针疗法的所有临床研究文献,分析皮内针疗法在临床各科疾病中的处方规律。结果:纳入的文献研究中,穴位使用以耳穴最多;按经络分则以膀胱经、胃经和任脉居多;总结了皮内针疗法治疗各科疾病常用腧穴、耳穴及其使用频次;纳入文献中,选用处方用穴不一,有的单用耳穴、有的单用体穴,有的则耳穴及体穴并用。结论:皮内针疗法可选用的腧穴范围很广,几乎所有常用的腧穴均可以作为埋针的选穴,在选穴方面,以耳穴选用最多。  相似文献   

9.
“皮内针”是针灸治疗学上的一个新发现。它不仅疗效好,而且能帮助解决针灸学的某些学理。它是基于经络学说而成。从经络的变功,利用针灸的刺激量适当地发挥平衡调整,促进机体恢复正常作用。“皮内针”和“知热感度测定法”是日本赤羽幸兵卫氏在1950年卧病中发现的,近数年来风靡于其全国,并轰动了国际金针界,备受德、法诸国针灸学者推崇和研究。我国承淡安氏于55年作了介绍和推崇,江苏省中医院作了实验观察,并总结初步经验,报告于新中医药55年5月号。观察53例,其总有效率为83%。惜继续报告者尚不多。本人看到承淡安氏的介绍后,为了好奇心的驱使,乃设法购得皮内针一付,作了10例临床观察,特提出介  相似文献   

10.
皮下埋针治疗哮喘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方法:应用皮下埋针法治疗不同证型哮喘患者70例,并以肺通气功能为观测指标。结果:7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5.72%,其中实证有效率85.42%,虚证54.54%,两者比较,实证患者疗效较好(P<0.01),肺通气功能呈现与临床疗效一致的改善,结论:皮下埋针法治疗哮喘效果较好,实证效尤佳。  相似文献   

11.
腹结穴埋针治疗糖尿病便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结穴埋针治疗糖尿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糖尿病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给予腹结穴埋针治疗和麻仁软胶囊治疗,疗程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75.00%(P〈0.05);治疗组便秘平均缓解时间为(2.5±0.5)d,对照组为(4.5±1.0)d(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的平均时间为(63.5±3.5)d,对照组为(33.5±2.5)d(P〈0.01)。结论腹结穴埋针治疗糖尿病便秘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至阳穴埋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皮疹和神经疼痛为特征,其中疼痛较为痛苦.当人体受外伤、劳累、感染等影响时,潜伏于神经元中的病毒被激活而沿神经轴索到达相应神经所支配的皮肤造成皮肤损害,使受侵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故在治疗时应以止痛为首要.笔者研究"至阳穴埋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疼痛,已有20余年临床经验,并进行系统对照观察,现对60例病人的治疗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皮内针埋针联合补肾通络汤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药并用组各8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皮内针埋针治疗,针药并用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皮内针埋针联合补肾通络汤治...  相似文献   

14.
遗尿俗称尿床,是小儿常见疾病之一。凡三周岁以上不能控制排尿而自遗者,即属病态。本病的发生与肺、脾、肾、三焦、膀胱的功能有密切关系。本病或者是由于年老体弱、肾气虚衰,或由于年幼、肾气不充、三焦气化不足、下元固摄无权、膀胱失于约束所致。我科从1979年2月至5月,用列缺穴埋针治疗遗尿200例,疗效尚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针经摘英集》 收录治病直刺诀针方69则,其选穴多选两经或多经交会穴,临床选穴体现针灸辨证论治的特点;刺穴有先后,穴取双位;刺穴注重腧穴得气效应,气至病所.为后世医家治疗临床疾病提供了丰富的针刺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皮内针穴位埋针治疗非急性感染期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非急性感染期RRTI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脾氨肽冻干粉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皮内针穴位埋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平均每月发病次数均比治疗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恶风/寒、少气懒言、形体消瘦、纳呆、乏力、次症等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少气懒言、形体消瘦、纳呆、乏力、次症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愈显率68. 75%,治疗组愈显率84. 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皮内针穴位埋针可有效改善RRTI非急性感染期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其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  相似文献   

17.
中极穴埋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埋针法在中极穴临床中的运用。方法:令患者在排尿后取适宜体位并将穴位处充分暴露,常规消毒后将图钉型揿针用镊子挟住针的尾部使针身与穴位局部皮肤成90。角按压刺入,针尾部的圆圈平放于皮肤上用创可贴固定。每日自行用手按压埋针处3~5次。夏季每日一换,春、秋、冬季可隔3天一换。结果:通过对腰痛、癃闭、痛经3种病症的运用效果满意。结论:埋针法在中极穴的临床运用方法简单、安全、经济、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自1985年开始,我们摸索出用止咳穴(自拟)长时间留置长针治疗咳嗽,并获得满意效果。兹总结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计94例。其中男36例,女58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2例;均以咳嗽为临床主要症状。其中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者24例,肺结核伴咯血2例,慢支并肺气肿2例,喘息型支气管炎并胸膜炎1例,急性咽炎13例,急性气管炎50例。二、针刺方法 1、选穴:止咳穴(自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井穴点刺放血合至阳穴埋针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泛昔洛韦片口服,同时肌注维生素B12,连用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井穴点刺放血,连续治疗3周.同时至阳穴予以埋针治疗,留针24h,连续用3周,主要观察两组皮损和疼痛程度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井穴点刺放血合至阳穴埋针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皮内埋针疗法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的疗效。方法:将63例脑卒中后伴发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康复训练)30例和治疗组(皮内埋针结合康复训练)33例。两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视觉疼痛评分(VAS)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均升高,VAS降低(P均0.05),且两组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有效,结合皮内埋针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