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保持股骨头及髋关节的正常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X线检查仍为本病诊断的常规手段。但其敏感性远远落后于病理变化,对其早期诊断价值有限。作者回顾性分析了5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表现,并进行了分期,目的是提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率。 1.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许会民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664-1665
对采用螺旋CT进行检查的4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22例为双侧病变,23例为单侧病变,共67个股骨头出现缺血坏死,坏死股骨头呈现不规则致密骨硬化影、骨小梁增粗变形,41个股骨头出现骨低密度囊性改变,31个股骨头碎裂变形,20个合并关节腔积液。CT在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能很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及CT表现。方法:收集1997-1999年2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进行CT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表现为骨小梁密度增高、增粗、清楚、锐利,“星状征”簇集,局部硬化:10例表现为新生骨质致密,无骨小梁结果;15例表现为骨囊变,软骨下骨塌陷。结论:CT诊断股骨头坏死意义很大,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赵洪静  王瑾  段闽江  张浩 《河北医学》2006,12(10):1042-1043
近来由于过量应用激素、酗酒及外伤等原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已成为髋关节常见病,临床发现常近中晚期,此时往往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只能行髋关节置换术,如果能早期发现行外科干预可延缓股骨头坏死的进程,预防股骨头顶塌陷的发生,减少致残率.本文着重探讨早期股骨头坏死CT较传统平片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应用CT影像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衍贵 《上海医学》1997,20(4):238-238
  相似文献   

6.
<正>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日趋成为常见液病之一,本文收集我院95.10—2001.5非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32例的CT检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 13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男性95例、女性37例,年龄18—66岁,平均47岁,132例最少CT扫描一次,最多5次,平均检查2次,CT扫描前均扫过双髋关节平片1—3次,22例做过MRI检查。检查前患者双  相似文献   

7.
韩策 《当代医学》2011,17(31):77-77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早期CT诊断,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具有典型CT表现且临床证实的62例ANFH的CT片,总结早期的CT征象。结果 62例的73个股骨头中25个骨小梁呈"星芒征",为Ⅰ期。41个骨小梁结构消失,骨密度降低,出现囊变,为Ⅱ期。7个出现"新月征"及骨碎裂和关节面塌陷,为Ⅲ期。结论 CT可以对早期ANFH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8.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X线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CT诊断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自新 《黑龙江医学》2010,34(3):203-204
目的探讨CT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已确诊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0例中,早期发现18髓,中期发现15髓,晚期发现7髓。结论CT对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很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 15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表现进行了分析 ,认为CT检查对本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分期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CT征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早期CT征象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临床疑诊AN-FH的全部病例均行X线平片及CT检查,分析ANFH的早期CT征象。结果:早期ANFH的CT表现:31例38个股骨头,其中13个股骨头骨小梁呈放射状高密度的“星状征”,骨小梁境界清楚、锐利,属Ⅰ期;25个股骨头表现为骨硬化,骨小梁结构消失、模糊不清,骨密度减低及囊性改变,属Ⅱ期;并有5个股骨头在Ⅱ期影像学改变基础上出现软骨下骨折及轻微塌陷,属Ⅲ期。治疗结果:Ⅰ期行钻孔髓内减压术,Ⅱ、Ⅲ期行钻孔减压植骨术。结论:CT可以诊断早期ANFH并分期,而且能很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比CT与核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学价值。方法我院2008年1o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4o例,分别行双侧股骨头CT、MRI影像学检查,对比两者的影像学结果。结果4o例患者共累及72个髋关节,CT、MRI诊断的检出率分别为84.7%、97.2%,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CT影像学检查确诊61个部位,其中I期16个部位、II期28个部位、Ⅲ期12个部位、IV期5个部位:MRI影像学检查确诊7O个部位,其中I期18个部位、II期30个部位、Ⅲ期16个部位、IV期6个部位。结论CT、MRI均可准确地显示早期股骨头坏死变化,但MRI较CT能更敏感地检出早期股骨头坏死,可作为股骨头坏死的首选检杏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尚炜  张雪绢  赵刚  舒钧 《医学综述》2014,(16):2946-2948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发病率和致残率极高的骨缺血性坏死疾病,它是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股骨头血运障碍导致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坏死的病理过程。其治疗方法很多,但尚存在一定的争议。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对ANFH采用小切口、微创伤的微侵袭手术治疗已经越发普遍,主要包括髓芯减压术、钽棒植入术、植骨术、小切口微创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干细胞移植、介入治疗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avascularnecrosisoffemoralheadANFH)的X线、CT表现 ,评价它们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7例双侧股骨头X线、CT表现 ,比较二者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显示能力。结果 :X线发现Ⅰ期~Ⅱ期ANFH 2 6例 ,诊断准确率 38.8% (2 6 / 6 7) ;CT发现Ⅰ期~Ⅱ期ANFH4 6例 ,诊断准确率 6 8.6 % (46 / 6 7)。结论 :X线平片难以发现AFNH的早期表现 ,CT是显示早期ANFH较有效而可靠方法 ,诊断价值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应用导管技术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作用。方法:62例临床确诊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seldinger’s技术,分别将导管头端选择性置入病侧旋股内、外动脉,经导管灌注血管解痉药、血管扩张药及溶栓药,其中17例1次介入治疗、45例重复治疗。本组全部病例分别经介入术后1~24个月随访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行疗效评价。结果:本组62例共84只股骨头经介入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79.04%、明显缓解12.9%、部分缓解6.45%、未缓解1.61%。全部病例经X线平片、CT或MRI复查显示不同程度骨质修复,45例重复治疗者DSA检查显示股骨头供血动脉增粗,可见新生侧支小血管增多,股骨头较前染色变浓,以Ⅰ~Ⅲ期为著。结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骨质修复,是一种安全、微创、可重复且疗效显著的新疗法,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核素骨显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股骨头缺务坏死患者行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结果:47例缺血坏死的股骨头平面显像呈现“缺损”型,“炸面圈”型和“浓聚”型,断层显像为“缺损”型和“炸面圈”型,13个正常的股骨头中3个骨显像为“缺损”型,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能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  相似文献   

17.
彭华伟 《医学综述》2012,18(9):1380-1383
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是由不同病因导致股骨头血液供应中断及缺氧而引起髋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继而造成股骨头塌陷。在我国约有400万人患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疾病,这些患者往往30~40岁。对股骨头坏死的不同阶段,有多种治疗方案可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保护下负重、电刺激、药物治疗等。手术治疗包括有无植骨的髓芯减压术、移植术、截骨术、融合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等。  相似文献   

18.
孙西林  贺利昌  何华 《河北医学》2005,11(12):1074-1075
目的:探讨X线、CT及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价值.方法:比较28例40个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平片、CT及MRI的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X线平片、CT及MRI发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率分别为45%、85%及95%.结论: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比CT更具敏感性,X线平片则缺乏意义.  相似文献   

19.
闫景伟 《中外医疗》2014,(24):51-53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平片、CT、MR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50例60个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均按照X线、CT、MR影像进行诊断检查。结果 X线平片、CT、MR影像对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率分别为25.0%,66.6%和93.3%。结论 X线平片、CT、MR三项影像诊断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的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此为MR、CT和X线平片,其中,MR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又无电离辐射,是检查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最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X线与CT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X线与CT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Toshiba 850 X线机和GE Prospeed CT扫描机,CT扫描层厚和间距为5.0 mm。将41例已确诊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X线和CT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X线检查早期改变16髋,其中6髋股骨头中心部位表现局限性密度增高,发生于持重部位;中期改变:共24髋,其中18髋股骨头囊性改变,呈囊性密度减低影。晚期改变:共12髋,其中8髋囊变区涉及股骨头的1/2以上,骨小梁密度增高且不规则。CT表现:早期共15髋,其中9髋股骨头内斑点、条形或斑片状密度增高影;中期22髋,其中19髋股骨头骨皮质中断,其内出现裂隙及散在囊状低密度影;晚期共15髋,其中10例表现为股骨头碎裂、塌陷、变形。结论X线和CT对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很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