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与钙调节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90例老年男性Ward三角区骨密度(BMD)。用放免法测定睾酮、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骨钙素,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随年龄增加,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患者逐渐增加;(2)睾酮、降钙索随年龄增加而逐步减少,甲状旁腺激索逐渐增加,而骨钙索无明显变化;(3)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组睾酮、降钙素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甲状旁腺激素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骨钙索在骨质疏松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骨量减少组则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结论增龄、钙调节激素异常是引致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冯缨缨  钟远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349-3350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血清性激素水平随年龄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检测175例老年男性血清雌二醇(E2)、睾酮(T)、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采用双能X线对股骨及腰椎(L1 ~L4)的BMD进行分析.分析老年男性BMD与血清性激素以及年龄与BMD的相关性.结果 175例受检者中股骨颈、大转子、股骨干、L1~L4 BMD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年龄80 ~90岁组与年龄70~79岁组、60~69岁组比较,BMD含量明显降低(P<0.05);175例老年男性者中骨量正常者42例,骨量减少者65例,骨质疏松(0P)者68例.OP者血清T、E2、LH、FSH水平与骨量正常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骨量降低者血清E2、LH水平与骨量正常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由于增龄性激素不足引致骨丢失,可能是老年男性OP的主要原因,其血清T、E2水平可作为OP的独立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3.
老年男性骨代谢相关性激素与年龄和骨密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的性激素水平,包括血清睾酮(TTT)、雌二醇(E2)、脱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随年龄的变化及与多部位骨密度(BM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108例55~92岁男性血清TTT、E2,ELISA法测定血清DHEAS、DEXA测定腰椎正位、股骨颈、大转子、大转子内侧、髋部和Ward's三角(Ward's)的BMD。根据年龄和BMD诊断标准技血清E2水平的四分位间距分组,年龄分组按每10岁年龄段分为5组,按BMI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3组,按T值>-1.0 s、-2.5 s~-1.0s及≤-2.5 s分为正常骨量组、低骨量组及骨质疏松组,比较各组性激素的差异和BMD的关系。结果(1)各年龄组血清DHEAS水平随增龄而降低(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r=-0.596,P<0.01),血清E2!、TTT水平与增龄无相关性。(2)正常骨量组、低骨量组、骨质疏松组血清E_1水平逐渐降低(P<0.05);股骨上端和腰椎BMD与E2呈正相关(r分别为0.247~0.366,P<0.05),与血清TTT和DHEAS水平无相关性,经校正年龄。体质量和BMI后,偏相关分析仍示与血清E1水平相关(r=0.256~0.322,P<20.05)。各部位的BMD在E2的第1和第2分位间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和第4分位间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老年男性血清DHEAS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随增龄而降低;(2)血清E2水平是影响老年男性骨量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动态监测可用于预测老年男性的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骨密度(BMD)变化,探讨BMD数据比较的方法。方法选取女性T2DM患者484例,健康女性志愿者868例,测量正侧位腰椎2至4的椎体、左侧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三角区BMD。确立健康女性各骨骼部位BMD随年龄的变化关系,以三次回归模型建立数据库。结果(1)糖尿病组BMD值与正常人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与峰值BMD比较,糖尿病组随年龄增加BMD值下降,且受累骨骼部位增加。(3)同年龄组糖尿病和正常人与峰值骨量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患者BMD变化与正常人群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与峰值骨量的差值是判断骨质疏松程度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男性T2DM患者68例,均测量身高、体重、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和骨密度。并根据BMD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OP)组进行比较。结果 (1)男性T2DM患者骨量减少的检出率为48.5%,OP的检出率为22%。(2)与骨量正常组相比,骨量减少组及OP组受检部位骨量明显下降(P<0.01);与骨量减低组比较,OP组L2、大转子(Troch)处的骨量下降不明显,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Ward三角处的骨量在各组均明显低于其他受检部位。(3)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量减低组的HbA1c明显升高(P<0.01)。(4)年龄和Neck的骨量呈负相关,BMI是维持骨量的有利因素,IGF-1及IGF-BP3、病程与骨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男性T2DM患者骨量减少及OP的发病率高于流行病学调查的男性正常人群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应定期对男性T2DM患者股骨BMD进行筛查。血糖控制水平对男性T2DM患者OP发病早期有重要影响。男性T2DM患者的BMI应维持在适当水平。骨量减少是糖尿病基础病变的一部分,性别的差异可能影响血清IGF-1在男性T2DM患者骨代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老年病人血尿酸(SUA)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老年T2DM病人120例,其中高SUA(386.7μmol/L±98.6μmol/L)组78例,低SUA(242.5μmol/L±75.3μmol/L)组42例。比较两组病人L2~L4、股骨颈、Ward三角的BMD,并分析老年T2DM病人SUA与不同部位BMD间的关系。结果高SUA组病人L2~L4、股骨颈、Ward三角BMD明显高于低S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SUA水平与各部位BMD相关,其中SUA值与L2~L4BMD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股骨颈、Ward三角部位BMD相关性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T2DM的SUA水平与骨密度密切相关,SUA水平的动态监测有利于BMD低下的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水平与尿酸(UA)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量水平依次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低下组及骨质疏松(OP)组。记录患者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PG)、尿酸(UA)、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定L1~4、股骨颈、Wards三角、股骨颈及全部股骨的BMD水平。结果三组随骨量的减少,UA水平呈下降趋势,其中OP组<骨量低下组<骨量正常组(P<0.05);三组FPG、FINS、HOMA-IR、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大转子、全部股骨BMD与FPG呈负相关(P<0.05);L1、L2、L4、L1~4、全部股骨BMD与UA呈正相关(P<0.05);L4、Wards三角、全部股骨BMD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L1、L2、L3 BMD与BMI呈正相关(P<0.05);L4 BMD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各部位BMD与FINs、Hb A1c、病程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BMD水平与UA及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对于T2DM患者应定期检测BMD,严格控制血糖、UA水平以及BMI,以免发生O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和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四川绵阳地区绝经后妇女208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测正位第2~4腰椎、左侧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和Ward’s三角区BMD;T2DM诊断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2010年诊断标准。结果T2DM患者骨质疏松(OP)患病率53.13%、非T2DM患者OP患病率45.10%,T2DM绝经后女性OP患病率显著高于非T2DM患者(P<0.01)。T2DM患者股骨颈(0.647±0.138)、Ward’s三角区(0.608±0.149)BMD明显低于非T2DM患者股骨颈(0.836±0.186)、Ward’s三角区(0.731±0.097)BMD(P<0.05),T2DM患者第2~4腰椎、大转子BMD与非T2DM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2DM与绝经后妇女的BMD存在相关性,T2DM是导致绝经后妇女低BMD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老年男性血清睾酮浓度及骨矿含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健康老年男性血清睾酮浓度与骨矿物质含量(BMC)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对364例健康老年男性进行睾酮测定,并用单光子吸收法测定前臂BMC,并用同地区104例健康青年男性作为对照组。结果随年龄增加骨矿含量也相应增加,达峰值后BMC随年龄递减,年龄与BMC之间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1,r=0.2305),血清睾酮与前臂BMC有明显相关关系(P<0.01,r=0.1675)。结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与血清睾酮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 方法 将老年T2DM患者 338例分为 6 0~ 6 9岁和 70~ 79岁组 ,应用DPX L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腰椎、左侧股骨Ward’区骨密度 ,并与非老年 (5 0~ 5 9岁 )T2DM患者 199例及本地区健康老年人 (老年对照组 ) 5 31例进行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患病率的比较。 结果  (1)女性老年T2DM组腰椎、Ward’s区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均高于非老年T2DM组 ,但低于老年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0 0 0 1,70~ 79岁组腰椎除外 ) ;(2 )男性老年T2DM组腰椎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与非老年T2DM组和老年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6 0~ 6 9岁组Ward’s区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于非老年T2DM组和同龄对照组 ,但 70~ 79岁组低于同龄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0 0 0 1) ;(3)老年T2DM组患病前的体质指数 (BMI)高于老年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0 0 0 1)。 结论 老年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因年龄、性别和部位的不同而表现为高于或等于非老年T2DM患者 ,低于或等于健康老年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 (IGF Ⅰ )与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 60岁以上男性 2型糖尿病患者 3 2例 ,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其骨密度(BMD) ,并测定血IGF Ⅰ及参与骨代谢有关的激素和生化指标 ,并与正常老年男性对照。结果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 ,BMD、IGF Ⅰ、血睾酮 (T)显著降低 ;生长激素 (GH )升高。IGF Ⅰ、T水平与BMD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 (HbA1c)、T与血清IGF Ⅰ显著相关(P <0 .0 5 ) ;IGF Ⅰ (P <0 .0 1)、空腹C肽 (FCP) (P <0 .0 1)、T(P <0 .0 5 )与糖尿病组BMD均显著相关。结论 IGF Ⅰ的减少可能是 2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50岁以上男性骨密度(BMD)的变化特征及骨质疏松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年度查体50岁以上男性的一般资料及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的BMD,根据年龄和WHO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将受试者分组,比较组间BMD特点、不同测量部位骨质疏松及低骨量检出率。结果全髋及股骨颈BMD随增龄而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全髋及股骨颈BMD与年龄呈负相关(r=-0.36,r=-0.30;P0.05),腰椎BMD与年龄呈正相关(r=0.14,P0.05)。该人群骨质疏松总检出率为10.08%,低骨量检出率为43.21%;骨质疏松及低骨量检出率均随增龄而增加(P0.01);股骨颈部位骨质疏松及低骨量检出率与总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股骨颈部位骨质疏松、低骨量检出率低于股骨颈部位总检出率。70岁以上者骨质疏松及低骨量检出率显著高于70岁以下者(14.88%比1.99%;47.75%比35.56%,P0.01)。结论 50岁以上男性全髋及股骨颈BMD随增龄而下降。骨质疏松及低骨量检出率随增龄而增加。股骨颈部位骨质疏松及低骨量检出率与总检出率接近,测量双侧股骨颈BMD有助于提高骨质疏松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血清性激素水平在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性激素水平在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变化,为防治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122例老年男性,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1-4)及右股骨上段骨密度,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总睾酮(TT)、雌二醇(E2)、孕酮(P)水平。所得数据在三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血清TT、P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与骨量正常组及骨量减少组相比,E2水平下降(P<0.05)。结论血清雌二醇水平下降在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比总睾酮水平降低起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骨代谢的改变 ,了解老年男性COPD患者骨质疏松 (OP)的发生及有关影响因素。 方法 测定老年男性COPD患者 39例及对照组30例的骨代谢生化指标、腰椎和右股骨的骨密度 (BMD)、跟骨定量超声 (QUS)参数以及血气、肺功能。 结果 COPD组超声振幅衰减 (BUA)及超声声速 (SOS)分别为 (6 0 2± 7 0 )dB/MHz与 (132 8 4±4 1 5 )m/s,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 (6 6 5± 4 9)dB/Mhz与 (15 0 5 8± 2 6 9)m/s ;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及 2~ 4腰椎 (L2~ 4)BMD也较老年对照组分别降低 2 3%、2 1%、34%和 2 5 % ;骨吸收指标尿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 (HOP/Cr)、尿钙与肌酐比值 (Ca/Cr)、血清甲状旁腺素 (PTH)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清睾酮 (T)明显降低 ,且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老年男性COPD患者表现为骨吸收亢进和骨密度降低 ,缺氧是其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增龄对钙调节相关激素、骨转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增龄与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 (TT3 )、总甲状腺素 (TT4)、甲状旁腺素全段 (PTH- SP)、降钙素 (CT)、睾酮 (T)、雌二醇(E2 )、骨钙素 (BGP)、尿脱氧吡啶啉 /尿肌酐 (DPD/ Cr)及骨密度 (BMD)的关系。方法  2 2 6例健康中老年人分中年组、老年前组、老年组测定血清上述钙调节相关激素、骨转换指标 ,双能 X光骨密度仪测定腰椎、髋部、前臂八个区域的 BMD值 ,比较三组间差异及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T(男性 )、E2 (女性 )、TT4、CT、BGP随增龄逐渐下降并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 (P<0 .0 0 1 ,P<0 .0 5) ,PTH- SP、DPD/ Cr逐渐升高并与年龄显著正相关 (P<0 .0 5)。各部位 BMD值随增龄逐渐降低 ,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结论 血清钙调节相关激素浓度随增龄发生变化 ,这些改变引起骨吸收增加 ,骨形成减少 ,骨代谢向负平衡发展 ,可能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绝经后女性及老年男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的关系,为进一步阐明SUA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将2 023名体检者按SUA水平分为T1组(女性SUA≤180μmol/L,男性SUA≤240μmol/L)、T2组(女性SUA 181~250μmol/L,男性SUA241~320μmol/L),T3组(女性SUA 251~420μmol/L,男性SUA 321~420μmol/L),T4组(女性和男性SUA≥421μmol/L)4组,比较各组间BMD及各项指标的差异;使用多元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SUA水平与体检者全身及腰椎、股骨颈和大转子部位的BMD的关系;使用Logistics回归分析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与SUA的关系。结果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 blood glucose,FBG)、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terase,AL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O)、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和BM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MI、ALT、TG、TCHO、全身BMD、腰椎BMD、股骨颈BMD、大转子BMD与SUA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3、0.356、0.468、0.244、0.313、0.286、0.290、0.351,均P0.05),HDL与SUA水平呈负相关(r=-0.309,P0.05);调整混杂因素前后男性与女性的BMD水平均随着SUA水平的升高而呈现上升趋势(P0.05)。T1组发生低骨量的概率是T2、T3、T4组的1.312、1.354和1.397倍,T1组骨质疏松的发生概率是T2、T3、T4组的1.569、1.425和1.478倍。结论在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人群中,SUA水平与BMD呈正相关,高SUA水平是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人群中骨质疏松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以93例老年医学科住院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定腰椎骨和股骨区的骨密度(BMD);同时采用超声探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粥样斑块的情况. 结果 在骨质疏松组(46例)中,存在内膜增厚者38例(82.61%),粥样斑块34例(73.91%),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骨质疏松组在动脉内中膜增厚(IMT≥0.9 mm)及粥样斑块的发生率上均明显升高(P<0.05);而内中膜增厚组(67例)及斑块组(57例)的BMD分别较其对照组低,并在NECK、WARDs三角、TORCH等部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人群较非骨质疏松人群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同时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人群也易致骨量的丢失.提示骨质疏松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可能存在着共同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体育舞蹈对老年男性骨密度(BMD)的影响及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OP)的预防和康复治疗作用。方法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筛选24名参与体育舞蹈健身运动1年以上的老年男性为老年体育舞蹈组,20名无体育舞蹈或其他健身运动的老年男性为老年对照组。结果与老年对照组相比,老年体育舞蹈组的跟骨宽带超声衰减值、超声传导速度和定量超声指数显著增加(P<0.05,P<0.01);老年对照组BMD正常、骨量低下和OP比率分别为:5%、15%和80%;老年体育舞蹈组BMD正常、骨量低下和OP比率分别为:29%、46%和25%;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老年人BMD显著降低,OP发生率高;体育舞蹈显著改善BMD指标,增加BMD正常人群,降低OP伴发人群,对老年性OP具有预防和康复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骨强度与骨质密度(BMD)的相关程度。方法采用定量超声及双光子吸收技术分别测定研究组和对照组的BMD及骨强度值,再依据是否患有骨质疏松将研究组分为单纯组与合并症组。结果对照组研究对象胫骨超声速度检查(SOS)值与髋部BMD值相关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患肢股骨颈、股骨大转子、Ward三角处BMD值与胫骨SOS值之间存在正相关(r=0.249;0.289;0.321);研究组单纯患有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与合并患有骨质疏松患者髋部BMD值间差异显著(P<0.05),胫骨超声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骨强度与BMD相关性较低,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胫骨SOS值仅能作为骨强度的判断指标,无法进一步诊断骨质疏松,需要进一步借助其他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情况及其合并骨质疏松(OP)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70例老年男性T2DM患者股骨颈(N)及腰椎1~4(L1~4)的BMD,按BMD结果分为OP组、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老年男性T2DM患者合并OP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骨量正常组相比,骨量减少组及OP组T2DM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更高(P<0.01),且OP组较骨量正常组T2DM病程更长、年龄更大、体重指数(BMI)更低(P<0.01),同时骨量减少组T2DM患者病程也较骨量正常组更长(P<0.05)。与骨量减少组相比,OP组T2DM患者病程更长,年龄更大,BMI较低,FPG、2 h PG及Hb A1c水平更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男性T2DM患者中,吸烟,高龄,长T2DM病程,高FPG、2 h PG及Hb A1c,低BMI为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男性T2DM患者中吸烟、高龄、长病程、高FPG、2 h PG、高Hb A1c及低BMI患者更易罹患O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