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超声造影诊断胆囊实性病变:与常规超声、增强CT/MRI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CEUS鉴别胆囊实性病变良恶性的价值,并与常规超声(US)、增强CT/MRI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胆囊实性病变患者的CEUS、US、增强CT/MRI资料,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49例中,胆囊癌32例,胆囊腺瘤局灶恶变2例,胆囊恶性黑色素瘤1例,胆泥3例,胆囊息肉8例,胆囊腺肌症1例,胆囊炎2例;恶性病变共35例,良性病变共14例。US、CEUS与增强CT/MRI诊断胆囊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71.43%、87.75%、89.80%。US与CEUS间(P=0.039)、US与增强CT/MRI间(P=0.020)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EUS与增强CT/MRI间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不同检查方法间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EUS对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优于US,与增强CT/MRI相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胆囊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手术后病理确诊胆囊病变病例,其中胆囊恶性肿瘤58例,良性病变24例;采用独立t检验分析比较胆囊良恶性病变ADC值之间的差异,并运用ROC曲线评价ADC值的诊断效能。结果胆囊癌的ADC值为1.13±0.32×10~(-3)mm~2/s,胆囊良性病变的ADC值为1.58±0.33×10~(-3)mm~2/s,胆囊癌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ADC值诊断胆囊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4,以ADC值≤1.38×10~(-3)mm~2/s为阈值时,诊断胆囊癌的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74.1%,准确度为91.3%。结论 DWI在胆囊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对3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病人经外周肘静脉注射造影剂Sono Vue行超声造影检查,依据病变的造影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及开始消退时间对其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并分析不同类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增强模式。结果以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病变类型:恶性病变21个(肝细胞性肝癌14个,胆管细胞性肝癌1个,转移性肝癌6个),以穿刺病理或随访MR/CT临床诊断良性病变11个(肝血管瘤9个,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个,肝硬化结节1个)。超声造影正确诊断恶性病变21个,正确诊断良性病变10个。恶性病变开始增强时间(12.76±2.68 s vs. 16.12±3.82s)、达峰时间(23.18±3.57 s vs. 42.78±10.46 s)、开始消退时间(40.69±8.42 s vs. 78.35±14.63 s),大部分恶性病变明显早于良性病变,但有小部分不同类型病变间有交叉。结论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普通超声及SonoVue(声诺维,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分别对65例(70个肿块)乳腺肿块进行检查,通过增强程度、增强模式、增强时病灶边界是否清晰、消退模式等指标来判定包块的良、恶性,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病理学诊断系良性病变37例,恶性病变28例,超声造影检查的敏感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普通超声检查(P<0.05),而在特异性及误诊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显示70个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增强,其中78.6%(22/28)恶性肿瘤表现为明显增强,75.0%(21/28)为结节状不均匀增强85.7%(24/28)病灶边界不清楚、不规则,周边呈放射状增强;而良性肿块增强较弱,均匀增强,病灶边界较清晰,成团状,仅有18.9%(7/37)病灶边界不清楚,与恶性肿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消退期,良、恶性病灶均呈现均匀或不均匀消退,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1).结论 与普通超声相比,超声造影对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曾婕  郑荣琴  任杰  许尔蛟 《器官移植》2010,1(4):204-20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移植肝内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肝移植术后确诊有移植肝内局灶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不同病变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3个时相的造影剂灌注模式。以延迟期仍保持高增强或等增强或造影中始终无增强判定为良性病变,以延迟期消退为低增强或无增强判定为恶性病变,计算超声造影诊断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与假阴性率。结果与良性病变比较,在动脉期表现为高增强或等增强的病灶中,恶性病变在门静脉期或延迟期有显著的增强消退倾向(P0.01)。超声造影诊断良性病变的敏感度为90%(19/21),假阴性率为10%(2/21),2例假阴性均为肝脓肿;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100%(46/46)。结论超声造影对移植肝内局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有助于区别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CEUS)对直肠肿物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对129例直肠肿物患者行常规经直肠超声(ERUS)及CEUS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术前ERUS与CEUS定性诊断直肠肿物的正确率,比较恶性、交界性(癌前病变)及良性病变间CEUS灌注参数及CEUS表现。结果 129例均为单发病变,其中恶性病变65例、癌前病变31例、良性病变33例。CEUS对直肠恶性病变、癌前病变及良性病变的正确诊断率均高于ERUS(P均0.05)。恶性病变、癌前病变、良性病变及周围正常肠壁之间,CEUS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及峰值强度(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恶性病变CEUS多表现为动脉期快速强化,延迟期快速消退;癌前病变表现不一,多见不均匀高增强;良性病变动脉期、延迟期多呈高增强。结论 CEUS可用于定性诊断直肠肿物,且效果好于常规超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分系统在乳腺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00例107个乳腺病变患者行超声造影(CEUS),采用Pearsonχ~2检验、二元logistic分析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基于这些重要的CEUS参数,以良性为1分,恶性为2分建立定性、定量及组合评分系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不同分析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结果显示良性32例,恶性75例。定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良恶性病变在增强程度、增强顺序、内质性、增强边界、周围血管、直径增大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定量分析显示,恶性病变比良性病变具有更高的峰值强度(PI)、更大的曲线下面积(AUC)和更短的达峰时间(TTP)(P0.05)。定性评分系统比单一的定量CEUS参数具有更高的诊断效率。定性、定量和组合评分系统的AUC分别为0.689、0.566和0.738,Z检验显示,定量评分系统的AUC明显小于其它评分系统。结论:定量评分系统对提高超声造影诊断效能作用不大,而定性评分系统则明显提高了超声造影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能力。定性诊断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超声造影的诊断效果,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CEUS鉴别诊断放射性核素显像表现为"冷结节"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ECT表现为"冷结节"患者的170个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EUS表现,判定结节良恶性,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170个甲状腺结节中,39个CEUS表现为不均匀弱增强,诊断为恶性;131个表现为与周围甲状腺实质同步等/高增强或无增强,诊断为良性。CEUS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91.67%(33/36),特异度为95.52%(128/134),准确率为94.71%(161/170)。结论 CEUS可用以鉴别诊断放射性核素显像表现为"冷结节"的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9.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病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CEUS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45例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患者(共45个病灶)分别进行实时灰阶CEUS检查,分析病灶增强模式和血流灌注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实时灰阶CEUS诊断甲状腺良性病灶31个,恶性病灶14个,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75%(30/32)和92.31%(12/13)。良性病灶中,27个(27/31,87.10%)呈整体均匀增强,4个(4/31,12.90%)呈不均匀增强;恶性病灶中,1个(1/14,7.14%)呈均匀低增强,12个(12/14,85.71%)呈不均匀高增强,1个(1/14,7.14%)无增强。结论二维灰阶声像图、CDFI结合CEUS动态观察甲状腺病灶的微血管灌注有助于鉴别诊断病变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造影(CEUS)检查对肝脏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肝脏占位病变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CEUS以及增强CT检查,且均行穿刺活检或病理检查,对肝脏病灶良恶性进行最终确诊。分析增强CT以及CEUS的肝脏病灶的影像特点,比较两种影像检查方法对肝脏良恶性病灶的诊断率、敏感度及特异性,同时分析研究超声造影下肝脏良恶性病灶的相关参数指标情况。结果 100例病患者中,共有115个病灶,其中恶性病灶71个,良性病灶44个。CEUS对对肝脏良恶性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率均明显高于增强CT检查(P0.05);CEUS检查肝脏恶性病灶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及减退时间均明显小于良性病灶,但峰值强度大于良性病灶(P0.05)。结论 CEUS对肝脏肿瘤病变良恶性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度,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51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病例的超声特征、临床症状及病理类型.结果 胆囊良性病变共43例(胆固醇息肉39例,腺肌症3例,炎性息肉1例),肿瘤性病变8例(腺瘤性息肉5例,恶性肿瘤3例).无临床症状的32例患者中93.8%为胆固醇息肉(P<0.05),有症状的21例患者中,8例合并结石,4例合并溃疡性疾病.3例(100%)腺肌症及4例(80%)腺瘤性息肉出现临床症状(P<0.05).多发息肉样病变患者中22例,均为良性病变,且95.5%病理为胆固醇性息肉.7例超声诊断为胆囊单发息肉病例,病理诊断提示有直径小于0.3 cm的息肉.超声显示胆囊壁增厚共6例,腺肌症3例(壁厚0.5~1.8 cm),胆囊恶性病变3例(壁厚0.5~1.2 cm).结论 对于超声提示无症状的或者多发的胆囊息肉样患者,胆固醇性息肉是最常见的病变类型.超声对于直径小于0.3 cm的胆囊息肉样病变不敏感但超声提示胆囊壁局限性增厚(>0.5 cm)者应警惕恶性肿瘤及腺肌症可能.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结合粗针活检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超声造影结合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core-needle biopsy, CNB)诊断甲状腺结节81例患者共89个结节的超声检查资料和粗针活检病理资料,最后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95.8%、准确性为91.0%。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取材成功率100%,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98.9%。结论 超声造影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结合应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可全面准确、安全、简便的诊断甲状腺疾病,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超声造影新技术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Xu HX  Liu GJ  Lü MD  Xie XY  Xu ZF  Zheng YL  Liang JY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1):1375-1378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新技术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FLL)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六氟化硫微气泡造影剂和连续实时成像的对比脉冲序列技术,对505例FLL作超声造影检查。分析病灶增强开始时间、增强的水平、形态和随时相变化的特点。结果良、恶性FLL的增强开始时间和增强水平等表现均可相似,定性诊断最有意义的指标是增强随时相的变化。绝大多数恶性病变表现动脉期不同程度增强,至延迟期消退为低增强,良性病变则为动脉期增强后延迟期仍保持高增强或等增强,或整个造影过程均无增强。以此作为鉴别诊断的标准,诊断性试验显示超声造影诊断恶性FLL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5.7%(313/327)、86.0%(153/178)、92.6%(313/338)、91.6%(153/167)和92.3%(466/505)。结论超声造影新技术鉴别诊断FLL,安全简便、准确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术前超声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临床价值,为LC的术前评估提供有效的方法参照。方法:选择2006年9月至2013年8月417例胆囊疾病患者于LC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将超声造影结果、LC术中探查情况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LC术前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价值。结果:术前超声造影对影响手术的良性病变及解剖异常的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3.2%(136/146),其中对LC术中胆囊穿孔、周围粘连、解剖异常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1%(32/34)、93.7%(59/63)、91.8%(45/49)。超声造影结合病灶增强达峰时间、增强形态及胆囊壁结构破坏等表现诊断胆囊癌;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超声造影对胆囊癌诊断准确率为93.9%(31/33),诊断符合率较高。结论:LC术前的超声造影检查可准确判断胆囊穿孔、周围粘连及解剖异常,并有效筛查胆囊恶性肿瘤,明显提高LC的手术安全性,降低中转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肝移植术后与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性肝细胞癌(RHCC)的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CEUS)表现,为不同方法治疗后RHCC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3例肝移植术后出现RHCC患者的超声资料(其中20例有CEUS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同期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出现RHCC的152例患者中随机抽取33例(均接受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进行比较。结果常规超声显示肝移植组RHCC发生部位与肝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而复发灶的大小、数目、回声、边界、邻近重要结构、血供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EUS示RHCC增强水平、增强模式在肝移植组与肝切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0.048)。其中肝移植组高增强14例、等增强1例、低增强5例,肝切除组分别为32例、1例、0例;肝移植组"快进快退"13例、"快进慢退"1例、三期低增强5例、动脉期等增强门脉期低增强1例,肝切除组分别为30例、2例、0例、1例。增强形态在肝移植组(均匀增强19例,不均匀增强1例)与肝切除组间(均匀增强27例、不均匀增强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9)。结论根治性切除术后RHCC大部分发生在肝内,而肝移植术后肝外复发病例较多。肝移植术后RHCC增强水平、增强模式多样,虽大多数有典型CEUS表现,但非典型表现占35.00%,应特别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各种胰腺实性局灶性病变(s-FLPs)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方法 采用SonoVue 结合低机械指数厌阶超声造影技术回顾性分析56例确诊的胰腺实性局灶性病变,观察不同胰腺实性局灶性病变在不同时相的增强特征.结果 胰腺癌85.7%(36/42)实质灌注早期和实质灌注晚期均保持低增强水平呈Ⅰ型增强模式,90.5%(38/42)增强晚于胰腺实质,血管期肿瘤内町见不规则分布的扭曲走行微血管缓慢由周边向中央灌注;肿瘤样胰腺炎75%(6/8)实质灌注早期和实质灌注晚期均保持等增强水平呈Ⅱ型增强模式,75%(6/8)与胰腺实质同时增强,血管期肿块内可见均匀分布的微血管快速全瘤灌注;胰腺内分泌肿瘤2/3呈实质灌注早期为高增强和实质灌注晚期为低增强呈Ⅳ型增强模式,2/3增强早于胰腺实质,血管期肿瘤内微血管快速伞瘤灌注;转移瘤增强模式与原发肿瘤类型有关,血管期肿瘤内微血管快速全瘤灌注.结论 不同胰腺实性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有其典型的增强模式,从而克服了BUS对s-FLPs缺乏组织特性的不足,有望成为s-FLPs鉴别诊断的一种重要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对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44例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资料。男26例,女18例。年龄(55.9±13.7)岁。44例共47个占位,均行常规超声检查观察肿物的位置、大小、回声、边界、彩色血流情况,做出常规超声诊断。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肿物增强时相、增强水平、增强模式、是否有环状增强,做出超声造影诊断。将超声检查诊断与最终病理或临床诊断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对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47个病灶中,诊断为恶性15个,良性32个。19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诊断,分别为肾细胞癌13个、肾淋巴瘤2个、肾囊肿3个、炎性肉芽肿1个;28个经增强CT或MRI检查诊断为良性肿瘤或假性肿瘤,且定期随访≥1年无变化,分别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个、囊肿15个、肾连接部皮质缺损3个、肾柱肥大2个、未萎缩肾实质1个、驼峰肾1个、瘢痕1个。常规超声检查病灶最大径(2.5±1.3)cm。肾细胞癌常规超声检查以低回声多见(8/13);超声造影检查以快进快出为主(9/13),多为不均匀低增强(6/13),9个发现假包膜,6个发现坏死。2个肾淋巴瘤常规超声检查均为低回声;超声造影检查均为快进快出,等增强1个,低增强1个。5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常规超声检查为高回声;超声造影检查以慢进慢出为主(4/5),低增强2个,高增强2个,等增强1个。肾囊肿常规超声检查以无回声多见(16/18);超声造影检查,单纯性肾囊肿无增强,复杂性肾囊肿囊壁或分隔薄且均匀强化,呈慢进慢出、等增强或低增强。炎性肉芽肿常规超声检查呈囊实性;超声造影检查实性部分与肾实质同步强化,呈低增强。肾柱肥大、驼峰肾和局限性未萎缩肾实质常规超声检查为低回声;超声造影检查为与肾实质同进同出的均匀等增强,无明显包块轮廓出现。肾连接部皮质缺损和瘢痕常规超声检查为高回声,超声造影检查自始至终无增强。常规超声检查将1个炎性肉芽肿、1个未萎缩肾实质、2个复杂肾囊肿误诊为恶性,2个高回声肾细胞癌误诊为良性;超声造影检查仅将1个炎性肉芽肿误诊为恶性。常规超声检查对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87.5%,准确性为87.2%,ROC曲线下面积0.871。超声造影检查对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96.9%,准确性97.9%,ROC曲线下面积为0.984。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对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优于常规超声检查,对于常规超声检查诊断困难的肾肿瘤,以及酷似肾占位病变的良性病变和解剖异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机械指数谐波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04年3月~2005年1月129例超声检测的局灶性肝脏病变患者进行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增强MR/CT和/或病理检查。结果低机械指数谐波超声造影对恶性病变诊断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90.7%和93.8%。结论超声造影可较好地鉴别良恶性局灶性肝脏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