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氯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甲基丙烯酸氯乙酯共聚物。用~1H-NMR谱仪测定了共聚物中两种单体的含量。用Fineman-Ross和Kelen-Tilds两种作图方法以及最小二乘法对单体的竞聚率进行估假。结果表明了甲基丙烯酸氯乙酯的竞聚率(r_1)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竞聚率(r_2)分别为r_1=0.712,r_2=1.081。  相似文献   

2.
有机锡聚合物兼具杀菌防腐的生物活性功能和一般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功能,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1]。本工作应用X射线萤光光谱测定甲基丙烯酸三丁基锡(TBTM)和甲基丙烯酸异戊酯(IPMA)共聚物中锡的含量。方便,迅速地获得了该共聚物的组成,计算了TBTM和IPMA在四氢呋喃中,55℃下共聚合的竞聚率,其结果分别为0.29和0.24。  相似文献   

3.
用^1H-NMR分析法测定了丙烯酸-β-羟乙酯(M1)和甲基丙烯酸正丁酯(M2)的共聚物组成,用Mayo-Lewis模型的误差变量法计算出不同温度下该体系的溶液聚合的竞聚率,分别为r1=0.63,r2=1.17(60℃);r1=0.61,r2=1.01(80℃);r1=0.61,r2=0.97(100℃);r1=0.70,r2=1.03(120℃);r1=0.68,r2=0.88(140℃)和r1=0.66,r2=0.86(160℃)。根据Arrhenius方程计算获得了体系均聚、共聚反应频率因子之比Aii/Aij和活化能之差Eii-Eij,并讨论了溶剂、氢键对共聚合单体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甲基丙烯酸氟烷基酯(Zonyl TM)、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为原料,分别采用常规乳液聚合和核壳乳液聚合两种方法制备了两组三元共聚物乳液。系统研究了聚合条件对乳液稳定性和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计算出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68.4 kJ/mol,恒速期反应速率与乳化剂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关系为Rp∝[I]0.66[E]0.8。通过共聚物膜对水接触角的测定,比较了两种聚合方法制备的样品涂膜的表面性能,发现所制备的样品均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氟单体含量相同时,核壳乳液聚合样品的疏水性明显优于常规乳液聚合样品。  相似文献   

5.
用^H-NMR法测定了丙烯酸正丁酯(NBA,M1)和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M2)的共聚物组成,用Mayo-Lewis模型的误差变量法(EVM)计算出不同温度下该体系本体聚合的竞聚率。并根据Arrhenius方程计算了该体系均聚、共聚反应频率因子之比Aii/Aij和活化能之差Eii-Eij。  相似文献   

6.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SMAA),得率为92%左右。由Kelen-Tudos法求得苯乙烯(St)与甲基丙烯酸(MAA)在80℃进行共聚反应的竞聚率为γ_(St)=0.305,γ_(MAA)=0.600。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配方。经FT-IR、DSC、元素分析、化学滴定、GPC等表征,证实了所合成的产物为透明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无规共聚物。研究表明,SMAA的耐热性比PS好得多,其玻璃化温度随共聚物中MAA含量增加而增大,活化能为166.3kJ/mol。共聚物的加工性能良好,力学性能比PS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马来酸酐(MAH)和甲基丙烯酸碳十四烷基酯(TMA)为原料进行共聚,研究了反应物摩尔配比、反应时间、溶剂配比以及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等N素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当TMA与MAH的摩尔比为0.3/0.7,AIBN加入量不大于单体总摩尔量的1/1000,反应时间为4~6h,溶剂为甲苯时,可以得到较高产率的共聚产物。  相似文献   

8.
一对单体,可查到非常多数值不同的竞聚率文献值,说明无论从精度和准确性来说,竞聚率的测定和求算都可能产生很大误差。本文在单体敏感点组成进行实验,用元素分析法测定共聚物组成,用Error-in-VariableMethod(EVM)[1]法计算苯乙烯(St,M1)和丙烯酸-β-羟乙酯(HEA,M2)竞聚率,分析全过程的误差来源和大小。  相似文献   

9.
2-亚甲基-丁二酯酐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四氢呋喃中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作引发剂进行自由基共聚合。由作图法求得这两种单体在66℃的共聚竞聚率:r1=4.22,r2=0.64,表明它们趋于嵌均共聚。用粘度法和GPC测量了共聚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10.
采用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悬浮聚合过程中滴加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乳液聚合组分的悬浮-乳液耦合聚合方法,制备了大粒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PMMA/PHEMA)复合微球。PMMA/PHEMA复合微球表面以HEMA乳液聚合物为主,且具有微孔结构。PMMA/PHEMA复合微球在水和苄醇中的平衡溶胀率大于PMMA微球。PMMA/PHEMA复合微球48h异丁苯丙酸负载百分比为35.6%,PMMA为27.6%。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时间达到360h,释放量占负载总量的82%;而PMMA微球的释放时间为216h,释放量仅占负载总量的60%。  相似文献   

11.
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粉末聚丙烯(PP)的熔融接枝反应。研究表明:采用粉末PP有利于吸收液态接枝单体,使各组分均匀分散在PP基体中,从而使GMA的接枝效率显著提高。加入第2单体苯乙烯(St)可有效控制PP降解,促进GMA接枝。通过对苯乙烯用量、引发剂用量、温度等影响接枝反应因素的系统研究,确定了优化的熔融接枝反应工艺条件为:在100 g PP粉末中,加入St和GMA各12 g,过氧化二异丙苯DCP 1.4 g,反应温度170 ℃时,GMA的接枝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4.0%,接枝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甲基丙烯酸酯端基不饱和取酯树脂为主链,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取代苯乙烯作为交联剂制成的甲基丙烯酸酯树脂(MAER)与通用型不饱和聚酯树脂(GUPR)的热裂解机理、燃烧现象。结果表明:MAER的裂角产物中苯环化合物含量(14.9%)少于GUPR(74.5%)。MAER燃烧时的发烟量和毒性也远低于GUPR。在MAER中加入三水合氧化铝(ATH)后,裂解产物中有毒物质的各类和数量更少,在燃烧时只有少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三乙基锡酯(PTETM)在二十五种溶剂中的溶解性能。测定了PTETM试样在不同溶剂中的特性粘数,估算了PTETM的三维溶度参数为:δ=18.8(J/cm~3)~(1/2);δ_d=16.8(J/cm~3)~(1/2);δ_p=6.28(J/cm~3)~(1/2);δ_h=5.73(J/cm~3)~(1/2)。并就聚合物中锡原子上的取代基对其溶解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作者还订定了PTETM在四氢呋喃溶液中,25℃时的MHS方程为[η]=2.55×10~(-3)M_w~(0.691);在甲苯溶液中,30℃时的MHS方程为[η]=2.79×10~(-3)M_w~(0.662)。利用Burchard-Stockmayer-Fixman关系,由四氢呋喃体系(25℃)和甲苯体系(30℃)所求得的Flory特征比C_∞=9.4。  相似文献   

14.
首先通过开环反应,将2, 9, 16, 23-四氨基取代的锌酞菁(ZnTAPc)键合在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的侧基上,制得键合有氨基锌酞菁(ZnAPc)的聚合物ZnAPc-PGMA。然后使ZnAPc-PGMA侧基上的氨基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DMAB)发生席夫碱反应,制得侧基含芳环席夫碱基团的锌酞菁(ZnABPc)的聚合物ZnABPc-PGMA。通过测定氨基锌酞菁在PGMA上的键合度,重点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和催化剂种类对ZnTAPc在PGMA上键合过程的影响。测定了ZnAPc-PGMA和ZnABPc-PGMA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考察了其光物理学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ZnAPc-PGMA和ZnABPc-PGMA均具有ZnTAPc的特征电子吸收光谱与荧光发射光谱,同时也显示出锌酞菁键合到聚合物上的特征。ZnTAPc键合到PGMA上后,有效地减弱了其聚集性。此外,随着ZnAPc在PGMA上键合度的增大,荧光吸收光谱强度增强。同时,ZnAPc-PGMA的荧光光谱还显现了一定的高分子效应,随着ZnAPc-PGMA中ZnAPc键合度的增大,ZnAPc侧链单元间会发生能量转移,使荧光发射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染毒的雄鼠精子畸形试验、精子计数、活动精子百分率的检查以及睾丸、附睾重量和光、电镜病理学检查,研究甲基丙烯酸甲酯对雄性大鼠性腺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68g/kg和2.80g/kg组的精子数目明显减少,精子畸形率明显增高;2.80g/kg组的活动精子百分率明显降低,而且染毒雄鼠的体重增重减少,睾丸、附睾重量下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甲基丙烯酸甲酯对雄性大鼠性腺功能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在用乳液聚合法合成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功能微球过程中,乳化剂、电解质、油水比、溶剂等因素对共聚胶乳微粒的粒径大小和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的种类和浓度对生成胶乳微粒的粒径有很大影响,且胶乳微粒的粒径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以及油水比的减小而减小,加入溶剂可明显提高所得微粒的粒径。  相似文献   

17.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毫微粒对狼毒乙素吸附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乳液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毫微粒(Nanoparticles),粒径为150±30nm。本文探讨了干燥方法、电解质、表面活性剂对PMMA毫微粒吸附狼毒乙素的影响。实验证明,冷冻干燥的毫微粒比热空气干燥和未干燥的毫微粒吸附量大;表面活性剂(吐温类)的碳链越长,增加吸附的效果越好;电解质的种类和用量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