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局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方法纳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4dNIHSS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7d后脑水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便、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与三七总皂甙联用在脑出血早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12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联用组(局部亚低温联用三七总皂甙)、局部亚低温组、三七总皂甙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联用组各时期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14d,第30d显著低于亚低温和三七总皂甙组;联用组的有效率在30d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亚低温与三七总皂甙联用能显著促进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头部亚低温辅助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将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降颅压控制脑水肿,降血压、营养脑神经、保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脑控制颅脑降温仪冰帽头颅亚低温治疗。结果:治疗组65例,治愈好转率72.6%。对照组43例,治愈好转率51.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技术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脑出血(ICH)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该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6例IC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28例。对照组给予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防治并发症、对症及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应用HGT-200Ⅳ型亚低温治疗仪,将冰帽固定于患者头部,水温设置为4~10℃,头皮温度设置为33~34℃,持续降温4~5 d。结果治疗组治疗第20、30、60、90天后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第60、90天后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第7天脑水肿体积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局部亚低温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在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同时,局部亚低温治疗组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仪(电子冰帽)治疗。观察脑内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的变化。结果入组后7d两组的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组后14d时,局部亚低温治疗组颅内血肿体积(20.54±16.41ml)和对照组(22.26±13.20)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周围水肿体积(22.01±12.08)ml较对照组(28.21±10.02)ml有显著缩小;神经功能缺失评分(20.15±10.02)分亦较对照组(26.18±11.26)分有显著改善。结论电子冰帽局部亚低温治疗能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水肿的消退,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0例)予药物综合治疗,局部亚低温组(30例)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发病第3、14日时,局部亚低温治疗组血清CRP(1.98±0.45)mg/dl、(0.86±0.23)mg/dl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血清CRP(3.32±0.69)mg/dl、(1.86±0.36)mg/d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出血后C-反应蛋白,减少炎症反应,发挥保护脑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亚低温冬眠疗法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对30例应用亚低温冬眠疗法开颅术后的患者,总结护理注意事项。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4例脑水肿进行性加重,18例预后良好,8例出现精神症状。结论应用亚低温冬眠疗法的患者,提高了生存率,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头颅局部亚低温技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局部亚低温治疗组50例在常规术后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手术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1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亚低温治疗后7 d颅内压改变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生存率及恢复良好率提高(P<0.05).结论 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技术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脑出血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选择发病24h内的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d治疗14d,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中MMP2和MMP9,在发病时和2周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测定脑水肿体积。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脑水肿体积MMP2及MMP9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降低脑出血患者MMPS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血评分,减轻脑水肿,是脑出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亚低温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期脑出血的疗效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入院时即给予亚低温治疗,其他常规治疗两组相同,治疗后两周和四周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5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给予亚低温治疗,能提高脑出血的治愈率和降低致残率,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李颖  张敬婷  梁艳 《淮海医药》2015,(1):104-105
目的:探讨亚低温脑保护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ICU于2010年1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亚低温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予以亚低温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2组均采用统一的监测项目,积极的护理对策后,根据GLS评估系统评估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2组治疗结果相比,亚低温组恢复良好率明显提高;2组患者预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亚低温辅助治疗,配合积极的护理措施能明显的改善出血后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神经细胞凋亡,能有效地降低出血后6h内患者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王旭东  张均 《江苏医药》2012,38(2):237-238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我国占所有脑卒中的20%-30%,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脑出血后脑水肿是影响脑出血患者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之一.我们通过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患者,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的疗效及脑水肿的影响.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4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急诊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均符合1996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分为治疗组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35-82岁.其中基底节出血32例、脑干出血5例、脑叶出血7例、小脑出血6例.对照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38-80岁.其中基底节出血33例、脑干出血6例、脑叶出血6例、小脑出血5例.两组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3年6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56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再出血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1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死亡率和植物生存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几率,显著改善预后,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及头部亚低温对其的影响。方法 86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是否加用头部亚低温治疗分为头部亚低温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d血清1L-1β、ICAM-1、TNF-α含量,并与正常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头部亚低温组和对照组治疗前1L-1β、ICAM-1、TNF-α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头部低温组和对照组间1L-1β、ICAM-1、TNF-α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7d,头部亚低温组1L-1β、ICAM-1、TNF-α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头部亚低温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血清1L-1β、ICAM-1、TNF-α含量明显升高,头部亚低温组可有效降低其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微创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4例均分为两组。微创组采用微创亚低温治疗术;保守组实施内科保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3个月后的Barthel指数(BI)。结果微创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保守组(86.6% v s .48.8%)( P<0.01);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保守组[(13.00±3.25)分vs .(18.99±4.99)分](P<0.05)。治疗3个月后,微创组患者的BI高于保守组[(85.43±5.43)分v s .(77.43±10.23)分]( P<0.05)。结论微创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及低温盐水灌流在脑出血微创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间收治的80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的处理,实验组则进行局部亚低温与低温盐水灌流处理。对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1周、半个月、2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将两组的病死率和治愈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局部亚低温及低温盐水灌流对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病死率和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种结果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与低温盐水灌流能够帮助脑出血患者尽快恢复神经功能,患者的病死率下降且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和治疗,此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合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与常规治疗组(n=30),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到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依达拉奉30mg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次/d,共14d。常规治疗组常规西药综合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脑水肿及神经功能评分比较。结果依达拉奉合醒脑静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14d后脑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依达拉奉合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疗效显著,且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脑出血患者脑水肿、血肿、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7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镇痛、吸氧、止血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疗程30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脑水肿量、血肿量,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5%,P〈0.05;观察组的脑水肿、血肿体积相比对照组有明显减小,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想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使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良好,能显著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脑水肿与血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经颅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与联合持续亚低温滴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8例,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经颅穿刺引流,按不同辅助治疗方式随机分为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组(穿刺引流+局部亚低温)68例、穿刺引流联合持续亚低温滴灌组(穿刺引流+持续亚低温滴灌)66例及对照组(单纯穿刺引流组)组74例。采用Scandinavian中风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评分法评估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30、60天的临床疗效,采用多田公式计算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的血肿大小。结果治疗7、14d后,与滴灌组和对照组比较,局部亚低温组SSS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30、60d后,与滴灌组和对照组比较,局部亚低温组SSS评分也显著增高(P<0·05),滴灌组S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也显著增高(P<0·05)。治疗3、7d后,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组血肿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组和对照组比较,穿刺引流联合持续亚低温滴灌组血肿体积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经颅穿刺引流联合亚低温治疗能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血肿的吸收。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神经细胞,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而联合持续亚低温滴灌在早期更快地促进血肿的吸收。  相似文献   

20.
付君民  王立平  韩小勇 《河北医药》2010,32(13):1738-1740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后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方法14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治疗组(72例)与常规治疗组(74例),醒脑静治疗纽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20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2周,常规治疗组常规西药综合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脑水肿及神经功能评分比较。结果醒脑静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14d后脑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醒脑静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疗效显著,且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