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6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用葛根素注射液0.4+生理盐水250 mL,静点;每日两次肌注,维生素B1针0.1/次、维生素B12针250 ug/次,共14天.对照组30例每日两次肌注,维生素B1针0.1/次、维生素B12针250 ug/次,共14天.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而对照组为5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均有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针对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于2019年01月~2020年02月纳入174例T2DM合并DPN患者开展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出87例采取常规护理(A组),另外87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B组),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B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马林霞 《人民军医》2011,(9):796-797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饮食控制、补充B族维生素、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使空腹血糖〈7.8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对照组采用硫辛酸600 m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每次3粒,每天3次。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周围神经病变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36例,占87.8%;对照组总有效23例,占56.1%。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硫辛酸加脑心通在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和恢复神经传导功能方面,显著优于单纯硫辛酸治疗。  相似文献   

4.
林颖慧  潘洋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795-1795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降糖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则加用维生素B1、B12治疗,疗程均为15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5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川芎嗪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观察了糖尿病大鼠背根神经节、有神经P物质(P)的变化及使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糖尿病成模后3个月,背根神经节SP的平均灰度值,糖尿病(DM)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NC)组,NGF组「NGF200μg/(kg.d)肌肉注射30天」则明显高于NC组,坐骨神经SP改变与背根神经节相似。提示NGF可促进感觉神经SP的表达,对糖尿 病周围神经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弥可保针500 μ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点,1次/d,用药14 d;治疗组32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针10 μ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点,1次/d,用药14 d.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 d进行疗效评价及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比较.结果 两组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腺素E1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降纤酶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降纤酶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 3 2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用降纤酶与山莨菪碱联合治疗的疗效。结果 有效率 5 3 1 % ,显效率 3 7 5 % ,总有效率 90 6% ,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 降纤酶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有周围神经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71例,测定入院时的身高、体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后,随机分为3组:0组(n=75),ALA600mg与甲钴胺1.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组(n=75)ALA6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2组(n=21),单纯降糖治疗。0组和1组均连续用药2周,每日1次。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及记录FBG、PBG、TSS评分的变化,同时评价疗效的满意度。结果①治疗2周后,0组麻木、烧灼感等症状改善最明显,1组有所改善,2组无明显改善。②各组治疗前后TSS评分:0组和1组治疗后的T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未见明显降低(P〉0.05)。③各组间TSS评分变化比较:三组间的TSS变化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④满意度评价:医生和患者对0组的疗效,满意度明显高于1组和2组,0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88%,而1组仅32%,2组认为疗效不满意。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静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周内可见明显改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α-硫辛酸,单纯降糖无改善。  相似文献   

9.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目前研究最为清楚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NTFs),具有营养、保护神经元及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和修复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NGF对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再生、生长发育、血管生成和轴突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提示NGF可应用于周围神经再生和修复。现将NGF对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和特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弥可保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效果,笔者对收治我科的19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别给予前列腺素E1(PGE1)和PGE1加弥可保治疗14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192例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男113例,女79例,年龄37~76岁,  相似文献   

11.
郭杨  宋晓  侍晓云  王莉 《武警医学》2017,28(3):283-286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患病情况,并研究其相关危险因素及炎性因子。方法 选择2015-01至2016-07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根据DPN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n=224)及糖尿病非周围神经病变组(n=116),分别检查两组是否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否合并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vascular,DPV),并分析年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生化指标炎性反应因子与DPN的相关性。对每个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n=224),糖尿病非周围神经病变组(n=116),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为65.9%;(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中合并外周血管病变的患者比例(69%)明显高于糖尿病非周围神经病变组(50%),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3,P<0.05);(3)在所分析的各项因素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的病程、HbA1c、LDL-C、IL-6、TNF-α、SIL-2R与糖尿病非周围神经病变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w 2.084~3.407,P<0.05),其余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Logistic多因素分析:病程、HbA1c、LDL-C、TNF-α、SIL-2R,以及是否合并外周血管病变均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OR:0.455~1.655,P<0.05)。结论 随着病程的延长,外周血管的病变,血糖、血脂的升高,以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异常,都会使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2.
高妍  崔芳  鲍海萍  林永忠 《武警医学》2019,30(6):493-495
 目的 探讨F波各参数中对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敏感指标。方法 随机选取81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其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神经的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F波。根据NCV结果分为NCV正常组和NCV异常组,比较两组同名神经各参数指标,比较NCV异常组各神经的F波与MCV异常率。结果 糖尿病患者各神经F波最长潜伏期总异常率高于最短潜伏期、平均潜伏期、F波出现率、F波最大传导速度的总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V正常组比较,NCV异常组正中神经F波的最短潜伏期、最长潜伏期、平均潜伏期、最大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同名神经参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NCV异常组胫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F波异常率明显高于同一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波最长潜伏期对DPN的诊断较敏感,NCV联合F波可以提高DPN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郭全付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6):1457-1459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诊治的90例DPN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银杏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依帕司他口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体征评分、血糖水平、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和体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依帕司他辅助治疗DPN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神经肌电图在诊断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几种神经肌电图检测方法在早期糖尿病患者诊断周围神经损害中的敏感指标。方法对271例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浅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尺神经f波、胫神经H反射等,采用神经电生理方法进行测定。结果271例患者胫神经的H反射平均异常率为77.5%,且随着病程的增加,异常率明显增加;双下肢腓总神经MCV与腓浅神经SCV≥10年组中异常率超过40%,其他组的异常率均在20%~30%之间。本组患者中,伴腕管综合征的有37例、65侧,总检出率13.7%。综合几项神经肌电图检测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异常率,随病程延长,异常发生率逐渐增加,在〈1年组中,异常发生率达63.2%;在〉10年组中,异常率更是高达95.6%。结论胫神经H反射是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最敏感指标,且随病程延长,肌电图检查的异常率随之增高。此外,不应忽视糖尿病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在报告结果的时候,要综合神经肌电图几项检查结果,正确评价糖尿病周围神经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胫神经病变超声特征。探讨2型糖尿病胫神经病变出现前后的神经形态学改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超声检查胫神经的452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密歇根神经筛查量表(MNSI)体格检查2分作为诊断截断值分为有神经病变组和非神经病变组。以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小腿周长条件近似1:1配对,共配对成功40对。搜集胫神经超声形态学特征包括宽度、厚度、横截面积、胫神经“蜂窝样”结构是否显示,建立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使用ROC曲线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胫神经厚度(OR=6.250,P=0.044)和横截面积(OR=2.259,P=0.049)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胫神经宽度和“蜂窝样”结构是否可清晰显示不是其危险因素(P均>0.05)。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0.91,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85.71%、95.24%、94.70%、87.00%。胫神经横截面积对糖尿病胫神经病变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0.794,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71.43%、90.48%、88.20%、76.00%;厚度的曲线下面积0.726,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70.27%、85.71%、83.30%、75.00%。结论胫神经的厚度及横截面积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胫神经厚度与横截面积对诊断周围神经病变的敏感度接近,横截面积的特异度高于厚度。  相似文献   

16.
徐祎  李冬梅  毛更生 《武警医学》2011,22(11):958-960,963
 目的 探讨下肢多神经减压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下肢疼痛和麻木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Dellon三切口手术对具有神经卡压体征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下肢神经减压手术.结果 患者下肢疼痛麻木症状明显缓解.其中明显缓解率在70%以上,麻木缓解率在80%以上.结论 神经减压手术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体神经修复神经缺损易被排异。人们采用了一些预处理方法,如冷冻,放疗等来降低异体神经移植体的抗原性,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结果仍不满意。应用免疫抑制剂,效果较理想,但停药后排异反应仍难避免。神经移植体的血供及手术吻合方式对神经再生也有影响,总之,周围神经同种异体移植的关键是免疫排斥,这一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入选14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对入选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1例,两组均采取严格控制血糖治疗,其中对照组加用甲钴胺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随访和分析两组的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H反应潜伏期、血液生化指标以及综合疗效评估等临床资料。结果在治疗后,研究组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快(P〈0.05),胆固醇、甘油三脂、血浆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以及随机血糖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38%,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5.92%,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缺血缺氧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理改变,高压氧联合甲钴胺对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 以Wistar大鼠坐骨神经挤挫伤为动物模型,神经损伤局部肌肉注射腺病毒介导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Ad-HGF),与无注射HGF组对照,通过步态分析、肌肉湿重测定、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指标评价神经损伤后再生效果.结果 术后4周,在坐骨神经指数、肌肉湿重恢复、计算机图像分析等再生指标的比较中,注射HGF组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 HGF能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有髓纤维再生和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神经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糖尿病病程、周围神经病变程度、HbA1c、降糖措施及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方面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服用依帕司他(50mg,3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3次/日),3个月为1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MCV及SCV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MCV及SCV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CV及SCV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提高疗效,尤其在改善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方面意义显著,联合用药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