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青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治疗效果.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给予川芎嗪静滴至TIA终止连续5周;对照组35例,给予阿司匹林、尼莫地平、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治疗2周.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采静脉血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的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6%,对照组为77.14%,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青年人TIA患者应用川芎嗪治疗后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 川芎嗪治疗青年人TIA疗效显著,疗程短,无不良反应,是治疗TIA的一种良好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卒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61例 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0 例和观察组13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脑卒中后6 个月内出现PTSD症状的患者对照组44 例、观 察组42 例。护理后,观察组抑郁、焦虑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 < 0.05),睡眠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 (P< 0.01),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 0.05),脑卒中一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循证 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PTSD 患者的抑郁、焦虑及睡眠障碍症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促进脑卒 中二级预防并降低脑卒中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GM1治疗61例急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GM1治疗急性脑卒中(脑出血和脑梗塞)的疗效。方法:130例急性脑卒中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应用GM1组(61例)为治疗组,未用GM1组(69例)为对照组。治疗组除应用GM1外,两组治疗基本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NDS(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和ADL(日常生活量表),并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NDS和AD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周、4周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中治疗前与治疗2周、4周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治疗2周与4周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脑卒中病人应用GM1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经颅多普勒屏气实验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转归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和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转归关系。方法选取8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2例为单侧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MCAS),47例为腔隙性脑梗死(LI),40例门诊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在急性期(1~14 d)和恢复期(3个月后)分别对入组患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计算屏气指数(breath-holding index,BHI),并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分。结果 LI组急性期和恢复期BHI值及MoCA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无明显改善(P〉0.05);症状性MCAS组急性期患侧BH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及健侧(P〈0.05),恢复期患侧BHI值改善明显(P〈0.05),急性期与恢复期MoCA分值均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恢复期MoCA分值改善明显(P〈0.05)。BHI变化值和MoCA变化值存在显著正相关(r=0.899,P=0.000)。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脑血管储备功能和认知功能受到损害,恢复期有所改善,以症状性MCAS受损及改善明显,且脑血管储备功能改善程度与认知转归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川芎嗪早期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川芎嗪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127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治疗期间不同时期GCS评分的变化,治疗结束后及康复期GOS评分。结果川芎嗪治疗组和对照组GCS评分在治疗第1天和第3天无显著性差异(P〉0.05),3d内死亡率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和3个月随访均进行GOS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后评定死亡率,治疗组死亡7例(10.9%,7/64),对照组死亡16例(254%,16/6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川芎嗪能明显降低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降纤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应用降纤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36例,并以30例常规治疗做为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显效率(痊愈+显效)为63.89%,高于对照组的36.7%(P<0.05),且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定量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提示降纤酶为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有效药物.并对其机理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早期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早期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影响。方法:对3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期在3个月以内知的,在住院期间配合积极家庭干预及出院后继续干预(干预组)并与3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期在3个月以上治疗条件相仿,无家庭干预(对照组)进行对照。对两组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干预组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的家庭干预能促进服药的依从性,减少复发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青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治疗效果。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给予川芎嗪静滴至TIA终止连续5周;对照组35例,给予阿司匹林、尼莫地平、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治疗2周。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采静脉血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6%,对照组为77.14%,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青年人TIA患者应用川芎嗪治疗后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川芎嗪治疗青年人TIA疗效显著,疗程短,无不良反应,是治疗TIA的一种良好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华佗再造丸联合针刺及康复训练对社区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证实中医药综合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脑卒中住院治疗后进入社区中医辨证为痰瘀阻络证的恢复期病人110例,试验组64例,对照组46例,2组病人均给予社区基础康复治疗。试验组加用中医药综合康复方案。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末及随访1个月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积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个月末和随访1个月末较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P〈O.05),改良Barthel指数积分升高(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个月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末试验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明显(P〈0.05),改良Barthel指数积分升高明显(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华佗再造丸联合针刺及康复训练可改善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133Xe吸入法检测53例脑卒中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的局部脑血流(rCBF),同时检测红细胞膜微粘度(EMMV)。结果患者组患侧半球rCBF与健康对照组同侧半球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患者组EMMV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提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是影响脑血流的重要因素。EMMV与rCBF呈负相关,故改善红细胞膜微粘度,对提高脑血流量,预防和治疗脑梗塞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长春西汀对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对恢复期精神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1例疗效已达显著进步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在予长春西汀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评定其认知障碍及脑血流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好转,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长春西汀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障碍有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及持续被动运动(CPM)对脑卒中后肩痛的作用。方法将脑卒中患者6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良肢位摆放、主被动运动训练、心理治疗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CPM治疗,通过VAS、FM和FIM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FM、FIM、VAS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的VAS改善尤其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及生活独立能力改善有意义,加用CPM对脑卒中后肩痛有显著协同治疗作用,可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急性期、恢复期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对比急、慢性期患者治疗的效果差异;以及对比急性期患者TENS联合治疗与单纯吞咽功能训练的疗效差异。方法118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分为急性期治疗组和恢复期TENS联合功能训练治疗组(简称:恢复期联合治疗组);其中急性期治疗组随机分为急性期TENS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简称:急性期联合治疗组)和急性期吞咽功能训练组(急性期功能训练组)两个亚组。三组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除急性期吞咽功能训练组外其他两组在此基础上加用TENS治疗,疗程两周。在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后采用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吞咽功能进行评价。急性期联合治疗组、急性期吞咽功能训练组分别与恢复期联合治疗组比较;以及急性期两亚组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周急性期联合治疗组有效35例,有效率87.5%;急性期功能训练组有效32例,有效率82%;恢复期联合治疗组有效24例,有效率61.5%。急性期联合治疗组和急性期功能训练组均与恢复期联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急性期两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TENS治疗和单纯吞咽功能训练均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的吞咽功能,急性期明显高于慢性期患者的疗效。但是急性期采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TENS与单纯吞咽功能训练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后癫痫5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癫痫对脑卒中恢复期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50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进行发作部位、类型、治疗时间及效果等分析,并按病情轻、中、重三组进行功能康复评分。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5.1%(50/980),其中早发癫痫72%(36/50),迟发癫痫28%(14/50)。皮层病灶继发癫痫72%(36/50),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占28%(14/50)。早发癫痫中全身发作27例.部分性发作9例,迟发癫痫中全身发作4例,部分性发作10例。癫痫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差于对照绀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皮层病灶多见,早发癫痫以全身发作为主,迟发癫痫以部分发作为主。脑卒中合并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差于对照组,抗癫痫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5.
家庭化住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模拟家庭环境住院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9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家庭化组和对照组各46例,均以氯氮平治疗,家庭化组采用模拟家庭环境住院治疗,对照组采用封闭式住院治疗。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评定。对疗效达显著进步及以上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结果:PANSS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ITAQ评分及服药依从性两组相仿;治疗8周后家庭化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后,家庭化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模拟家庭环境住院治疗不仅有助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而且可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07—2014‐06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精神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抑郁状态改善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 ,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差异不明显,但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2周、4周后的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良好,患者HAMD评分明显改善,促进了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368例脑卒中进行脑卒中亚型分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SS)、汉密尔顿抑郡量表(HAMD)评分:将其中并发脑卒中后抑郁(PSD)的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4例,治疗4周,治疗后进行SSS、HAMD评分并比较。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脑卒中亚型无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帕罗西汀治疗组抑郁和神经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是多因素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及其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注射液)对脑卒中患者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70名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及后遗症期)随机分为预防组、对照组,预防组肌肉注射斯奇康注射液0.5mg,每周2次,共18次,两组病人每2周门诊或电话追踪随访,登记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天数,观察时间为6个月。结果:在脑卒中患者6个月的观察中,预防组的感染人数及感染天数均比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斯奇康注射液能提高脑卒中患者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能力,减少发病次数,降低患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卒中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NO和SOD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脑卒中和卒中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患者一氧化氮(N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了解自由基对上述疾病变化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28例脑出血,26例脑梗死,30例急性及卒中并MOF及25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NO及SOD含量。结果:急性脑出血、脑梗死组、卒中并MOF组血浆N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O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卒中并MOF死亡组NO含量明显高于存活组,SOD明显低于存活组。结论:氧自由基参与急性脑卒中和急性脑卒中并MOF的病理生理过程,故血中NO及SOD的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和脑卒中的发病关系。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105例脑卒中患者、106例原发性高血压(EHT)患者及64例正常人的 ACE基因的缺失/插人(D/I)多态性。结果:脑卒中组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EHT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脑卒中组中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E基因型均无显著差异。脑卒中伴EHT组与无伴EHT组比较,Ⅱ基因型频率明显升高,而DD基因型频率则明显降低;脑卒中伴 EHT组Ⅱ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 EHT组,而 DD基因型频率远低于 EHT组和正常对照组,同时脑卒中伴EHT组的平均年龄较其它组明显高。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Ⅱ基因型携带者可能具有卒中易感性,DD基因型携带者有随年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