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BH-3103A型X-γ剂量率仪监测了南海三山港口岸环境外照射水平。结果表明:该口岸室外宇宙γ射线平均空气吸收剂量率为5.66×10~(-8)Gy/h,室外地表γ射线平均空气吸收剂量率为 10.41×10~(-8)Gy/h。同时对不同用途的和不同地质结构的室外场地地表γ辐射水平进行了监测与分析;室内γ射线平均空气吸收剂量率为 18.11×10~(-8)Gy/h,对不同建筑结构的室内γ射线进行了监测与分析。这些资料对今后的口岸放射性监测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临床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临床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放射卫生防护现状,探讨防护模式。[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0家放射诊疗机构临床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检测及2005年部分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检测结果,数据统计和现场调查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分布分散,工作场所空气吸收剂量率与放射治疗和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场所比较明显偏高。[结论]加大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卫生执法力度,应将临床核医学工作人员列为放射性健康监护特殊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分析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过程中甲状腺显像,全身骨扫描和肾动态显像受检者外照射辐射剂量,为核医学放射防护提供参考数据和建议。方法分别使用χ、γ剂量率仪、热释光剂量检测系统检测核医学受检者注射药物后不同距离、不同时间的外照射辐射剂量率、受检者外照射累积剂量当量及铅衣的防护效果。结果甲状腺显像检查结束后辐射剂量率为17.76~28.60μSv/h,全身骨扫描为34.52~49.18μSv/h,肾动态显像为16.63~23.57μSv/h,都随时间和距离增加明显下降;受检者注射药物后胸前部体表0~6 h的累积剂量为(0.35±0.07)mSv,24 h以后累积剂量当量不再明显增加;普通铅衣的放射防护效率在60%以上,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结论 SPECT受检者会对周围密切接触者造成一定的辐射,但总体来说是安全的,不会造成直接危害,但考虑到低剂量辐照的随机性效应,仍要注意受检者、公众和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工业X射线子午胎探伤检测系统的放射防护状况,评估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健康的影响。方法对该X射线子午胎检测系统及探伤室铅房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使用FJ-347A型xγ剂量仪和FD-3013B型γ辐射仪对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进行剂量率监测,对照GBZ117-2006,按照国家相关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与方法对探伤现场进行防护检测和辐射安全性评价。结果控制室的操作位、控制室小防护门、探伤室铅房大防护门表面剂量率0.22~0.40μGy/h(低于国家标准限值2.5μGy/h),探伤室铅房墙外表面剂量率接近辐射本底水平;近3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均低于国家标准年限值的1/10水平。结论该工业子午胎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运行时,相关放射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与评价某医院γ射线头部立体定向外科治疗(γ-刀)的放射卫生防护情况,保证其剂量学参数和防护安全性能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方法 依据X、γ射线头部立体定向外科治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68-2005)对γ-刀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γ-刀剂量学参数:焦点剂量率为2.39 Gy/min,焦点计划剂量与实测剂量的相对偏差为2.3%,机械中心与照射野中心的距离为0.19~0.41 mm,照射野尺寸与标称值偏差为0.11~1.12 mm,照射野半影宽度为2.86~4.12 mm;防护安全性能:治疗室周围辐射水平为0.06~0.20 μGy/h,安全连锁及通风装置工作正常.结论 γ-刀剂量学参数和防护安全性能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刘先平  周龙成  郭鲁琼 《职业与健康》2013,29(5):558-559,561
目的 了解工业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螺旋钢管探伤的放射防护状况,评估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该企业2条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及2座探伤室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使用FJ-347A X γ剂量仪,按照国家相关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与方法对探伤现场进行防护检测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2座探伤室的操作位、探伤室小防护门、探伤室墙体外剂量率接近辐射本底水平,车间大防护门表面剂量率0.50~ 1.20μGy/h(低于国家标准限值2.5 μGy/h,);近2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均低于国家标准年限制的1/10.结论 该企业工业螺旋钢管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运行时,相关放射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牙科X射线机房屏蔽防护状况及牙科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状况。方法采用ATOMTEX AT1123 X-γ辐射检测仪对牙科X射线机房进行检测;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方法测定牙科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外照射累积剂量。结果根据2014-2016年3年的调查结果,牙科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年累积剂量无超标的情况,机房存在一些射线泄漏现象,线性趋势卡方检验显示2014-2016年牙片机房合格率呈现上升趋势。结论牙科X射线机房部分存在泄漏情况,但牙科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年累积剂量水平较低,仍需要加强放射防护管理和个人剂量监测,并加强防护培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手部剂量。方法利用佩戴指环热释光剂量计和使用γ周围剂量当量率仪,监测操作~(99m)Tc、~(18)F和~(131)I的放射工作人员手部剂量。结果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受核素活度、接触时间、技术水平及工作经验,工作负荷等多因素影响导致所受剂量差异较大。使用γ周围剂量当量率仪测量操作~(99m)Tc、~(18)F和~(131)I的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率中位数分别为475、503、185μSv/h。~(18)F分装人员手部最大剂量率可达3503μSv/h。指环剂量计双月最大累积剂量分别为7.40、103.9、21.96 mSv。结论核医学人员通常轮转和非持续性接触核素,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手部接触剂量不会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目前上海市从事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工作的人员受照情况。[方法]普查上海市PET/CT工作人员基本情况,监测PET/CT工作场所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和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累积剂量。[结果]截至2011年,上海市共有PET/CT13台,工作人员153名。采用不同放射性药物分装形式和注射方式,工作人员身体同一部位所受剂量有较大差别:非通风橱分装情况下(不考虑手部),眼部丫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最高,其最大值达到613.6gSv/h,是通风橱内操作的62倍;注射操作时,移动式防护车方式所受剂量最高,胸部最大值为391.8μSv/h;全身各部位均以手部受照剂量最大,分别达到4407.0μSv/h和2211.3μSv/h。不同工作岗位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累积剂量也存在较大差别,依次为护士〉技师〉医师,护士的双月最大剂量达到3946.6μSv。[结论]上海市PET/CT整体防护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但在受照剂量尽可能低的原则下,工作人员防护仍需要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10.
某医院核医学科放射性污染和外照射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某医院核医学科的辐射防护情况。我们用BH3103A-X、γ剂量率仪和FJ2207型α、β表面污染仪分别测量了该核医学科在诊断与治疗患者过程中的γ射线外照射水平及工作场所的β放射性表面污染情况。结果表明,工作人员受到的γ射线外照射的年有效剂量最高为5.24 mSv;工作场所的β放射性表面污染程度最大不超过4Βq/cm2。提示,该医院核医学科的β放射性表面污染水平符合我国辐射防护标准中规定的控制水平。建议把5 mSv作为核医学科的年剂量的管理限值的上限。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临床核医学使用18F核素场所的辐射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安全及公众的健康,对北京市已投入使用的PET和符合线路ECT机的9家单位进行使用^18F工作时的辐射水平调查。方法采用现场测读数法,个别表面污染采用擦拭法。结果使用^18F放射性核素工作人员操作时机房门外、控制室、机房墙外的γ外照射水平最高值为3.5μGy/h;给病人注射时工作人员胸部的γ外照射剂量率最高值为252.2μGy/h;病人候诊室门外(关门)的γ外照射水平最高值为6.4μGy/h;注射^18F放射性药物病人体表γ外照射水平最高值为262.6μGy/h;距病人1/n最高值为50.0μGy/b;表面污染水平本次调查共测量15点.最高污染水平为9.1Bq/cm^2。结论使用^18F对病人进行诊断检查,其安全防护的重点是外照射的防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西北某市地铁一、二号线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放射防护情况并进行安全性分析。方法使用FD-3013H环境监测用X、γ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按照《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GBZ 127-2002)的要求进行检测。结果 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行李包出口处空气比试动能率均值最高(1.08μGy/h),最高值为2.29μGy/h;其次为检查系统顶部(均值为0.97μGy/h)、行李包入口(均值为0.97μGy/h)、检查设备右侧(均值为0.65μGy/h)、检查设备左侧(均值为0.61μGy/h)、手检工作人员操作位(均值为0.16μGy/h);引导工作人员操作位、值机工作人员操作位基本接近本底辐射水平。结论目前西安市地铁一、二号线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放射防护情况符合《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该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不会对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健康与安全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的监测,是除工作场所的空气照射剂量率测试外,获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剂量水平的另一有效手段。本文对1992—1997年度南京市从事医用诊断X射线、核医学、放射治疗、工业探伤、教学科研等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监测人数及监测比南京市1992~1997年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应监测人员数为2427~3035人。实监测人员数为534~1019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监测比为33.66~21.17%,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见附表。则要】99…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长城钢厂(以下简称长钢)室内外天然γ辐射水平及所致职工辐射剂量,以及部分原材料、产品的r辐射水平。 共测567个点,获得数据2392个,得出长钢天然γ辐射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平均值为室外10.53±0.71×10~(-8)Gy/h、室内14.42±1.26×10~(-8)Gy/h、野外10.56×10~(-8)Gy/h。天然辐射所致职工年有效剂量当量126μSV,年集体有效剂量当量为5.816人·SV。耐火砖、合金料钢材产品平均r辐射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分别为27.48×10~(-8)Gy/h,11.79×10~(-8)Gy/h和7.35×10~(-8)Gy/h.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上海市PET/CT使用基本状况,通过对PET/CT工作场所放射性水平的监测,掌握目前上海市PET/CT场所防护情况。方法 普查上海市PET/CT医疗机构,通过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和β表面污染两项检测指标进行现场监测。结果 截止2011年底,上海市共有PET/CT 13台。现场检测表明,候诊室及注射室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水平相对较高,候诊室门四周最高达19 552 nSv/h,注射室桌面最高达6 136 nSv/h,注射室中央最高达5408 nSv/h。PET/CT工作场所β表面污染无超国家标准限值情况,但注射室内,尤其是传递窗及废物桶四周仍然较高。结论 上海市PET/CT工作场所放射防护较得当,工作场所表面污染水平能控制在标准限值内,但国家标准对PET/CT等核医学场所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并没有限值,防护重点仍是外照射的防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掌握河北省部分核医学放射工作场所防护现状和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现状,为加强放射卫生监督和制定核医学相关标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对河北省内16个核医学工作场所用X、γ辐射剂量仪测量周围剂量当量率,用α、β表面污染仪测量工作场所及工作人员体表的β表面污染;以热释光剂量法监测77名核医学工作人员的深部个人剂量当量Hp(10),并查阅这77名核医学工作人员最近两年内的职业健康检测报告。结果 SPECT(/CT)工作场所内各检测点之间辐射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F = 32.02,P < 0.05),其中给药窗口(护士操作位)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最高,为11.92~37.77 μSv/h,平均(19.19 ±8.78 )μSv/h;PET/CT工作场所内各检测点之间辐射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F = 56.72,P < 0.05),给药窗口(护士操作位)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14.28~21.55 μSv/h,平均(16.55 ±3.87) μSv/h;16个核医学工作场所的β表面污染水平均符合标准要求,工作人员的工作服表面污染水平超过标准的有2个(占12.50%),工作人员手部皮肤表面污染水平超过标准的有8个(占50.00%);77名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1.11 ±0.65) mSv;77名放射工作人员均未发现有皮肤表观异常,但有12人(占15.58%)在对电离辐射较为敏感的组织器官存在一些异常,核医学接触时间>20年的放射工作人员眼晶体异常和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与其他核医学接触时间组相比,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 本次调查的核医学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情况良好,但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有待加强;核医学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还需引起进一步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进行放射防护评价,了解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诊断、甲功测定、甲亢治疗的放射防护水平。方法 2021年8—10月采用现场调查法和检测检验法,对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工作场所进行放射防护检测、表面污染检测、设备性能检测、通风换气检测及放射防护评价。结果 SPECT-CT工作区注射台窗口(开)、分装柜观察窗、分装柜操作口(开)、废物室防护门和留观室防护门、SPECT-CT机房防护门处的剂量率较高。SPECT-CT中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0.13~0.19μSv/h,处于环境本底水平。核医学科放射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检测结果均小于探测下限,即<0.09 Bq/cm2。SPECT-CT中的SPECT和CT的设备性能检测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通风橱截面风速未达到1 m/s,部分放射工作场所通风换气次数&...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部分临床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福建省临床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放射卫生防护现状,探讨放射防护模式.方法 收集2004~2006年福建省部分临床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结果 ,通过数据统计和现场调查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核医学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分散,不同级别诊疗机场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3年平均为(2.72±7.56)mSv/a.结论 应将临床核医学工作人员列为放射性健康监护重点人群,加大医疗机构放射卫生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量临床核医学科常见诊断核素~(99)mTc和~(18)F所致受检者周围辐射剂量水平随距离和时间变化情况,为补充丰富临床核医学外照射剂量数据以及为临床核医学诊断过程中密切接触者的辐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测量核素~(99)mTc和~(18)F检查受检者摄入核素后0~24 h内不同距离处辐射剂量率水平,同时测量24 h内受检者体表辐射累积剂量,并测量受检者24 h床四周辐射剂量场,并对受检者体外0.5 m和1 m处摄药后24 h内的累积辐射剂量进行估算。结果 30例~(18)F和30例~(99)mTc检查患者平均给药活度分别为8 m Ci和25 m Ci,对于~(18)F和~(99)mTc检查患者,其施药时1 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平均值分别为26±6μSv/h和20±6μSv/h。略高于相关国际标准推荐值。24 h内体表平均辐射累积剂量测量值分别约为244μGy和353μGy,床周累积剂量测量值分别为25μGy和38μGy。结论~(18)F和~(99)mTc刚施用时所致受检者1 m处体外辐射剂量率与国际标准推荐值可比,24 h后基本降低为环境本底水平。本项目对不同时间段的接触者的辐射剂量进行评估可指导相关人员进行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20.
沈青  崔茜 《中国辐射卫生》2013,22(3):287-288
目的 分析近五年本区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剂量水平,评价放射防护状况。方法 汇总各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各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及其变化情况。结果 医用X射线诊断、临床核医学、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和科研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945 mSv· a-1、2.619 mSv· a-1、3.074 mSv·a-1、0.653 mSv·a-1和0.527 mSv·a-1,介入放射学和临床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高于其他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五年间各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近五年来,徐汇区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剂量水平基本保持稳定、均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工作人员的防护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