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淋巴结转移(ALNM)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乳腺癌病例156例,建立数据库,用C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对有意义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对其中的53例患者523枚阴性腋淋巴结再切片,用CK19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癌抗原153(CA153)、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4个指标进入Logitic回归方程。53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的腋窝淋巴结CK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阳性。结论肿瘤大小、肿瘤部位,CA153和HER2为乳腺癌患者ALNM的高危因素:CK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发现乳腺癌腋淋巴结微转移癌。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多种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 ,对 12 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全因素及逐步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前哨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大小、肿瘤的部位、癌周浸润、CA15- 3等 5项指标 ,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 ,P值分别为 0 ,0 0 0 5 3,0 0 2 17,0 0 0 6 1,0 0 2 2 5 ,0 0 30 1。结论 前哨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大小、肿瘤的部位、癌周浸润、CA15- 3等为乳腺癌患者的高危因素 ;了解此因素有助于临床准确判断ALNM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方法 :对 6 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按腋窝淋巴结转移 (ALNM)情况分为两组 ,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 ,病理类型、肿瘤的大小、肿瘤的部位、妊娠次数等 4项指标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 ,P 值分别为 0 .0 19、0 .0 31、0 .0 0 1和 0 .0 38。 结论 :肿瘤的大小、病理类型、肿瘤的部位、妊娠次数等为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对决定手术方式、估计预后、选择辅助治疗等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微小转移与Survivin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4例淋巴结常规HE染色无癌转移的乳腺癌腋淋巴结572枚进行上皮细胞角蛋白19(CK-19)表达和原发癌组织进行Survivin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 淋巴结CK-19病例阳性率为26.47%(9/34),淋巴结数阳性率为4.37%(25/572)。Survivin阳性率为32、35%(11/34)。CK-19阳性病例组中Survivin阳性率为55.56%(5/9)。CK-19阴性病例组中Survivin阳性率为24%(6/25),CK-19阳性组与CK-19阴性组的Survivin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乳腺癌腋淋巴结微小转移的发生与癌组织凋亡抑制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p53和 c-erbB-2基因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p53和 c-erbB-2基因表达,分析其与腋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乳腺癌患者67例,均行改良根治术.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计算淋巴结总数和阳性淋巴结数;同时取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行c-erbB-2和p5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判断按癌细胞染色细胞的百分率计算,不染色为阴性;<25%为(+);25%~50%为(2+);>50%为(3+). 结果所有患者均经常规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癌,淋巴结转移阴性者31例,占46%,阳性者36例,占54%.p53 阳性者占56%,淋巴结转移阳性者p53阳性率低于阴性者,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淋巴结转移阳性者c-erbB-2阳性率高于阴性者,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53和 c-erbB-2同时阳性者有淋巴结转移者例数明显多于两者同时阴性及单独阳性者(P<0.05). 结论p53和 c-erbB-2在乳腺癌患者有比较高的阳性表达,两者单独阳性与腋淋巴结转移相关性无显著性意义,但两者同时阳性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Ki-67、P53及CA153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涿州市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68例,根据其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组(116例)和淋巴结无转移组(52例),检测各组Ki-67、P53及CA153表达情况。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肿瘤直径、Ki-67、P53及CA153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年龄、BMI、是否绝经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OR=2.307,95% CI:1.485~5.452)、肿瘤直径(OR=1.725,95% CI:1.118~2.974)、Ki-67(OR=3.320,95% CI:2.907~10.781)、P53(OR=1.864,95% CI:1.206~3.224)及CA153(OR=2.113,95% CI:1.390~4.942)阳性表达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临床分期、肿瘤直径、Ki-67、P53及CA153阳性表达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对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规律及腋窝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8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资料,按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分为2组,进行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组间(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检验提示哺乳史、肿瘤家族史、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家族史、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是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因素(P<0.05).结论 哺乳史、肿瘤家族史、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与否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肿瘤家族史是影响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乳腺癌腋淋巴结(ALN)转移类型及其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对行根治性乳房切除腋前硝淋巴结活检和ALN清扫术的乳腺癌患125例ALN转移情况和肿瘤原发灶的部位、大小、病理分类、坏死、钙化、组织学分级、间质浸润、癌周浸润、微血管浸润、微淋巴管浸润、神经纤维浸润、间质纤维化、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程度以及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等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淋巴结均无癌转移的有64例,占51.2%;仅有前哨淋巴结(SLN)发生癌转移有23例,占18.4%;仅有非SLN发生癌转移的8例,占6.4%;SLN和非SLN均有发生癌转移30例,占24.0%。ALN转移的类型与原发灶的大小、肿瘤分类、间质浸润、癌周浸润、微淋巴管浸润、肿瘤间质纤维化及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程度均有关(P<0.05)。结论 根据ALN癌转移的情况可分为4组,这种分组与肿瘤原发灶的大小,组织学分类、间质浸润、癌周浸润、微淋巴管浸润、肿瘤间质纤维化及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定位活检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应用HE染色和不同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 ,SLN)转移进行评价。方法  7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 ,腋窝均未扪及肿大腋淋巴结 ,分别采用染料、核素及联合应用染料与核素的方法进行淋巴示踪 ,其中 6 0例找到SLN ,切除SLN后行腋淋巴结切除术。对SLN和其它腋淋巴结的病理组织学特点进行分析比较 ,并对SLN分别以抗CKAE1/AE3 、抗CK7、抗CK2 0 用Envision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在腋淋巴结阳性病人中SLN的转移率为 72 % ( 2 6 / 36 ) ,非SLN的转移率为 16 % ( 39/ 2 4 8) (P <0 .0 0 1)。对SLN进行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 ,可使 5 .0 %的病人的病理分期提高。应用抗CK7、抗CK2 0 、抗CKAE1/AE3 染色的灵敏度分别为 10 0 %、3.9%、10 0 % ,特异度分别为 10 0 %、10 0 %、10 0 % ,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 0 %、10 0 %、10 0 %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10 0 %、74 .5 %、10 0 %。结论 抗CK7和抗CKAE1/AE3 用于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肿瘤转移是敏感的指标 ,而抗CK2 0 对乳腺癌上皮细胞的敏感度差 ,不宜用于乳腺癌微转移的检测。对SLN应用免疫组化染色 ,可提高病理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ER、PR、P53、Ki-67、C-erbB-2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复习67例乳腺癌根治标本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每例病例进行光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 67例病例中37例有腋窝淋巴结转移,30例无转移,ER、PR、P53、Ki-67、C-erbB-2染色阳性率及阴性率,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ER、PR、P53、Ki-67、C-erbB-2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P53、Ki-67是监测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CK19和CK20在肝外胆管癌(EHCC)淋巴结微转移中的表达,探讨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和CA19-9、癌胚抗原(CEA)的关系,以及淋巴结微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59例行手术切除EHCC患者的279枚淋巴结,分别以CK19、CK20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常规HE染色,确定有无淋巴结转移与微转移,并与各病例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59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HE诊断仅23.72%(14/59),而CK诊断为35.59%(21/59,P<0.05);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由HE染色的5.37%提高到CK染色的13.98%(P<0.05);在常规HE染色诊断没有淋巴结转移的45例患者中,微转移的发生率为15.56%(7/45).淋巴结微转移术前血清CA19-9浓度显著高于无淋巴结微转移者(对照组)(P<0.05);淋巴结微转移与血清CA19-9浓度呈正相关(r_s=0.371,P<0.05).对12个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淋巴浸润对淋巴结微转移有重要影响(P<0.05).结论 CK免疫组化染色能检测出HE染色阴性淋巴结中隐匿的癌细胞,淋巴结微转移能够更准确地判断EHC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AE1/AE3)在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对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分析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组织1 585枚,前哨淋巴结冰冻剩余组织经过规范化脱水、透明、石蜡包埋组织块、连续切片,做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 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CK(AE1/AE3)标记。 结果1 585枚前哨淋巴结冰冻剩余组织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AE1/AE3)标记显示,有95枚发生淋巴结宏转移,36枚发生淋巴结微转移,有54枚发生孤立性肿瘤细胞(isolated tumour cell,ITC)转移;根据HE染色结果显示,冰冻报告为淋巴结可疑转移5例,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AE1/AE3)标记显示3例未发生转移。 结论在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中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AE1/AE3)标记,降低HE染色的假阳性率,有助于孤立性肿瘤细胞的检出,提高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CK5/6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方法:病理取材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75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CK5/6的表达情况.结果:①175例乳腺癌组织中CK5/6(+)表达为17.7%,CK5/6(-)表达为82.3%.②CK5/6的表达与患者是否绝经、肿瘤的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与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4枚与淋巴结≥4枚的患者间比较,CK5/6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K5/6的表达与ER、PR结果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ER( -)、PR(-)的患者中,CK5/6的表达阳性率高;患者的HER2(-)与HER2(+)、HER2(++)以及HER2(+)与HER2(++)、HER2(+++)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ER2(-)与HER2(+++),HER2(++)与HER2(+++)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CK5/6在26例ER、PR和HER2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的表达率为65.2%,在136例非三阴性乳腺癌的表达率为11.2%,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CK5/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月经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累及情况均无明确关联性.②CK5/6在ER、PR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增高.CK5/6在HER2强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HER2阴性患者,可能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存在关联性.③CK5/6的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累及情况无关,但随着淋巴结转移数量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④CK5/6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可以较准确地进行分子分型,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及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核素淋巴显像和γ线探测仪(γ探针法)定位前哨淋巴结(SLN)的临床价值,并评价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IHC)联合应用对淋巴结微转移灶检出的作用。方法:我们圣2名乳腺癌患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在肿瘤周围注射^99Tc^m-右旋糖酐之后,进行核素淋巴显像。在术中用手持γ探针对前哨淋巴结进行定位切除,同时完整地切除腋窝淋巴结(ALN)。所有切除的淋巴结都先进行常规的HE染色。对经过前哨淋巴结HE染色没有发现有转移的患,再同时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IHC)。结果:在42名乳腺癌患中,定位并切除了39名患的前哨淋巴结。根据前哨淋巴结的病理检查判断腋窝淋巴结状况,其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2.9%(13/14)、100%(25/25)和97.4%(38/39)。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相结合发现了3个前哨淋巴结(2名患)中有微转移灶,而在相应的非前哨淋巴结(NSLN)中则没有发现微转移灶。结论:核素淋巴结和γ探针法能准确地定位乳腺癌的前哨淋巴结。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相结合可以提高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微转移灶的检出率。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病理检查不仅能反应腋窝淋巴结的情况,而且对乳腺癌的分期与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细胞角蛋白19基因诊断淋巴结微转移癌灶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判断肿瘤预后,指导综合治疗。方法应用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RT-PCR方法对上皮性肿瘤及淋巴结进行CK19mRNA检测。结果5例正常淋巴结无CK19mRNA表达;15例乳腺癌、10例胃癌、11例大肠癌均表达CK19mRNA;82个淋巴结中,组织学检查11个有肿瘤转移,其CK19RT-PCR也为阳性,其余71个无肿瘤浸润淋巴结,经CK19RT-PCR发现16个表达CK19mRNA。结论CK19RT-PCR方法提高了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在上皮性肿瘤患者的其它部位(外周血、骨髓)微转移癌灶的检测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多模态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在预测乳腺癌病人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病人的术前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入组病人均在术前进行多模态DCE-MRI扫描。根据病人有无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ALNM)分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ALNM阳性组)19例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ALNM阴性组)35例,重点分析2组临床一般资料及DCE-MRI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间的相关性。结果54例乳腺癌病人的临床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绝经史、生育史、肿块质地、肿块活动性)与ALNM无关(P>0.05);在多模态DCE-MRI特征方面,ALNM阳性组肿块边缘模糊者比例明显高于ALNM阴性组(P < 0.01);ALNM阳性组病人的肿块ADC明显低于ALNM阴性组(P < 0.01);ALNM阳性组中ALN≥0.5 cm比例明显高于ALNM阴性组(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块ADC值和肿块边缘方面是乳腺癌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此外,肿块ADC值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和cut-off值分别为0.743、78.9%、71.4%和0.912×10-3mm2/s;肿块边缘的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50、84.2%和65.6%。结论多模态DCE-MRI中的边缘特征及ADC值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素有助于乳腺癌病人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EGFR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方法:病例取材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①42例乳腺癌组织中EGFR(+)表达百分率为4.8%,EGFR(-)或(±)表达百分率为95.2%.②EGFR的表达与患者是否绝经、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与否和组织学分级Ⅱ与Ⅲ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组织学分级Ⅰ与Ⅱ,淋巴结转移<4枚与淋巴结≥4的患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EGFR的表达与ER、PR结果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ER(-)、PR(-)的患者中,EGFR的表达阳性率低;患者的HER2(-)与HER2(+)、HER2(+)与HER2(+++)、HER2(++)与HER2(+++)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ER2(-)与 HER2(++)、HER2(+++),HER2(+)与HER2(++)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EGF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月经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累及情况均无明确关联性.②EGFR的表达与ER、PR表达状况无关联性.EGFR在HER2强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HER2阴性患者,可能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存在关联性.③EGFR的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累及情况无关,但随着淋巴结转移数量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动态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动态检测32例乳腺癌、10例乳腺良性疾病及10例健康人外周血CK19的表达。结果32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阳性的总表达率为29.73%;外周血CK19的表达与TNM分期呈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HER-2、ER、PR的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IV期与I、II、III期之间有统计学意义。CK19表达预测远处转移敏感性高达100%,特异性为96.3%;10例良性患者及10例健康人外周血均无CK19表达。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可以作为检测乳腺癌远处转移的敏感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