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问·阳明脉解论》有云:“四肢者,诸阳之本也。”意为:四肢是人体阳气(阳经)起发的部位。后世医家多从其说,或从脾与四肢的关系,或从经脉循行的角度加以阐述解释。如王冰等认为:“阳气受于四肢,故四肢为诸阳之本”;而高士宗则认为:“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故四肢者,诸阳之本也”。但笔者认为“本”为“末”之衍字,四肢并非为“诸阳之本”,而为“诸阳之末”。其原因有四:  相似文献   

2.
《素问·阳明脉解篇》在论述阳明邪盛而见登高、奔走等症状的病机时,说:“四支(同肢)者,诸阳之本也”。对于这句广大中医所熟悉的经文,近年来却由于对“本”字的理解不同,出现了认识上的分歧。例如有人说“本”字当是“末”字之误;有人说“本,读若滔(tāo),进趣也,……可释为全身的阳气可迅速授  相似文献   

3.
“四肢者诸阳之本”,语出《素问·阳明脉解》篇。对此古之大家认识不一。如王冰曰“阳受气于四肢,故四肢为诸阳之本也”,高士宗曰“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故四肢者诸阳之本也”。今之学者亦仁智互见,多力从“本”字解惑。如胡永年认为,“本”作“依据”解(《陕西中医》,1982年2期);齐金成认为,“本”应作“末”(《河南中医》,1982年3期);赵喜新则认为,“本”应读若滔  相似文献   

4.
《素问·阳明脉解》云:“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自此以降,世之习医者遂有“四肢为诸阳之本”之诵。然细味之,此谚颇悖经旨,且有障于临床辨治,故有必要澄清之。 以余之见,四肢非但不能为“诸阳之本”,由于人身之阳生化于脏腑而充实于四末,故四肢仅仅能为“诸阳之末”而已,理由如次。 首先,就语法而言,“四肢者,诸阳之本也”既是一个判断句,又是一个倒装句,正而言之即“四肢者,本诸阳也”,此句式类似《孟子·齐恒晋文之事》中的“‘他人有心,余忖度之’,夫子之谓也。’他们的宾语“诸阳”、“…  相似文献   

5.
“四支为诸阳之本”出自《素问·阳明脉解论第三十篇》:“四支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对此解释众说纷纭:其一认为“诸阳之本”之“本”应易为“末”;其二将“本”释为“依据”、“表现”;其三:认为“本”应为“夲”tāo。笔者推崇第二种说法,经文“四支为诸阳之本”,是言四肢为人身阳气的盛衰、存亡表现的根本,并非指产生阳气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素问·阳明脉解篇》中的“四支者,诸阳之本”一句,历代医家有不同认识,如王冰解释为“阳受气于四支,故四支为诸阳之本”;高士宗则从经络循行的角度去解说。另一种认识以为它是本末倒置,而应是诸阳为四支之本。即“四支者,诸阳之本”的“本”字系“末”字之误。最近又有一种新的解释方法是从改变语法入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7期苏礼、洪文旭撰写的《“四支者,诸阳之本”疏证》一文即是此种方法。该文认为:从语法看,《内经》中的“之”字,常见两种用法,一作代词,一作助词。因此,在“……者……之……也”这一句式中,往往也有两种含义。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句中的“之”为助词,作“的”字解。但《灵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答     
问:怎样理解“四支者,诸阳之本也”? 答:“四支者,诸阳之本也”出于《素问·阳明脉解篇》,历代医家对其各有异释。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人体四肢是全身阳气的根本;一是阳气为四肢的  相似文献   

8.
“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出自《素问·阳明脉解篇”。近年来,中医刊物陆续刊载了数篇文章,其诠释一改前人之说,从中颇受教益。在此不揣谫陋,再添一说并就正于同道。一、关于“本”的训解“本”常训为根本,与“末”相对。前人多遵此训,不但文意晦涩,且有本末倒置之  相似文献   

9.
“四肢为诸阳之本”出于《素问·阳明脉解篇》。原文说:“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它是解释阳明热盛,何以能“登高而歌,……踰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该篇紧接《太阴阳明论》而来。彼篇则重点阐述脾胃之间以及脾胃与四肢之间的关系。论中云:“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  相似文献   

10.
一问一答     
3.如何理解“四肢为诸阳之本”和“四肢为诸阳之末”? 答:四末:有两种含义, 一指,四肢。如《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二指,手指、足趾。如《素问·疟论》说:“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  相似文献   

11.
《素问·阳明脉解篇》有“四支者,诸阳之本也”,对其“本”字,历来认识不一。近来笔者应用电子计算机作《黄帝内经通检》编制工作,利用《通检》对《内经》“……(名词)者,……(名词)之本也”句式作了对照。《内经》中此句式儿三见,一为《素问·阳明脉解篇》“四支者,  相似文献   

12.
亦谈“四支者,诸阳之本也”德化县医院(362500)黄克希张建敏《福建中医药》1995年第6期刊登了杨氏等所著的“《素问》经文释解析疑2则”,其中一则对“四支者,诸阳之本也”之析疑,笔者不敢雷同,特陈管见。《素问·阳明脉解篇》曰:“病甚则弃衣而走,登...  相似文献   

13.
“四支者,诸阳之本也。”语出《黄帝内经素问·阳明脉解篇》,历代医家对其各有心释,引用颇广。但对其确切含义,至今尚有争论。自王冰注为“阳受气于四支,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后,张景岳、张隐庵辈皆从其说。但这样注释,既不彰著,又难以理解,且有本末倒置之嫌,曾引起不少注家异议。之后,高士宗注为:“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故四肢者,诸阳之本也。”试图从经络循行方面去说明这个问题,然若照此解释,“手之三阴,从胸走手,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手足三阴经亦循行于四肢,岂  相似文献   

14.
手足汗【原文】伤寒手足汗出,何以明之?四肢者,诸阳之本,而胃主四肢,手足汗出者,阳明之证也。阳经邪热,传并阳明,则手足为之汗出,阳明为津液之主,病则自汗出,其有身汗出者,有但头汗出者,有手足汗出者,悉属阳明也。何以使之然也?若一身自汗出者,谓之热越,是热外达者  相似文献   

15.
<正> “四肢者,诸阳之本也”,语出《素问·阳明脉解篇》。历代医家对此句的注解颇有争议,如王冰注:“阳受气于四支,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而高士宗则试从经络循行方面加以说明,但都未能阐明经义,使人难以理解。近年各地中医杂志也陆续刊登了一些探讨文章,见解亦各不相同,约括之有两说:一种观点认为“四肢是人体十二经脉阳气起始和发源的地方。”与此相反,另一说则认为阳气是四肢的根本,阳气从内脏而授达于四肢。但各自的论据又不尽相  相似文献   

16.
1 以汗象为辨法阳明病身大热、汗大出,为病在阳明之经,如出现手足(?)然汗出或(?)然微汗出,则是病在阳明之腑而大便已硬之征。故213条原文说:“手足(?)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然汗出”是阳明腑实已成大便已硬之征,乃因“四肢为诸阳之末,津液足为热所蒸,则周身汗出,津液不足为热蒸,其手足(?)然而汗出,故知大便已硬也”(成无己语)。  相似文献   

17.
谈论扶阳问题,首先要知道阳气在人体哪里?《内经》言人体阳气在胃脘,《素问·阴阳别论》说:"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因为脾胃主四肢,故《素问·阳明脉解篇》说:"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内经》没有一处讲阳气在肾,故张仲景多用大小阳旦汤(桂枝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和四逆汤(太阴病主方,亦云小泻脾汤)温中扶阳。  相似文献   

18.
<正> 四肢为脾所主,乃诸阳之本。《伤寒论》以四肢的温凉、汗出、动静来反映机体脏腑阴阳虚实的变化:并审察病机,鉴别诊断,推测转归,判断预后。因此,掌握《伤寒论》的四肢辨证,对指导临床不无裨益。审察病机腑实己成第213条:“阳明病,脉迟,……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濈然汗出”为汗出连绵不断之意,与潮热并见,说明腑道阻塞较重,伏热内蒸之势尤  相似文献   

19.
一、“脞”与“[月坒]” 马王堆汉墓帛书(促臂十一脉灸经》足阳明脉条,其病有“脞瘦”;足厥阴脉条,脉循行“脞间”,也有“病脞瘦”。这几个“脞’,字都是“[月坒]”字之误。“脞”字以“坐”得音,“丛脞”一语指细碎的小肉粒,不关人体部位。“[月坒]”字从“比”得音,读如陛,指的是大腿部。音义与“髀”相近。在李鼎教授主编的《经络学》教材中注说:“脞——疑‘[月坒]’字之误,指髀部。”  相似文献   

20.
1 手按摩与足按摩的作用机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实四肢”。《灵枢·动输篇》曰:“夫四肢末阴阳之会也,此气之大络也。”《素问·手足阴阳流注论》亦载:“凡人两手足各有三阴脉、三阳脉以合十二经也。”经络标本根结理论也认为,经脉之根始于四末,经脉之本在四肢。以上论述均强调说明了四肢的末端是阳气之根、阴气之本所在,而且与十二正经密切联系。由于位于手足部位的经穴(多为特定穴)在临床治疗中不仅具有近治作用,而且具有治疗循经远端的头面、躯干、脏腑病的远治作用,并可作为疾病的反应点用于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