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EG95是从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mRNA中克隆出来的、与GST共同表达的一个融合蛋白(EG95-GST),分子量为16kDa。许多证据表明,用天然六钩蚴抗原或EG95重组抗原免疫绵羊可产生循环抗体,这些抗体在体外可以杀死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 在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实验中,采用50μg EG95-GST加1mg Quil隔月免疫的方法免疫绵羊。而在新西兰实验中,除了用佐  相似文献   

2.
目的克隆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hioredoxin peroxidase TPx)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通过诱导表达,纯化融合蛋白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方法从包囊中分离原头蚴,抽提总RNA,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EgTPx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41b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过IPTG诱导目的基因表达,SDS-PAGE对表达蛋白进行分析,通过谷胱甘肽Sepharose4B层析柱分离纯化获得重组蛋白并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Western blot鉴定抗血清的特异性,ELISA测定抗体的效价。结果用PCR方法扩增获得的EgTPx基因长度为582bp,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的基因片段为EgTPx基因,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4kDa,鼠抗EgTPx抗体能与融合蛋白和天然原头蚴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ELISA法测定该抗体效价为1∶256000。结论成功地制备了鼠抗EgTPx抗体,并能够特异识别原核表达的融合蛋白EgTPx和天然原头蚴抗原,为研制有效的包虫病疫苗及相关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隆表达细粒棘球绦虫烯醇酶(EgEno)基因,并对其免疫诊断价值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从细粒棘球绦虫cDNA中扩增目的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转化E.coliBL21(DE3),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 PAGE和免疫印迹法鉴定;采用细粒棘球蚴病及其他几种寄生虫病患者的血清和健康人血清,通过ELISA法评价重组EgEno抗原的免疫诊断效果。结果重组质粒pET28a EgEno构建成功。SDS PAGE和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在E.coli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重组蛋白EgEno相对分子量约为50 kDa,可被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识别。EgEno对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免疫诊断敏感性为81.25%。结论克隆出细粒棘球绦虫EgEno基因并在E.coliBL21(DE3)中表达,重组EgEno对细粒棘球蚴病有较好的免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2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2HSPT0)表达重组质粒,原核表达及纯化重组蛋白,并对重组蛋白进行免疫学特性的初步鉴定。方法从EG2HSP70/pGEM-T/JM109质粒中分离EG2HSP70目的基因,将此片段重组入表达载体pGEX-6P-1后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鉴定后以IPTG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检测其表达水平,用亲和层析纯化并分离重组蛋白,利用Western blot来鉴定重组蛋白的免疫学特性。结果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表明,成功构建细粒棘球蚴pGEX-6P-1/EG2HSP70重组质粒;IPTG诱导表达后,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9%,占裂解物上清总蛋白的70.4%,表明重组的EG2HSP70基因能在BL21中高效表达,表达的蛋白大部分以可溶性状态存在。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EG2HSP70,通过Western blot证实该重组蛋白能被细粒棘球蚴囊壁免疫兔血清识别。结论成功构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pGEX-6P-1/EG2HSP70重组质粒,重组的EG2HSP70能够高效表达,表达的EG2HSP70具有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细粒棘球蚴亲肌肉抗原(myophilin antigen)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并用小鼠实验评价其免疫学特性. 方法 提取总RNA,构建克隆质粒Eg myophilin/pGEM-T,然后将亲肌肉抗原基因亚克隆于表达载体pET28a,进行诱导表达;纯化重组蛋白并免疫小鼠.利用Western blot、ELISA鉴定其免疫学特性,并通过包囊计数,评价其免疫保护力. 结果 成功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载体Eg myophilin/pET28a,并表达、纯化出浓度较高的亲肌肉抗原.ELISA检测显示,用纯化的亲肌肉抗原免疫小鼠,诱导产生了特异性抗体;Western blot鉴定该抗体能识别重组抗原及原头蚴.攻击感染实验表明亲肌肉抗原免疫小鼠的包囊数为0.93±2.1,对照组为7.13±10.2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获得的保护力约为94.4%. 结论 成功表达细粒棘球蚴亲肌肉抗原,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具有抗原性和免疫原性,有望作为棘球蚴病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细粒棘球蚴P-29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反应性分析。方法以细粒棘球蚴总RNA为模板,反转录PCR扩增P-29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44a(+)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P-29,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观察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用蛋白纯化试剂盒纯化蛋白,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重组蛋白与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免疫反应性。结果PCR、双酶切和DNA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ET-P-29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Nus-P-29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93000,纯化后的蛋白浓度为0.78mg/ml。重组蛋白Nus-P-29能被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识别。结论细粒棘球蚴P-29基因表达成功,纯化后的重组蛋白Nus-P-29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筛选并表达抗细粒棘球蚴人工重组 B抗原 (r- Ag B)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 Fv) ,为细粒棘球蚴 B抗原蛋白质功能的研究及包虫病的基因治疗开辟新途径。 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以重组纯化的细粒棘球蚴 B抗原为固相抗原 ,经过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的筛选过程 ,从半合成的噬菌体抗体库中获得了抗原结合活性和特异性较强的含抗 r- Ag B的 Sc Fv基因片段的阳性克隆 ,提取质粒 ,经 Sfi /Not 酶切鉴定后 ,亚克隆到 p CANTAB5 E载体上 ,转化大肠杆菌 XL1 - Blue,经 IPTG诱导 ,表达可溶性 Sc Fv。 结果 筛选得到的 Sc Fv片段基因为 76 8bp,经 SDS- PAGE鉴定 ,在大肠杆菌 XL1 - Blue中表达的 Sc Fv分子质量约 2 8ku,经过 EL ISA和 Western- Blot检测 ,该单链抗体具有较强的抗原结合特性和特异性。 结论 细粒棘球蚴重组 B抗原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筛选和表达成功 ,为今后包虫病人源抗体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表达细粒棘球蚴EPC1(EgEPC1)基因,鉴定重组抗原的反应原性,并用棘球蚴病患者血清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从绵羊肝脏棘球蚴囊中分离原头节,提取其总RNA,采用RT-PCR扩增EgEPC1基因,将其克隆至pGEM-T载体,再将其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28a-EgEPC1,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对纯化的重组抗原进行鉴定分析。以该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ELISA方法,检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60份)特异性IgG抗体,同时以多房棘球蚴病(37份)、囊尾蚴病(16份)、华支睾吸虫病(7份)、日本血吸虫病(4份)患者和健康人血清(33份)作为对照,评价重组抗原EgEPC1的免疫诊断效果。结果双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均显示重组质粒PET28a-EgEPC1构建成功。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重组质粒PET28a-EgEPC1在E.coli BL21(DE3)...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诱导表达和纯化细粒棘球蚴Eg95抗原重组蛋白,对其与CE病人血清学反应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IPTG诱导pET28a-Eg95原核表达质粒,表达和纯化Eg95重组蛋白,SDS-PAGE 电泳对其进行初步鉴定,Western blot法检测其与中间宿主CE病人血清学反应情况.结果 pET28a-Eg95重组蛋白得到成功表达,SDS-PAGE 电泳显示相对分子量约为15kDa.Western blot 结果 表明,pET28a-Eg95重组蛋白能被CE病人血清识别,11例CE病人血清中8例呈阳性反应.结论 细粒棘球蚴Eg95抗原存在于中间宿主CE病人体内,Eg95蛋白作为保护性抗原可能成为CE病人术后辅助性治疗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抗原zw-5重组质粒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并初步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学特性。方法从重组质粒Eg.zw-5/pGEM-T中获取抗原zw-5基因,亚克隆于表达载体pET-28a构建基因工程菌株,并表达、纯化重组蛋白;用Eg.zw-5免疫ICR小鼠,通过Western-blot、ELISA对Eg.zw-5的免疫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构建原核重组表达基因工程菌株Eg.zw-5/pET-28a/BL21(DE3)plysS,并纯化出分子量为28kD的重组蛋白。West-ern-blot显示,Eg.zw-5免疫的小鼠血清能识别重组蛋白和天然抗原原头蚴中约28KD处的条带。ELISA检测显示,用Eg.zw-5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IgG。结论成功表达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Eg.zw-5,该重组蛋白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及抗原性。  相似文献   

11.
Although immunity to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in sheep has been shown to be antibody-mediated and complement-dependent and can be passively transferred in colostrum, in animals vaccinated with EG9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ction against an oral challenge infection with E. granulosus eggs and anti-EG95 IgG ELISA absorbance values at the time of challenge has not been satisfactorily proven. Using a combination of results from three EG95 vaccination trials, we have found that the IgG ELISA absorbance at the time of challenge infection explains approximately 50% (P ≤ 0·001) of the variability in the percentage protection against an oral challenge with E. granulosus eggs (transformed with arcsin).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分析EG95s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 本研究分别诱导表达含有1、2、3拷贝EG95s的pET-1EG95s、pET-2EG95s和pET-3EG95s重组质粒,并用His亲和纯化HIS-1EG95s、HIS-2EG95s和HIS-3EG95s3种重组蛋白。再以相同的免疫程序分别免疫8周龄BALB/c小鼠,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小鼠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 经过改造的EG95s重组蛋白:HIS-1EG95s、HIS-2EG95s、HIS-3EG95s均保留了免疫原性,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3者抗体水平的比较结果显示HIS-1EG95s首次免疫后1周产生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HIS-2EG95s、HIS-3EG95s,但免疫后2周开始,HIS-3EG95s抗体水平超过HIS-1EG95s组,并在二次免疫及三次免疫后持续高于HIS-1EG95s组。免疫后最终抗体效价显示HIS-1EG95s和HIS-2EG95s两组均为1∶819 200,而HIS-3EG95s组为1∶1 638 400。HIS-1EG95s、HIS-2EG95s、HIS-3EG95s均诱导机体产生IFN-γ,但差异不显著,与羊包虫阳性血清反应结果显示HIS-1EG95s的反应性均显著低于HIS-2EG95s和HIS-3EG95s。结论 HIS-1EG95s、HIS-2EG95s与HIS-3EG95s均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虽HIS-EG95s在免疫初期免疫效果好,但串联3拷贝的EG95s后使得重组蛋白免疫效果更持久,更有利于产生更长效的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为羊包虫病疫苗的研制及免疫预防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细粒棘球绦虫EG95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获得细粒棘球蚴EG395基因序列资料,进行序列分析,为研究包虫病疫苗候选抗原基因奠定基础。方法:从包囊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protoscoleces),提取RNA和DNA,用特异引物分别以基因组DNA和cDNA为模板扩增EG95基因;并将其克隆到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以基因组为模板获得一个基因。长度为1253bp,以cDNA为模板获得两个基因,长度分别为1121bp和833bp;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来自新疆羊源EG95基因序列和澳大利亚羊源EG395-2基因同源性为98%,有13个碱基变异;从cDNA获得的EG95基因(EG95-like)和DNA来源的EG95相同,只是EG95序列的一部分;从cDNA获得的另一个EG95基因(mEG95)和澳大利亚源EG395-2同源性为99%,有2个碱基不同。分析表明EG95是一个基因家族,可能是虫体发育到六沟蚴阶段特定表达的基因。结论:EG95是一个基因家族,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家族的结构和功能对包虫病的免疫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棘球蚴病是一种对人畜危害极为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严重威胁我国流行区农牧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 对该病的预防迫在眉睫。EG95蛋白在细粒棘球蚴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高度保守, 是目前为止已发现的最具潜力的疫苗候选抗原之一。国内外学者在EG95重组抗原的构建、表达、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本文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细粒棘球绦虫Eg95重组抗原和基因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状况。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注射Eg95重组抗原(rEg95)、费氏佐剂(FCA)、pcDNA3-Eg95基因疫苗、pcDNA3质粒和生理盐水,收集各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抗体IgG和IgG2a亚类水平;采集脾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试验(MTT法)检测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rEg95免疫组小鼠在第二次免疫后开始检测到抗Eg95抗原的IgG,并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多,血清抗体效价升高,在第1次免疫后第10周时,免疫抗体滴度可达到1∶25,600。Eg95基因疫苗免疫的小鼠产生抗体滴度随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升高,最高可达1∶3,200,但是低于Eg95重组蛋白免疫小鼠产生的抗体滴度水平。pcDNA3-Eg95免疫组产生IgG2a亚类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rEg95组。在第四次免疫后,进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检测证实rEg95和pcD-NA3-Eg95免疫的小鼠,其脾细胞均可在体外被特异性刺激增生。结论细粒棘球绦虫Eg95重组抗原和基因疫苗均可诱发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转化生长因子βI型受体胞内域(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ype I receptor intracellular domain,TβRI—I)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并纯化EgTβRI—I蛋白。方法采集感染Eg的羊源原头蚴,Trizol法提取原头蚴总RNA,RT—PCR扩增EgTβRI—I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和序列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BL21,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蛋白,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pET28a—EgβIRI—I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经IPTG诱导可表达EgTβRI—I蛋白(分子质量单位为48ku),纯化后获得大量纯度较高的可溶性蛋白。结论成功构建pET28a—EgTβRI—I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纯化的可溶性目的蛋白,为研究EgTβRI—I在Eg体内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作用方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并鉴定细粒棘球绦虫转基因植物载体重组pBI-Eg95-EgA31质粒。方法从细粒棘球蚴包囊中分离原头节,超声粉碎后抽提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Eg95和EgA31编码基因,然后采用基因拼接法(gene SOEing)扩增Eg95-EgA31融合基因;将该融合基因定向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构建pBI-Eg95-EgA31重组质粒;电穿孔转化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At)LBA4404株,抽提质粒进行酶切及PCR鉴定。结果电泳及测序证实1 016bpEg95-EgA31融合基因克隆成功。经酶切及PCR证实重组质粒pBI-Eg95-EgA31成功转入根癌农杆菌。结论成功构建了细粒棘球绦虫转基因植物载体重组pBI-Eg95-EgA31质粒,为进一步构建细粒棘球绦虫转基因植物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细粒棘球蚴95(Eg95)抗原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克隆Eg95抗原基因 ,构建携带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为细粒棘球蚴DNA疫苗的研究提供材料。方法 应用PCR方法从细粒棘球蚴cDNA文库中克隆获得Eg95抗原基因 ,将其克隆至 pUCm -T载体 ,测序确定其正确性。利用定向克隆技术将Eg95抗原基因片段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上 ,根据选择标记的氨苄抗性基因筛选到阳性克隆 ,通过酶切分析和PCR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 ,测序确定序列。结果 测序表明所选 pcDNA3-Eg95阳性克隆均为正确连接Eg95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 ,可以作为DNA疫苗作进一步的研究。结论 成功构建真核细胞表达载体 pcDNA3-Eg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