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其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2例SLE女性患者(SLE组)及40例体检健康女性(HC组)血浆HMGB1水平;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HMGB1及RAGE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SLE患者血浆HMGB1及 PBMCs HMGB1、RAGE mRNA 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SLE 组患者血浆 HMGB1及 PBMCs HMGB1 mRNA水平高于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BMCs RAGE m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LE患者血浆 HMGB1水平与抗核抗体滴度、SLE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HMGB1 mRNA表达水平与RAGE mRNA表达水平、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P<0.05),与其他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 HMGB1及 PBMCs HMGB1 mRNA在SLE患者的异常表达提示其可能在SLE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可能参与了SLE的免疫炎症调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A-dsDN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金银染色法(IGSS)和用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Dot-IGSS),检测SLE病人血清中ANA和A-dsDNA。结果 113例活动期SLE患者血清ANA阳性率97.3%,A-dsDNA阳性率71.7%;35例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ANA阳性率74.3%,A-dsDNA阳性率14.3%。活动期ANA、A-dsDNA阳性率与非活动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活动期ANA平均滴度明显高于非活动期,A-dsDNA阳性组肾损害明显高于A-dsDNA阴性者(P<0.01)。结论 IGSS和Dot-IGSS检测ANA、A-dsDNA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与稳定性,较高滴度A-dsDNA提示有肾损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抗心磷脂抗体(ACA)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对58例ITP患者,50例SLE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ANA、ACA检测,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ANA、ACA阳性和阴性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TP及SLE患者ANA和AC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ANA阳性和阴性的ITP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ACA阳性和阴性的ITP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ANA阳性和阴性的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ACA阳性和阴性的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ITP疾患中,ANA阳性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的一种标志,或者可能是ITP的自身抗体,但不能作为辅助诊断标准;ACA阳性可能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可间接反映ITP患者血小板的受损情况.ANA、ACA阳性与ITP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无明显关系.对ANA、ACA阳性的ITP患者应进行随诊,警惕是否会发展成为SLE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的系绕性红斑狼疮(SLE)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抗核抗体(ANA)阳性的SLE患者,并比较以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的SLE患者(48例)与以其它症状发病的SLE患者(45例)的特点,以ANA阳性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77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以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的SLE患者与其它SIN患者比较,SLEDAI积分、红细胞沉降率(ESR)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ANA阳性的RA比较,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C反应蛋白、IgM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以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的SLE患者有更高的疾病活动度;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及IgM的检测,在以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的SIN患者的早期诊断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俊  胡朝军  沈波  徐巍  吴春龙 《浙江医学》2011,33(11):1589-1592
目的探讨采用线性免疫印迹法(LIA)在抗核抗体(ANA)间接免疫荧光法(1IF)筛查阴性标本中进行抗核抗体谱(ANAs)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461例IIF—ANA阴性临床血清标本采用线性免疫印迹法进行15种ANAs特异性抗体(LIA—ANAs)检测。结果216例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组标本中LIA—ANAs阳性数为100例,占46.30%,高于非AID组(2000%);AID组LIA—ANAs阳性结果按灰度强度分,LIA(3+)、LIA(2+)、LIA(1+)、LIA(±)的阳性率均高于非AI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ID组中ANAs特异性抗体中的抗Ro-52、抗SS—A、抗Sm、抗nRNP/Sm、抗SS—B抗体、抗dsDNA和抗rRNP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31%~18.06%,高于非AI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组中ANAs特异性抗体阳性强度LIA(1+)+LIA(4-)的阳性率高于LIA(3+)+LIA(2+)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nRNP/Sm、抗Ro-52、抗SS—A和抗SSB抗体在AID组中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非SLE比较,抗Sm和抗dsDNA抗体阳性率高于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NA间接免疫荧光法筛查容易导致AID患者部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ANAs特异性抗体漏检,IIF—ANA的检测不能完全代替LIA—ANAs的检测,对于临床疑似AID的患者,无论IIF—ANA检测结果阴性与否。均需进行ANAs特异性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联合检测在狼疮性。肾炎(LN)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其中LN患者89例)和9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免疫荧光法来测定ANA。采用散射比浊法来测定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结果在304例SLE患者中,ANA阳性率为94.38%,与健康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N组与非LN组的ANA核型都是以核均质型和核颗粒型为主,这2种核型在LN组中占85.40%,在非LN组中占7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增高,而补体水平均降低,与健康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核抗体、免疫球蛋白和补体联合检测在LN的临床诊断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NA阴性的SLE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特征。方法:对至少有两年随访纪录的363例SLE 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5例ANA阴性(9.6%),328例ANA阳性(90.4%),与ANA阳性组比较,ANA阴性组光过敏(37.1%)及抗SSA抗体(60.0%)发生率较高,而肾损害(57.1%)、关节炎(42.9%)及抗ds-DNA抗体(42.9%)的发生率则较低;其中68例患者进行了肾穿刺活检,两组肾脏病理类型总体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NA阴性的SLE患者光过敏常见,抗SSA抗体阳性率较高,而肾损害相对少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对照组、常规组、TGP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率。结果SLE患者CD4+CD25+T细胞表达率为(6.15±1.21)%,健康对照组CD4+CD25+T细胞表达率为(12.30±1.78)%。活动期SLE患者与健康对照组CD4+CD25+T细胞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3,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0,P<0.05);TGP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16.68,P<0.05)。常规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为(9.34±1.37)%,TGP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为(11.49±1.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P<0.05)。结论活动期SLE患者CD4+CD25+T细胞表达率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SLE患者经过TGP辅助治疗后CD4+CD25+T细胞表达率显著提高。TGP治疗可能作用于CD4+CD25+T细胞。  相似文献   

9.
DNA免疫吸附联合药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小媚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113-114
目的观察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10例SLE患者,联合应用DNA免疫吸附疗法治疗2-3次,检测吸附治疗前后抗核抗体(ANA)、抗双链抗体(抗ds—DNA抗体)、补体(C3)、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吸附治疗后,患者ANA、抗ds—DNA抗体的滴度明显减少(P〈0.05),血常规及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DNA免疫吸附治疗对药物治疗不理想的SLE患者有效,能降低ANA、抗ds—DNA抗体滴度,使其在短时间内渡过危重期,使病情缓解,并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殷炽龙 《广西医学》2013,(6):778-779
目的观察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ALRTI)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ALRTI 患儿3280例,取其血液用XK2100生物芯片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M(IgM)。结果3280份血液标本中,IgM阳性137份(4.18%)。男女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8.94%(P<0.05);秋季阳性率最高为5.73%,但季节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在梧州市儿童 ALRTI中占重要地位,≥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无明显季节差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肝损害的发生率,以及肝损害与病情和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999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资料完整的SLE患者131例,检测每名患者的肝损伤相关酶、胆红素、血浆蛋白浓度、肝脏B超及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U1-RNP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IgG、补体C3等,采用直线回归相关分析肝损害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134例SLE患者中,SLE相关性肝损害32例,发生率为22.5%.自身抗体及补体C3降低发生率在SLE相关性肝损害和无肝损害病例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gG增高发生率在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SLE相关性肝损害与SLE活动性之间相关无显著性(P〉0.05).[结论]SLE患者中肝损害比较常见,SLE相关性肝损害与自身抗体和SLE病情轻重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符合AID诊断标准的患者2055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患者血清标本进行ANA检测,分析ANA的阳性率、核型及滴度的变化.结果 ANA滴度AID患者以1:160为主,对照组以1:80为主.AID检测患者中,ANA阳性率为80%,与对照组比较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及其特异性受体(BAFF-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 SLE患者33例,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 SLEDAI)评分,分为活动组20例和缓解组13例。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清BLyS 、BAFF-R水平,观察SLE患者血清BLyS、BAFF-R水平与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白细胞(WBC)、补体C3、C4和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活动组患者血清BLyS、BAFF-R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 P<0.05),缓解组患者血清BLy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缓解组与对照组血清BAF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血清BLyS、BAFF-R水平均与SLEDAI呈正相关关系(P<0.05);BLyS水平与ANA呈正相关关系(P<0.05);BAFF-R与ANA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SLE患者血清BLyS、BAFF-R水平与ds-DNA无明显相关关系( P >0.05);SLE 患者血清 BLyS、BAFF-R 水平与 WBC、C3、C4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 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BLyS、BAFF-R水平与SLE病情密切相关,对SLE病情的评价有重要价值,且BLyS可能比BAFF-R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史建强  陈秋霞  黎兆军  吴平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719-1720,1790
目的观察丹参(SM)联合补骨胶囊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发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的作用效果。方法90例SL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糖皮质激素和丹参、补骨胶囊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和血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vrri)的变化,并对三角区(ward’s)等进行了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情况测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钙、磷、碱性磷酸酶及啪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生化项目中Ca和PTH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联合补骨胶囊可以有效治疗SLE患者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SLE患者体内血骨钙代谢的平衡紊乱,改善骨髓微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荧光核型与ANA谱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SLE组158例及非SLE组104例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NA)和线性免疫印迹法(LIA-ANA)进行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双链DNA及11项ANA谱分析.结果 SLE抗核抗体阳性率(〉1:100)为98.10%(155/158),荧光核型以颗粒型、均质型为主,分别63.29%(100/158)、36.70%(58/158),其次为浆颗粒型9.49%(15/158),其中混合型占14.56%(23/158).对ANA谱进行特异性与敏感性分析,抗Sm抗体是SLE特异性最强的一个指标(100%,104/104),其次为组蛋白抗体(-Hi)、核糖体P蛋白抗体(-Rib)、核小体抗体(-Nud)及双链DNA抗体(-dsDNA),特异性分别为99.04%(103/104)、99.04%(103/104)、98.08%(102/104)、98.08%(102/104),P〈0.05.SLE组核均质型主要表现为-dsDNA、-Nud、-Hi、-SSA(P〈0.05);核颗粒型主要表现为-dsDNA、-Nud、-nRNP/sm(P〈0.05);核点型主要表现为着丝点B蛋白抗体(-CENP-B)(P〈0.05);核仁浆颗粒混合型主要表现为Rib(P〈0.05).结论 ANA谱靶抗原能精确到SLE疾病具体的靶抗体,特异性强;抗核抗体检测涵盖SLE现所已知与未知的种种靶抗体,敏感性强,两者联合检测、综合性分析可互为补充,有助于SLE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可有效提高疾病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 ANA)荧光模型、滴度及特异性抗体谱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联性。方法对404例自身免疫性疾病( AID)患者,同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和欧蒙印迹法检测15项特异性抗核抗体谱( ANAS),对比分析ANA荧光模型和滴度以及ANA荧光模型在不同疾病中的表达,并与健康体检者300名进行比较。结果在AID组中的ANA检出阳性率为68.81%,滴度在1∶1000以上者占75.90%。检出的ANA荧光模型,以胞浆型和核均质型为主,分别检出130例和108例。 ANA阳性患者滴度升高,检出荧光混合模型的比例也明显增加。结论 AID患者中ANA检出率较高,高滴度的ANA阳性患者荧光模型以混合模型为主,同时检测ANA和ANAS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PNS患儿激素治疗前及规范激素治疗8—10周后的血清瘦素水平,并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均匹配的28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儿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水平,计算BMI。结果:PNS组激素治疗前瘦素水平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NS组激素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瘦素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NS组激素治疗后瘦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NS组激素治疗前后与正常对照组BM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激素治疗前与激素治疗8~10周后TG、CHOL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PNS可致血清瘦素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荧光核型及抗核抗体谱多肽谱对狼疮性肾炎(LN)诊断的有效指标。方法对80例LN组、7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非LN组及104例非SLE组分别用间接荧光法(IIF—ANA)和线性免疫印迹法(uA—ANA)进行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双链DNA及11项抗核抗体谱多肽谱分析。结果LN组抗核抗体阳性率(〉1:100)为100%(80/80),LN组荧光核型均质型42.5%(34/80)显著高于非IN组21.79%(17/78)与对照组5.77%(6/104),P〈0.05;LN组颗粒核型53.75%(43/80)明显低于非LN组73.08%(57/78),P〈0.05。LN病例核均质型主要表现有抗Hi、Nud、dsDNA抗体,x2为8.26、23.05、26.39(e均〈0.05)。抗核抗体谱多肽谱分析,LJN组仅抗dsDNA抗体55.0I)%(44/80)高于非LN组23.08%(18/78),差异有显著性,P〈0.C15。结论SLE伴狼疮性肾炎的病人ANA荧光核型主要表现为均质型,抗dsDNA抗体阳性率显著性增高,可视为预测狼疮性肾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路氏润燥汤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眼干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1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治疗组予中药路氏润燥汤,对照组予硫酸羟氯喹,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眼干症状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泪液及免疫、炎性指标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眼干症状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眼干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墨试验、血清ANA、SSA、SSB、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氏润燥汤对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眼干症状改善明显,对泪液分泌、免疫及炎性指标改善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