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防和处理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行LASIK手术治疗的2762例(5238只眼)术后发生角膜瓣皱褶及移位的20例(27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角膜瓣皱褶及移位的20例(27只眼),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角膜瓣复位良好,均达到术前预计视力。结论:LASIK术后早期因患者挤眼容易出现角膜瓣皱褶及移位;治疗及时是可以获得满意效果的;对已发生角膜瓣移位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有力的提高了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王洪  黄学文  黄海  陈琳 《西部医学》2010,22(5):858-859
目的探讨LASIK术后外伤致角膜瓣移位、皱褶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LASIK术后外伤致角膜辨移位的患者39例(39眼)在手术显微镜下祛除角膜基质裸露区新生的角膜上皮组织,刮除角膜瓣皱褶处上皮,使角膜瓣展平,覆盖透氧角膜接触镜,观察所有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结果39例患者(39眼)角膜辨复位良好,视力均恢复术前裸眼视力。结论及时正确地治疗角膜瓣移位,可以避免严重的角膜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LASIK术后外伤性角膜瓣移位的处理及预后.方法 对开展LASIK手术8年来诊治的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20例(20只眼)进行手术复位,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角膜瓣情况及其并发症,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角膜辩复住后次日患者裸眼视力除5例为0.6外,其余均≥1.0,术后3月全部患者裸眼视力均≥1.0,其中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14只眼,低于最佳矫正视力1行者6只眼.本组患者无1例发生感染、上皮植入及角膜瓣融解.结论 LASIK术后角膜辩与基质床的愈合需要较长时间,患者术后至少半年内要注意术眼的保护,避免眼外伤.发生角膜瓣移位后要及时手术复瓣,其预后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4.
LASIK术角膜瓣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LASIK术角膜瓣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6779例(13172眼)LASIK手术出现的角膜瓣相关并发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本组角膜瓣相关并发症有角膜瓣不规则游离13眼(0.099%),角膜瓣形成不全8眼(0.061%),角膜瓣位置偏离5眼(0.038%),角膜瓣皱褶10眼(0.076%),薄角膜瓣2眼(0.015%).经过处理,术后1个月视力均达到最佳矫正视力.6个月~1年视力稳定.结论 需重视LASIK术角膜瓣相关并发症,出现瓣相关并发症要及时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的原因,总结、评价此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分析LASIK手术4915例(9803眼)中13例(13眼)术后角膜瓣移位的原因并总结评价处理方法。结果 13例患眼经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后角膜瓣复位良好,裂隙灯下3眼角膜瓣可见细小皱褶;13眼角膜瓣移位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矫正视力相仿。结论 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是手术并发症之一,若能及时发现并有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李光明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2):1342-134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瓣皱褶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对LASIK术后13例膜瓣皱褶的原因和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术后角膜瓣皱褶分类为小皱褶和大皱褶指导治疗,小皱褶以观察为主,大皱褶采用去上皮水化角膜瓣加戴接触镜法。结果术后大多小皱褶可随时间推移自动消失。大皱褶经处理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角膜透明,未见明显皱褶,角膜瓣位置正常,无上皮植入。结论角膜瓣皱褶可根据皱褶轻重分类指导治疗方法,大多可治愈并恢复良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LASIK屈光矫正中应用超薄型角膜瓣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5例(230眼)中高度近视患者LASIK中应用超薄型角膜瓣,对比术前术后患者的视力及角膜地形图变化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的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角膜地形图图形以平滑型(64.5%)为主;中央岛和偏心切削发生率分别为6.29%、5.03%;SimK值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SRI和SAI值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术中无游离瓣、纽扣瓣及角膜瓣破裂出现,术后角膜瓣对位良好,无角膜瓣融解、上皮植入现象发生。结论 LASIK中应用超薄型角膜瓣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角膜屈光手术之一.随着角膜刀设计渐趋合理,角膜瓣相关并发症越来越少,而术后角膜瓣皱褶、移位时有发生.轻者不一定影响视力,但视觉质量有所下降,重者可威胁患者视力的恢复[1].临床上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都看恢复良好的视力.我院1998年1月~2010年11月开展的LASIK手术2万余例,其中发生角膜瓣皱褶5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近视眼LASIK术后发生外伤性角膜瓣移位后经角膜瓣复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发生外伤性角膜瓣移位的战士行角膜瓣复位术,在手术显微镜下去除角膜瓣及瓣下基质床上增生的上皮组织,使角膜瓣展平,配戴软性亲水角膜接触镜,包扎术眼。于术后1d、3d、1周、1、3、6个月随访。结果 1周后8例角膜瓣平整透明,4例角膜仍有轻度皱褶印痕,于术后6个月角膜恢复平整,无上皮植入,视力恢复至0.8~1.2。5例术前存在角膜瓣下上皮植入者,其中1例术后1个月再次行角膜瓣复位术,刮除层间植入上皮,病情稳定;另4例给予激素眼液非手术治疗,植入上皮趋于静止,无发展趋势。该5例术后6个月复查视力达0.6。结论外伤后角膜瓣皱褶出现时间越久越明显,越难以复原。及时正确地治疗,可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动态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发生与瓣相关并发症的临床变化,同时对角膜瓣下并发症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对该院及外院行LASIK术后发生瓣相关并发症的27例患者35只眼进行观察处理。按3、7、15、30和60天不同时间进行视力、裂隙灯等检查。结果:10例层间角膜炎患者经过1—2个月治疗,瓣下炎症全部吸收,视力恢复至0.8—1.5;9例瓣皱褶、异位,经复瓣处理,视力恢复至1.0—1.2;1例外伤瓣丢失,经异体角膜磨镶移植术后,视力恢复至0.5—0.6;1例角膜瓣下感染、溶解,经去除病变角膜瓣加准分子激光治疗性切削术(PTK)治疗后角膜上皮愈合,但出现角膜瓣下雾状混浊(Haze)现象;3例3只眼上皮植入经掀瓣刮除处理,视力最后达0.8—1.0;3例3只眼角膜瓣形成不全,6个月后再次手术,视力达1.0—1.2。结论:LASIK术后与瓣相关并发症发生时间不等,临床以早发现、早处理恢复好。强调手术的规范性,建立严格的随访制度,将LASIK手术的并发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LASIK)术后外伤导致角膜瓣脱落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8例(8眼)LASIK术后外伤导致角膜瓣脱落的临床资料.结果 角膜瓣部分脱落后重新复位或合并使用软性角膜接触镜固定,视力恢复良好;缝合固定的全脱落角膜瓣术后不规则散光明显,视力恢复欠满意.结论 早期就诊、减少角膜瓣皱褶、水肿及尽可能避免缝合固定角膜瓣,是提高视力关键;注重宣教,加强眼睛保护可避免角膜瓣脱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赵华平  黄岚 《广西医学》2008,30(5):668-669
目的在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制作超薄角膜瓣,可相对增加角膜组织切削量,观察其疗效,作为角膜相对较薄的近视患者手术治疗的参考。方法LASIK手术874例1 725眼,用MoriaM2-90角膜刀制作超薄角膜瓣,随机测量100眼角膜瓣厚度;另抽取100眼用MoriaM2-110角膜刀制作角膜瓣。所有病例常规准分子激光切削、冲洗回复角膜瓣,术后常规用药1个月。结果MoriaM2-90角膜刀可以制作厚度104μm左右的角膜瓣,术中无碎瓣、纽扣瓣、不完全瓣、游离瓣等并发症。术后第1天,有1 643眼(95.25%)的裸眼视力≥0.6,1 576眼(91.36%)≥1.0;有3眼(0.17%)发生角膜瓣皱褶,经冲洗处理后复位,无角膜上皮植入,视力≥1.0。术后1个月,1725眼(100%)裸眼视力≥0.6,1655眼(95.94%)视力≥1.0,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制作超薄角膜瓣可以增大近视度数的矫治范围,手术安全、有效。但较薄的角膜瓣易出现皱褶,及时处理可消除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3.
全雄  陈玄之  苗晓睛 《当代医学》2013,(10):110-111
目的分析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发生原因、临床特征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5例15只眼Lasik术后发生角膜瓣移位导致角膜瓣皱褶的患者行裂隙灯观察、验光、角膜地形图检查,同时观察复位术后的变化。结果本资料角膜瓣移位,发生于术后24h内发生的有8例8只眼,均于术后次日复诊发现,术中过度操作、薄瓣、窄蒂、术后揉搓眼球、眼睑痉挛等是高危因素;7例7只眼发生在LASIK后2~26月,均与外伤有关。角膜瓣移位后24h主要表现为角膜刺激症状,以视力下降、重影、视物变形、眩光、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为主,角膜瓣重新复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发生原因众多,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视觉质量下降,及时正确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相关的角膜瓣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实施LASIK手术的2340例(4608眼)近视眼患者相关角膜瓣并发症的发生、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结果LASIK相关角膜瓣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4%(48/4608)。瓣下感染3例,占0.06%(3/4608),发生于术后前3天2例,术后13天1例;角膜瓣ButtonHole 8例,占0.17%(8/4608);角膜瓣明显偏位1例,占0.02%(1/4608);游离瓣11例,占0.24%(11/4608);术后早期角膜瓣移位、角膜瓣皱褶及瓣下异物19例,占0.41%(19/4608);角膜瓣下上皮植入4例,占0.09%(4/4608);术后远期外伤至角膜瓣移位2例,占0.04%(2/4608)。结论LASIK相关角膜瓣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严格的手术操作、良好的设备可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科学的处理,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外伤性角膜瓣移位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的17例LASIK术后外伤性角膜瓣移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复位成功,术后均未发生角膜瓣融解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例术前角膜瓣皱折明显,术后有轻度角膜皱折及角膜上皮内生,余皆平整复位、无角膜上皮内生。1例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下降一行,余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LASIK术后外伤性角膜瓣移位者需尽快手术复位,手术介入的早晚直接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6.
肖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542-2543
目的:通过对近视患者的术前护理评估及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术前评估有手术指征的478例(946只眼)患者给予术前指导及跟踪观察。术后1d复查观察上皮愈合、疼痛指数、裸眼视力及电脑验光,术后7d复查增测眼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裸眼视力、验光、眼压、裂检。结果:所有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患者都能积极配合检查、手术及做好术后个人防护,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做好LASIK的术前健康教育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处理和防治措施。方法:应用TECHNOLAS217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和HANSATOME显微角膜板层刀(BAUSCH&LOMB,USA)对565例(1126眼)近视患者行LASIK,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做相应处理。结果:术中并发症:角膜血管翳出血78眼(6.93%),球结膜下出血37眼(3.29%),角膜瓣偏位7眼(0.62%),游离角膜瓣1眼(0.09%),角膜瓣形成不全3眼(0.26%),薄角膜瓣2眼(0.18%),角膜层间异物残留23眼(2.04%),角膜瓣抽吸环假吸1眼(0.09%),角膜瓣对位不良13眼(1.15%),激光停止发射3眼(0.27%);术后并发症:干眼症897眼(79.66%),角膜瓣下上皮植入2眼(0.18%),层间沙漠反应3眼(0.27%),眩光现象7眼(0.62%),屈光过矫2眼(0.18%),欠矫17眼(1.51%),屈光回退13眼(1.15%)。多数并发症经治疗和处理后,未对视功能产生显著影响。结论:LASIK治疗近视虽然安全有效,但仍存在许多并发症,其中以制作角膜瓣引起的最常见,对术中、术后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将明显减少和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战士在军事训练中准分子激光原住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角膜瓣移位发生的原因、临床特征和防治方法.方法 对18例18只眼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者行复位治疗,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所有18例角膜瓣移位者均发生在术后2年内,均与外伤有关.经治疗后角膜瓣复位良好,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均≥1.0者16眼,≤1.0但≥0.8者2眼.结论 军事训练易造成眼部损伤,造成LASIK术后角膜辩移位,部分患者LASIK术后2年内角膜瓣与基质层间尚未完全愈合.建议应征青年若接受过LASIK术,应在术后2年以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eci mer Laser in silu keratomIlensis,LASIK)LASIK术后外伤致角膜瓣移位、皱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去除角膜基质裸露区新生的角膜上皮组织,刮除角膜瓣皱折处上皮,使角膜瓣展平,覆盖透氧角膜接触镜。结果:15例患者角膜瓣复位良好,视力恢复为术前裸眼视力。结论:及时正确地治疗,可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严重角膜上皮植入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998年9月至2001年12月行LASIK术的2787例(5511眼)中发生的严重角膜上皮植入8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LASIK术后出现严重角膜上皮植入共8眼(0.15%),经手术处理掀开角膜瓣,对瓣下上皮进行处理后随访6个月至1年未再发生明显上皮植入,裸眼视力恢复至0.8~1.0。结论:LASIK术后出现严重的上皮植入较罕见。其原因可能与术后上皮细胞从角膜瓣边缘侵入层间或术中上皮细胞被带入层间有关。一旦发现明显上皮植入需尽早清除层间上皮,彻底冲洗,并将角膜瓣准确对位,使之与基质床紧密贴合,是目前处理本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