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正>寒性头痛是由于内外寒性气质作用于人体,特别是头部而引起的,临床上以头痛、头胀、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非物质型气质失调性疾病。多发于春秋季节,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潮湿环境及发展落后地区多发。病因:1受寒:淋雨、长期居住于潮湿环境,旅游、溺水等原因可引起非气质型头痛。2长期食用凉性食物及药物,如酸奶、刨冰、汽水、苏打水、冰棍、冰淇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本挖掘方法探索寒性热性中药的病证方药相应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寒性中药和热性中药的病证方药相应规律。 方法: 在CBM数据库中收集三味寒药(苦参、龙胆、大青叶)和三味热药(肉桂、吴茱萸、胡椒)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与之相关的疾病、证候、症状、汤药规律,这些规律通过一维频次的解释以及二维网络图进行展示。 结果: 疾病方面:与寒性药和热性药相关的疾病涉及各个系统多种疾病,并无一定规律可循。证候方面:热性药的中医证候以阳虚、寒凝、气滞、血瘀为主;寒性药则以湿热、阴虚、热毒、风热为主。症状方面:热性药相关的症状是以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寒性药除了消化系统症状外,尚且有皮肤疾病表现。中药方剂方面:中药方剂方面,热性药相关的主要是温里剂和温阳剂,寒性药相关的主要是清热剂、和解剂。 结论: 文本挖掘技术,结合文献回溯,人工阅读降噪,能够比较客观的总结寒热药性的病证方药相应规律,为进一步阐明中药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性提供探索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菊花: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菊花具有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等作用。注意事项:菊花性寒。寒性体质或阳虚体质的人,尽量少饮,或加入热性成分的中药,以平衡药性、增进功效。如菊花茶中加枸杞,可平衡菊花的寒性。  相似文献   

5.
容蓉  邱丽丽  吕青涛  蒋海强  王薇  李峰 《中成药》2011,33(4):699-702
目的 优选二味寒性中药(蒲公英、金银花)、二味热性中药(干姜、仙茅)的提取方法,以便于进一步考察其物质基础信息.方法 建立四味中药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谱,以未知成分的HPLC色谱峰数量和总色谱峰面积为评判指标,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粉碎粒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甲醇浓度对二味寒性、二味热性中药HPLC色谱峰信息的影响,优选最佳提取条件.结果 最佳提取条件:40目药材粉末,平行采用50%和70%甲醇作为溶剂,60℃水浴超声提取30 min.结论 优选出的提取方法 能充分反映二味寒性、二味热性中药的物质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6.
头痛的病机不离寒热:火邪上扰,气血逆乱,阻滞经络而致热性头痛,用药当寒凉,方选小承气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寒邪凝滞脉络,脑络不通发为寒性头痛,以散寒温阳为治疗大法,方选吴茱萸汤合川芎茶调散加减;头痛迁延不愈或失治误治易形成寒热错杂型头痛,根据寒热部位不同,采用解表清里、辛开苦降、清上温下等治法,方用乌梅丸或小柴胡汤合吴茱萸汤加减。从寒热入手将头痛分为热证、寒证、寒热错杂证辨证论治,能快速确定治疗方向,保证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临证治疗头痛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吴茱萸汤治厥阴头痛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为诸阳之会”,头痛多从热证辨治。但临床上也不乏寒性头痛 ,笔者用仲景吴茱萸汤治疗顽固性寒性头痛 ,均得到较好疗效 ,报道如下。例 1 ,女 ,42岁。患者头痛半年 ,遇冷加重 ,伴恶心、干呕 ,舌淡红 ,苔白滑 ,脉弦细。处以吴茱萸汤原方 :人参 1 2 g(另煎 ) ,吴茱萸 9g,生姜 3片 ,大枣 5枚。服 5剂 ,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例 2 ,女 ,1 3岁。头痛 7年 ,加重半月 ,患者 7年前始感头痛 ,服脑清片、去痛片可缓解。近半月 ,因劳累而诱发加重 ,服药不能缓解。自述头痛以巅顶为著 ,干呕、吐涎沫 ,得热则痛减。舌淡胖 ,苔白微腻 ,脉沉迟。处以吴茱…  相似文献   

8.
陈创荣  蔡彦  刘小虹 《河南中医》2011,31(8):829-830
<伤寒论>论述咳嗽证治,可概括为寒性咳喘、热性咳喘和痰饮咳喘三大类,临证当分清寒热虚实,随证治之.同时,必须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咳嗽的内容互参,方不致有所偏废.  相似文献   

9.
王棣洲 《陕西中医》2002,23(7):670-671
在一个方剂中 ,针对所治的病证特点及配伍用药的需求 ,同时选用寒性和热性的药物的配伍方法 ,就是寒热并用。历代医家在此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张仲景对寒热并用是早有成就的 ,《药治通义》曰 :“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 ,治中焦冷热不调 ;栀子干姜汤、黄连汤、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治上热下冷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水热相并之类 ,是寒热同用也。此皆所病之证 ,本属错杂 ,故药之攻补寒热 ,各有相对者也。又有病但寒但热 ,而寒热并行者 ,如大青龙汤、桂枝加大黄汤、大黄附子汤、备急丸之类 ,是其药一取其性 ,一取其用 ,性用相…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国医大师熊继柏辨治头痛的特点及组方规律。方法:搜集公开发表的熊老辨治头痛的医案,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进行用药频次、关联度、关联规则等分析。结果:共获得处方49首,中药94味,药物总频次为618次。高频使用药物排前5位的依次为川芎、甘草、天麻、白芷、僵蚕。治疗头痛主要采用解表药、补虚药、平肝息风药、活血化瘀药。药物四气中,温性>平性>寒性>凉性>热性;五味中,辛味>甘味>苦味>酸味>咸味;归经中以肝经最多,其次为脾、肺二经。常用药物组合主要以高频药物(川芎、天麻、僵蚕、白芷、黄芩、甘草等)两两组合或三者组合为主。有高度关联性的药物有川芎、天麻、白芷、僵蚕、柴胡、白芍、葛根等。获得核心组合3组。结论:熊老治疗头痛有2个特点,一是善用风药和虫药,二是喜用川芎。本研究对头痛的临床治疗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疗药物依赖性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依赖性慢性每日头痛[1]是由于慢性头痛患者因头痛折磨而无限制地服用药物(如解热止痛剂,麻醉药,咖啡因,麦角胺,巴比妥药物等),结果产生药物依赖性,产生慢性每日头痛。停止用药将产生戒断综合征,表现为头痛恶化、心烦,并使预防头痛的药物失效,促使患者使用更多的止痛药,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笔者用针灸治疗由“去痛片”(为解热止痛剂,含氨基比林、非那西丁、苯巴比妥、咖啡因)或“脑宁”(为解热镇痛抗炎药,含氨基比林、咖啡因)引起的药物依赖性慢性每日头痛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4月门诊病人,诊断均符合“…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 :35例患者中 ,男性 7名 ,女性 2 8名 ;年龄 19~ 4 5岁 ;病程均为 3~ 5年。病因及诱因 :青壮年血希拉热性体质者 ,常食重油锐热性食物 ,激烈运动 ,炎热季节和环境强力劳动 ,使血希拉偏盛 ,坏血上亢 ,机体平衡失调而发病。治疗方法 :放血前按常规服用三子汤 ,放血后服用汤泌 - 2 5(易和汤 )调节机体功能。让患者坐凳 ,消毒放血部位 (额静脉 )和放血器具 ,用绷带 (或软布条 )缠绕患者颈部 ,让患者用食指绕紧绷带往下拉 ,使患者脸部发涨时用放血器把额静脉 (巴拉拉匝 )点开放血 ,放出的血以黑红色变为正常血色 (约放50ml血液 )时缓…  相似文献   

13.
徐蕾  尹慧 《中医杂志》2002,43(11):867-867
血瘀头痛多见于西医的血管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自1995年3月~2001年3月,我们用头痛消治疗血瘀头痛35例并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入选病历诊断待合高等院校中医内科第五版教材血瘀头痛及1988年国际头痛分类及诊断标准。排除因颈部疾病、颅内肿瘤、高血压、全身感染性疾病、青光  相似文献   

14.
王爱章  杨儒谋 《河南中医》1994,14(3):164-164
“头痛康”治疗血管性头痛48例王爱章,杨儒谋河南省罗山县中医院(464200)主题词血管性头痛/中医药疗法,%头痛康/治疗应用血管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具有病程漫长、反复发作的特点。《证治准绳·头痛》说:头痛“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  相似文献   

15.
泻头部“三经五行”治疗血管性头痛48例300480天津市汉沽区中医医院郭福成血管性头痛是由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属中医“内伤头痛”之范畴。根据其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多辨为肝胆火盛或肝阳头痛。笔者在93~96年间,用泻头部“三经五行”的方法治...  相似文献   

16.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是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笔者用自拟头痛方结合辩证加减治疗头痛3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维(公元701~761年)是唐代著名诗人。他不仅写了大量的田园诗,而且在音乐、绘画、书法、医学等方面的造诣也很深。他在咏樱桃诗中有这样的句子:“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他知道樱桃是热性,而甘蔗是寒性。樱桃吃得多了,可以用甘蔗的寒性来制约,这很符合中医“疗热以寒药”的理论。那么我们现在就谈谈甘蔗。  相似文献   

18.
史继鑫  张君君  兰瑞 《河南中医》2019,39(3):380-383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内伤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内伤头痛患者2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7例和治疗组180例。对照组给予丹珍头痛胶囊治疗,治疗组根据中医证候特点进行辨证论治,分为肝阳头痛、痰浊头痛、瘀血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及肾虚头痛论治。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有效率为66.3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证型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内伤头痛疗效优于丹珍头痛胶囊。  相似文献   

19.
顽固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和疑难病证,一般人群发病率达5%,以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4。祖国医学称之为“头风”、“偏头痛”、“脑风”、“首风”等。《证治准绳·头痛》曰:“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现代医学中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周期性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慢性阵发性偏头痛、外伤所致的头痛等都属于中医之“头风”、“偏头痛”范畴。笔者多年来在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0.
血管性头痛是一种以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病程缠绵,经久不愈,治疗棘手,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头痛宁是奚彩崑教授的经验方,笔者以其治疗血管性头痛患者,并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