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CD44v6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表达规律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9例粘液表皮样癌、14例多形性腺瘤和9例正常涎腺组织的表达进行检酗。结果 CD44v6在粘液表皮样癌、多形性腺瘤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84.6%、50.0%和0.0%(P<0.01);其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P<0.025)、年龄(P<0.025)和预后(P<0.05)成负相关;与粘液表皮样癌的细胞成分有关。结论 CD44v6的表达与粘液表皮样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可能参与了粘液表皮样癌的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CD44v6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方法。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例有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LNM),30例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10例甲状腺腺瘤(TA)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NTT)进行了CD44v6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细胞粘附分子CD44V6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了解其与鳞癌组织深发级、肿瘤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32例口腔鳞癌和6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CD44V6的表达。结果 CD44V6在正常口腔结膜组织呈强阳性表达,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明显弱于正常组织,但高表达CD44V6的口腔鳞癌分化较差,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 CD44V6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浸润、转换有关,但  相似文献   

4.
仇玲玲  付琼  黄雅萍  翟梅娟  杨俊杰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6):640-641,654,F0003
目的探讨CD147和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47和CD44v6在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腺瘤和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TC中CD147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46.3%和76.3%,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的13.3%和23.3%,正常甲状腺组织均阴性表达;腺外浸润组CD147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和83.3%,显著高于无浸润组的25%和55%;淋巴结转移组CD147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9%和83.9%,显著高于无转移组的16.7%和58.3%。CD147和CD44v6的阳性表达与PTC浸润与转移呈正相关(=0.282,<0.05)。结论 CD147和CD44v6在促进PTC的浸润与转移中呈互补作用,二者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以及肿瘤浸润转移的判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髓样癌CD44V6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甲状腺髓样癌CD44V6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Envision法对36例伴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髓样癌(MTC+LNM)、13例无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髓样癌(MTC)、甲状腺滤泡型癌(FTC)和正常甲状腺组织(NT)各21例进行CD44V6检测。结果 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无CD44V6表达,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腺滤泡型癌中均有CD44V6表达,但MTC+LNM组的CD44V6阳性表达明显高于MTC组和FTC组(P<0.05,P<0.01)。结论 CD44V6在甲状腺髓样癌中有异常表达,且伴有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髓样癌CD44V6高表达,说明CD44V6阳性表达与其颈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对颈淋巴结转移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和CD44 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40例乳头状癌组织、50例甲状腺腺瘤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IF-1α和CD44v6的表达,分析HIF-1α和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关系。结果两种因子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和甲状腺腺瘤(P<0.05),HIF-1α和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HIF-1α和CD44 v6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 HCG 和 CD44v6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不同分化程度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不同,探讨 HCG 和 CD44v6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0例、不同分化程度子宫内膜癌38例中 HCG 和 CD44v6的表达.结果 CD44v6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28.57%,58.33%,88.89%,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G 阳性表达分别为35.71%,66.67%,91.67%,三者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 <0.05).结论 CD44v6和 HCG 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不同,可作为良性增生和子宫内膜癌鉴别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Nm23、CD44v6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nm23、CD44v6在甲状腺肿瘤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两步法检测70例甲状腺癌、10例癌旁甲状腺组织和10例甲状腺腺瘤的石蜡标本nm23、CD44v6表达水平.结果 甲状腺癌中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72.9%,各病理类型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nm23蛋白阳性率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nm23蛋白细胞浆阳性与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相关性,nm23蛋白细胞膜阳性与甲状腺癌的复发、远处转移相关.甲状腺癌中CD44v6蛋白阳性率77.1%,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者40.0%,癌旁甲状腺组织未见表达,甲状腺癌中不同组织来源的滤泡细胞癌和髓样癌的CD44v6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D44v6表达水平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CD44v6表达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在转移、复发组与非转移、复发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nm23、CD44v6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的分化和浸润、转移显著相关,检测二者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预后判断、并可能为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决策提供新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骨架蛋白Ezrin及细胞黏附分子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3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及20例正常胃黏膜标本中Ezrin及CD44v6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Ezrin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6%和30.0%。CD44v6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8.5%,而在正常胃黏膜中无表达。②Ezrin的表达程度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1)。CD44v6的表达程度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无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1)。③胃癌组织中Ezrin及CD44v6的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s=0.740,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Ezrin及CD44v6的高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两者的联合检测有可能成为预测胃癌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组织中桩蛋白和CD44v6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1例肝细胞癌组织桩蛋白和CD44v6的表达.[结果]桩蛋白和CD44v6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9%和44%;桩蛋白和CD44v6在门静脉癌栓形成组和肝外转移组的阳性率为70%和84%,均分别明显高于无门静脉癌栓形成组的40%和无肝外转移组的39%(P<0.05);桩蛋白和CD44v6之间呈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桩蛋白和CD44v6与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形成及肝外转移等的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E-cadherin、CD44v6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粘附分子E-cadherin(E-cd)、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与PTC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PTC标本中E-cd、CD44v6的表达。结果:E-cd、CD44v6在PT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3%(31/70),67.1%(47/70),二者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在有淋巴结转移组,E-cd、CD44v6阳性率分别为27.6%,82.8%,而在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56.1%,56.1%,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PTC中E-cd、CD44v6的表达有助于其转移潜能的判定。  相似文献   

12.
王玉芳  魏兵  欧阳钦 《四川医学》2005,26(12):1391-1392
目的 探讨CD44v6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原发性结直肠腺癌、45例结直肠腺瘤和17例结直肠正常粘膜中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结直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8%、77.4%,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的阳性表达率。CD44v6阳性表达与腺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无关,但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87.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CD44v66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CD44和CD44v6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探讨CD44和CD44v6在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中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CD44和CD44v6蛋白在102例大肠正常黏膜、14例腺瘤和102例CRC中的表达。 结果CD44和CD44v6蛋白在正常黏膜的低表达和癌组织的高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Dukes分期的增加,其表达逐渐增高;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 移组中的表达均高于未转移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D44和CD44v6可以作为预测CRC侵袭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上皮型钙粘连素和CD44v6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上皮型钙粘连素(E-cadherin)和CD44v6在人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6例人HCC组织中E-cadherin和CD44V6表达。结果:人HCC中E-cadherin和CD44V6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2.4%和39.4%,且E-cadherin表达与HCC侵袭转移倾向呈负相关(P<0.01),与患者5年生存率呈正相关(P<0.01);而CD44V6表达与HCC侵袭转移倾向呈正相关(P<0.01),与患者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E-cadherin和CD44V6均与肝癌侵袭转移倾向有关,检测E-cadherin和CD44V6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肝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癌MDM2和CD44v6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目的探讨MDM2和CIM4v6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子宫内膜癌的MDM2、CIM4v6的表达情况,并用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对照。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DM2和CIM4v6的阳性率分别为63.9%和69.4%,并且随临床分期和恶性程度增高,阳性表达率亦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MDM2和CIM4v6的表达对判断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预测肿瘤侵袭转移和评估预后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D44s?CD44v6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nvision TM 免疫组化法,回顾性分析57例大肠癌组织中CD44s?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s?CD44v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63.2%?CD44s?CD44v6的表达率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密切相关(P < 0.05),CD44v6的表达率还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P < 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D44s阴性?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8.95%?55.26%,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 = 0.062 5);CD44v6阴性?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5%?52.78%,两者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 = 0.014 6)?COX回归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D44v6对生存有影响(P < 0.05)?结论:CD44s?CD44v6蛋白在大肠癌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生物学指标来判断大肠癌浸润转移的潜能,CD44v6可以作为大肠癌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7.
刘一新  张志强 《吉林医学》2011,(20):4079-4082
目的:探讨CD44v6与胃癌之间的关系。方法:综合分析2000年8月到2010年8月公开发表的有关CD44v6与胃癌关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文献。按照入选标准,有18项随机对照实验纳入本研究。用RevMan 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D44v6在胃癌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OR=36.98,95%可信区间为16.92~80.83,P<0.000 01);CD44v6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OR=3.71,95%可信区间为2.89~4.76,P<0.000 01)。结论:CD44v6高表达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这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喉和下咽鳞癌中CD44v6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与肿瘤转移相关的细胞因子CD44v6的表达,分析CD44v6表达与喉和下咽鳞癌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5例原发癌组织、29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20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黏附分子CD44v6的表达。结果:CD44v6在原发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67%(44/75),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34.48%(10/2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淋巴结转移癌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和原发癌(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的CD44v6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高分化组的CD44v6表达率明显低于中分化组(P〈0.05)。结论:CD44v6在喉癌和下咽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率与喉癌和下咽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临床预测喉癌和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趋势和估计预后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