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SAH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并后续进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建(multi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等处理。分析CTA诊断符合率及对动脉瘤的评估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DSA诊断结果对比,CTA诊断符合率为98.29%。CTA与DSA所测得的动脉瘤瘤体宽度分别为(6.45±2.41)、(6.55±2.35)mm;瘤颈宽度分别为(3.50±2.50)、(3.55±2.44)mm。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TA用于诊断SAH病因准确率高,且操作简便快速、安全无创,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消化道动脉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消化道动脉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于经检查发现出血责任血管者,给予其经微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80例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共发现57例患者可见出血责任血管,检出率为71.25%(57/80),同时57例患者经栓塞治疗后均成功止血,止血成功率为100%,再止血率为7.01%(4/57)。结论:在消化道动脉出血患者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诊断价值较高,同时对于检出存在消化道动脉出血者,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给予患者微导管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能获得较好的止血效果,且再出血现象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CT血管造影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抽取在2010年至2011年这一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患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病例76例,对这76例患者采用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进行诊断,对2种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该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所抽取76例患者采用CT血管造影进行诊断,结果发现动脉瘤50例,约占65.79%,动静脉畸形患者7例,约占9.21%,动脉狭窄的患者5例,约占6.58%,检出阴性结果14例,约占18.42%。结论 CT血管造影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肠内营养不仅能为机体提供能量支持,而且能保护肠道屏障功能、降低感染及脏器衰竭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易引起胃潴留和误吸等并发症,三腔喂养管可在胃肠减压的同时进行肠内营养,已经成为胃动力障碍合并胃潴留患者重要的肠内营养辅助治疗手段,但三腔喂养管的置管成功率较低.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1例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透视下成功置入三腔喂养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临床医师置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2015年1月—2022年3月,48例急性自发性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完成DSA及CTA检查,SAH病因诊断以DSA检查结果为参考标准。采用χ2检验分析CTA对SAH病因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采用t检验比较CTA与DSA两种方法测量动脉瘤瘤体及瘤颈最大径检查结果。结果 48例中,DSA诊断动脉瘤38例、烟雾病2例、脑动脉硬化2例、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阴性5例;CTA诊断动脉瘤37例、烟雾病2例、脑动脉硬化2例、阴性7例;CTA对SAH病因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5.3%(41/43)、100.0%(5/5)、95.8%(46/48);CTA对瘤体最大径<3 mm的动脉瘤检出率77.8%(7/9),对瘤体最大径≥3 mm的动脉瘤检出率100.0%(32/32);64层CTA和DSA对动脉瘤瘤体最大径、瘤颈最大径>5 mm或≤5 mm及全部动脉瘤的瘤体最大径、瘤颈最大径诊断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g...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放射影像在临床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对象,经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进行研究,各组为35例.采取CT血管造影技术对参照组进行诊断,采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对试验组进行诊断.比较2组诊断阳性率、漏诊及误诊率、诊断费用.结果:2组...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诊治顽固性鼻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止血治疗无效后,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法做右侧股动脉穿刺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查明出血部位及责任血管后施行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6例患者中5例栓塞同侧颌内动脉一次止血治疗成功,另1例经加栓同侧面动脉及对侧颌内动脉而治愈。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与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荣满民 《现代养生》2014,(10):99-99
目的:分析和研究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放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疑似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6例,给予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将其检出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多层螺旋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多层螺旋CT检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相比,灵敏率为93.2%;准确性为97.6%;特异性为97.2%。结论:将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检查中,其具有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无创、检出率高等优点,临床可将其做为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诊治顽固性鼻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止血治疗无效后,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法做右侧股动脉穿刺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查明出血部位及责任血管后施行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6例患者中5例栓塞同侧颌内动脉一次止血治疗成功,另1例经加栓同侧面动脉及对侧颌内动脉而治愈。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与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捷  吕益忠  钱进军 《现代保健》2010,(28):103-104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患者经彩超或CTA筛查发现共42支血管有病变,再进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评价其价值。结果颈动脉狭窄≥70%者26支,占61.9%;颈动脉狭窄≤70%者13支,占31.0%;无狭窄3支,占7.1%。结论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对于颈动脉狭窄病变是一种安全、可靠、准确的检查方法,可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Intravenous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ivDSA) is a method whereby arterial images are produced following a peripheral or central venous injection of contrast medium. It is a safe and relatively simple procedure to undertake and is becoming more widely available.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 it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在无电路原理图的情况下,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进行维修维护,得益于在工作实践中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如:使用一般的万用电表,跟踪电路板连线进行追踪,找出故障所在。仅仅依靠工作经验判断故障情况,当故障难度很大时便难以完成维修任务,应及时请原公司人员或是第三方有能力的人员维修。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进行处理,提高处理速度,减少停机等待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镇静效果,探讨其安全性和最佳使用剂量。方法选择75例择期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25例。三组在手术开始10min内用微量泵恒速泵入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随后A、B、C组分别以0.3、0.5、0.7μg/(kg·h)的速度维持输注,在手术结束前10min停止输注。记录三组患者给药即刻(T0)、给药后10min(T1)、给药后20min(T2)、给药后30min(T3)、术后10min(T4)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Ramsay镇静评分;记录各组造影过程中出现体动反应及需要人工干预的例数;比较术中记忆遗忘程度。结果三组T1~T3时MAP、心率均低于本组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恢复至T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2、T3时MAP、心率均低于同期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1~T3时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本组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T2、T3时Ramsay镇静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有5例患者在T2、T3时出现镇静过度(5—6分)。三组各时间点SpO2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中出现不自主体动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A组(5、3例比10例),A、C组术中需要干预的例数明显多于B组(8、10例比3例),B、C组遗忘程度为Ⅲ级率明显高于A组[64%(16/25)、72%(18/25)比40%(1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以0.5μg/(kg·h)维持输注在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中可以获得较好的镇静效果,生命体征平稳,改善患者舒适度,患者术中不良记忆少,是适用于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安全合适的镇静剂量。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