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头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头针配合黄芪、当归注射液和胎盘组织液穴注注射有体针治疗小儿服性瘫痪40例,经1-4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临床观察表明,年龄越小,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2.
脑性瘫痪是婴儿出生前、出生时及出生后 1个月内各种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以四肢运动障碍或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 ,可合并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及听力异常等多部位受损表现。目前治疗上无特效方法。笔者自 1 998年以来对 1 5例脑瘫患儿采用头针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1 5例中缺血缺氧性脑病 9例 ,脑积水 2例 ,染色体异常 2例 ,大脑发育不良 2例。男性 1 2例 ,女性 3例 ;年龄 5个月~ 7岁。治疗方法取穴 :1左额部正中线发际内 ,自发际上即神庭穴向下 1寸。2头部侧面 ,即自前顶穴起 ,止于…  相似文献   

3.
头针治疗儿童脑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头针治疗儿童脑瘫的疗效观察246202安徽省望江县中医头针医院刘和春脑瘫是指一组脑部病变所致的非进行性过动障碍。属中医“五迟”、“五软”等范畴。我们从1985年开始运用头针对其进行临床探讨,现将其初步结果描述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是我院从1985年...  相似文献   

4.
头针治疗小儿脑瘫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儿脑性瘫痪(下称CP)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是小儿严重的致残性疾病。脑瘫康复工作已成为社会、医学、教育等领域的重要课题。笔者于1998年9月~2001年9月采用以头针为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脑瘫100例,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科门诊病人,按全国脑瘫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确诊为脑瘫。共130例,分成两组。治疗组100例,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1岁31例,2岁25例,3岁19例,4岁11例,5岁以上14例;痉挛型80例,弛缓型16例,共济失调型1例,混合型3例。对照组30例,年龄1岁11例,2…  相似文献   

5.
汤氏头针治疗小儿脑瘫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芬 《新中医》1997,29(6):25-26
汤氏头针治疗小儿脑瘫30例林芬主题词@脑性瘫痪/针灸疗法脑疾病头针疗法儿童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属中医手足拘挛、痿证、耳聋、目盲、痴呆、五迟、五软、五硬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性脑瘫(SC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SCP患儿根据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头针治疗加康复训练,头针取穴采用"靳三针"的头针四项,康复训练采用Bobath 疗法;对照组只采用Bobath 疗法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时间为60d.疗效评定采用ADL评定表.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ADL分值分别为(51.5±6.8)和(72.6±4.3),对照组治疗前后ADL分值分别为(50.4±7.9)和(63.8±8.4).两组治疗前后ADL分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ADL分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0.6%,优于对照组的77.4%.结论 头针结合康复训练疗效优于单纯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7.
头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6例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采用头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6 例, 并与药物对照组31 例对照, 发现头针较之药物, 具有疗效快、效果好、操作方便的特点, 是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头针并功能训练治疗小儿脑瘫8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跃  李毓 《新疆中医药》2001,19(3):47-48
  相似文献   

9.
体针加头针治疗震颤麻痹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针加头针治疗震颤麻痹35例临床观察张乃钲,韩旭华(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太原030006;山西中医学院)主题词Parkinson病/针灸疗法,头针震颤麻痹是多发于老年人的严重致残疾病。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有四大手段:抗乙酰胆碱药物、左旋多巴(及其脱羟酶抑制...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中医杂志》2016,(7):663-665
综述了近10年头针为主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进展。从头针常用穴位、流派特点、具体操作三个方面,对近10年以头针为主治疗小儿脑瘫的文献进行归纳与分析。头针为主治疗小儿脑瘫虽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临床取穴和操作手法不规范,多局限于临床观察,机制研究不够充分。参考文献30篇。  相似文献   

11.
郑雪  鲍超 《光明中医》2008,23(12):2077-2078
1概述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患儿在母亲妊娠期到新生儿期受到脑部损伤而引起的脑部疾患。患儿常常有早产、难产、后产窒息、新生儿脑病、中枢神经感染、脑外伤等病史。与同龄孩子相比,发育明显偏晚。如不能抬头、不能独坐、不能站立与行走等,甚至出现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疗效。[方法]对38例小儿脑瘫患者针刺联合头针,康复训练。连续治疗3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愈8例,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有效率97.40%。[结论]应用针刺联合头针,康复训练,以提高精细运动能力,获得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6,(9):1953-1955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的要点。方法:通过分析流涎症的形成原因以及针刺治疗时的选穴要点,分别从近部、远部治疗进行探讨。结论:针刺可提高患儿认知能力、刺激面肌收缩、改善吞咽功能,缓解流涎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脑性瘫痪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功能训练,针灸治疗采用头针加体针,对照组行单纯功能训练。比较治疗前后患儿运动功能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优于对照组的73.3%(P〈0.25);治疗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别为36.86±7.45、65.91±10.5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后评分差值29.05±5.32明显高于对照组14.27±3.61(P〈0.01)。结论:针灸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改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针灸为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8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针灸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将8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每天给予推拿按摩、静点东莨菪碱及功能训练(包括Bobath法、上田法);针灸组(46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头针、体针治疗。经90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发育商值的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客观评价两组疗效,应用马若飞标准评定。[结果]针灸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能促进脑电活动和神经递质的分泌,代偿已变性或坏死的脑细胞功能,改善脑细胞代谢,对脑组织的修复及功能的可塑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最终证明推拿按摩、西药、功能训练结合针灸是治疗小儿脑瘫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纳入医院2005年1月—2015年12月8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和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灸疗法。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评分(GMFM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95.12%明显优于对照组75.61%,经χ2检验进行数据统计,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GMFM评分相似,其中,观察组患儿分别为(27.37±1.72)分和(108.95±5.92)分,对照组患儿分别为(27.95±1.16)分和(108.75±5.91)分,经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日常生活能力评分、GMF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患儿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分别为(76.22±1.59)分和(156.18±10.71)分,对照组患儿分别为(56.21±1.52)分和(121.18±9.71)分,经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中采取针灸疗法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其粗大运动功能,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ies,CP)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由于多种原因所致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综合征,严重者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及感知觉障碍,是儿童严重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认为此属于五迟、五软范畴,以头针为主治疗CP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兹就近五年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瘫患者康复中脑功能代偿作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康复训练。评定两组临床康复疗效以及头颅CT、SPECT病变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为5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发育商、头颅CT恢复率和头颅SPECT恢复正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具有促进脑功能的代偿作用,是治疗脑瘫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40例收到满意疗效,其中痊愈3例(7.5%),显效21例(52.5%),好转13例(32.5%),无效3例(7.5%),总有效率为92.5%。本法针刺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在头皮上划分出相应的投射区,能调节大脑皮层功能,改善和促进脑细胞的代偿作用,从而使临床症状、体征得到改善,配合体针促进肢体局部代谢,改善肢体血液供应,以调节肌张力,解决诸如失足、内收肌紧张等,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在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指导下,针灸疗法在传统中医疗法康复治疗脑瘫的过程中有较好的效果,在目前治疗中是较理想的方法。但传统中医学对脑瘫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估标准等方面尚未有统一的制定,阻碍了对脑瘫的进一步研究。应利用现代技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针灸治疗小儿脑瘫进行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探索出疗效确切,可行性强的统一的、规范化的、易于推广的针刺诊疗标准和疗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