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年人超重和肥胖与慢性病的相关性调查及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对驻京部队离退休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状况及其与慢性病的相关性进行调查,旨在为以后的健康教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134个驻京部队干休所或部队大院的1513例老年人进行全面查体,测量体重指数,调查常见慢性疾病。结果 该群体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48.9%和12.8%,仅有36.5%的人体重正常。慢性病顺位统计前10位疾病是:前列腺肥大、高脂血症、白内障、高血压病、脂肪肝、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高尿酸血症和脑血管病。超重和肥胖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脂肪肝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P〈0.05)。结论 驻京部队离退休老年人超重和肥胖情况严重,并且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病有明显关系,防治肥胖应是老年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中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关系,为开展社区慢性病管理和综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海珠区江南中街社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1 185人,详细调查疾病史和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血压、体质量、心率、腹围,计算体质量指数。结果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6.33%和16.45%,45.91%的人群体质量正常,腰臀比值超过正常范围的占67.85%,腹壁脂肪厚度超过正常范围的占88.10%,上臂后脂肪厚度超过正常范围的占61.86%。超重和肥胖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质量者。结论广州市海珠区中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情况较为严重,并且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有明显关系。社区人群对肥胖危害认识不足,应有目的地进行健康教育,以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超重或肥胖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超重或肥胖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疗养和体检的60岁以上老年人64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体重指数(BMI)分组后,设置正常体重组327例,超重或肥胖组316例,分别观察两组老年人的血压(SBP/DBP)、空腹血糖(FPG)、血甘油三酯(TG)、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UA);统计两组老年人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脂肪肝和冠心病的患病率,分析超重或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超重或肥胖组老年人的SBP/DBP、FPG、TG、TC、LDL、UA均值均高于正常体重组,HDL低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或肥胖组老年人的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脂肪肝和冠心病的患病率均高于正常体重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老年人超重或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老年人超重或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原发性通风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有报道认为尿酸是心脑血管疾病一种重要危险因素,为了了解延边地区政府机关离退体的老年人高尿酸血症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以及冠心病的关系,本文对524例政府机关离退休的老年人正常体检过程中血尿酸浓度及其与血脂,血压,血糖,以及冠心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内障患者未手术治疗的相关因素,为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为134个驻京部队干休所或部队大院的1531位老年人进行全面查体,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对象双眼白内障患病人数为695人(45.9%),以70~79岁多发,未手术治疗因素有患者的认知情况及医源性影响;慢性病顺位统计前10位疾病是前列腺肥大、高脂血症、白内障、高血压病、脂肪肝、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高尿酸血症和脑血管病。结论 在医疗和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群中也有相当多的白内障患者对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了解及重视程度不够,应在健康教育中加以关注,给予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研不同地域运输机空勤人员常见病发病情况及发病率的差异性,分析常见病产生的原因,为采取针对性的航空营养卫生保障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2016—2017年不同地域两个运输机部队空勤人员体检本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和记录,采用相关性检验分析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用χ2检验分析不同部队常见病发病率的差异性。结果不同地域两个运输机部队空勤人员疾病谱均以消化代谢性疾病为主,部队甲和部队乙空勤人员超重、高尿酸血症、脂肪肝、肝血管瘤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肥胖、高脂血症和胆囊息肉的患病率两个部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发现,两个部队完全健康的空勤人员分别仅占16.30%和25.20%,大多数空勤人员都患有一项或者多项疾病;且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个部队空勤人员健康程度、疾病状态和复合病种类均有显著年龄相关性。对两个部队空勤人员的常见疾病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甲部队空勤人员超重(肥胖)与高脂血症具有显著相关性,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与脂肪肝有显著相关性;乙部队空勤超重(肥胖)与胆囊息肉和脂肪肝具有显著相关性,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不同地域飞行合格(甲等)运输机空勤人员完全体健的只有少数,大部分患有消化代谢性疾病,影响空勤人员身体健康、威胁飞行安全。这些疾病与空勤灶日常膳食状况和空勤人员健康维护密切相关,因此在日常航卫保障中应注意空勤灶饮食管理和空勤人员营养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473-2474
对罗湖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分析其体检结果。结果罗湖区老年人检出率较高的疾病或指标有甲状腺结节(或肿大)(55.64%)、主动脉硬化(52.38%)、高脂血症(52.23%)、高血压(43.77%)、高尿酸血症(41.90%)、超重或肥胖(41.50%)、心电图异常(36.06%)、脂肪肝(27.31%)、高血糖(26.50%)。男性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女性,女性甲状腺结节(或肿大)、主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检出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群中的甲状腺结节(或肿大)、主动脉硬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以及心电图异常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高脂血症、超重或肥胖以及脂肪肝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圳市罗湖区老年人群是一个甲状腺结节(或肿大)、主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病高发的人群,应据此采取各种方法手段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德州市城镇职工身体质量指数(BMI)分布情况,探讨BMI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关系。方法:利用德州市城镇职工体检的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人群BMI的差异,探讨BMI与常见慢性病发病率的关联性。结果:影响城镇职工BMI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单位性质等,男性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从年龄分布看,55~64岁年龄组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最高。不同单位性质人员的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具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呈正相关;男性和高年龄组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女性和低年龄组,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超重和肥胖率高于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结论:不同人群的BMI分布具有差异,男性、55~64岁年龄组人群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BMI超标率较高,BMI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呈正相关,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9.
龙岗社区老年人周期性体检结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对比连续2 a的周期性体检结果,掌握老年人身体状况,为早期预防和治疗疾病,稳定病情,制订老年人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从资料库中随机抽出264例老年人2010年、2011年周期性体检资料,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的新发病情况及既往病例控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发病例依次为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既往慢性病控制不稳定依次为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结论 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较高,影响大,且部分患者病情控制不稳定,要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制订适合于本社区的老年人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某基层单位在职干部体检结果,分析常见病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为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针对性开展2013年某单位1 709名在职干部体检,分析该干部的健康状况及疾病发生规律。结果 2013年该基层单位参检干部共1 709人,检出异常结果人数为1 089人,异常发生率为63.72%。患病率居前7位的疾病为肥胖/超重、高尿酸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脂肪肝、混合型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原发性高血压病。肥胖/超重患病率最高为32.53%,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3.99%,高三酰甘油血症患病率为22.24%,脂肪肝患病率为18.31%。≤30岁男性、31~40岁女性体检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异常率。结论该部在职干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且存在一人患多种疾病的现象,特别是脂质代谢紊乱相关疾病检出率趋于年轻化,因此亟需进行健康教育,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并采取一定的健康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Tiotidine and cimetidine kinetics and dynamics were compared to assess mechanisms of the longer duration of effect of tiotidine in man. Both drugs has similar lag times for absorption. Tiotidine with a meal was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when fasting and was also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cimetidine with a meal. The elimination rates for both drugs did not differ; they were both approximately 2 to 3 hr. Oral doses of cimetidine achieved areas under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curve approximately three times that of tiotidine but these concentrations were only 1/10 as potent. The cimetidine concentration inducing 50% inhibition of food-stimulated gastric acid secretion was 0.41 +/- 0.04 whereas it was 0.04 +/- 0.003 microgram/ml for tiotidine. The effect of tiotidine lasted longer than that of cimetidine because the doses recommended for use in man resulted in higher concentrations in plasma relative to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than clinical doses of cimetidine.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