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β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16、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05年9月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30名健康者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和两对相对引物PCR法(confronting two-pair primers,PCR-CTPP)进行β2-AR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1)β2-AR16、27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与国内某些报道一致,与报道的英美高加索人群不同。(2)哮喘组人群β2-AR基因16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显示,精氨酸/精氨酸(Arg/Arg)基因型占14·2%,精氨酸/甘氨酸(Arg/Gly)基因型占80·9%,甘氨酸/甘氨酸(Gly/Gly)基因型占4·0%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7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显示,谷氨酰胺/谷氨酰胺(Gln/Gln)基因型占76·2%,谷氨酰胺/谷氨酸(Gln/Glu)基因型占14·3%,谷氨酸/谷氨酸(Glu/Glu)基因型占9·5%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β2-AR16、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未能证实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 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 (β2 adrenergicreceptor,β2 AR) 16 ,2 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者及其临床表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sequencespecificprimers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SSP PCR)技术检测 12 3例维吾尔族哮喘组患者β2 AR16和 2 7位点基因多态性 ,并与 89例正常组进行对照 ,统计分析 β2 AR16和 2 7位点基因型与哮喘病情严重度的关系。应用UniCAP变应原检测系统 (SWEDENPHARMACIAUniCAPSystems)测定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 IgE)和特异性IgE抗体 (Phadiatop)水平肺功能测定 ,记录 1s用力呼气容量占预计值百分比 (FEU1 % )及最大峰流速 (PEF)。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人群 β2 AR基因 16位点多态性分布以杂合子所占比率较高 ;2 7位点多态性分布以纯合子所占比率较高 ;16 ,2 7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与北方汉族人群不同。亦与英、美高加索人群不同。Gly16纯合子基因型的频率在哮喘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频率 (13 0 1%vs 10 11% ,P <0 0 5 ) ,而且在夜间哮喘组的频率较非夜间哮喘组明显增高 (30 6 %vs 14 9% ,P <0 0 1) ,β2 AR16位点基因多态性在重度哮喘组Gly Gly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轻度哮喘和中?  相似文献   

3.
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16、27和16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58例哮喘缓解期患者进行β2AR基因多态性分析检测,并与89名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1)中国北方汉族人群β2AR基因16、27、164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与英美高加索人群不同;(2)哮喘组人群β2AR基因16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显示,精氨酸/精氨酸基因型占2  相似文献   

4.
β2肾上腺素受体遗传多态性与血清总IgE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 β2 肾上腺素受体 (β2 AR)基因位于染色体 5q31[1,2 ] 。目前已检测出该基因编码区存在着 9个突变位点 (遗传多态性 ) [3 ] ,其中 4个可导致氨基酸序列改变 ,16位点的精氨酸(Arg)突变为甘氨酸 (Gly) ,2 7位点的谷胺酰胺 (Gln)突变为谷氨酸 (Glu)的频率较高。国外学者已发现 ,Gln2 7型 β2 AR与血清总IgE增高相关[4 ] 。我们以聚合酶链反应 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法 (PCR ASO)对 5 9例哮喘患者的 β2 AR 16和 2 7位点遗传多态性进行检测 ,并测定其血清总IgE ,以探讨我国汉族哮喘人群 β2 AR…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人群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16、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环磷酸腺苷(cAM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4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β2-AR基因多态性分析,并测定血cAMP水平.结果血cAMP在各基因型间的水平,16位点精氨酸/精氨酸(18.03±4.37)pmol/ml,甘氨酸/精氨酸(18.54±14.22)pmoL/ml,甘氨酸/甘氨酸(13.00±4.07)pmol/ml,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7位点谷氨酰胺/谷氨酰胺(15.99±4.89)pmol/ml,谷氨酸/谷氨酰胺(16.14±4.34)pmol/ml,谷氨酸/谷氨酸(13.69±7.88)pmol/ml,三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β2-AR基因16位点多态性与血cAMP相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 β_2 肾上腺素能受体 (β_2-adrenoceptor,β_2-AR)基因 5’ 调控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 ,SNPs)与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hypertension ,EH)的关系。 方法 应用荧光标记自动测序法测定 β2 AR基因 5’ 调控区序列 ,确定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及类型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法对来自安徽省大别山地区的健康和EH汉族老年人群进行SNPs基因分型。 结果  5’ 调控区 1 3kb范围内共检出 2个SNPs,均为G→A碱基转换 ,分别位于编码区起始位点上游 10 2 3碱基 (- 10 2 3bp)和 6 5 4碱基 (- 6 5 4bp)。SNPs的基因型频率在健康老年人群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 - 10 2 3位和 - 6 5 4位SNPs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重度EH组 - 10 2 3位SNPs的AA基因型频率为2 6 6 7% ,对照组为 6 98% ,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A等位基因频率 (5 0 0 0 % )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2 7 91% ,P <0 0 5 )。 结论 β2 AR基因 - 10 2 3位SNPs可能与老年人EH相关 ,提示 β2 AR基因可能是老年人EH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 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 ( β2 adrenoceptor ,β2 AR)基因编码区部分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 ,SNP) ,并探讨这些SNP与中国大别山区汉族人群高血压病(essentialhypertension ,EH)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标记自动测序法测定 β2 AR基因编码区序列 ,确定SNP位置及类型 ;通过PCR RFLP法对正常血压和EH人群进行SNP基因分型。结果  1175bp范围内共发现 3个SNP ,分别为 4 6位A→G、 2 5 2位G→A、 5 2 3位C→T碱基多态 ,其中 4 6位碱基变异导致所编码的第 16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甘氨酸。 2 5 2位SNP各基因型AA、GA、GG频率在正常血压和EH人群中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 ( χ2 =6.0 2 ,P <0 .0 5 ) ,位于 4 6bp和 5 2 3bp处的SNP各基因型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β2 AR基因 2 5 2位SNP与大别山区人群EH相关 , 4 6和 5 2 3位SNP可能仅是基因多态性标志。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IL-13、IL-4和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易感性之间关系.方法 提取92例COPD患者及80例对照组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IL-13基因+2044位点、IL-4基因-589位点和-3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琼脂糖电泳法检测IL-4基因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的多态性;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法检测β2AR基因+46位点和+79位点多态性;统计分析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采用SHESIS软件分析IL-13、IL-4和β2AR基因多态性位点单倍型.结果 β2AR基因+46位点,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研究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单倍型(+2044G:-589C:-33C:VNTR1:+46A:+79C)在COPD组和对照组分别占14.7%和7.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β2AR基因+46位点(A/G)多态性可能与我国中部地区汉族慢性阻塞性肺病易感性有关,单倍型(+2044G:-589C:-33C:VNTR1:+46A:+79C)可能也是COPD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 (Beta2 adrenergicreceptor ,β2 -AR)基因 79G/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 ,检测 12 3例健康人 ,10 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 β2 -AR基因型。用生化技术测定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结果 等位基因G、C在原发性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 0 93、0 0 7和 0 91、0 0 9,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 ,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两组人群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中国汉族人群中 ,β2 AR基因 79G/C多态性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Lu B  He Q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10):678-681
目的 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第 5外显子多态性 (A/G)与北京地区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选择 97例COPD患者和 6 7例非COPD患者。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两组患者GSTP1基因第 5外显子各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两组患者GSTP1基因第 5外显子各种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AA基因型频率 :72 %vs 6 1%;等位基因A频率 :84 %vs79 %;P >0 .0 5 ) ,且两组男性患者GSTP1基因第 5外显子各种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也无显著性 (AA基因型频率 :70 %vs5 8%;等位基因A频率 :82 %vs78%;P >0 .0 5 )。结论 GSTP1基因第 5外显子多态性 (A/G)与北京地区中国北方汉族人群COPD易感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β_2受体遗传多态性与哮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2 肾上腺素受体 (β2 AR)基因与哮喘的关系一直受到广泛的重视。由于不同种族间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分布不同 ,因此目前尚不能肯定 β2 AR基因的变异与我国哮喘的发病有何关系。为此我们建立了一种非放射性聚合酶链反应 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 (PCR ASO)杂交法 ,从分子水平上对我国汉族人群 β2 AR 16和 2 7位点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这一多态性和哮喘之间的关系。对象与方法  5 9例哮喘患者 (哮喘组 )均为居住在南京地区的汉族人 ,男 2 7例 ,女 32例 ,平均年龄 (42± 5 )岁 ,其中轻度 2 6例 ,中度 2 2例 ,重度 11例…  相似文献   

12.
NOS1基因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变应性哮喘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合成酶结构式基因 (NOS1)第 2 9外显子翻译终止位点下游 2 76 bp处 C/ T(C5 2 6 6 T)位点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变应性哮喘易感性及血浆 Ig E水平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方法对湖北汉族 134例变应性哮喘患者 (哮喘组 )及 90例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健康人(对照组 )进行 NOS1基因 C5 2 6 6 T位点多态性分析 ,用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浆总 Ig E水平。结果 哮喘组 NOS1基因 C5 2 6 6 T位点 TT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 .0 0 9) ,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哮喘组 TT基因型者血浆总 Ig E显著高于 CC和 CT基因型者 (P<0 .0 5 )。结论  NOS1基因C5 2 6 6 T位点 TT基因型与湖北汉族人哮喘易感性和高血浆总 Ig E水平均相关。  相似文献   

13.
Zhang LQ  Yao WZ  He QY  Wang YZ  Ren B  Lin YP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5):333-336
目的 探讨肾上腺素能受体(ADR)基因多态性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限制性长度多态性法测165例无亲缘关系的中国北方汉族男性OSAHS者与153例对照者的β2 ADR和β3 ADR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并分析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基因多态性与OSAHS者肥胖表型、睡眠呼吸紊乱指数、血压的关系。结果 OSAHS者β3 ADR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者存在明显差异(χ2 分别为10 434和12 742,P值分别为0 006和0 004),β2 ADR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者无明显差异(χ2 分别为1 406和0 809,P值分别为0 465和0 382);OSAHS者β3 ADR基因多态性Ar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体重指数、颈围、腰臀比、睡眠呼吸紊乱指数、收缩压明显高于非携带者(P值分别为0 019、0 025、0 012、0 032和0 035),经协方差分析校正后,Ar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收缩压与非携带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97)。结论 β3 ADR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参与中心型肥胖而导致中国北方汉族男性的OSAHS;可能通过肥胖及睡眠呼吸暂停间接引发OSAHS者的高血压形成;β2 ADR基因多态性可能不参与中国北方汉族男性中心型肥胖及OSAHS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中国北方汉族正常人、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吸烟非COPD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 12 82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 ,初步探讨此基因多态性对COPD发病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 ,检测 10 0例北方汉族正常人 ,14 8例吸烟COPD患者 ,97例健康吸烟者基质金属蛋白酶 12 82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结果 :14 8例吸烟COPD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 12 82位点基因型AA、AG及GG频率分别为 95 0 4 %、4 96 %及 0 ,等位基因A、G频率分别为97 6 4 %、2 36 % ,与 10 0例正常人、97例健康吸烟者的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中国北方汉族人中 ,MMP12基因A 82G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我国北方汉族吸烟COPD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基因T1位点(rs2280091)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与内蒙古地区蒙、汉民族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选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汉族哮喘患者112例、蒙古族哮喘患者105例进行ADAM33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并分别与110例健康汉族和108例健康蒙族进行比较,筛选有意义基因。结果内蒙古地区蒙、汉族人群均可检出T1位点3种基因型(AA、AG、GG),在蒙、汉族支气管哮喘组分布频率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哮喘组AG、GG基因型OR值分别为0.183、0.38,蒙古族哮喘组AG、GG基因型OR值分别为0.295、0.851;蒙、汉族支气管哮喘组T1位点等位基因A和G基因频率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等位基因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372(0.190-0.729)、0.237(0.111-0.509)。结论内蒙古地区ADAM33基因T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汉族人群哮喘发病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编码区16、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关系.方法 通过测序确定49例COPD患者(COPD组)和48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的基因突变类型,同时测定COPD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结果 β2-AR编码区16、27位点基因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COPD组与对照组问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1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FEV1%值显著相关(P<0.01),Gly/Gly与Arg/Gly基因型患者的FEV1%值低于Arg/AI芎基因型患者.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FEV1%值显著相关(P<0.05),Gln/Gln与Gln/Gh基因型患者的FEV1%值低于Glu/Gh基因型患者.结论 β2-2-AR16、27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COPD发病的基本原因,但其能够影响COPD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 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 (β2 - AR)基因 A46G多态性与老年高血压和 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 ,检测健康老年人 ,高血压病患者及 2型糖尿病病人各 1 30例的β2 - AR基因型。用生化技术测定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结果 高血压组 G等位基因频率 46.2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36.2 %(χ2 =5.37,P<0 .0 5) ,2型糖尿病组 G等位基因频率 42 .7%,与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χ2 =2 .33,P>0 .0 5)。结论  β2 - AR基因可能是中国老年高血压的重要遗传因素 ,但该基因多态性与老年 2型糖尿病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明确我国汉族人群中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基因多态性,探讨IBD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技术对131例IBD患者的TNFα和TNFβ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TNFα-308 位点基因型频率(15.5%)及等位基因频率(8.7%)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的4.1%和2.0%(P<0.01),克罗恩病(CD)患者TNFα-308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和CD患者TNFβ+252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308与TNFβ+25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IBD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的活动性及发病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NFα-308等位基因与UC发病的易感性相关,TNFα-308 的基因多态性与CD的发病无关;TNFβ+252的基因多态性与IBD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海南地区汉族、黎族正常人群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T174M和M235T的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对193例海南地区汉族正常人与162例黎族正常人进行AGT基因T174M、M235T多态位点的检测,统计各组基因型频率及各组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M235T基因多态性在海南地区汉黎族正常人间有显著性差异(x~2=10.258,P<0.01);而T174M基因多态性及其等位基因型频率、M235T等位基因型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x~2=4.062,P>0.1;x~2=1.764,P>0.05;x~2=1.759,P>0.05).结论 海南地区汉族、黎族正常人群M235T基因多态性存在差异,而T174M基因多态性及其等位基因型频率及M235T等位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相接近.  相似文献   

20.
IL-1β基因TaqⅠ多态性与C-反应蛋白含量及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 1 β(IL- 1 β)第 5外显子 Taq 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 (CHD)及 C-反应蛋白 (CRP)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分别对 78例 CHD病人及 1 30例正常人的 IL- 1β基因 Taq 多态性进行检测 ,同时分析不同基因型之间的血清 CRP含量差异。结果 体检健康者和 CHD患者等位基因 C的频率分别为 0 .942、0 .965;等位基因 T的频率分别为 0 .0 58、0 .0 35;对照组和CHD组之间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但血清 CRP含量在正常对照组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结论  IL- 1 β第 5外显子 Taq 基因多态性与正常人 CRP含量高度相关 ,但未发现其与湖北人群 CHD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