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2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患者年龄、出血量、合并症等因素均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具有肝硬化史、动脉硬化相关疾病、出血量大者更易并发脑梗死,临床中应充分认识并提高警惕,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有效避免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及处理.当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后,在治疗消化道出血同时,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应用脑细胞活化剂,并停止静脉应用止血药.结果 治愈13例,好转8例,死亡2例.结论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年龄在45岁以上、出血量大、贫血严重者,要认识到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治疗上应积极补充血容量、尽快纠正贫血、禁用或慎用抗纤溶药.  相似文献   

3.
麻长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4):2098-2098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预防。方法:对收治的38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8例,死亡10例,死亡率26%。结论:年龄大、意识障碍重容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脑出血较脑梗死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病后7天内的ACVD患者易致上消化道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ACVD患者预后险恶。积极脱水治疗及应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可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大出血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分析467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出血量,其中18例发生脑梗死,比较发生脑梗死患者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出血量、出血后贫血程度、出血时间、患者年龄的关系。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与急性脑梗死均为临床重症,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脑梗死时,病死率明显升高,对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等的老年患者,应警惕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应注意避免其发生急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并发低灌注性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发病率,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临床跟踪分析2009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并发低灌注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21例的临床特点。结果上消化道出血超过1000m L以上时,患者会出现急性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引起脑组织血液灌流量锐减和细胞缺氧。老年患者存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粘滞血症的病理基础,易形成急性低灌注性分水岭脑梗死。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危重症,老年患者及时补充和维持血容量,改善周围循环,解除和避免低灌注体征的加重,可减少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生并提高治疗效果,重视该病的预防是提高患者预后和远期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病理以及采取的治疗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9月间收治的1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8例患者经积极治疗,12例患者治愈。6例死亡,其中4例因出血量过多引起心源性、失血性休克死亡。2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33.33%),其他患者均治愈。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明显较高,患者大多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并同时伴有多种疾病,发病时病情相当危重;一旦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应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2例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与半年的随访,42例重症脑卒中急性期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存活35例,死亡7例,存活率为83.3%。结论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高且预后差,尤其是大面积病变及脑干病变,病死率更高,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研究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就是上消化道出血,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问题,就非常容易造成人体内血容量减少,从而引发患者急性全身的循环体统出现衰竭现象,并且在上消化道出血时也比较容易发生脑梗死,这样一来,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非常容易加重病情,两者发生严重的状况时还会造成患者死亡。现将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治疗的因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脑梗死而在医院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李晓燕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121-121
目的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的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析治疗及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从而总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措施。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后,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显效42例,所占比例为70.00%,有效17例,所占比例为28.33%,无效1例,所占比例为1.67%。结论全面的护理有利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护理人员应该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护理措施,进一步促进疾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静 《中国实用医药》2012,7(9):226-227
我院2010年共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241例,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52例,发生率为21.5%.通过回顾性分析,现就其预见性护理体会进行相关报告.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0年,所有经脑CT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41例,男157例,女84例;年龄25~86岁,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52例,死亡33例,自动出院19例.  相似文献   

11.
杨茂林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198-199
目的总结22例颅脑手术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22例颅脑手术患者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期颅脑手术患者120例,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2例,发生率18%,22例中治愈20例,治愈率91%,死亡2例。结论颅脑手术后应积极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一旦出血,应采取抑酸,保护胃黏膜,止血,输血等对症治疗。但根本的措施在于原发病是否能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6例(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18例为一组。对照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比2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值<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用于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较为可观。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药实践》2015,(6):424-426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8例脑外伤后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患者不同症状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患者治疗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118例颅脑外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对症治疗后,治愈53例,有效49例,无效16例,治疗有效率达86.4%。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原发伤或大出血而加重死亡的情况发生。结论:在脑外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尽早进行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作用,确诊后可通过综合化的方式进行治疗来提供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预防急性脑梗死并发应激性溃疡( SU)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6月黄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法莫替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 SU 发生情况、临床症状(上消化道出血、上腹疼痛、嗳气反酸)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 SU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预防急性脑梗死并发 SU 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龚霞 《中国医药指南》2014,(26):113-114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本组5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2例;门静脉高压性胃病16例;肝源性溃疡14例;急性胃黏膜病变6例。在本组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0例,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二者在性别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严重危及患者生命,临床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才能降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分析并总结出血原因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2013年1月~10月本院47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出血原因进行分析。结果47例患者中,有44例经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2例未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纠正休克等保守治疗,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早日康复,对于临床研究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1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中有28例经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3例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患者出血停止,1例死亡。结论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率高,病情危急,采取有效止血,及时输注新鲜血,纠正休克,严格控制血糖等保守治疗,必要时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有效控制出血,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出血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住院的558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上消化道出血与患者年龄、伴发疾病、肺部感染、病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9.3%,患者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肺部感染及病重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预后差。结论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病情危重,伴发病及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上应予高度重视,早期发现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醋酸奥曲肽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5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用醋酸奥曲肽治疗,与雷尼替丁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论应用醋酸奥曲肽抢救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是一种有效地急救止血措施。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脑梗死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明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193+19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2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在救治期间,平均住院时间为32 d,其中治愈21例,好转3例,出现失语1例,出现肢体瘫痪1例,死亡2例.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脑梗死是临床急症,应快速反应、及时发现,抓住其治疗有效期,根据临床症状及早进行头颅CT检查,从而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