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艳红  刘冰 《首都医药》2021,(12):146-148
目的 探讨许昌地区2013~2020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结果 .方法 总结并分析2013年1月~2020年12月许昌地区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结果 ,包括各年份病原菌检出率、病原菌种类分布以及采样样本检出率.结果 2013年~2020年许昌地区共出现114起可疑细菌性食物中毒,2019年的病原菌检出率为42.86%(最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测过程,为基层卫生部门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提供一定参考。方法①实时荧光PCR细菌鉴定。②选择性平板直接分离培养,筛选优势菌落进行细菌鉴定。③选择性增菌后分离培养、细菌鉴定。结果综合三种检测实验结果,18起食物中毒中16起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88.9%;其中13起食物中毒当天检出致病菌,另1起第三天检出致病菌。结论应用该检测过程大大缩短检出时间,且检出率极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某市2008年~2012年5年间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分析情况及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08年~2012年某市各地的食物中毒报表及有关的调查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某市各县区共发生食物中毒168起,中毒3284人次,死亡297人;在6~8月份的发生率最高,12~次年2月份的发生率最低;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类别为植物性食品;化学性物质、微生物和有毒动植物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结论化学性毒物食物中毒是某市发生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其次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可通过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卫生知识宣传、防止食品被污染或发生变质、加强落实食物中毒报告制度、加强对学校、食堂、早餐店、餐馆等餐饮部门的食品卫生监督及分级管理等措施来控制和防范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因进食补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细菌有沙门氏菌属、嗜盐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及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肉毒杆菌等。细菌性食物中毒常呈暴发或集体发病,有共同的传染源,即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夏秋季细菌容易繁殖,发  相似文献   

5.
2005~2008年东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志森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4):162-162,164
目的:了解2005~2008年东莞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感染情况。方法:用赖氏法检查血液ALT,ELISA法检查血液HBsAg、抗-HCV、抗-HIV、梅毒等可经输血传播的病原体;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共检验245654份,其中不合格9477份,总不合格率为3.86%;HBsAg、梅毒、抗-HCV、抗-HIV阳性率分别为1.03%、0.60%、0.35%、0.01%,ALT异常率为1.98%;各年检测总不合格率为3.53%~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偿献血人群中,引起血液不合格以ALT比例最高(1.98%),其次为HBsAg(1.03%),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人群感染梅毒、HCV、HIV,因此应不断加强血液质量控制,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微生物检验的效果,总结微生物检验的操作方法、流程规范。方法随机选择萍乡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36例确定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抽检18例患者服用过的食物以及中毒后的呕吐物,对12例与中毒事件有关联的厨师进行了手试子检验,同时对6例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食品操作间进行了采样检查,以此来分析和探索导致食物中毒的真实原因。在本次检验中,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包含沙门菌、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副溶血性弧菌在内的引发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检查,符合流程规范。结果根据细菌种类的检出率结果显示,沙门菌最高为10%,其次是蜡样芽胞杆菌8.89%、金黄色葡萄球菌6.11%,检出率最低的是副溶血性弧菌3.33%。根据检测样品分类,细菌检出率最高是食品83.33%,其次是中毒患者的呕吐物39.29%,厨师手试子的检出率为22.7%,最低的是食物操作间的厨具仅为6.41%。结论微生物检验能够准确的分析出到底是何种细菌类型导致食物中毒,最大污染源是哪里,能够为临床医师的治疗和诊断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东莞市2004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原因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对东莞市2004年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表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东莞市2004年报告食物中毒22起,中毒人数346人,年发病率为5.76/10万,死亡3例;以细菌性、化学性、植物性食物中毒为主,共21起;行业分布以集体食堂和家庭餐饮为主,分别为13起和6起。结论加强高毒农药和工业酒精的监管,加强集体食堂厨工和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是有效控制食物中毒发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特点予以分析。方法纳入本中心对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93例食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预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93例细菌性食物中毒致病菌检测结果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占35.48%,其次为革兰阴性菌,占22.58%;最不常见的致病菌为不动杆菌,占1.07%,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占3.23%;93例中毒患者中总计采集1224份样本,其中,511份肛拭子和呕吐物,检出率61.45%;312份剩余食物,检出率21.79%;401份餐具涂抹物,检出率3.99%。结论食物中毒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致病菌包括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等,为了使食物中毒现象明显改善,基层疾控中心应需做好采样和检验工作,使检出率进一步提高,使食物中毒的出现和发展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与进行预防的有效方式。方法本次实验对象选自2014年~2018年12月31日在调兵山市所有中小学发生的11起共30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对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按照患者的发病情况对病原菌进行探究,并对预防对策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中食物中毒致病菌分为前三的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18.18%)、变形杆菌(27.27%)、沙门菌(45.45%);其中前三位中毒原因主要有食物之间出现交叉感染(18.18%)、加工问题(27.27%)、食材变质或污染(45.45%)。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的主要原因沙门菌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并且此种事件的发生率与季节存在一定联系,高发期主要在7~9月份,此种情况在饮食服务业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细菌性食物中毒快速检测中大肠菌群测试菌片应用及作用。方法选取本县于2017年1月~8月采集到的疑似细菌感染食源性疾病的170份食具表面与对象食物样品,利用当前比较常用的大肠埃希菌标准株,根据实际需要,制备各种浓度不同的菌液,然后分别运用测试菌片、平板计数等方法,测定最低检出限,并进行相关比较与分析;根据所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总体性的处理。结果针对肠埃希菌标准株而言,当其处于10-7、10-6稀释度时,采用大肠菌群测试菌片法的最低检出限,相比平皿计数法,都明显偏低(P <0.05)。围绕细菌性食物中毒标本,从中选取170份,进行系统化、全面性检测,然后把平板计数法当作试验后的具体参照,最终得知,大肠菌群测试菌片法检测的总体敏感性达到了99.01%,特异性88.41%,符合率94.71%。结论相比平板计数法,大肠菌群测试菌片法有着较低的检出限度,在诊断效果上与之相当,对于食源、食品性细菌污染的监测与指标分析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近年来国内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04~2008年食物中毒文献资料,对有关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年度分布、季节分布、城乡分布、场所分布、中毒因子及发生原因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化学性食物中毒的主要中毒因子依次为亚硝酸盐(49.74%)、农药(21.99%)和鼠药(13.61%);误食、污染、投毒、违禁或过量使用添加剂是导致化学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中毒场所以家庭为主(52.88%),农村发生频数高于城市,且中毒死亡人数大都集中在农村(93.88%)。结论进一步加强对亚硝酸盐、有机磷农药、毒鼠强等化学品的监管,完善污染物监测预警系统与制度,提高全民的道德法制观念、食品卫生水平与自我保护能力,是减少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2010年—2012年深圳市食品卫生安全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深圳市2010年—2012年主要食品类别(如肉类、蔬菜类、水果类等)中微生物、重金属、添加剂超标情况的变化趋势,并通过数据分析了与食品卫生安全相关的三个因素:食品产地、检测地点和检测季节,从而提出更加科学的食品抽检方案,提高抽检效率。方法:数据来源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2010年—2012年的食品检测信息,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并通过MATLAB编程得出微生物、重金属和添加剂在食品卫生安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数。其次根据深圳市食品安检局标准处推荐的评价标准(GB3838—2002《食品安检质量标准》以及《食品质量分级》)得出2010年—2012年深圳市食品卫生安全的等级情况。然后运用SPSS针对食品卫生安全分别与食品产地、检测地点和检测季节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出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以上结果制订出食品抽检优化方案,使之更科学有效地反映食品卫生安全状况。结果: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深圳市2010年—2012年食品卫生安全等级均为Ⅱ级,但是食品卫生安全系数分别为0.226,0.157,0.122,根据此系数值越小安全等级越高,可见这三年的食品卫生安全情况在逐年提高。另外,经回归分析可得出食品卫生安全分别与食品产地、检测地点和检测季节这三个因素的线性关系,分别是:食品安全检测的不合格率=2.353+0.003×食品产地距深圳市的距离;食品安全检测的不合格率=2.230+0.024×检测地点与深圳市中心距离;食品安全检测的不合格率=6.565-1.131×检测季节。结论:2010年—2012年深圳市食品卫生安全情况在逐年改善;食品安全监测的不合格率与食品产地、检测地点和检测季节均有相应的线性关系;在监管成本有限、检测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应对检测次数进行合理分配以优化食品检测方案。即对于检测结果稳定或检测情况较好的食品种类减少检测次数,对检测结果不稳定或检测情况较差的食品种类增加检测次数,此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食品卫生安全的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近年来常见细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情况,为医院抗菌药物的遴选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临床送检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培养、分离、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将分离出的病原菌及其药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多共分离到病原菌7180株,其中 G+菌1799株,占25.1%;G-菌5381株,占74.9%。排名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逐年上升,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上升的幅度比较大。美洛西林、丁胺卡那霉素、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对目标细菌处于较低的耐药率。葡萄球菌属细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均在93%以上,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在70%以上。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43.1%,对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在90%左右;对左氧氟沙星、氯霉素较敏感。肠杆菌科细菌对美洛西林、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较为敏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最低的是多黏菌素B和美洛西林。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耐药率最低。结论我院常见细菌耐药情况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水平相近,但美洛西林、氟喹诺酮类等对目标细菌的耐药率低于文献报道,临床应重视细菌学检查,根据细菌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更好地了解本单位女同志妇科疾病的发生情况,并有针对性地为治疗其多发病和常见病提供依据,将2008~2012年体检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方法北京市妇产医院妇产科医生及B超医生组成体检小组。所有体检对象均行常规妇科检查、妇科B超、乳腺红外线扫描检查、宫颈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测(TCT),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威胁我部女军人及女职工健康的妇科疾病有:宫颈疾病、乳腺疾病、阴道炎、子宫肌瘤、附件囊肿及子宫腺肌症,其中宫颈疾病和乳腺疾病在每年体检中的发病率偏高。子宫颈疾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08年宫颈炎发病率为69.1%.2012年宫颈炎发病率为32.4%,两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8年乳腺疾病发病率25.90%,2012年乳腺疾病发病率为40.75%,两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如阴道炎、子宫肌瘤及附件囊肿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从5年的妇科体检中可以看到,本部女同志的妇科疾病的患病率在发生变化,宫颈炎、阴道炎及子宫肌瘤等的发病率在下降,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在上升。下一步我们应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呼吁各方积极进行工作及生活方面的减压工作,继续每年的妇科体检工作且应更广泛地宣传女性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及乳腺自检方法,及时诊治,以降低乳腺病及其他妇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龙小云  周洋  魏国义 《中国医药》2013,8(7):1006-1008
目的 分析2008-2012年5年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降压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及药品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我院5年降压药物销售金额、销售量,采用用药频度分析法对各类降压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及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并按DDDs排序.结果 2012年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在所有降压药物中所占的比例始终处于首位,DDDs为8 101 389(28.78%).其中,2012年氨氯地平DDDs首位,其DDDs百分比为13.22%,DDC为4.66%.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以及以ARB为主的复方制剂在降压药中的地位逐年升高.结论 我院的降压药使用合理,符合临床诊疗指南要求和循证医学的发展.长效二氢吡啶类CCB、ARB作为单药以及联合治疗策略都具有重要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东莞市大岭山镇2007~2017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水痘预防控制提供参考策略依据。方法在水痘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中,对不同时期及年龄的差异及水痘的周期性变化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7年全镇共报告病例5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2/10万,发病时间大多集中在每年3~6月和11月~次年1月发两个时段,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15岁下,以学生多见。2007~2017年全市报告水痘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0起,发病率0.17%~28.85%,大部分发生在中小学校,其次为幼托机构。结论水痘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集中暴发特点,学校及幼托机构学生为高发人群,同时是水痘事件发生的重点场所,提高学校水痘的监测敏感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发现疫情后采取应急免疫可有效控制水痘疫情。  相似文献   

17.
杜世华 《安徽医药》2014,(12):2324-2326
目的:通过探讨2008-2012年该院围生儿死亡数、病死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进一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89例围生儿死亡资料,了解其特征。结果围生儿病死率7.79‰。本市户籍仅占全部围生儿死亡的7.87%,非本市户籍为92.13%,死胎比例最高,占总死亡数的52.81%,其次分别为新生儿死亡和死产。出生畸形居死亡因素中的首位,其次为脐带原因、早产、新生儿窒息、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结论提高非本市户口孕妇孕期保健意识,加强孕期筛查及监护,提高新生儿抢救能力,有助于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姚红莲  朱爱清 《现代医药卫生》2013,(21):3252-3252,3260
目的了解屯留县肺结核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为防治结核病提供依据。方法对屯留县2008-2012年肺结核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累计报告肺结核病例422例,发病率分别是29.76/10万、28.85110万、30.32/10万、34.77/10万、31.92/10万。年发病率35.82/10万。发病特点:全年均有发病,男性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为2.15:1,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发病率高。结论2008--2012年屯留县肺结核发病率较高,男性为易发人群,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上饶地区2008~2012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并探讨防控措施。方法统计上饶地区2008~2012年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的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结果2008~2012年上饶地区共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22155例,其中常住人口22132例(99.90%),流动人口23例(0.10%),2012年报告病例最多,2010年报告病例最少。报告病例中男女比例为2.92:1;40~50岁、50~65岁年龄阶段人群病例报告居多。报告病例数居前五位的职业分布依次是农民12459例(56.24%),家务及待业2081例(9.39%),学生1992例(8.99%),其他1042例(4.70%),工人1029例(4.64%)。病毒分型居前3位的依次为乙型肝炎18713例(84.46%),未分型肝炎1338例(6.04%),甲型肝炎1209例(5.46%)。结论加强地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的调查,掌握疾病发病规律,并依此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重点加强乙型肝炎防治,加强医源性感染防控及易感人群保护,对提高疾病防治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