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48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接受教育后的效果和工作满意度均有提高.特别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颈动脉狭窄行支架置入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了解相关知识,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及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洁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824-1825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3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临床护理实践进行总结。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并发症少。结论:及时、合理、有效的护理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DCA模式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老年患者21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7例)和观察组(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PDCA模式,比较2组护理质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归纳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神经内科55例脑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全过程。结果55例患者成功支架置入术后,治疗率有效率高达100%,但有3例发生并发症,在我院及时药物治疗后好转。结论支架置入术需要良好的护理配合,围术期的良好护理对治疗脑动脉狭窄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裴玉芳  马静  张立娜 《河北医药》2011,33(14):2220-2221
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微创的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是近年来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之后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脱落引起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1]。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我们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26例,并给予术后精心护理,现总结26例患者的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神经内科32例脑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过程。结果:32例患者支架置入术后,治疗有效率达100%,但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经及时药物治疗好转。结论:良好的护理工作是支架置入术成功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48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接受教育后的效果和工作满意度均有提高。特别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颈动脉狭窄行支架置入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了解相关知识,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及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在脑保护装置下采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观察该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该组患者术后经血管造影显示支架情况较好,仅有7例患者于术后出现低血压及心动过缓,占8.14%,通过静脉持续给药处理24 h后上述情况恢复正常。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在随访期间进行脑血管造影及彩超检查,狭窄情况得以缓解,无支架出现移位或断裂。结论给予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运用支架保护伞的情况下,经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安全性及注意事项.方法 本组30例由TCD/MRA/CTA及DSA确诊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在应用保护装置的情况下行狭窄段支架置入.结果 成功率为100%,共有35处狭窄,共置入38个支架,其中20处残余狭窄小于10%,12处10%~20%,3处20%~30%,保护伞均成功释放并回收.术中及术后有3例出现小卒中后恢复,5例出现血管痉挛,经应用尼莫同后好转,4例出现低血压,1例出现术后高灌注,经积极处理未出现严重后果,术后抗凝治疗6个月,随访1年,期间经颈动脉彩超TCD部分患者给予血管造影检查,发现责任血管再狭窄1例,均未发现血栓形成.结论 严格掌握适应证并由有经验医师操作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肯定等优势,将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最佳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和总结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护理.方法 26例施行CAS患者,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准确的用药,密切的观察,以及做好术后的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26例患者均一次置入成功,术后2周出院,23例TIA患者在以后每3个月的随访中未见TIA发作.3例脑梗死患者未再有卒中发生,神经系统功能明显恢复,患者生活能够自理.结论 护士在CAS治疗过程中,实施高质量的护理,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医生,减少并发症,是CAS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护理分析与总结,以期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方法于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选取6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且均给予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同时对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6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顺利、成功率达100%且经有效护理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细致、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能够极大降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风险系数、也是保证手术成功、促进患者康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脑保护器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内扩张和支架置入术中的初步应用结果。方法应用脑保护器angioguard(血管保护伞),对2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行血管内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术,并总结其临床使用结果。结果应用脑保护器成功施行23例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术,回收的保护伞中17个发现碎片组织,无手术死亡及血栓栓塞并发症,临床短期随访无脑缺血事件发生。结论脑保护器的使用有助于提高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扩张和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脑动脉狭窄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探讨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护理配合,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神经内科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3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全过程。结果36例患者支架置入术后,治疗有效率100%,但术中发生并发症1例,经及时药物治疗好转。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熟练配合、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支架置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对食管良恶性狭窄、食管瘘的疗效。方法46例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应用普通胃镜或小儿胃镜,或辅以x线行支架置入治疗并随访6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成功置人支架,术中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除一例因放疗后吞咽功能受损进食呛咳症状没有改善外,其余患者吞咽困难或呛咳症状均立即得到不同程度改善。随访6个月,1例术后1个月出现食管气管瘘,予取出后重新放置支架成功封堵瘘口;2例癌性狭窄因为无后续治疗分别于术后2个月及4个月出现再狭窄,予叠加支架解除狭窄;2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及6个月发生支架移位,其中1例叠加支架后症状改善;死亡病例中主要死于晚期肿瘤进展。结论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能方便、有效地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及食管瘘,从而较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应当通过对患者、支架及方法的选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王晓玉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6):2517-2518
目的:总结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科实施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15例的临床护理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支架置入均成功,患者症状改善,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是治疗成功的基础,精心的护理及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等,是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袁东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17-2618
目的:通过分析冠状动脉支架置人术术中及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达到预测危险因素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冠状动脉中到重度狭窄行支架置入术患者术中、术后发生低血压的情况,以明确其与临床特点、操作过程及影像的关系;低血压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变量分析.结果:48例患者均成功置入冠状动脉支架,术中、术后均发生低血压;预测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后低血压的因素包括斑块性质、狭窄位置,尤其是合并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是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术中和术后发生低血压是很常见的现象;这种低血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绝大多数的低血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缓解;并发症的发生可以通过其临床和影像特点有一定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血管支架置入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已应用于神经内科临床.我科于2007年已成功开展了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25例患者,术后患者多以血压和心率改变较为常见,通过护理人员的细心观察,治疗到位,全方位的护理,无一例术后出现临床并发症.但术后患者出现兴奋、烦躁、情绪改变较为罕见,经检索国内外资料均无类似临床报道.现将该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近年开展起来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新技术,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因创伤小、一般不需全身麻醉、并发症少等优点而成为治疗脑动脉狭窄的一个新选。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可治疗血管狭窄,降低颈动脉狭窄患者患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减少脑血管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CAS虽是一种微创手术,但仍可能出现诸多并发症。本研究对拟行CAS的患者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施行护理干预,探讨其能否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作为一种微创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方法,因其损伤小、操作相对简单已逐渐在临床普及并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1]。笔者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26例,术后出现高灌注综合征(HS)3例,低灌注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置入术解除颈动脉狭窄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区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共3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纳入手术组和对照组。其中手术组患者20例,使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对照组患者16例,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分别在入院时和入院后3、6个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评估量表(MMSE)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手术组患者在入院后3个月和6个月的MoCA、MM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药物治疗比较,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能更有效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