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剂量沐舒坦联合参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应用沐舒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4d及7d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肺顺应性(CL)、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4d时PaO2、PaO2/FiO2、肺顺应性均高于对照组,气道峰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时PaO2、SaO2、PaO2/FiO2、CL均高于对照组,PIP、RAW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临床使用大剂量沐舒坦联合参附有协同作用,较单用沐舒坦更有利于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大剂量沐舒坦联合参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应用沐舒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4d及7d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肺顺应性(CL)、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4d时PaO2、PaO2/FiO2、肺顺应性均高于对照组,气道峰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时PaO2、SaO2、PaO2/FiO2、CL均高于对照组,PIP、RAW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临床使用大剂量沐舒坦联合参附有协同作用,较单用沐舒坦更有利于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沐舒坦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将沐舒坦针剂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而对照组仅予单纯沐舒坦针剂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APACHE II评分、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治疗天数、呼吸频率(R)、气道峰压(PAW)、氧合指数(PaO2/FiO2)、中性粒细胞计数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结果 治疗组的ICU住院天数、呼吸频率(R)明显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沐舒坦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于萍 《中国实用医药》2014,(20):150-151
目的:探讨大剂量沐舒坦对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老年重症肺炎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剂量沐舒坦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大剂量沐舒坦治疗。观察两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与动脉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2/FiO2)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78.9±5.7)、(93.9±6.2)、(240.2±32.8)]显著高于对照组[(65.3±4.1)、(88.9±4.6)、(196.3±30.6)]。两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与重症监护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6±1.5)、(5.7±1.3)]优于对照组[(5.4±2.6)、(8.8±2.8)]。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只有实验组1例患者在用药时有轻微恶心,在减慢滴注速度后症状消失。两组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应用沐舒坦治疗老年重症肺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同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停留时间,安全性佳,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沐舒坦气道冲洗疗法对新生儿机械通气中血氧的影响和疗效。方法将入住NICU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86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沐舒坦气道冲洗组(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冲洗组(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每次应用沐舒坦1.5mg加入生理盐水1ml/h气道冲洗,对照组单用生理盐水1ml/h气道冲洗,比较两组患者在气道冲洗前、气道冲洗3次后、10次后的血氧值,主要数值如PaO2、SaO2的变化。结果沐舒坦气道冲洗与对照组相比,血氧值气道冲洗前无明显差异,气道冲洗3次后的差异显著,10次后的差异更为明显。结论沐舒坦气道冲洗能改善机械通气新生儿的通气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童癌肺炎机械通气怠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33例肾移植术后CMV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临床实验资料,其中12例加用了MP治疗(MP组),15例未加用MP治疗(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机械通气呼吸力学参数及氧合情况.结果:MP组吸气阻力(Ri)、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平均气道压(Pm)、肺内分流量(Qs/Qt)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肺顺应性(Cs,Cd)及氧合指数(PaO2/Fi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MP治疗显著提高CMV重症肺炎患者肺顺应性,改善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力学特征及氧合情况,减少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抢救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优势。纳入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无创组和有创组,各60例,分别采用无创和有创呼吸机进行48 h的机械通气,比较2组患者的肺功能FVC、FEV1、PEFR和PaO2/FiO2指数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镇静剂的使用情况。经机械通气治疗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R和PaO2/FiO2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无创组的人工气道并发症、消化系统并发症、营养方面并发症和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有创组(均P<0.05),无创组在镇静剂的使用率和使用剂量上均显著低于有创组(均P<0.05)。与有创机械通气相比,无创呼吸机对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的辅助呼吸效果无差异,但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通气模式下对肥胖患者的影响。方法 行妇科腹腔镜手术48例肥胖患者,体重指数(BMI)30-35,随机平分为4组。GV组为常频VCV模式,HV组为高频VCV模式,GP组为常频PRVCV模式,HP组为高频PRVCV模式。分别观察4组在围术期6个时段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压(PIP)、肺顺应性(CL)和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值,测量各组术中及术后各30min时段的氧合指数(PaO2/FiO2)值。结果行高频通气(18-22次/min)的HV、HP两组围术期MAP无明显变化(P〈0.05);行PRVCV模式的GP、HP两组术中PIP不致过高(P〈0.01);氧合情况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频通气可有效防治高碳酸血症;同时,PRVCV模式能有效地降低PIP,防止气压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剂量氨溴索对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在常规机械通气、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每天给予氨溴索10mg/kg持续静脉微量泵注射,对照组每天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均连续7d。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5、7d的动脉血气及ICU治疗时间。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PaO2和PaO2/FiO2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2、5、7dPaO2和PaO2/FiO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ICU住院时间为(8.2±5.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4±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能促进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氧合状况的改善,缩短ICU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高频震荡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53例ARDS患者根据通气方式分为研究组(28例)与对照组(25例),研究组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接受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对照组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接受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比值(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PaO2、PaO2/FiO2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2小时时,两组患者PaO2、PaO2/FiO2、PaC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震荡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ARDS的疗效相当,均可以有效治疗ARDS患者。  相似文献   

11.
岑英文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47+68-47,68
目的分析每搏变异率(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在重症肺炎患者液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使用容量控制模式且呼吸末正压(PEEP<10 cm H2O)的重症肺炎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试验组采用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指导液体管理,方法如下:当SVV>10%,补液,反之则限制补液;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管理,方法如下:CVP<15 cm H2O,补液,反之限制补液。记录各组的氧合指数(PaO2/FiO2)、血乳酸(Lac)、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肺部感染评分(CPIS)、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天数、各个时间点液体出入量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氧合指数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第48、72小时的氧合指数改善明显(P<0.05)。试验组的SCVO2在治疗24 h即明显升高,而对照组仅在第72小时时超过70%,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各个时间点的SCVO2改善明显(P<0.05)。Lac含量各组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Lac个时间点下降明显(P<0.05)。试验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开始时两组补液量均较多,在第48、72小时的液体平衡量均明显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的3个时间点比较,试验组的液体平衡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SVV可较好指导重症肺炎患者液体管理,改善临床症状及氧合、氧供情况,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2.
黄小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305-1307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策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技术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48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待肺部感染明显控制后,随机分为无创序贯治疗组(A组)和有创通气组(B组),每组24例。A组治疗方法:拔出气管插管,改用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PSV+PEEP)通气,逐渐减低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B组治疗方法:继续按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以目前临床常用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脱机。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例数、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监护时间、病死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例数分别为1例(4.16%)和9例(37.50%)(P〈O.05),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9.32±1.87)d和(15.36±2.161d(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15.85±2.72)d和(25.12±3.121d(P〈0.05)。结论:有创通气及肺部感染明显控制后的无创序贯性通气治疗方法,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缩短重症监护和总住院时间,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易明  饶钒  张晓红  谭艳鸣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738-2739,2742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俯卧位机械通气(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收入该科行机械通气的NRDS患儿分成三组,家属同意用PS替代疗法的患儿为治疗1组,除外治疗1组患儿按上机先后顺序奇数分为治疗2组,偶数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采用PS联合PPV,治疗2组仅采用PPV;对照组仅采用仰卧位机械通气。三组患儿其他治疗方法相同,均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护。分别在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30 min,6、24 h监测患儿血气分析,了解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情况,以及各阶段呼吸机的平均气道压(MAP)、吸入氧浓度(FiO2)指数,详细记录患儿用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预后[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VILI)]情况。结果三组患儿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气分析、呼吸机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开始24 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开始后24 h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组用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械通气能有效治疗NRDS,PPV优于仰卧位机械通气,PS联合PPV治疗NRDS,能有效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提高NRDS患儿的存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影响.方法 将38例确诊为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控制感染、吸氧、化痰、解除支气管痉挛、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支持对症等治疗及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及每天无创通气时间、病死率、气管插管率.结果 治疗后,人性化护理组的pH、PaO2及SPO2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常规护理组,PaCO2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的每天无创通气时间、病死率、气管插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缺氧,减少二氧化碳潴留,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罗溶溶  吴瑞明 《中国药房》2010,(47):4502-4503
目的:探讨血必净及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65例接受BiPAP治疗的COPD合并重症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35)给予血必净及无创通气加常规治疗;对照组(n=30)给予无创通气加常规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动脉血气、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症状、体征、血PaO2、PaCO2、pH、CRP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配合无创通气对COPD合并重症型呼吸衰竭抢救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及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病例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为面罩吸氧10L/min,PaO2≤60mmHg时行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Ⅱ组为面罩吸氧10L/min,PaO2≤90mmHg时行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结果全部病例在机械通气48h后,机体氧合得到明显改善。Ⅰ组病死率为46.6%(7/15),Ⅱ组的病死率为18.7%(3/16)。Ⅱ组机械通气时间较Ⅰ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能够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氧合功能,及早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有助于阻止其转变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无创机械通气在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32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试验组(1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无创机械通气)和对照组(15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pH、动脉血氧分压(Pa0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改变及哮喘缓解率。结果①治疗12 h后,试验组哮喘缓解率达到64.71%,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P〈0.05);②经治疗12 h后,两组患者血pH、Pa02、PaC02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用于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 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解痉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气血指标及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72 h后,治疗组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显著优于对照组[(20±3)次/min vs.( 26±3)次/min,(91±11)次/min vs.( 109±12)次/min,P<0.05],pH、Pa02、FV1、F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0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患者呼吸困难,改善动脉血气及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家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D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运动耐量、肺功能及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将45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26例.2组于医院应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缓解后出院.治疗组继续应用DNPPV治疗,对照组停止无创机械通气治疗.12个月后比较2组血气指标、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6WMD)及急性发作住院次数、住院费用.结果 出院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6MWD长于对照组,治疗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FEV1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住院次数及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DNPPV能延缓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减少医疗费用,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无创机械通气(NPPV)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SP-ARF)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观察组应用NPPV治疗,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和临床症状、体征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之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因病情恶化改有创机械通气3例(10.00%),对照组改有创机械通气14例(4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2.57±5.30)d,显著少于对照组(21.48±6.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患者出现病情恶化改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抢救无效死亡1例(3.33%),对照组3例(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PV在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应用鼻导管吸氧的方式,在有条件的医院应推广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在发现无创正压通气控制病情困难时,应尽早行有创正压机械通气(IPPV)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