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凤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5):727-730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与功能制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200例产妇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为观察组,200例产妇采用功能制护理模式为对照组,观察产妇在两种护理模式下所选择的分娩方式例数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产妇顺产和剖宫产例数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O.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产妇剖宫产率,此外还具有功能制护理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产前心理护理在孕妇分娩结局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将909例单胎头位初产妇通过随机方法分为实验组588例和对照组42l例.实验组进行产前系统的心理护理,对照组孕期阶段未参加任何院内或院外心理护理,仅在门诊进行常规妊娠产前检查.对两组的分娩方式、产程和产时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阴式分娩率(91.16%)高于对照组(75.06%)(P〈0.05).实验组第一、第二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宫缩乏力、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心理护理可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时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促进分娩良好的结局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围产医学的飞速发展,提倡分娩方式逐渐回归自然,但由于医疗、家庭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剖宫产率有增高的趋势,为了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本院产科实施系统的产前护理干预,经过临床观察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60例,均为足月单胎、头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产前护理干预对分娩方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即将在某院生产的7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在此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剖宫产几率17.1%低于对照组产妇42.9%,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会阴侧切、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22.9%、34.3%、28.6%及28.6%,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会阴侧切、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5.7%、11.4%及、8.6%及2.9%,两组产妇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产妇生产之前采取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了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了产后出血、会阴侧切、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并分析其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仅实施入院教育、产程观察以及辅助分娩等,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总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及产后子宫按摩,提高了产妇顺产信心,减少了产后大出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顺产率和减少产后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郭焕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屯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要求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试验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出生后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产妇分娩中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改善产妇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09年6月在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10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住院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行剖宫产分娩者5例(5%),对照组25例(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86,P〈0.05)。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500ml)者1例(1%),对照组15例(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15,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产妇分娩不仅能够降低剖宫产率,而且能够减少由于心理因素所造成的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孕产妇系统保健事业发展迅速,在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患病率,提高母婴生活质量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孕妇对阴道分娩及剖宫产的认识不足,导致由社会因素所引起的剖宫产率的大幅提高,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应提高.如何使孕妇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参与分娩,减轻其分娩痛苦,缩短产程,最大限度的保证母婴安全,成为产科护理的工作重点.在实际工作中,我院对孕产妇采取新型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剖宫产率,缩短了自然分娩产妇的产程,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产前分娩健康教育对产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前分娩健康教育对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12月孕20周起在本院定期产检分娩、单胎头位初孕妇4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A和对照组B,将两组孕妇临产前对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A组分娩及相关知识了解率、自然分娩选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分娩健康教育能帮助孕妇了解分娩及相关知识,选择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自然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待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通过护理干预降低临床剖宫产率,增加待产妇自然分娩的概率。方法将160名入院后检查无异常指征的待产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实验组待产过程中实施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所有160名待产妇分娩后对其分娩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实验组经阴道分娩(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待产妇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提高自然分娩的概率,降低临床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13.
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情绪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情绪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给予80例入院分娩的初产妇以专业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护理干预,在入院时、分娩前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初产妇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干预后孕妇的SAS、SDS得分情况较干预前均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选择顺产的较干预前明显增加,而坚持阴道助产的和剖宫产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对于缓解初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而且对其选择自然生产,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王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7)
目的 观察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探讨保障初产妇身心健康的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提前5~7d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2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6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分娩前SAS评分、SDS评分及分娩情况.结果 观察组分娩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及非自然分娩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对初产妇应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保障初产妇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5):35-36
目的观察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探讨保障初产妇身心健康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提前5~7d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2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6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分娩前SAS评分、SDS评分及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分娩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及非自然分娩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对初产妇应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保障初产妇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86例,均为2012年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临产妇,按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者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干预组第1、第2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剖宫产率及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实施全程人性化护理,利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降低宫剖产率及母婴并发症,最大化确保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产前宣教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年龄≤35岁的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常规产前宣教;研究组进行重点产前宣教及自然分娩与剖宫产优缺点宣教。比较宣教后2组的剖宫产率。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为16.4%低于对照组的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好产前宣教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医药指南》2021,(2)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产妇采用产前优质护理对其分娩结局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134例妊娠高血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产前优质护理,对比孕产妇结局、负性情绪,围生儿不良结局。结果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新生儿死亡、低体质量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先兆子痫、产后出血、剖宫产、子痫、胎盘早剥、早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产妇来讲,对其实施产前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和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12)
目的:探究对初产妇进行产前心理护理对产妇心理状态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1月在某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26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的产前护理,护理组产妇则在常规产前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初产妇分娩相关指标。结果:护理组产妇的分娩自信心、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母乳喂养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的产前护理中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产妇的分娩相关指标,同时提升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产妇分娩前运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