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烯醇化酶是生物体内糖醇解途径中的关键酶。文中就白念珠菌烯醇化酶的生物学活性,酶蛋白的一级和二级结构特征,基因组成,与白念珠菌过敏患者IgE结合的特点和位点以及其作为白念珠菌感染宿主的特征标志物在诊断深部念珠菌病中的价值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念珠菌烯醇化酶的抗原特异性。方法和结果 (1)免疫印迹显示烯醇化酶是白念珠菌非糖基化蛋白中可以和感染兔血清发生反应的主要蛋白质。(2)以纯化的白念珠菌烯醇化酶免疫家兔获得最高效价为1:6400的多克隆抗体(ELISA法测定)。(3)与另外3种多克隆抗体相比,抗烯醇化酶抗体在检测白念珠菌菌体抗原时显示出较高的特异性。结论 白念珠菌烯醇化酶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3.
甘露聚糖和甘露糖蛋白、葡聚糖、烯醇化酶、磷脂酶和蛋白酶等是白念珠菌胞壁或细胞内的成分。文中就其生物学特性及其作为在感染宿主过程中的特征性标志物在诊断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中的方法、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白念珠菌系统性感染中白念珠菌相关抗原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露聚糖和甘露糖蛋白、葡聚糖、烯醇化酶、磷脂酶和蛋白酶等是白念珠菌胞壁或细胞内的成分。文中就其生物学特性及其作为在感染宿主过程中的特征性标志物在诊断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中的方法、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白念珠菌烯醇化酶的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卫生部重点项目并得到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烯醇化酶 (enolase),又称 2-磷酸甘油水解酶,是糖酵解所必需的胞内酶,能催化磷酸甘油酸盐向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同时也在糖异生过程中催化逆向反应。白念珠菌烯醇化酶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在白念珠菌系统感染时能激发机体产生特异的免疫反应,白念珠菌烯醇化酶的分离与纯化是研究它的前提和基础。 1:标准分子量 2:白念珠菌全菌蛋白 3:经硫酸铵沉淀后的菌体蛋白 4:经 DEAE- Sephadex A- 50凝胶柱 (pH7.8)层析后的菌体蛋白 5:经 DEAE- Sephadex A- 50…  相似文献   

6.
念珠菌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中以白念珠菌感染最为多见,多发生于免疫缺陷、器官移植、介入治疗、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广泛应用的患者中.白念珠菌毒力因子和致病性密切相关,其毒力因子主要包括表型转换、黏附素、侵袭性酶以及溶血因子等.表型转换可以帮助白念珠菌适应宿主的组织环境;黏附素可以辅助其识别组织和定植;侵袭性酶破坏黏膜组织的完整性,增强其毒力;溶血因子帮助其获得营养物质供其生存繁殖.进一步阐明白念珠菌毒力因子和致病性的关系有望为白念珠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分离自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患者阴道的常见致病性非白念珠菌进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的鉴定。方法首先采用芽管试验、厚壁孢子试验、法国科玛嘉(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API20CAUX酵母菌鉴定系统将分离自VVC患者阴道内的念珠菌菌株鉴定到种,然后采用真菌通用引物将4种常见非白念珠菌(包括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进行PCR扩增,并选用MspⅠ和HaeⅢ两种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分析。结果在4种非白念珠菌中光滑念珠菌15株(7.50%),近平滑念珠菌7株(3.50%),克柔念珠菌5株(2.50%),热带念珠菌2株(1.00%);PCR扩增后均产生稳定、清晰的条带,扩增产物经MspⅠ,HaeⅢ酶切后分别产生4种和2种特异性带型。结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非白念珠菌中以光滑念珠菌为主;PCR-RFLP方法在鉴定常见致病性非白念珠菌中比较可靠、稳定、特异,但仍有方法繁琐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微孔板双探针杂交法快速鉴别都柏林念珠菌和白念珠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微孔板双探针杂交法,快速鉴别都柏林念珠菌和白念珠菌,并应用于临床分离株的快速鉴定。方法 利用真菌保守区核糖体基因和可变区内转录间隔区基因为靶序列,应用生物素标记的通用引物进行念珠菌DNA的PCR扩增,并将该PCR产物分别与固定在微孔板上的都柏林念珠菌和白念珠菌特异性探针杂交,经酶联显色反应测其A值。结果 能特异地鉴别白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标准菌株。对108株常规培养方法从临床标本分离的白念珠菌检测,结果显示106株菌株仅白念珠菌探针检测阳性,另2株菌株仅都柏林念珠菌探针阳性。结论 微孔板双探针杂交法能快速、特异地鉴别都柏林念珠菌和白念珠菌。  相似文献   

9.
白念珠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致病真菌,其毒力因素主要包括黏附因子、利于侵入酶的因子、白念珠菌的形态发生及表型转换等。白念珠菌毒力因子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脲裂解方法,分裂基因法,用系统化处理方法来分析基因功能以及通过差异显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寻找可能的与毒力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雌激素对白念珠菌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LRP3炎性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将其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白念珠菌组、白念珠菌+10~(-10)mol/L17β-雌二醇组、白念珠菌+10~(-9)mol/L 17β-雌二醇组和白念珠菌+10~(-8)mol/L17β-雌二醇组。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NLRP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F-κBp65和caspase-1p20的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巨噬细胞在白念珠菌的刺激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内NLRP3 mRNA的表达、NF-κB和caspase-1p20活性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L-1β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加入雌激素干预后,随着雌激素浓度的增高,细胞内NLRP3 mRNA表达、NF-κB和caspase-1p20活性、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L-1β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抑制白念珠菌诱导的NLRP3表达、caspase-1的活化和IL-1β的分泌。  相似文献   

11.
白念珠菌磷脂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念珠菌是免疫功能低下宿主的条件致病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 ,目前已肯定磷脂酶在其致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现将近年来对白念珠菌磷脂酶的研究从分子特性、编码基因及其表达以及在白念珠菌致病中的作用等作一综述 ,从而为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白念珠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致病真菌同时又能与人类共栖生存 ,有关其毒力因子的研究人们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白念珠菌的毒力因子包括黏附因子、利于侵入的酶、酵母相和菌丝相之间的转换及表型转换等。主要综述了对白念珠菌有关黏附和侵入方面的毒力因子方面的研究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间接研究,趋向于肯定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在白念珠菌病发病中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中此酶在分子特征、基因及其表达、分泌机制和致病机理等方面的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4.
白念珠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致病真菌同时又能与人类共栖生存,有关其毒力因子的研究人们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白念珠菌的毒力因子包括黏附因子、利于侵入的酶、酵母相和菌丝相之间的转换及表型转换等。主要综述了对白念珠菌有关黏附和侵入方面的毒力因子方面的研究进行。  相似文献   

15.
白念珠菌磷脂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念珠菌是免疫功能低下宿主的条件致病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目前已肯定磷脂酶在其致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现将近年来对白念珠菌磷脂酶的研究从分子特性、编码基因及其表达以及在白 念珠菌致病中的作用等作一综述,从而为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间接研究,趋向于肯定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在白念珠菌病发病中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中此酶在分子特征,基因及其表达、分泌机制和致病机理等方面的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7.
关于用单克隆抗体研究白念珠菌表面抗原表达的研究很少,尚未见用单克隆抗体作系统性念珠菌病诊断的报告.新近我们以完整白念珠菌孢子免疫小鼠,获得一株针对白念珠菌表面抗原(可能是甘露聚糖)的单克隆抗体E8H10.它除与白念珠菌有反应外,尚与热带念珠菌、高里氏念珠菌有反应;仅对20株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中的s株起反应.用E8H10通过免疫荧光法直接检查标木中的念珠菌,较常规培养法速度快,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阴道白念珠菌致病株与携带株分泌性蛋白酶的活力,以探讨其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培养基对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阴道白念珠菌分离株的分泌性蛋白酶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致病株组和携带株组分泌性蛋白酶阳性株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但二组间酶的活力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发病可能与白念珠菌分泌性蛋白酶在宿主局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侵袭性念珠菌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但该病缺乏敏感而特异的诊断方法。本文综述了一些早期诊断侵袭性念珠菌病的非培养方法,包括:白念珠菌抗原测定、抗白念珠菌某些特殊抗原抗体的测定、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液中的念珠菌DNA以及白念珠菌代谢产物的测定。这些方法将为临床早期诊断侵袭性念珠菌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IgA在念珠菌性阴道炎(CV)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CV组、健康组及带菌组阴道分泌物中sIgA含量,用体外粘附方法测定白念珠菌对阴道上皮细胞(VEC)的粘附能力,观察sIgA水平时白念珠菌粘附VEC的影响。结果CV组sIgA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和带菌组(P<0.01);CV组白念珠菌在含sIgA阴道分泌物中粘附能力高于健康组和带菌组(P<0.05);白念珠菌在不含sIgA阴道分泌物中粘附能力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白念珠菌临床株和标准株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IgA对白念珠菌粘附VEC有抑制作用,sIgA水平的降低是CV发病的原因之一,与白念珠菌来源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