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衄方治疗小儿鼻衄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衄为学龄期前后小儿常见病症,本病在部分患儿中可反复发作,直接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近年来笔者根据小儿病理特点,自拟清衄方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中有资料记载的32例患儿的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单存由鼻病引起,亦可由全身疾病所致。出血时间可在白天人清醒状态下,也可在夜间睡梦中,可单侧出血,亦可双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出血部位大多在鼻中隔前下方。  相似文献   

3.
将小儿鼻衄辨证分为脾胃积热、肺阴亏虚、气不摄血三型,以加味四君子汤随症加减治疗该证46例,结果痊愈33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艾灸治疗小儿鼻衄3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32例小儿鼻衄患儿均为2004年11月-2006年5月间我科门诊病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4~12岁,轻者鼻出血一周1次,重者鼻出血一周2~3次。所有患儿均经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检测无异常,由外伤引起者不在本病治疗范围。32例患儿就诊时都无出血表现。  相似文献   

5.
陈连明 《四川中医》2007,25(3):97-97
目的:寻求治疗鼻衄的有效良法。方法:临床运用降逆止衄方(代赭石30g,半夏15g,仙鹤草30g,蒲黄、牡丹皮各15g,白芍20g,甘草10g),每日服1剂,疗程2~10日。结果:治愈104例约占88.1%,好转12例占10%,无效2例占1.9%,总有效率98.1%。结论:降逆止衄方治疗鼻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小儿鼻衄乃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多于春季或伴流感发作。其病因以肝肺火上炎居多,且用药应遵其儿童生理与成人之不同,故笔者择古今所长自拟一方屡试见效,特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加味桑菊饮治疗小儿鼻衄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48例患儿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最小2岁半,最大13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年;8例为初发,40例为反复发作。诊断标准为小儿不同程度的鼻衄,鼻腔内有活动性出血点,鼻粘膜红赤或干燥。2治疗方法药物组成:桑叶、菊花、苦杏仁、生甘草、侧枯叶、仙鹤草、桔梗、荆芥炭各eg,鲜茅根、鲜芦根、丹皮各IOg,薄荷(后下)3g,黄答g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3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分4次温服。3治疗结果在鼻出血的患儿中,因病程长短不一,服药后最短2天,一般1周后鼻出血即止。48例经治后全部治愈,并随访1年无复发。4病实举例…  相似文献   

8.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门诊常见病,出血部位多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即利特尔动脉丛),小儿鼻出血几乎全部发生在该部位。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以30%三氯醋酸烧灼治疗小儿鼻出血80例,取  相似文献   

9.
女子在月经将要来潮前的1~2天,或是正值经行之际,或月经刚刚干净的1~2天,口鼻出现周期性的少量出血,但数日之后可自行消失者,称之为"经行吐衄"。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肝肾阴虚、肝郁化火、胃火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肝脾同治”理论,结合患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探讨小儿抽动障碍的病因病机、中医发病机制、辨证思路及治疗方法,并分析导师杨志华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临床经验,为本病的临床有效治疗提供指导。导师杨志华论治小儿抽动障碍以“肝脾同治”为主,强调镇肝息风、疏肝理脾为根本治法,临床效果显著。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1.
治疗小儿汗证,常用补益气阴、调和营卫、清热利湿之法。临证尚见木旺克土,积热蒸腾,迫津外泄之证,治从肝脾,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2.
2004年6月至2011年4月,笔者外用中药面膜粉治疗黄褐斑86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86例均为本院门诊女性患者,年龄16~46岁,平均(34.16±4.20)岁;病程最长21年、最短6个月、平均(4.18±2.69)年,肝郁湿滞型42例、肝肾阴亏型28例、脾肾阳虚型16例。  相似文献   

13.
宋文瑶 《四川中医》2008,26(5):87-87
小儿由于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故容易导致肝木克伐脾土.逍遥散为调和肝脾的要方,用其治疗儿科各种杂病,符合小儿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14.
1.小儿感冒 小儿感冒是最常见的多发病之一,是由病毒或细菌等引起的鼻、鼻咽、咽部的急性炎症。因为小儿形气不足,卫外不固,容易感受外邪,所以本病尤为常见。小儿感冒是以发热、咳嗽、流涕为主症,其突出的症状是发热,而且常为高热,甚至出现抽风。所以虽为感冒,在小儿可以比较严重,如迁延不愈,也可以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等。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小儿疳积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疳积是幼儿期间的常见病,多由于喂养不当,饮食不节,停聚肠胃,积而不消,停滞不化而出现全身的病症。自2000年以来,笔者用针灸治疗小儿疳积10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均来自门诊,男48例,女52例;发病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4岁零2个月。5个月~1岁以下的5例,1~2岁以下的75例,2~3岁以下的15例,3岁及以上的5例。  相似文献   

16.
王树国 《陕西中医》2011,32(11):1524-1524
<正>小儿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多发于秋季,有时病程迁延不愈,增加患儿痛苦。本科于2004年8月~2006年12月,应用人参汤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10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肾病综合征,属于中医“水气病”范畴,其标在肺、其本在肾、其制在脾、本虚而标实。本虚指肺、脾、肾三脏损。肺气不足,宣肃失司,小道不利;脾弱气虚,水湿失运,湿浊内蕴;肾虚不固,封藏失职,精微外泄,是由水湿泛溢肌肤,周身浮肿,蛋白下泄而肾病,故治疗重在脾肾。临床辨证分为肾虚湿滞,脾肾阳虚,肾阴亏虚三类,且常互为因果。患儿正气本虚,简易感受外邪,使病情反复。表邪未解时,必须宣肺祛风行水消肿,祛邪治标为先,而病久缠绵,或失治累及肾本,  相似文献   

18.
赤浊是指小便或精液中混有血丝或血块,排尿时无明显疼痛,虽间有轻微的胀痛或热痛,但不似血淋的小便艰涩,疼痛难忍。因此一般以有痛的叫“血淋”,不痛的叫“溲血”。本病成因,大体可分为热伤与劳伤两方面,热伤以心肝二脏为主,劳伤则以房劳伤肾为主。此外,久病气血俱虚,阴阳不能相守,致脾不统血,以及肺虚及肾,热伤阴络时,均可导致尿血赤浊。男科治疗赤浊可取乌桕心50g,大水钱草50g,生茶根20g,鲜茅根18g,车前草30g。上药均用生品,煎水3碗,取1碗内服,1日3次饭前服,至小便清以后,再服2次。其中第2~3服之后,每次减服1/4量。  相似文献   

19.
抑肝健脾汤治疗小儿厌食症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亚岚  安君玲 《新中医》2008,40(2):86-87
目的:观察抑肝健脾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患儿以抑肝扶脾立法,采用抑肝健脾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1.25%.结论:抑肝健脾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利用补元饮(由红参、黄芪组成)治疗血液病脾不统血症30例,其结果为:显效7例,占23.3%,有效8例,占26.6%;进步11例,占36.6%;无效4例,占13.3%;总有效率为8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