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正>脑性瘫痪(脑瘫)是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导致的持续存在的粗大、精细运动功能发育异常的综合性疾病[1]。痉挛型脑瘫是脑瘫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类型的50%以上,以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明显增高、姿势异常、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2]。此外,痉挛型脑瘫还会继发功能障碍,如肌萎缩、骨骼畸形以及协调障碍等,降低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影响运动技能的习得,限制患儿日常生活活动以及社会活动,对患儿生理、心理产生负面影响[3]。临床主要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水疗等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有一定效果,但训练项目少,趣味性较低,  相似文献   

2.
背景 我国脑性瘫痪发病率为2.48‰,由于高龄产妇增多和环境污染等因素,脑性瘫痪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脑性瘫痪患儿常伴随智力发育落后,其发生率为40%~65%。任务导向性训练及肌电生物反馈在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中,以针对运动功能为主,而针对智力方面的研究较为鲜见。目的 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性瘫痪患儿智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7年2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脑性瘫痪患儿6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观察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采用中国-比内智力测验手册及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测评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智商(IQ)。结果 试验完成时,剔除及脱落病例5例,有效研究病例64例,其中对照组31例,观察组33例。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国-比内智力测验手册及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IQ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中国-比内智力测验手册及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IQ较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中国-比内智力测验手册及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IQ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 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能更有效地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的智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将68例脑瘫患儿按性别、年龄、分型、病情进行随机配对设计.对照组(34例):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生物反馈+任务导向性训练.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66项,以盲法测评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GMFM-66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0.01,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更有效地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年龄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层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及12周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88(GMFM-...  相似文献   

5.
朱艳芳 《甘肃医药》2020,(5):408-410
目的:评估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探索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的有效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康复训练的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悬吊训练,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GMFM-88)分别对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GMFM D、E区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训练可以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双下肢患儿的步行和运动能力优于单纯采用常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判断脑瘫患儿智力改善对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4 ~6 岁轻度智力落后、GMFCS II级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50例,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5). 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进行康复治疗,治疗组加脑功能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评定中国比内智力量表、粗大运动功能,观测2组患儿智力水平、粗大运动功能量表( GMFM-88)之 D 区 、E 区分值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定分值改善程度以比较观察疗效. 结果: 治疗组智力水平较治疗前有改善( P<0 .05 ). 治疗后2组GMFM-88之D区和E区评分较治疗前有改善( P<0 .05 ) ,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 治疗组粗大运动功能评定分值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脑瘫患儿智力改善会促进粗大运动功能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功能训练对脑瘫患儿的影响。方法对61例脑瘫患儿通过实施3个月综合康复功能训练,观察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时综合功能评分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患儿综合功能、MBI评分干预3个月后显著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康复功能训练能提高脑瘫患儿的认知、言语、运动能力,自理动作和社会适应等综合功能,显著改善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覃章平   《中国医学工程》2009,(4):271-273
目的探讨肌力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10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以神经发育技术为基础的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肌力训练。治疗后2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评分的五区水平相当,治疗后2个月,所有患儿五区的评分较治疗前增高(P〈0.05),而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A区、B区评分水平基本相当(P〉0.05),C区(P〈0.05)、D区(P〈0.01)和E区(P〈0.01)试验组均要高于对照组。至治疗6个月时,康复水平进一步提高。组间比较仍以C区、D区和E区试验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肌力训练能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尤其对患儿的爬、跪、站、走、跑和跳能力改善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训练改善学龄期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步行速度的效果。方法将荥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学龄期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康复训练,研究组在传统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运动平板训练,比较两组患儿训练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88(GMFM-88)及步行速度。结果训练后,两组患儿的步行速度和GMFM-88评分均有所改善,研究组训练后的步行速度和GMFM-88站立项及走跑跳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学龄期脑瘫患儿进行运动平板训练,有助于增强其粗大运动功能,提高步行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有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脑瘫患儿80例 ,根据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38例 ,治疗组42例.对照组采用以bobath为主的运动疗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推拿、电疗、作业治疗 ,神经营养因子药物 ,水疗、穴位注射.每组均每日一次 ,20天为一疗程 ,每个疗程间隔10 天 ,坚持一年以上相应的康复治疗.结果:2 组患儿在治疗前分别以GMFM -88测定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组治疗前GMFM -88总分23.83 ± 4.58 ,治疗后50.71 ± 9.04 ,(P<0.05);单纯运动治疗组治疗前23.42 ± 5.41 ,治疗后44.71 ± 8.51(P<0.05);两个组间治疗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 ,综合康复治疗组疗效高于单纯运动治疗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痉挛肌治疗仪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30例。在综合康复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痉挛肌治疗仪治疗。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GMFM)及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肌痉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而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痉挛肌治疗仪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能更加明显改善痉挛状态,提高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学创新》2016,(24):132-135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治疗的痉挛型偏瘫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次治疗过程中抽出15 min进行专门的核心稳定性训练,两组均治疗3个月。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iodex Balance System动静态平衡测试系统进行立位平衡功能测试。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总体稳定指数(SI)、前后稳定指数(APSI)、左右稳定指数(MLSI)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痉挛型偏瘫患儿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人群为基础调查和分析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和脑瘫高危因素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收集成都市行政管辖范围内20个区县残联登记在册的2~12岁脑瘫儿童的脑瘫高危因素和基本信息,应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对粗大运动功能进行分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调查2~12岁脑瘫患儿333例,男女构成比为1.15∶1,平均(6.32±2.74)岁,6-P >0.05)。结论 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分级与成都地区脑瘫高危因素之间未见相关性,尚不能用脑瘫高危因素来提示或预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抗痉挛治疗对脑性瘫痪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接受以上田法为主的抗痉挛治疗并神经发育疗法;对照组只接受神经发育疗法,采用大运动评价表(GMFM)进行功能评定及修订的Ashworth量表(MAS)评定痉挛程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大运动功能评分及痉挛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痉挛治疗是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痉挛程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功能训练对脑瘫患儿语言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92例确诊并在该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脑活素输注、针灸、水疗及高压氧等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早期运动功能强化训练(Bobath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GMF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48% vs 71.74%)(P<0.05)。观察组GMF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8.62±4.22) vs (49.26±4.53)(P<0.01)。结论早期运动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并促进脑瘫患儿语言功能及运动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宫为大  纪红  许凤丽  赵甜甜  陶刚 《中医学报》2020,35(7):1564-1569
目的:观察循经针刺联合Bobath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智力恢复及脑血流动力变化的影响。方法:94例痉挛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平均分为针刺联合组和康复治疗组。针刺联合组给予循经针刺联合Bobath疗法治疗,康复治疗组给予Bobath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gross mor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M)评分、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fine motor,PDMS-FM)评分、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改良Ashworth分级法(modified Ashworth classification,MAS)评分、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GDS)评分以及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收缩期峰流速(systolic peak flow velocity,Vs)、平均峰流速(mean peak flow velocity,Vm),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GMFM和PDMS-F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针刺联合组的GMFM评分为(113.32±10.45)分,PDMS-FM评分为(105.64±9.86)分,明显高于康复治疗组的(76.19±8.37)分和(79.83±8.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BS评分高于治疗前,MAS评分低于治疗前;针刺联合组的BBS评分为(50.24±6.18)分,显著高于康复治疗组的(37.53±4.62)分,针刺联合组的MAS评分为(2.17±0.54)分,显著低于康复治疗组的(3.26±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格塞尔婴幼儿发展4方面发展商数(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同时治疗后针刺联合组的动作能DQ为(83.61±7.74)和应物能方面DQ为(82.29±7.65),明显高于康复治疗组的(66.35±6.58)和(63.37±6.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Vs、Vm均显著升高,且针刺联合组显著高于康复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PI均显著降低,且针刺联合组显著低于康复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针刺联合Bobath疗法有助于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与精细运动功能,改善平衡能力以及肌肉痉挛情况,提高智力水平,加速脑内动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儿童滑轨悬吊单元治疗运动发育落后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出53例在院治疗患儿,其中儿童滑轨悬吊单元组(悬吊组)32例,传统物理治疗组(功训组)21例。功训组患儿接受常规运动疗法治疗,悬吊组接受滑轨单元训练治疗,每周训练5 d,每日1次,每次30 min,持续4个月。训练前后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对患儿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结果训练后,悬吊组粗大运动原始分数和粗大运动发育商较训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功训组粗大运动原始分数较训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训组粗大运动发育商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滑轨悬吊单元训练能够显著提高运动发育落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