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西医治疗多采用对症治疗,临床疗效一般,且其长期使用有一定不良反应,中医通过辨证论治,从整体出发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FD的研究越来越多,该文就近5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做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为脾胃病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根据多年的诊治经验及学习、文献研究,发现西药治疗FD效果不佳,初次及短期用药时,患者可有一定的获益,但FD的疾病特点为难以根治,病程较长,各类诱因又可再次导致患者发病,长期反复用药效果欠佳,且增加肝肾负担.经过对各类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许多中医药内治及外治方法治疗F...  相似文献   

3.
谢晶日  刘毕赢 《中外医疗》2023,(6):190-193+198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致使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西医多以对症治疗为主,短期内治疗效果显著,但具有易复发的缺点。而功能性消化不良作为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在治疗上具有持续性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目前主要采用中医内治法和外治法,本文将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琳 《中外医疗》2010,29(20):142-14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的一种.属临床常见病。目前对其病因病机仍未完全明确,亦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案,而中医药治疗FD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本文就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ispepsia,FD)是指以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和早饱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国内统计,FD约占胃肠道专科门诊患者的1/3以上,欧美国家人群消化不良的发病率为21%40%,其中FD占40%-70%,因其较高的发病率,近几年一直是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机是肝郁气滞、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湿热郁结,最终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病变部位在胃,与肝、脾等脏腑密切相关。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防治中,遣方用药必须谨守其主要病因病机,才是取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疗程短特点。中医学者在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专药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该病的中医治疗现状,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其病因不详 ,目前 ,认为与上消化道动力功能障碍或胃排空延缓关系密切。近年来 ,有关中医药对胃动力的调节和改善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的新展作以收集整理  相似文献   

9.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以前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关于FD的定义目前尚无一致性的意见,但其基本概念为“无器质性原因可查的上消化道症状群”.该症状群包括类似溃疡的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金波 《医学综述》2011,17(22):3431-343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目前多数认为与胃肠运动障碍、内脏敏感性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激素、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但任何一种发病学说都无法概括该病的全部临床表现。目前一致观点认为,此病是多种发病机制共同参与和共同作用的结果,脑-肠轴以及其相关的胃肠激素备受关注。现就近年来有关FD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着重论述胃肠激素在FD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近年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病机的认识和治疗现状。方法查阅文献,结合临床,综合论点。结果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为FD的基本病机,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潜力和优势。结论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基本病机,深入开展对FD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与优势。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机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任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群,过去也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但因内涵欠确切,现已少用.中医界根据FD临床表现的主症不同,将其分别归属于"胃脘痛"、"痞满"、"反胃"、"嘈杂"、"呕吐"等范畴.第二届联合欧洲消化病周(1993.7.巴塞罗那)1500名专家估计,因消化不良症状就诊于保健门诊的患者约占门诊人数的30%,消化专科门疹中上升到70%[1].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上腹不适综合征,属中医"痞满"、"胃脘痛"等范畴、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了引起这些症状的胃肠道、肝胆道及胰腺等器质性疾病,西医治疗一般选择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PPIs)及胃肠动力药.在用上述药物疗效欠佳且易复发的情况下用中药旋覆代赭石汤治疗气滞型功能消化不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中医药对胃动力的调节和改善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法与方药、问题与展望等方面对近5年多来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定义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FD) ,又名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有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痛或不适、腹胀、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烧心等 ,病程超过 1 2周以上而未发现器质性疾病。 FD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因病不能工作而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显著 ,并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 ,因此对 FD仍在不断深入的研究。2 FD的类型FD根据不同的症状分成几种亚型 :1溃疡样消化不良 :上腹痛为主 ,可表现为“典型的消化性溃疡”症状。 2动力障碍样消化不良 :表现为胃排空迟缓的症状如早饱、恶心、腹胀等。3…  相似文献   

18.
中医辨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水章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241-424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上腹不适、疼痛、胀满、早饱、食欲不振、嗳气、恶心、烧心等消化不良症状,经化验、消化内镜和影像检查除外器质性病变的临床症候群。其人群发病率高达20%~40%,约占胃肠消化门诊的52.85%。2003年5月至今,笔者采用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系指除器质性疾病而见的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疼痛、食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厌食、恶心等上腹不适症状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大多由于情志内伤、饮食伤胃、劳倦伤脾所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以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食后饱胀、纳少早饱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排除明显的器质性、代谢性、系统性病变,其患病率、复发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传统医学从整体观出发,主张因人而异、辨证论治,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优势。中医药对不同证型、不同症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具有疗效长久、不易复发等优点。本研究结合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研究,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病因病机、中药内服治疗、中医外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治疗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