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3例给予甲钴胺联合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对照组43例仅给予甲钴胺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当归四逆汤"及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寒凝血瘀型)的临床优效性研究,为中医药指导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有力证据,拓宽治疗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及前瞻性观察的试验方法,筛选出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寒凝血瘀型)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个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糖尿病控制血糖基础治疗上,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当归四逆汤",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每次500μg,日3次餐后口服),疗程8周,分别观察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证候评分、上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将所得观察数据,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中药复方汤剂"当归四逆汤"治疗后,治疗组测定患者上肢的正中神经、下肢的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显示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经过甲钴胺片口服治疗后,患者的上肢正中神经、下肢的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及上肢的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下肢腓总神经及下肢的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较治疗前改善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与对照组间比较,针对下肢的腓总神经及下肢的胫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患者上肢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改善程度,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中医证候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药复方汤剂"当归四逆汤"可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寒凝血瘀型)下肢的腓总神经、下肢的胫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甲钴胺片组,针对上肢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同样改善明显,与甲钴胺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3.
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2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甲钴胺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结合电针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症状和体征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7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铺灸疗法联合甲钴胺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2组患者均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铺灸治疗。14 d为1个疗程,持续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神经传导速度、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及总有效率。结果 2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血清NSE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状评分、血清NSE水平低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7.80%(36/41)高于对照组的70.7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灸疗法联合甲钴胺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并修复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5.
王英红 《新中医》2015,47(1):86-88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黄连素治疗对血糖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将11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连素治疗。比较2组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变化,检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Hb A1c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Hb A1c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SNCV、MNCV较治疗前均显著延长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SNCV、MNCV较对照组延长更加显著(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甲钴胺与黄连素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燥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仅予口服甲钴胺治疗,治疗组予清燥汤联合甲钴胺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潜伏期(Lat),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CV、SCV及潜伏期(Lat)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燥汤联合甲钴胺治疗DPN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甲钻胺治疗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维吾尔族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熏蒸组、甲钴胺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0例。熏蒸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甲钻胺组给予甲钻胺片口服治疗,联合组在甲钴胺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熏蒸治疗。治疗8周后,进行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和神经传导作用测定。结果①TSS评分:组内比较,三组的T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有显著性统计差异(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和甲钴胺组组间比较,TSS评分有显著性统计差异(P0.05)。②感觉神经速度测定(SCV):治疗后,3组感觉神经中正中神经和腓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组间比较,联合组高于甲钻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运动神经速度测定(MCV):治疗后,3组运动神经中正中神经、腓神经和胫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联合组高于甲钴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甲钴胺治疗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但可以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祛痰活血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2例,治疗组50例。2组均采取常规降糖及口服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治疗组加用自拟祛痰活血通络方。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神经症状、体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前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2组治疗前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治疗组治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痰活血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服用甲钴胺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4周后对两组病人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10,P〈0.05);观察组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0.
胡洁云  罗虹 《新中医》2015,47(2):81-8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肌电图变化。方法:将8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9例,西药组40例,西药组给予甲钴胺片联合阿米替林片西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化瘀通络方联合针刺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记录其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症状评分变化情况及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差异。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为95.92%,西药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及胫前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中西医结合组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沈建国 《新中医》2015,47(11):81-83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联合甲钴胺片治疗气虚脉络郁滞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气虚脉络郁滞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2组患者均给予饮食调节、运动锻炼、皮下注射胰岛素、服用降糖药物等西医基础降糖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甲钴胺片,治疗组则加用由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而成的汤药治疗,2组连续治疗1月。观察患者主要证候积分变化,比较临床疗效,用肌电图检测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1.1%,低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下肢麻木、皮肤瘙痒、全身乏力、眼睛干涩等主要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各项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加,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而成的汤剂功可益气养血、化痰通络,其谨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病机特点,联合甲钴胺片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利于神经传导速度的提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加甲钴胺1000μg静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法,均以1个月为1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和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MNCV、SNCV差异显著,对照组治疗前后MNCV、SNCV无显著差异.结论 中药熏洗与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口服治疗,观察组选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甲钴胺口服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者血糖、尿素氮、肌酐、血压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胫神经和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只有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P0.05),其余各项均无差异。观察者治疗后胫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加快(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除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无差异外,其他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3.18%,优于对照组的81.82%。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消痹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加用消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感觉传导速度(SNCV)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痹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AEGs和其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糖尿病基础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当归四逆汤,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指标及AEGs及其受体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运动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AEGs及其受体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之上加服当归四逆汤较加服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提高临床疗效,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液流变,最重要的是降低患者AEGs及其受体的水平参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符合标准的患者积极控制血糖,同时给予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和口服甲钴胺胶囊,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48例患者显效32例、有效14例和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83%;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有效率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珍宝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治疗组采用珍宝丸联合甲钴胺治疗,疗程45 d。观察治疗前后腓总神经、胫神经、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TCSS评分和蒙医症候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TCSS评分和蒙医症候评分及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珍宝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linical Trails.gov、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内公开发表的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两名独立研究者评价文献质量,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累计163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RR=1.41,95%CI(1.32,1.51),P<0.01],改善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D=4.44,95%CI(3.31,5.57),P<0.01]、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D=3.78,95%CI(2.78,4.78),P<0.01]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D=4.27,95%CI(3.36,5.18),P<0.01]、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D=4.46,95%CI(3.14,5.77),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甲钴胺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明显优于甲钴胺单药治疗,且二者联用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但由于纳入文献数量较少、质量欠佳,该结论还有待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40)与对照组(n=38),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之上肌肉注射腺苷钴胺,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之上穴位注射腺苷钴胺,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77.50%)显著高于对照组(57.8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CV与M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CV与MC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行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且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辅助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并口服甲钴胺片;观察组加服木丹颗粒,均连续服药治疗8周。对两组治疗后氧化应激和神经传导速度指标进行比较,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GSH-Px和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腓总神经SNCV以及腓总神经MNCV等肌电图检查结果均有改善,并且观察组上述神经传导速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5.08%,观察组为6.5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木丹颗粒辅助治疗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提高下肢神经传导速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