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并控制多重耐药菌在老年病科室的传播,避免交叉感染,保障其他患者的安全。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多重耐药菌感染的49例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论: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时,我们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去隔离病人,控制住各个环节,采取得力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和隔离措施,防控院内感染的暴发。方法:总结我科2014年2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的有效护理和隔离措施,包括加强手卫生、严格执行隔离规范、加强各种导管的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结果:由于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未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和传播。结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及隔离措施十分重要,能有效防止耐药菌的传播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位置、感染原因及其预防的有效对策。结果:从98例患者中共分离出76株多重耐药菌,22株为非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最多,占43.4%;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占19.7%;13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占17.1%。患者住院时间、多发伤、使用镇静药、有创机械通气超过48h等均为耐药性的常见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院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且危险因素比较多,医院要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降低医院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康复科收治的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探讨临床护理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工作的影响。所得结论为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实施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督促医务人员、保洁员、护工手卫生的落实,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重耐药菌感染在院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和控制ICU多重耐药菌传播及暴发的有效措施及护理干预。方法:通过我科ICU对自2009年01月——2010年01月收治的401名患者采取的护理干预方法的研究分析。结果: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22人,感染率为5.37%,未发生一例MDRO的暴发事件。结论:加强人员管理、重视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定完善的MDRO感染监测制度是预防和控制ICU内多重耐药菌传播及暴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和控制ICU多重耐药菌传播及暴发的有效措施及护理干预.方法:通过我科ICU对自2009年01月--2010年01月收治的401名患者采取的护理干预方法的研究分析.结果: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22人,感染率为5.37%,未发生一例MDRO的暴发事件.结论:加强人员管理、重视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定完善的MDRO感染监测制度是预防和控制ICU内多重耐药菌传播及暴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KTQ管理方法提高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方法:2018年7~12月运用KTQ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多学科协作,规范多重耐药菌管理的各个环节,比较2018年1~6月(管理前)和管理后ICU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效果。结果:管理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管理前;管理后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KTQ管理方法能改善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孙薇  陈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3):121-12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原因及干预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老年病科收治的39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感染部位及所采取的方法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39例,感染率为3.42%;其中下呼吸道感染23例,占58.97%;泌尿道感染14例,占35.90%;血液感染2例,占5.13%。感染病原菌主要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在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规范医疗护理操作行为,认真落实手卫生,加强易感人群的保护,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提高感染病人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某院外科患者定植菌/致病菌进行耐药性筛查,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MDROs)在医院内传播,减少医院感染。方法:将680例外科患者在手术前采集鼻前庭拭子接种于chromID MRSA、直肠拭子、腋窝拭子接种于chromID ESBL培养筛查。结果:收集680例患者标本,MRSA阳性率20.0%(136/680),ESBL阳性率36.9%(251/680)结论:外科患者定植/致病多重耐药菌比率大,术前主动筛查多重耐药菌,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做到早防早治,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李金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108-108
传染病医院呼吸道门急诊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空气中的飞沫、痰菌阳性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疾病,同时医院是病原微生物和各种传染病相对集中的地方,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扩散,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及医院感染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WHO通过调查提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消毒、灭菌、无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多部门联合管理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1月~2017年2月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多部门联合管理前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多部门联合管理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较管理前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多部门联合管理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2.
牛萍 《国医论坛》2014,29(2):45-45
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临床使用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临床常见的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多重耐药菌感染应用常用抗生素效果欠佳,故已成为治疗上的棘手问题,并伴有较高的病死率。多重耐药菌感染在社区或医院中可引起散发、交叉传播、甚至爆发流行,对婴幼儿、免疫缺陷者和老年人的威胁尤大。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全身免疫力降低,营养状况差,长期反复住院,既往病史复杂,加上放、化疗及介入手术等其他侵入性操作,处于医院这个感染源比较集中的场所,因而容易发生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医院多重耐药菌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各项防控和管理措施在减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9年1月起施行严格的多重耐药菌防控和管理措施,统计2017~2019年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以及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结果:2019年MRSA检出率明显高于2017年和2018年,CRPA和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明显低于2017年和2018年(P<0.05)。2018年CRPA检出率明显高于2017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明显低于2017年(P<0.05)。2017~2019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呈明显降低趋势,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则明显升高(P<0.05)。2019年隔离医嘱下达率、隔离标识放置率和手卫生设施落实率均明显高于2017年和2018年,病房物品专用落实率明显高于2017年(P<0.05)。结论: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意识、落实预防控制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发生率,需在院内感染控制中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状况,为降低和预防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8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感染情况调查,筛选出多重耐药菌感染者进行进一步调查分析。结果:筛选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20例,占15.00%;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手术创口和血液,分别占28.20%、24.50%和30.10%;分离出多重耐药菌株110种,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占75.30%。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情况严重,需采取措施预防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及分布,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细菌鉴定,同时用Whonct5软件对分离到的多重耐药菌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1~6月份分离多重耐药菌共计955株,检出数量最多的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411株、占43.04%,其次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89株、占30.26%,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CRE)171株、占17.9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84株、占8.79%;主要分布的科室为ICU 484株、占50.68%,神经重症病房249株、占26.07%,神经外科108株、占11.31%。4种多重耐药菌主要分离自痰标本,依次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92株(41.05%)、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78株(29.11%)、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138株(14.45%)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53株(5.55%)。结论:多重耐药菌主要来自医院呼吸道感染,提示应加强对高危科室及易感人群的监控,有效遏制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显微创伤手外科医护一体化模式下运行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方法的效果。方法:成立"医护一体化"多重耐药菌专项管理小组,对多重耐药菌管理质量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对策。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治疗及护理质量状况调查,比较实施前、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管理质量。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运行多重耐药菌管理后,医护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管理的理论知识,隔离措施、医疗用物专用等的不合格率均较实施前下降,(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多重耐药菌专项管理小组的成立有助于提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质量,有效促进医护沟通,提高医疗质量并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情况,并提出病房管理防控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发现的52例感染多重耐药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检测多重耐药菌的分布情况,并提出病房管理对策。结果:共检出多重耐药病菌52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2例,占42.30%,是检查中的感染菌最高的一种细菌。重症监护室是多重耐药菌人数最多的科室。结论:多重耐药病菌感染范围非常广泛,医院多个科室均有多重耐药菌患者,此病菌危害性极大,已经影响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加强病房管理,可以对其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泌尿外科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护理方案.方法:对37例多重耐药菌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所有病人顺利完成治疗并康复出院,无发生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康复之余,亦能防止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的发生和爆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碳青霉烯耐药与非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有效控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32进行细菌鉴定,按照CLSI推荐的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分离菌株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将细菌分为碳青霉烯耐药和非耐药2组。结果 171株鲍曼不动杆菌共有115株(67.3%)为多重耐药,56株(32.7%)为泛耐药。其中碳青霉烯耐药组中多重耐药菌株的分离率为96.1%(99/103),泛耐药菌的分离率为57.3%(59/103);而碳青霉烯非耐药组中多重耐药菌株的分离率仅为23.5%(16/68)。多重耐药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均极高,仅对多黏菌素B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为100%),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株流行极其严重,特别是在碳青霉烯耐药菌组中更为普遍。MDRAB不但耐药性强,并且极易通过医院环境、医疗器械及医护人员在患者之间传播,提醒应高度重视院内环境监测及控制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分布和感染情况,以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效果。方法对医院2014年1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的住院患者进行MDRO目标性监测,同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结果 2014~2016年从住院患者送检的病原学标本中共检出MDRO 312株,检出的多重耐药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256株,检出率为21.60%,革兰阳性菌56株,检出率为9.93%。2014~2016年MDRO检出数居前5位的分别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s-E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ESBLs-KP)、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标本来源以宫颈分泌物为主,123株占39.42%,其次为阴道分泌物61株占19.55%和脓液54株占17.30%。乳腺科、产一科、产三科是MDRO检出最多的科室。多重耐药菌感染以社区感染为主,204株占65.38%,医院感染26株,占8.33%,定植菌82株,占26.28%。结论对住院患者实施MDRO目标性监测,及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降低MDRO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