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藏医名老专家的医疗经验与学术思想是藏医学传承的精华,对藏医名老专家医技医术的传承是当前藏医药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向·初称江楚(1924-2010)是国家科技部从全国民族医药领域遴选出的首批20位名老专家之一,同时也是近现代南派藏医的杰出代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民族名老专家医技医术的抢救性传承研究”课题专门立项对其医技医术进行整理研究。本文仅就向·初称江楚运用藏医学理论治疗“查龙”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进行整理并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 2.5),收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藏医成方制剂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和《常用藏成药诠释》中藏医治疗"真布病"方剂并分析其组方用药规律。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藏医治疗"真布病"的方剂数据库,并应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次、常用药物组合、组方规律及新方分析。结果:筛选出治疗"真布病"的118首方剂进行分析,得出药物用药频次,演化得到新处方8个,表明藏医治疗"真布病"的药物以活血理气、利水祛湿、舒筋活络为主兼具清热凉血类。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藏医治疗"真布病"方剂进行数据分析,明确了藏医治疗"真布病"的用药规律,为藏医临床治疗"真布病"及新方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面瘫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健康及较复杂的面部的疾病之一,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的病变,俗称"口眼歪斜",藏医称"隆志布病"[1]。不受年龄限制,无季节性,多发病急速,以侧面部发病多见。现代医学称"面神经麻痹"。可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种。目前,藏医治疗隆志布病与其它疾病一样有其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总结采取中医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揭示《四部医典》中治疗真布病的方剂配伍内在规律。方法:收集《四部医典》中治疗真布病的方剂,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进行药物味、化味、效的频次分析。结果:诃子、毛诃子、黄葵子、决明子、余甘子、宽筋藤等是高频药物,但在治疗热型真布病和寒型真布病时用药规律不同,热型真布病多采用诃子、决明子、黄葵子等,六味中以苦味和涩味最常用,化味中苦化味最多,十七效中以寒、干、钝最多。寒性真布病多用诃子、毛诃子、旺查等,六味中以涩味和辛味最常用,化味中苦化味最多,十七效中以温、柔、热最多。结论:热型真布病治疗多采用凉性药物,寒性真布病治疗多选用热型药物对症下药,展现了《四部医典》方剂配伍中藏医独特的理论,对临床有极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统计归纳的方法,对《四部医典》《秀多医学汇集》《八支集要·如意宝》《零星秘诀集》等十多部文献中的藏医疑难病症"真布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分型等进行了研究。认为"真布病"的病因主要有寒、热之分;病机为三因素失调,黄水偏盛,聚于关节;证候主要为疼痛。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高原地区的疑难杂症“真布病”(类似类风湿性关节炎或中医“痹证”范畴)的基本概念与临床分型、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进行研究,对藏医药古籍文献《四部医典》《秀多医学汇集》《八支集要·如意宝》《零星秘诀集》等十多部经典文献中记载的基本概念与临床分型、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等进行统计与归纳、分析。分型主要有热性真布病和寒性真布病,病因主要有寒、热之分;病机为三大基因物质在外因与内因的影响下发生失调、胃火衰竭、饮食精微不化、代谢失常,导致体内黄水紊乱偏盛,病变扩散聚于周身与关节腔。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和藏医学同属于中国传统医学,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及理论体系,二者对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手段都有各自的特点。藏医真布病(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作为高原地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藏医学对真布病的认识不仅理论上有据可循,其疗效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药物疗法与药浴等外治疗法结合更是具有毒副作用小、效果显著、安全经济等优点。本文以藏医和中医的理论背景为基础,通过藏医真布病、中医痹症在病因病机及治疗手段等方面的对比,讨论藏医药治疗真布病的优势与特点,提出对藏医未来发展思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方向为藏医药浴法治疗"真布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和维普数据库(VIP)等中文数据库,纳入有效数据51篇,对藏药浴治疗方法进行分类总结。结果有29篇采用五味甘露药浴进行研究,有13篇采用联合内服药进行研究,有9篇进行联合外治进行研究。结论藏医药浴法治疗"真布病"有一定的优势,临床运用广泛,但是需进行系统研究,以期筛选最佳治疗方法,为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汇总中药、中药加抗生素、抗生素对急慢性布鲁菌病患者的治疗结果。方法对原始观察治疗个案登记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用"布病灵"治疗慢性布鲁菌病患者114例,治愈92例,治愈率80.7%,总有效率为100%;用抗生素治疗慢性布病患者127例,治愈25例,治愈率为19.7%,总有效率为50.4%。用"布病灵"加抗生素治疗急性布病患者240例,治愈209例,治愈率为87.1%;用抗生素治疗急性布病患者133例,治愈105例,治愈率为79.0%。结论"布病灵"对慢性布病患者的治愈率和"布病灵"加抗生素对急性布病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独抗生素治疗急、慢性布病患者的治愈率。布病灵与抗生素合用可及时杀灭了体内的细菌,改善机体的致敏状态,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藏药浴联合藏药消痹膏治疗“真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真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藏药浴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藏药消痹膏局部外敷,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浴联合藏药消痹膏可有效提高药物利用率,提高治疗效果,是治疗“真布病”较理想的一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藏医传统外治久巴(擦药)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藏医真布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性关节炎(藏医真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周内对照组30例骨性关节炎(藏医真布病)患者采用藏医口服常用治疗,治疗组30例骨性关节炎(藏医拜木骨痹)患者采用藏医外治久巴(擦药)疗法,观察两组关节疼痛缓解疗效比较,观察时间为一周.结果:治疗组骨性关节炎(藏医拜木骨痹)疼痛缓解有效率93.3%,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83.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藏医外治久巴(擦药)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藏医真布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常用口服藏药.  相似文献   

12.
<正>沈钦荣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深入研究张景岳"阳非有余,阴常不足"的思想多年,临证擅用"真阴为本"思想治疗筋骨病。现将沈师运用张氏这一学术思想治疗该病的经验整理总结如下。1真阴为本,阳中求阴张景岳《类经附翼·求正录·真阴论》谓:"所谓真阴之脏者,凡五脏五液,各有所生,是五脏本皆属阴也。然经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液皆归乎  相似文献   

13.
以中医学说探讨布鲁氏菌病与"湿温"、"疫毒"的相互关联;论述解毒化湿法在布病诊疗方面的辨证运用;阐释中医津液、湿浊与蒙医"巴达干"、"协日乌素"理论观念的纽带沟通;力求中蒙医药互补作用,探索联合治疗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中蒙医药长期实践经验的特长,减少布病复发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探讨李发枝教授运用辛润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首先分析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同时附以典型验案介绍其教授根据《素问·藏气法时论》"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之论,结合《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提出辛润法是运用辛味药通过开达肌腠、宣通脏腑、三焦之腠理,使津液敷布而达到润燥生津以治疗干燥综合征,并予以探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0例慢性布鲁杆菌病(下称布病)肾阳虚患者和7例健康人,进行24小时尿17羟含量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试验及血浆皮质醇昼夜节律测定,结果表明慢性布病肾阳虚患者存在着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通过温补肾阳法,药用全归饮治疗后,患者肾上腺皮质轴功能逐渐改善,可能是药物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及肾上腺皮质功能而获得的。  相似文献   

16.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发冷、发烧、出汗、乏力等,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则以肌肉痛和骨关节疼痛为主。布病临床症状与体征轻重缓急,与感染布氏菌毒力强弱有直接关系,毒力强的布氏菌致病力强,毒力弱的布氏菌致病力弱【1】。为总结布病防治经验,给布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现将我县2005~2011年确诊的235例布病的发病及临床特点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阿坝州藏医院、藏医药研究所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胃病专科建设,按藏医《四部医典》、《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及本院长期诊治经验,对木布病诊疗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于2012年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对此方案进行了优化整合后形成了完整的普瓦木布(胃溃疡)诊疗方案,今年在全国临床中试用。主要包括藏西医诊断标准,藏医特色疗法,疗效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布鲁氏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1])。从蒙医学角度而言,布病(新贺日呼病)是由粘虫、巴达干、希日或赫依、希日乌苏四证为主相互依存、侵害机体导致的肾虚无力,并引起腰酸膝软、关节不适等症状,属传统蒙医"痹病"范畴,又称"新痹病"。治疗以杀粘虫、调黄水、润疆、补肾、通脉为原则。故蒙医蒙药治疗布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9.
李鸣真治疗滑胎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光 《中医药学报》1997,25(6):20-20
李鸣真治疗滑胎的经验同济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附属同济医院杨光(430030)收稿日期:97-09-14李鸣真教授,系武汉同济医院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业医40余载,对妇科病造诣颇深。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深受教诲。本文就其研治滑胎经验作一介绍:中医称习...  相似文献   

20.
黄燕  李果烈 《四川中医》2012,(10):10-11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没有这个病名,属于中医学中的"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李果烈老师是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事心血管专业近50年。李师对冠心病的治疗有较深的造诣,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李师治疗冠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1冠心病的病因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