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琴  杨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283-285,288
目的:研究分析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及对其术后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自控镇痛组)45例和观察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4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血清疼痛依存指标与围术期的血清氧化应激、应激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6、12h与48h的疼痛程度、血清疼痛依存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3d及5d血清氧化应激、应激激素水平也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较好,对患者术后应激的控制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2.
外科门诊手术中肿胀麻醉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运春  王元喜  吴国聪 《北京医学》2006,28(12):720-722
目的 探讨外科门诊手术中肿胀麻醉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肿胀麻醉下行外科门诊手术1149例,对镇痛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中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0~3.1分,平均0.7分,术中患者疼痛耐受均为良好;术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O~2.9分,平均0.6分.所有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后均可自由活动.结论 肿胀麻醉下行外科门诊手术具有快捷、安全、疼痛耐受良好等优点,可扩大门诊手术范围,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3):299-301
目的:通过疼痛教育,提高住院患者对术后疼痛及疼痛控制的认知度及术后镇痛的接受程度。方法:将124例拟施行鼻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实验组由床位护士进行疼痛教育,对照组则未进行。术后统计患者要求镇痛的例数、镇痛的效果、术后睡眠时间及抽出膨胀海绵后鼻出血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术后要求镇痛的例数、镇痛的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后抽出膨胀海绵后鼻出血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疼痛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的认知度及术后镇痛的接受度,减少术后出血的几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肛肠手术患者采用超前平衡镇痛法对肛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肛门手术患者,分为超前平衡镇痛法组60例,长效镇痛法组60例。从术后立即、术后第3天、第7天对疼痛指数(PRT)和疼痛视觉类比量表(VAS)分别记分,记录术后镇痛剂使用情况,观察疗效。结果超前平衡镇痛法用于肛门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好,无不良反应。结论超前平衡镇痛法具有良好的术后止痛效果,在肛门手术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与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及恢复情况.方法:本文选择了本院收治的200例剖宫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在术后将硬膜外导管拔除,并依照产妇的疼痛程度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镇痛;观察组手术后不拔除硬膜外导管,并将其与自控镇痛泵连接.观察患者在手术48 h 后的镇痛情况、肛门排气及泌乳时间、24 h 哺乳次数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48 h 的镇痛情况、肛门排气及泌乳时间、24 h 哺乳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良好,操作简便、安全、不良反应小,对产妇术后的恢复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宗逵 《中外医疗》2016,(32):61-63
目的 探讨不同模式镇痛在妇科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该院妇科收治的65例微创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3组.A组患者术后静注地佐辛镇痛;B组患者术后以芬太尼联合地佐辛镇痛;C组患者于术毕前30 min静注地佐辛镇痛.以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于术后不同时段对患者的镇痛效果和镇静效果进行评估,观察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A、B、C3组镇痛优良率分别为80.95%、95.45%和90.91%,B组、C组镇痛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微创术后以地佐辛和芬太尼给予患者超前镇痛或联合镇痛,其镇痛效果优于术后单一用药镇痛且不会加重患者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骨科手术术后疼痛给很多患者带来痛苦,特别上肢手术,患者肢体活动不足会引起软组织和肌肉萎缩、肌肉功能退化、骨质疏松及关节僵硬,从而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受损.围术期上肢手术疼痛治疗,可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3个阶段的个体化多模式镇痛,其目的 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减少单一药品的用量和不良反应,本文对骨科上肢手术围术期镇痛的个体化多模式镇痛概念、疼痛评估方式、各种治疗方式的新进展进行综述,期待对围术期骨科上肢手术疼痛治疗提供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术后疼痛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症状,又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1].我院骨科自2008年采用微量泵镇痛作为骨科患者手术后常规镇痛方法.术后使用微量泵镇痛安全、效果可靠,很大程度上可减轻患者术后痛苦,并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但是,由于患者痛阈的不同以及镇静、止痛药效果存在的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对微量泵镇痛效果不满意.自2013年3月我科对术后患者采用非侵入性护理镇痛法联合微量泵镇痛,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患者自控镇痛技术(PCA)是一类可由患者预先自行控制镇痛药物给药量以减轻其疼痛的镇痛药物递送系统.静脉自控镇痛技术是PCA技术中研究和应用最久的,但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在高风险患者术后使用硬膜外PCA更为优越,而在上肢或下肢手术中应用外周神经PCA能够获得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在应用PCA技术时,应当尽量避免准备过程和PCA设备程序设定中的错误操作,这将有利于术后镇痛效果的提高,并将PCA不良反应最小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部手术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对腹部手术后行PCEA(72例)和PCIA(72例)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毕初始l2小时内PCEA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PCIA组(P<0.05),24~48小时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术后PCEA患者的下肢麻木、低血压及硬膜外导管脱落的发生率显著高于PCIA组(P<0.05),而PCIA患者血压升高的发生率更高(P<0.05).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肤瘙瘁等发生率两组相似.结论:腹部手术术后PCEA的效果优于PCIA,但镇痛管理更困难,不良反应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应用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治疗疼痛的护理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总结500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用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治疗疼痛的护理经验;结果本组病例术后护理效果满意、疼痛治疗效果好,术后恢复顺利,无医疗护理风险发生;结论腹部术后应用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治疗疼痛的护理安全及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帕瑞昔布钠联合胸段硬膜外镇痛对胸外科手术后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实施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80例进行对比观察,给予常规组9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术后安慰剂+胸段硬膜外镇痛处理,给予治疗组9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帕瑞昔布钠联合胸段硬膜外镇痛,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差异。结果:两组胸外科手术患者镇痛后的皮质醇水平、肾上腺激素水平、白细胞介素-6水平、疼痛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患者镇痛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实施帕瑞昔布钠联合胸段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应激水平,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3.
黄丽群  黄春玲 《吉林医学》2005,26(9):958-958
鼻部手术行鼻腔填塞后,患者常感疼痛不适,造成心理和情感上的不愉快.常用的术后镇痛方法在给药剂量、途径、时间及方法上过于机械,忽视了患者的个体差异,同时有效镇痛药物浓度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我科自2003年将患者自控镇痛注射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简称PCA)应用于鼻腔填塞术后的镇痛处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型镇痛泵镇痛的效果观察和护理.方法 选择2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给药,对照组术后即拔除硬膜外导管,按传统方法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使用镇痛剂.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4、8、12、24、48小时疼痛程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2)两组的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使用镇痛泵能有效地解决术后患者手术切口疼痛的问题,有助于患者术后提前下床活动,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疼痛是骨科手术后患者受到手术伤害刺激后的一种反应,切口持续的疼痛、紧张、焦虑的心理既影响休息,又易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还可以影响患者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降低术后恢复的信心,自控镇痛技术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新方法,镇痛效果好,但其在缓解疼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并发症,现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52例骨科手术后病人应用镇痛泵的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丙泊酚超前平衡镇痛法对肛肠手术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痔、裂、瘘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两组,其中丙泊酚超前平衡镇痛法(无痛组)60例,术前预先用丙泊酚静脉镇静,局麻手术,术末创面注射长效镇痛剂,术后用自控镇痛泵。对照组60例,术前口服萘普生钠镇痛,局麻下手术,术末切口长效镇痛剂,术后口服镇痛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镇痛麻醉满意率、术后疼痛、不良反应、患者满意率等。结果无痛组的手术镇痛效果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88.3%,术后疼痛情况、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超前平衡镇痛法在肛肠手术应用中安全有效且手术全程无痛,患者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17.
术后疼痛是人体受到手术刺激后的一种反应,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下肢手术患者常常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而需要镇痛治疗.而下肢手术大多数可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可采取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和自控静脉镇痛(PCIA).我科于2008年6月-2009年6月对62例下肢手术患者采用镇痛泵镇痛,取得了较好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术后疼痛是人体受到手术伤害刺激后的一种应激反应,可导致机体发生病理生理的改变.术后镇痛不仅旨在减轻术后痛苦,而且在于消除应激反应并提高患者自身防御能力,防止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我们比较了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外科术后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术后持续用镇痛泵患者的镇痛效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将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260例采用镇痛泵的患者作为实验组,260例采用肌肉注射镇痛剂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患者术后48h内疼痛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发生的情况.结果使用镇痛泵的实验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副作用及恶心、呕吐等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结论镇痛泵尤其话用于妇产科手术.其止痛效果明显,副作用少,较为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不适反应之一 ,如疼痛剧烈、持久 ,常需镇痛治疗[1] 。良好的术后镇痛可以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 ,利于患者术后呼吸、循环的稳定 ,减少术后并发症[2 ]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体验 ,不同的人对同一伤害刺激产生的疼痛感受也不同 ,镇痛效果也各异[3 ] 。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EpiduralAnalgesia ,PCEA)是目前下肢手术较为理想的镇痛方式。我们通过观察骨科下肢术后患者使用硬膜外镇痛情况 ,旨在了解镇痛泵对下肢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采用非随机方法取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