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苗医药是我国传统民族医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独特的疗效和研究价值,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苗医药的开发和保护尚不彻底。本文以云南文山州边境苗医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从传承方式、民众认知等角度分析当地苗医的传承现状并提出可行性意见,以期为云南当地苗医药的开发和保护提供参考,为苗医的区域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结合云南民族医药发展的实际和特点,坚持医与药,抢救与保护,发掘整理与研究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对云南省少数民族医药单方验方进行全面收集,开展系统发掘,规范整理,科学研究与评价,建立云南民族医药单验方资料库,发现、储备、开发一批有研究开发前景的单验方,为"云药"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苗药研究与开发的广泛开展和苗药产业化的迅猛发展。凸现了对苗药高级专业人才的相应需求。为了进一步推进苗医药学科和产业化发展,贵阳中医学院在多年苗医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精心的准备,于2006年起正式开办了中药专业苗药方向,填补了苗医药本科教育的历史空白。这是苗医药发展史上的一件令人兴奋的大事,也是苗药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一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反复征询和探讨,并获得了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贵州省民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使我们受益良多。现将开设的定位及特色课程设置等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苗族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苗医药发展领域,建设有高度共享功能的苗医药资源数据库,可为临床及教学提供依据。根据实践需求,将苗医、苗药及苗族外治疗法等信息资源纳入研究。同时,对数据库的开发意义及需考虑的问题作出总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贵州苗药资源丰富,苗医药特色突出,是苗族人民数千年来传承至今的宝贵文化财富,具有悠久的传承性、突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近几年来,贵州苗药经筛选、研究与再评价,已研究开发出上百种苗药药材及成方制剂,先后经批准作为贵州地方标准及国家标准准予生产并走向市场。贵州苗药研究开发与再评价的这一过程,有力地推进了贵州中药现代化的进程,打造与锻炼了贵州医药行业和促进了贵州医药产学研的发展,并使贵州以苗药为特色的医药产业,获得了一大批具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独家产品竞争优势和独家二次开发优势的无形资产及宝贵财富,为贵州医药产业、贵州社会经济和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云南民族医药古籍是民族医学学术价值的载体,它承载着少数民族数千年来积累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而实现云南民族医药古籍保护和利用的有效途径——数字化,也是对其进一步的开发和知识发掘的重要基石。目前,云南民族医药古籍数字化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也逐步成为了现代古籍整理的一种新趋势。因此,用整体的思维来对云南民族医药的古籍数字化建设提供质量控制,也就是建立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再对云南民族医药古籍数字化的案例进一步思考和总结,从而整理出综合评价的标准。本文从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包括收集整理、检索、研究支持和服务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供云南民族医药古籍数字化的发展具体的可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结合云南民族医药发展的实际和特点,坚持医与药,抢救与保护,发掘整理与研究开发相结合的原则,采用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傣族医药单验方进行一次系统的田野调查收集。对所收集的傣族医药单验方规范整理,科学研究与评价,建立傣族医药单验方资料库,发现、储备、开发一批有研究开发前景的傣族医药单验方,为"云药"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8.
建宇  李杨  少谦 《光明中医》2009,(8):1522-1522
6月24日,四川省兴文县苗医药研究所在县中医院成立,这将对兴文县传统医药事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为继承与创新苗医药学术,在疾病防治中发挥苗医药的特色优势,兴文县委、县政府把振兴与发展民族医药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县委书记郭朝辉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成立了“兴文县苗医药研究所”筹建领导小组和筹建工作组。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云南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天然资源多样性、民族医药的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及从云南民族医药中发现新药的主要思路是发挥云南民族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在民族医药理论为指导下,依据传统用药经验和临床研究成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开展民族药新药开发研究,着力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苗医药及其文化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经验,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地域性和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疗效独到的医药理论,如生成学理论、经纲症疾理论、三界学说、交环理论、四大筋脉学说等。进入新世纪以来,苗医苗药从一方一药、一技一法,口耳相传、流散民间的口碑资料发展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苗医药理论,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技术,苗医苗药的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越。然而苗族自古没有文字传承、医术验方后继乏人、苗药标准不完善等因素依然制约着苗医药的后续发展。通过文献调研的方式,对现有苗族医药理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结合当前苗医药的发展形势,对影响苗医药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苗医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贵州苗药研究评价与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族医药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近些年,在政策的大力指引下,我国的民族医药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其中以苗药为代表的多种民族医药,经过研究开发,快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特色产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雷山县苗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采用实地与问卷调查研究苗医药文化现今面临的问题,探讨苗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必要性以及相应措施。结果:由调查数据结果分析得出:人们对苗医药非物质文化的重视度所占比例为71. 40%,对苗医药的发展所持态度积极乐观与在发展道路上遇到问题的各占50%,传承现状有高达64. 3%的人不满意。结论:经过调查,苗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可以结合三方面调查结果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本次调查为苗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加速我国苗族医药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支撑苗医药可持续发展中的五个问题。即加强苗医基础理论研究,是支撑苗医药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基础;恢复临床活力,提高临床疗效,是支撑苗医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保护好苗药自然环境,是支撑苗医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丰富的苗族药物资源,是支撑苗医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是支撑苗医药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对贵州苗族的历史考查、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解放后历次苗族医药调查研究的有关资料,揭示了苗药的悠久历史,对其数量繁多、疗效独特与苗医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全面回顾了整个苗药开发利用的历史,特别是解放后对苗药的3次开发应用的论述,以此来启迪对苗药的资源优势及重要性的认识,以期为苗药的新的开发应用打下医药历史知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民族医药,共同构成了我国的传统医药,是我国乃至世界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和世界的优秀文化瑰宝。随着天然药物越来越受到世人的认可,与广西相邻的兄弟省份云南、贵州近年来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民族医药,打造民族品牌“苗药”、“云药”,其民族药产业发展极为迅速,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通过了解云南、贵州两省特色民族医药的发展,取长补短,有利于促进广西壮医药的发展和提高,更好地为广大患者和广西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6.
2014年2月10日讯:近日,贵州省黔东南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黔东南州苗医药侗医药发展条例》,进一步促进苗医药侗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条例》从保障与发展、从业与管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概定,进一步为苗医药侗医药传承、研究、保护提供了法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2008年7月15日,由贵阳中医学院杜江教授主持,国内多家单位的30多位成员组成的课题组集体攻关的贵州省中药现代化重点项目“苗医药理论系统研究”在贵州省过了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历时4年,在全国范围内对苗族主要聚居地的苗医药进行深入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苗医药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在药理论研究和系统集成上都取得重大突破,发表研究论文90多篇,完成了《中国苗医药》的编著,建立了“苗医理论数据库”、“常用苗药数据库”和“苗族验方数据库”苗医药系列数据库,并且在苗医药人才培养、临床应用和机构建设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由省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该项目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从苗医药的发展、苗医学说、病因病理、诊断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各地苗医对疾病认识及防治经验,提炼出苗医“四大筋脉理论”、“苗医三界论”、“六大关节论”、“苗医毒学说”以及“治毒九法”等苗医药理论,首次较系统地构建了具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苗医药理论体系,实现了苗医药理论的飞跃,在苗医药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黄汉儒先生认为该项目:“选题明确,资料详实丰富,研究路线和方法正确,归纳的苗医...  相似文献   

18.
1960年成立的云南中医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四季如春的云南省省会昆明市,是全国第二批成立的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云南中医学院民族医药研究发展中心于2004年2月通过整合院内外民族医药研究资源和力量,在原学院民族医药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现承担云南省重点建设学科“民族医学”、云南省高校“云南民族药现代研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任务,并与云南省药转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共建“云南民族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已形成了以民族医药基础理论及文献整理研究、民族医药临床研究、民族药新药开发研究等三个稳定的、具有鲜明特色和优…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从"互动发展"的新视角及与多学科对话层面,对云南民族医药发展模式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找出民族地区中医与民族医学互动发展的契合点,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医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升民族医药理论研究水平,发展云南民族医药事业。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少数民族对痹证有独特的认识,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在临床实践中,傣、彝、壮、藏、苗、瑶、蒙等各少数民族都有治疗痹证的相关报道,且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实验研究中,也发现多种民族药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但目前关于民族医药方药治疗痹证的研究仍存在研究规范缺乏、研究滞后、可信度低等问题,未来开展云南民族医药方药治疗痹证的证治规律研究,将云南主要少数民族运用民族医药治疗痹证的经验进行数字化、定量化和信息化研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