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外固定技术的发展史与骨科自然重建理念的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外固定技术(technology of external skeletal fixation,TESF)发展到今天,其生物学理论、外固定器(external fixator,EF)功能水平与临床适应证扩展,已出现了突破性的变化,在固定治疗骨折的基础上,能够治疗传统骨科技术难以治疗的严重肢体损伤、残缺,重建肢体的形态和功能.其进展表现为:形成新的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理论,系列技术创新、器械改进,操作技术的规范完善,以及适应证的合理拓展等方面.其中Ilizarov创立的牵拉成组织技术已经扩展到关节外科、颌面外科、血管外科、脑神经外科等领域,而且对骨科其它相关技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具有启示与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AO理念和教育在中国的普及,我国创伤骨科医生对骨折内固定的使用逐步规范。由于肢体创伤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仅靠内固定技术已很难满足创伤骨科临床的救治需求。随着外固定支架技术和理念的不断创新使得其适应证日趋广泛,很多内固定无法处理的开放性损伤、骨缺损、骨感染、骨畸形等通过外固定支架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10余年来,随着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生物学理论、牵拉成组织技术(DH)在世界范围推广,传统的骨外固定技术从理论、器械、手术方法到适应证的扩展,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已经实现在固定骨折的基础上,通过体外时空操纵、力学与生物学信号的转化,刺激局部细胞组织再生,修复骨与关节的创伤、感染与残缺,重建丧失的肢体功能。为此,《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过程出现骨不连及骨折畸形愈合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1989年以来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64例78处,所有病例均随访至骨折愈合,或临床及X线证实骨不连或畸形愈合.结果术后发生骨不连及畸形愈合共5例7处,其中内固定失效3例5处,适应证选择不当2例2处.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效果好,但仍需注意规范操作技术及适应证选择.  相似文献   

5.
正外固定技术随着再生医学、生物力学和控制论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其手术适应证远远超过了大家公认的一般手术适应证的范围,不仅包括复杂骨折,还扩展到骨不连和先天性假关节、骨缺损、矫治骨与关节复杂畸形、肢体短缩畸形、髋关节疾病、矫治脊柱侧弯和关节疾病等多方面疾病的治疗,而且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随着骨外固定技术的发展。1996年,国际ASAMI在阿姆斯特丹成立。在秦泗河教授的领导下,我国于2003年成立了ASAMI China,2013年成立了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工作委员会。从而在国内掀起了骨外固定应用研究的热潮。  相似文献   

6.
1840年,Malgaigne首先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开启了外固定支架临床应用的先河.20世纪50年代,Ilizarov报告了其设计的用于下肢骨牵引延长的器械,并相继就其在动物实验与临床应用上的经验做了讨论,提出了一种张力-应力法则,即建立在组织自身对损伤的再生反应基础上的"张应力理论".这成为20世纪矫形外科的里程碑.目前,外固定支架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已日趋完善,并广泛应用于骨折固定、肢体延长、四肢骨缺损、骨不愈合、畸形矫正、肢体功能重建等治疗.  相似文献   

7.
正外固定技术随着再生医学、生物力学和控制论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其手术适应证远远超过了大家公认的一般手术适应证的范围,不仅包括复杂骨折,还扩展到骨不连和先天性假关节、骨缺损、矫治骨与关节复杂畸形、肢体短缩畸形、髋关节疾病、矫治脊柱侧弯和关节疾病等多方面疾病的治疗,而且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随着骨外固定技术的发展。1996年,国际ASAMI在阿姆斯特丹成立。在秦泗河教授的领导下,我国于2003年成立了ASAMI China,2013年  相似文献   

8.
《中国骨伤》2012,(1):8
近10余年来,随着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生物学理论、牵拉成组织技术(DH)在世界范围推广,传统的骨外固定技术从理论、器械、手术方法到适应证的扩展,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已经实现在固定骨折的基础上,通过体外时空操纵、力学与生物学信号的转化,刺激局部细胞组织再生,修复骨与关节的创伤、感染与残缺,重建丧失的肢体功能。为此,《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国际外固定与骨重建联盟中国组委会(ICEF&BR China)、纳通医疗集团与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联  相似文献   

9.
《中国骨伤》2012,(2):123
近10余年来,随着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生物学理论、牵拉成组织技术(DH)在世界范围推广,传统的骨外固定技术从理论、器械、手术方法到适应证的扩展,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已经实现在固定骨折的基础上,通过体外时空操纵、力学与生  相似文献   

10.
近10余年来,随着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生物学理论、牵拉成组织技术(DH)在世界范围推广,传统的骨外固定技术从理论、器械、手术方法到适应证的扩展,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已经实现在固定骨折的基础上,通过体外时空操纵、力学与生物学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过程出现骨不连及骨折畸形愈合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1989年以来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64例78处,所有病例均随访至骨折愈合,或临床及X线证实骨不连或畸形愈合。结果 术后发生骨不连及畸形愈合共5例7处,其中内固定失效3例5处,适应证选择不当2例2处。结论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效果好,但仍需注意规范操作技术及适应证选择,  相似文献   

12.
影响单侧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稳定性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刚  秦晓辉 《中国骨伤》2002,15(9):575-576
单侧外固定作为一种骨外固定技术主要有以下优势:手术损伤小甚至不手术、患者痛苦小容易耐受、固定牢靠、允许上下关节和骨折肢体早期活动、可同时作肢体延长、可以提供轴向加压和一定的抗旋转力、便于处理合并伤和术后护理、不需二次手术等,适用于无理想固定器械又不宜作内固定或伴有软组织损伤的复杂骨折,还用于关节融合、截骨后固定、骨缺损、骨不连等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钢板加异体骨板治疗脆骨病骨折及骨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钢板加异体骨板固定治疗脆骨病骨折及骨畸形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6例脆骨病骨折及骨畸形患者中骨折者直接行钢板加异体骨板治疗,股骨或胫骨弯曲畸形者行截骨矫形术后再行骨折内固定。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明显排异反应,未发现神经血管损伤异常表现。6例均获随访,时间1~3(2.1±0.2)年,骨折愈合时间为3—6(4.8±0.3)个月,所有肢体内固定处未再发生骨折、骨畸形愈合及骨不连等并发症,无内固定松动及螺钉断裂。4侧畸形肢体外观明显改善,2例出现其它部位的骨折。结论钢板加异体骨板治疗脆骨病骨折及骨畸形,能有效矫正肢体畸形,促进骨折愈合,固定牢靠,明显降低再次骨折及骨畸形愈合的发生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北京骨外固定技术研究所,是国内从事骨外固定原理研究、技术创新、临床应用、产品生产和技术推广的综合性医疗科技企业,有科研、医疗、生产和销售员工120多人,夏和桃担任所长。我所本着创新求进、追求卓越的宗旨,致力于肢体组织再生与重建的规律探索,应用技术的完善及技术创新。研制了组合式外固定器、肢体动态同步外固定延长器、内外结合肢体延长器、弹性外固定矫形器等系列器械;提出了骨折固定适应性刚度、动态同步延长、延长速度个体化、器械结构多元化等新的学术观点。初步实现了操作规范化、器械系列化和质量标准化。在临床实践中,使骨…  相似文献   

15.
北京骨外固定技术研究所,是国内从事骨外固定原理研究、技术创新、临床应用、产品生产和技术推广的综合性医疗科技企业,有科研、医疗、生产和销售员工120多人,夏和挑担任所长。我所本着创新求进、追求卓越的宗旨,致力于肢体组织再生与重建的规律探索,应用技术的完善及技术创新。研制了组合式外固定器、肢体动态同步外固定延长器、内外结合肢体延长器、弹性外固定矫形器等系列器械;提出了骨折固定适应性刚度、动态同步延长、延长速度个体化、器械结构多元化等新的学术观点。初步实现了操作规范化、器械系列化和质量标准化。在临床实践中,使骨…  相似文献   

16.
骨外固定技术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71,自引:3,他引:171  
李起鸿 《中华骨科杂志》1996,16(10):604-604
骨外固定技术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李起鸿骨外固定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较快,用于治疗各种复杂骨折、骨不连、骨缺损、肢体延长及矫正畸形重建肢体功能等,取得了较好效果.用于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和修复骨缺损不需植骨,丰富了治疗手段,促进了治疗观念和方法的更新.但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术后内固定材料失常原因,为临床采用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1990~2010年我院共收治因内固定材料失常所致的肢体畸形、功能障碍者36例,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内固定材料断裂7例,松动14例,变形15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选择手术指征及与骨折相适应的内固定器材规范手术操作和无菌技术,科学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是避免和减少长管状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159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内固定的治疗结果,经6个月~12年的随访。均有不同程度的畸形矫正及神经功能恢复,其中以椎弓根螺钉与Kaneda器械内固定者畸形矫正及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其它内固定物。文中对棘突钢板、Harrington器械、Luque内固定器、椎弓根螺钉以及Kaneda内固定器械优缺点以及适应证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难度大.一般认为明显移位的关节内外骨折即有明确的择期手术指征.手术治疗时机取决于骨折类型、骨折周围软组织条件、患者全身状况和是否有并发症.外侧入路,特别是扩大的外侧入路是目前临床上最流行和应用得最多的手术入路.手术时应在认真保护好软组织套的前提下,充分显露跟骨距下关节,直视下解剖复位骨折块,尤其是后关节面骨折块,尽量恢复Gissane角和Bohler角,矫正跟骨内外翻畸形.根据骨折复位的具体情况,进行稳定的内固定,并对后关节面下方骨质缺损区进行植骨.满意的手术疗效主要取决于精细的手术技术、关节内外解剖结构的恢复、骨折的牢靠固定及有效的术后处理.微创手术技术由于对移位的跟骨骨折采用间接或闭合复位,并经皮骨折内固定,有效地减少了软组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但该技术主要适用于简单类型骨折,实际应用时应避免手术适应证的扩大.  相似文献   

20.
<正>尺桡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多采用尺桡骨双骨折复位技术[1],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由于体位、骨折类型及肢体重量等原因,在维持骨折端的复位及钢板预弯固定时往往不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环境,使得钢板固定后易出成角和旋转畸形,尤其是在粉碎性尺桡骨骨折的手术治疗过程中难以达到小骨块的解剖复位。笔者在尺桡骨双骨折复位技术中加用了骨圆针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