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目的探讨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166名犯罪青少年及156名普通对照进行集体测查,并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犯罪青少年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除阳性项目数、强迫、人际敏感、恐怖等因子外,其余各项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SCL-90大多数因子与父母养育方式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青少年罪犯的人格特点,为早期预防青少年犯罪,为相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天津市少年管教所的378名青少年罪犯为犯罪组,抽取某普通中学410名14~18岁高中生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其进行团体施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犯罪组与常模比较,精神质(P)评分6.91,神经质(N)评分11.59,高于常模组的5.50、9.40分,外向性(E)评分13.04,掩饰性(L)评分11.16,低于常模组的17.60、13.20分(P<0.01).P、E、L评分高于对照组(1.46、6.39、10.13分),N评分低于对照组(13.33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犯罪类型各个维度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犯罪青少年家庭不完整组的P评分(7.38分)高于家庭完整组(6.69分).城市青少年罪犯E评分(13.60分)高于农村(12.67分),L评分(10.56分)低于农村(11.48分).结论 犯罪青少年的个性特征为精神质、很难适应外部环境、人际关系不良、焦虑、担忧、掩饰性强.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个性特征有影响.农村青少年罪犯相对内向,掩饰性强. 相似文献
3.
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分析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犯罪青少年一般情况调查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70名犯罪青少年进行团体施测.并选取相匹配的180名大、中、小学男生作为对照.结果 犯罪青少年个性具有情绪性(N)分和精神质(P)分高、内外向(E)分和掩饰性(L)分低的特点,其心理健康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与其他7个因子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犯罪青少年个性情绪性(N)分、精神质(P)分2个维度与其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 犯罪青少年人格具有偏离正常的倾向,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个性特征影响其的心理回归. 相似文献
4.
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交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离异家庭青少年社交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青少年心理卫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26例离异家庭青少年进行社交焦虑回避苦恼量表(SAD)、精神卫生评定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特征问卷(EP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等调查,与常模进行比较,并作多因素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对象的社交问题总分、社交焦虑和回避得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组(P〈0.05或0.01)。在28个总条目中,11个以上条目阳性率为53%;SCL-90总分及焦虑、强迫、敌意得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社交状况与SCL-90总分及多数因子分、人格特征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与社会支持、父亲学历、家庭经济状况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对社交问题有显著贡献的因素为人格特征中的内倾性分E,SCL-90中偏执得分和父亲学历。结论离异家庭青少年的社交障碍发生率较高,主要影响因素为内向性人格、心理卫生状况和父亲学历。 相似文献
5.
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家庭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部及与家庭背景、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以及自拟家庭情况问卷分别为240名犯罪青少年和240名一般青少年进行了集体测查。结果:犯罪青少年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犯罪组家庭结构不完整较多,父母化程度偏低;犯罪青少年父母给予子女较少情感温暖,理解,较多地偏爱和采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等方式;父母养育方式中除FF1和MF1(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外,基余各因子均与SCL-90所有因子呈高度正相关。结论: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其父母养育方式失当,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对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分析犯罪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国常模的差异.[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276名犯罪青少年进行集体测查,将犯罪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常模比较.[结果]犯罪青少年与常模在除父母偏爱因子以外的其他9个因子得分上均表现出差异,犯罪青少年在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得分上明显低于常模组,在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与... 相似文献
9.
4 常用的心理健康测验方法4.1 智力测验4.1.1 韦氏儿童智力测验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适用于 6~ 16儿童少年。它包括 6个言语分测验和 6个操作分测验 (各有一个候选分测验 )。候选分测验是当某个分测验因某种原因不能施测时作补充的。测验的顺序是先作一个言语分测验 ,再作一个操作分测验 ,两者交替进行 ,以维持儿童的兴趣 ,延缓疲劳和厌倦情绪的发生。全量表有 2 0 8个题目组成 ,能全面深入分析智力因素 ,以便对被试的一般心理能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进行评估。测验有严格的指导语 ,各分测验有不同的计分要求 ,其中有 6个分测验要进行严格的… 相似文献
10.
犯罪青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犯罪青少年进行父母养育方式调查 ,并与同龄正常青少年学生为对照 ,了解犯罪青少年在父母养育方式上是否存在误区。 【方法】 采用EMBU量表对 2 0 0名男性犯罪青少年和 2 0 0名男性在校中学生进行集体问卷调查。 【结果】 观察组中单亲家庭占 43 .4%,其父母及本人的文化素质低、家庭经济条件差 ,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观察组中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但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得分显著减少 (P <0 .0 5 ) ,父母拒绝否定、严厉惩罚、过度保护、过度偏爱行为显著增多 (P <0 .0 1)。 【结论】 犯罪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及家庭养育方式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单亲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文化素质低、家庭情感温暖理解减少 ,而负性情感教育增多 ,对男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应提倡正性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犯自尊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未成年犯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维护未成年犯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某未成年犯管教所关押的未成年犯166名为犯罪组,以某普通中学学生及部分待业人员195名为对照组,采用自尊调查表(SEI)、SCL-90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DSI)进行调查。结果 犯罪组SCL-90除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其余均高于对照组;SEI均分显著低于对照组,DSI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犯罪组高自尊者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低自尊者,对照组高自尊者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低自尊者;2组高自尊者DSI均分显著低于低自尊者。犯罪组SEI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与总分和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相关显著,P〈0.05),与DSI呈显著负相关;对照组SEI与SCL-90各因子及DSI呈非常显著负相关。结论 未成年犯的自尊水平对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非典"流行期天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非典"流行期间大学生的"非典"压力源、"非典"压力应对策略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加强高校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大学生"非典"压力源调查表、大学生"非典"压力应对策略调查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天津市大学生723名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非典"压力应对策略对其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影响;"非典"措施压力源对其心理健康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非典"信息压力源和"非典"疾病压力源对心理健康有间接影响.结论大学生的"非典"压力源、"非典"压力应对策略与其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天津市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评价,为提高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自编调查表对2822名公务员的一般情况、常见病和高发病、心理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公务员吸烟率为40.4%,饮酒率为69.8%,睡眠平均时间为7.35h。天津市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有:性别(OR=1.724,95%CI:1.280~2.324)、年龄(OR=1.014,95%CI:1.001~1.026)、文化程度(OR=1.248,95%CI:1.087~1.433)、常见病患病情况(OR=1.772,95%CI:1.421~2.211)、家庭月总收入(OR=0.805,95%CI:0.711~0.910)、按时吃饭情况(OR=1.697,95%CI:1.490~1.933)、吸烟(OR=1.419,95%CI:1.121~1.797)、体育锻炼时间(OR=0.885,95%CI:0.831~0.943)、睡眠时间(OR=0.736,95%CI:0.670~0.808)。结论公务员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刘玉华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2):91-94
目的:该文对我国十多年来在少年大学生个性研究中的有关心理健康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方法:采用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对少年大学生与同年级的普通大学生及同年龄的中学生进行测试比较研究,以此来探讨少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少年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的许多因素方面都好于普通大学生和中学生,但少年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矛盾.结论:少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的来说优于一般学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天津市医疗机构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和利用情况,为制定天津市精神卫生服务规划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使用《天津市医疗机构精神卫生服务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并分析天津市18个区县365家医疗机构2006年精神卫生资源分布情况及精神卫生服务提供和利用情况。结果 2006年天津市有60家医疗机构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共拥有精神科医生561人,精神科护士885人,精神科床位4281张,按人口密度计算分别为5.4/10万、8.5/10万、4.1张/万。全年总住院10449人次,门诊为434120人次。精神卫生资源相对集中于市内六区和其他六区,精神专科医院较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资源更为丰富,三级医院所拥有的资源又明显多于一、二级医院。住院服务的利用主要在市内六区和精神专科医院,门诊服务利用主要在市内六区和非精神专科医院。结论天津市精神卫生资源处于国内较高水平,但是资源的分布和服务的利用极为不均衡,存在资源相对短缺和利用不足。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双水道中学从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就注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设立了心理咨询办公室 ,开辟了“知心姐姐信箱” ,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电话 ,并且对有关教师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 ,2 0 0 0年 5月又承担了WHO 中国—关于“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 ,发展健康促进学校”的项目。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不断深入 ,在具体做法上也不断有所改进和创新。现报告如下。营造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1 营造心理健康的学校环境 学校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更要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隐私 ,尊重学生年龄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犯罪青少年的人格特征,探索犯罪青少年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调查275名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将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分析,对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犯罪青少年在4个维度上的测验结果与全国常模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而掩饰性的得分显著低于常模.神经质与父母惩罚严厉、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呈正相关;掩饰性与父母惩罚严厉和母亲拒绝否认呈负相关.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对犯罪青少年的人格特征有重要的影响,预防青少年的人格问题需要父母采取良好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8.
教管所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教管所青少年的生命价值观现状,为今后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生命价值投射测验》(LPT)对44名少教人员及随机整群抽样抽取的成都市某普通中学210名初中男生进行心理投射调查,并同时对少教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少教人员和普通初中男生在敬重生命、恐惧死亡、担忧他人生命以及关爱他人4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6.57±4.15、17.32±4.69、12.05±5.89、14.05±4.92和9.83±2.79、18.10±3.86、14.00±5.46、15.46±4.11,少教人员得分均较普通初中男生得分低,特别是敬重生命的得分差异最为显著。结论少教人员较普通初中男生持极端的生命价值观—漠视生命,在青少年中针对性的开展生命价值教育是非常急需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