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植肾组织病理学的某些进展陈惠萍,陈劲松关键词肾移植;病理改变;BANFF分类法器官移植中肾移植最普遍,国际标准化的移植肾病理诊断标准也已被广泛应用,并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正确认识移植肾病理改变,对于移植后肾功能不全的正确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狼疮肾炎病理学分型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种因素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许多器官造成损害的基本病理是血管炎。临床上40%~85%的SLE患者有明显的肾脏累及。目前。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肾炎,也是SLE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以往旧的LN的病理分型体现了对LN发病机制的理解。但随着临床病理的研究进展,LN病理分型和命名也不断有新的改进。不断更新与完善LN的病理分型,使其不仅能明确病理诊断。还能客观地反映疾病的活动程度,慢性化指标,以便临床能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实施规范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DGC)的内镜和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其在内镜下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62例完整的早期胃癌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早期胃癌内镜下分布以胃窦为主,本组占46.77%(29/62)。病变分型以Ⅱc为主,本组占40.32%(25/62)。病变浸润深度:粘膜内癌占56.45%,粘膜下癌占43.55%。组织学分型以中分化腺癌占多数(51.61%);粘膜内癌多为隆起型和表浅型(Ⅰ、Ⅱa、Ⅱc),粘膜下癌中以凹陷型为多(Ⅱc及Ⅲ);粘膜下癌胃周围淋巴结转移率高于粘膜内癌。结论内镜检查结合病理学分析对早期胃癌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丙型肝炎的病理学进展刘玉兰,陶其敏1989年Choo等首次克隆了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自此之后,有关丙型肝炎的研究广泛开展。由于丙型肝炎具有与乙型肝炎相似的危害性,而且它更易慢性化,与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所以建立完善的诊断方法及了解其...  相似文献   

5.
免疫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病主要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SC)。在组织学上,PBC的特征性表现为慢性非化脓性胆管炎,胆管周围"洋葱皮样"纤维化提示PSC,席纹状纤维化伴免疫球蛋白G4(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需考虑IgG4-SC。肝脏组织学在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就这些疾病的病理组织学表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李继强  曾民德 《肝脏》1996,1(4):225-227
酒精引起的肝损害,其病理学分类目前国际上尚不一致。习惯上把它分为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纤维化及肝硬变,三者组织学表现有相互重叠之处。1979年日本学者武内五郎等根据对日本人酒精性肝病的研究,主张将其组织学诊断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嗜酒者慢性肝炎,酒  相似文献   

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光德  赵景民 《肝脏》2006,11(5):353-35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三个病变过程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NAFLD发病率接近20%[1,2],远远超过丙型肝炎或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3],NAFLD现已成为欧美等国慢性肝病中的第一大病种.我国目前尚无确切的NAFLD发病率数据,已有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NAFLD的发病率约为5%~12%[4],随着我国肥胖人群的不断增加,NAFLD的发病率有可能更高.病理组织学检查被认为是NAFLD诊断的"金标准",自1980年Ludwig等[5]首次命名NASH以来,随着研究的广泛深入,NAFLD病理学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8.
经皮肺穿刺对肺周围肿块样病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皮肺穿刺103例,穿刺成功率99.03%,细胞学阳性率97.08%,经皮肺刺,只需胸正侧位片及肺穿刺包一只。对肺周围不明性质肿块亲病变的诊断、简便,快速,安全性好,并发症少,易于耐受,确诊率较高。但该项检查是一种损伤性检查,针吸组织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国外人禽流感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亚洲,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突破了种族屏障导致多人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截至2005年11月14日,已经有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柬埔寨确诊人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H5N1)infection in humans]病例共126例,其中死亡64例口]。系统认识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改变、诊断和治疗具有相当大的意义,我们收集了国内外对于人禽流感的临床研究报道成果,就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实验室检查及其预防与转归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认识人禽流感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10.
刘宇鹏  梅波  高俊峰  刘姝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2058-2059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简称"人禽流感")即人类在接触该病毒感染的病/死禽或暴露在被A(H5N1)污染的环境后发生的感染[1]。2011年12月20日香港将禽流感预警级别由戒备应变级别调至严重应变级别,2011年12月30日深圳报道1例确诊甲型H5N1禽流感死亡病例。一时间,禽流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距离1997年香港禽流感爆发已经15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内分泌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及分子病理学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曹欣  邓浩辉  肖艳华  余卫华  陈燕清 《肝脏》2021,26(7):750-753
目的 探讨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发生明显组织学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住院并行肝组织穿刺活检术的96例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指标,根据肝脏病理结果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出现明显组织学变化(G≥2或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肺癌诊断水平。方法:对1229例有明确病理学诊断的肺癌患者按首先得到病理学依据的不同手段分组,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1)经痰细胞学检查首先确诊者628例占本组病例的51.1%(628/1229),以此途径确诊在胸部X线表现为团块(50.5%),空洞(85.7%),肺不张(59.8%),弥漫阴影(60.0%),胸部X线显示无明显病灶(40.0%),(2)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215例(17.5%),中心型(24.4%)明显高于周围型(9.4%),P<0.01;(3)经肺手术后标本确诊242例(17.5%),周围型172例(30.4%)明显高于中心型70例(10.5%)P<0.01,I,Ⅱ期肺癌(38.4%,46.4%),与Ⅲ,Ⅳ期(26.2%,5.9%)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4)经胸液及活检确诊分别为84%(6.8%)和60例(4.9)全部为Ⅲ,Ⅳ期肺癌。结论:(1)痰细胞学检查是首先获得肺癌病理学诊断的最重要手段;(2)不能除外肺癌的患者尽早施手术探查即可获得肺癌早期病理学诊断又可达到治疗早期肺癌的目的:(3)对X线表现为周围病灶或无明显病灶的患者不应忽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ALT水平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ALT水平持续正常的HBV感染者167例,均进行常规肝活检。按照20岁、20~29岁、30~39岁、40~50岁分为4个年龄组,按HBV DNA阳性与否分为HBV DNA阳性组与阴性组,测定血清HBV DNA载量,观察肝组织学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并分析其改变程度与年龄、HBV DNA水平、HBV DNA阳性与否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均可见肝组织学改变,其中轻度改变者(G0~1S0~1)为29.94%(50/167),中度改变者(G1~2S1~2)为33.53%(56/167),重度改变者(G2S2)为36.53%(61/167);其中30~39岁年龄组中重度病理改变者占53.19%,40~50岁年龄组中重度病理改变者占59.26%,和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HBV DNA阳性者,病毒载量与肝组织病变程度之间无明显关系(P0.05)。HBV DNA阳性者与HBV DNA阴性者之间,肝组织病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年龄增长,ALT水平持续正常的HBV DNA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损伤程度有加重趋势,尤其是40~50岁者,可考虑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建议应用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定义和病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建高  徐正婕 《肝脏》2001,6(3):189-190
一、定义尽管恶性肥胖、快速减肥、肠道旁路减肥术后及 2型糖尿病的肝脏组织学改变类似于酒精性肝病这一现象早已引起人们注意 ,但直到 1980年 ,Ludwig等才正式提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 ,NASH )的概念 ,即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炎相类似 ,但无过量饮酒史 (摄入酒精 <40 g/周 )的临床病理状态。但是 ,严格说来 ,NASH的定义还应该排除慢性病毒性肝炎、代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和胆汁淤积性肝病等同样可以引起脂肪性肝炎的慢性肝病。Ludwig等还进一步根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胃镜下表现为胃食管贲门糜烂性病变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指导胃镜下取活检指征,探讨貌似糜烂性炎性病变是否均必须作病理组织学检查。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我院胃镜下诊断为食管胃中~重度糜烂性病变247例所作的病理组织学诊断,部分结合手术后病理。分析其与年龄、病变部位及内镜下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247例中,浅表性炎94例;含有癌前病变者(萎缩、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123例;癌30例(早期癌23例)。其中癌及癌前病变占61·9%(153/247例)。45岁以上者癌及癌前病变占68·6%,55~65岁之间癌检出率最高(22·6%)。结论提示无论患者年龄大小及病变部位不同最好均要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尤其是要重视55~65岁之间、病变位于高位胃体以上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病理学特征和分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从病理学角度探讨柳氮磺胺吡啶 (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UC)的部分机制。方法 应用SASP 1g ,每日 3次 ,治疗活动期UC 6周 ,观察治疗前后的病理特征和组织学分级的变化。 结果 轻度UC治疗前黏膜固有层血管炎为 48.2 % ,治疗后为 17.4% (P <0 .0 0 1) ;中度UC治疗前为6 8.0 % ,治疗后为 2 6 .7% (P <0 .0 0 1)。治疗前 ,血管壁轻度坏死 1例 ,中度 2例 ;血栓形成中度 2例 ;在6周末 ,所有标本均未发现有血管壁坏死和血栓形成。治疗前轻度UC腺体异常为 30 .4% ,治疗后为13 .0 % (P <0 .0 5 ) ;治疗前中度UC为 42 .0 % ,治疗后为 40 .0 % (P >0 .0 5 )。轻度UC治疗前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 98.2 % ,治疗后为 80 .4% (P <0 .0 1) ;中度UC治疗前为 10 0 .0 % ,治疗后为 91.1% (P <0 .0 5 )。对隐窝脓肿的影响 ,轻度 :从 2 1.4%降到 4.4% (P <0 .0 5 ) ;中度 :从 48.0 %降到 13 .3% (P <0 .0 0 1)。黏膜组织学分级轻度 :治疗前为 2 .0 0± 0 .84,治疗后为 0 .91± 0 .46 (P <0 .0 0 1) ;中度 :治疗前为 2 .49± 0 .84,治疗后为 1.31± 0 .75 (P <0 .0 0 1)。结论 SASP能明显改善UC炎症黏膜的小血管病变与黏膜腺隐窝脓肿 ,减少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 ,从而减少炎症性反应物产生与前列腺素的合成 ,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疾病谱随其病理进展而表现不一.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1980年Ludwig等首次命名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并认为其为代谢综合征的特征之一。近年NAFLD已成为欧美等国慢性肝病中的第一大病种,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大动脉转位(TGA)是一种并非少见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畸形,分型及构象较复杂,单纯性完全型TGA自然预后极差,病死率极高,是一种严重影响胎儿健康的先天性心脏病,因此正确认识其病理解剖形态是诊断及治疗TGA的根本保证。方法:回顾性复习我院2006年至今,胎儿尸体解剖标本及其病理解剖学文字档案资料174例,符合TGA诊断的有29例,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解剖学特点,对其形态学特征与超声影像学等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归纳各型TGA的解剖形态学特征,找出进行TGA病理学解剖的操作要点。结果:1174例胎儿尸体解剖标本中,TGA占29例(16.7%);2根据形态学分类:完全型TGA 12例,占TGA例数的41.4%,部分型TGA 17例,占58.6%。其中,完全型TGA中单纯性完全型TGA 11例(91.7%),功能矫正型TGA 1例(8.3%)。部分型TGA中,右心室双出口15例(88.2%)(Taussig-Bing畸形7例);左心室双出口2例(11.8%);3根据心脏节段性分析,本研究SDD 25例,SDL 2例,SLL 2例。4TGA主要合并心脏畸形依次为:室间隔缺损19例,肺动脉系畸形10例,主动脉系畸形8例。5TGA伴有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多脾综合征等。结论:TGA的分型较复杂,在进行尸体解剖时,对于房室连接异常的TGA更应注意判断心房、心室的连接状态,两根大动脉的位置关系,以保证对TGA的正确分型。室间隔缺损等合并心脏畸形的存在是患儿存活的有效血液循环的代偿,正确寻找、分析TGA合并畸形的类型是决定诊疗方案的前提,也是研究TGA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的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