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汗证,出自<医学正传·汗证>以全身或局部非常出汗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关于汗的机理最早可见于<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1]但详细论述则见于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汗>:"阳加于阴谓之汗,由是推之,是阳热加于阴,津散于外而为汗也."[2]吴瑭亦云:"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内经>云:"从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盖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所以,无论生理性病理性的汗之有无多少,都应从阴阳盛衰及其相互关系是否协调来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2.
周唯 《中医研究》2007,20(2):11-14
<伤寒论>以三阴三阳作为纲领,将外感疾病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大类,创立了六经辨证,论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而三阴三阳乃由一阴一阳衍化而来.<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歧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素问·天元纪大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根据阴阳之气多少的不同,将一阳分为三阳,一阴分为三阴,但其根本仍是阴阳.  相似文献   

3.
病机司其属辨汗分阴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中医解释人体脏气平衡的生理和病理模式.阴阳的偏盛偏衰是人体疾病的病机关键,汗证即是阴阳失衡的临床表现之一.<素问·阴阳别论篇>中云:"阳加于阴,谓之汗."提出了生理性汗、病理性汗、五脏之汗的分类法.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涵义。这些涵义既有诸如哲学、思想等方面深刻印记,又有着中医学自身明显的特征。1 阴阳为日光的向背。阴阳二字见于殷周金文和甲骨文。《说文》:“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也”。《玉篇》:“阳,山南水北也”。可见,其最早的意义都是指山的日光向背。并没有什么深邃的含义。2 阴阳为天的两种气象。《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  相似文献   

5.
1 烦满 <素问·热论篇>说:"厥阴脉循阴器而络於肝,故烦满而囊缩." 按<说文·水部>说:"满,盈溢也",非此文"烦满"之"满"义.此"满"当为"懑"字之借用,<说文·心部>说:"懑,烦也,从心满",段玉裁注:"烦者,热头痛也,引申之,凡心闷皆为烦,<问丧>日:'悲哀志懑气盛',古亦段满为之,满亦声",是其义也.  相似文献   

6.
1传统理论对四时阴阳关系的认识 一般认为,一年四季中春夏秋冬和阴阳配属关系为"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这种归属关系概源于王冰[1]"春夏为阳,故生长;秋冬为阴,故收藏"的相关论述.在<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也提出:"温暖为阳,寒凉为阴……春夏温暖,秋冬寒凉,故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春为阳中之阴,夏为阳中之阳,秋为阴中之阳,冬为阴中之阴"[2].  相似文献   

7.
正"内阳外阴"的阴阳本体结构理论是广西中医药大学唐农教授提出的关于阴阳关系的观点。阴阳本体结构理论完善了"扶阳"学派的理论基础,明确了阴阳的体用关系,在临床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唐农教授根据"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阴一阳谓之道"等理论率先提出了"内阳外阴"的阴阳本体结构。该理论道明了阴阳的"体",与"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的"用",阐述了阴阳的体用关系。因此可以全面把握阴阳  相似文献   

8.
<正>汗证,出自《医学正传·汗证》以全身或局部非常出汗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关于汗的机理最早可见于《素问·阴阳别论篇》曰:"阳加于阴谓之汗。"但详细论述则见于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汗》曰:"阳加于阴谓之汗,由是推之,是阳热加于阴,津散于  相似文献   

9.
1"少阳学说"的起源 "少阳学说"来源于<内经>的"阴阳学说".明代万全首先提出"少儿体禀少阳"之说.<育婴秘诀·五脏证治部论>云:"春乃少阳之气,万物之所以发生者也.小儿初生曰芽儿者,谓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亦少阳之气方长未已"."少阳"在天,象征着东方;在季节,象征着春季;在植物,象征着芽;在脏,象征着肝;在腑,象征着胆;在人体,象征着少火.少火是维系小儿生长发育之生生之气,是人体生命之源.此即<素问·阴阳大论>所云:"少火生气"之意.少火实乃少阳也.  相似文献   

10.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中医阴阳学说的重要文献.本文对其中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三个疑难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为阴阳二气的固有正常作用,但阴阳主生长和杀藏万物时各有特点;"雨出地气,云出天气"之"出"作为"趋向"理解,由此说明阴阳交感;"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讲的为伏邪温病,但"冬不藏精"参与了其中病理过程,春气生发和温热之气为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1.
喻嘉言<尚论篇>首创"阳明之表"一说."阳明之表"是指太阳病证中略兼阳明证."阳明之表"时太阳病的恶寒发热尚在、阴津未伤,故可用葛根.阳明经证、腑证时完全不恶寒、反发热,阳盛阴伤,纯属里证,故不能用葛根发汗劫伤津液."阳明之表"的提出,解决了一个久悬不决的问题.即:阳明经以葛根为主药,如同少阳经以柴胡为主药一样,但为什么阳明经证、腑证俱不能应用葛根的道理所在.通读<尚论篇>,发现其在理论上常论及阴阳,治疗上讲究调治阴阳,喻嘉言已经把阴平明秘的概念,融会在<尚论篇>的字里行间.疾病尽管错综复杂,但究其本,只是一个变化着的阴阳失调的矛盾运动."阳明之表"的创新思维的提出,体现了阴阳学说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为<伤寒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浅析"筋脉横解,肠游为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对痔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谓:"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痔,<广雅释古>谓之"病也".<说文解字>谓之"后病也".中医"痔"与"峙"同义,即高突之状.笔者认为古代文献中"痔"的概念当有以下含义.  相似文献   

13.
《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汗为五液之一,是阳气蒸腾津液从腠理出于体表的代谢产物.而汗出是机体功能活动中的生理现象,如《灵枢·决气篇》所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现就生理、病理之汗等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六经的阴阳: 《天元纪大论》上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形有盛衰,谓五行主治,各有太过不及也。”又说:“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这是说一年之中的时间变化有阴阳之分(前半年为阳,后半年为阴,春分至秋分为阳,秋分至春分为阴)。  相似文献   

15.
阳加于阴,谓之汗出自《素问.阴阳别论》其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汗为阴液,靠阳气的蒸腾与宣发,阳加于阴则汗出;二是脉来为阳,脉去为阴,阳加于阴即来者盛,去者衰,指脉象与汗出的关系。如张志聪注:汗乃阴液,由阳气之宣发,而后能充身泽毛,若动数之阳脉加于尺部,是谓之汗。当知汗乃阳气之加于阴液,而脉亦阳脉加于阴部也。笔者临床根据阳加于阴谓之汗的理论,对前人所论之汗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中医"阳主阴从"的文化基因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学说。就阴阳二者的关系而言,中医理论首先非常重视阴阳平衡。《素问.生气通天论》明确指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1]”“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  相似文献   

17.
从《黄帝内经》谈阴阳学说与养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是祖国医学最早的典籍,它的问世,标志着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由于本书对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五运六气、摄生等作了详尽的论述,因些,本书也是中国养生学较早的理论著作,兹就《黄帝内经》中有关阴阳学说与养生的关系,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一、调适阴阳是保健养生的基本原则阴阳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对立双方的概括。《易经》云:“一阴一阳谓之道。道者规律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自然界是一个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因此,自然界一切事物无不包含阴  相似文献   

18.
赵相雨 《中医研究》2012,25(3):9-12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阴阳的互根、互用、相互维系使脏腑功能得以正常运作,所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无限可分,脏腑功能中即有属阴的一面,也有属阳的一面,然而在论及脾的生理功能时,多论及脾中之阳,而脾中之阴却常被忽视,但脾阴受病者临床确有所遇.本文将脾中之阴的功用、受病后的特征,以及治疗用药方法探讨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汤琪 《光明中医》2009,24(10):1867-1867
咽喉疼痛所涉及的疾病较多,病因复杂.中医最早见于<内经·太阴阳明>等病篇,有咽嗌、喉嗌、咽喉等称呼.如<灵枢·忧恚无言>日:"咽喉者,水谷之道也".<重楼玉钥>中说:"夫咽喉者,生于肺胃之上,咽者燕也,主通利水谷,为胃之系,乃胃气通道也,喉者空虚,主气息出入呼吸,为肺气之通道也;人之一身,为此最为关要."  相似文献   

20.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以脏腑亏虚、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诸病源候论>日:"夫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关于虚劳病因,<理虚元鉴>提出:"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有痘疹及病后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遇之因,有医药之因."诸因导致气、血、阴、阳的亏耗,其病位主要在五脏.所以<证治汇补>云:"虚者,血气之空虚也;损者,脏腑之损坏也."因此,补益为治疗虚劳的基本大法,所谓"虚者补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