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集作者20年的经验,证明海藻酸钠是记录部分无牙颌咬合关系的一种理想材料,并介绍了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不同咬合记录方式在后牙单冠修复体咬合适合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择10例拟后牙单冠修复的患者,利用5种不同的咬合记录方式分别制作5个单冠.实验分组:以Co组(Artex CR+O-Bite咬合记录)为参照,其他4种咬合记录方式为实验组,包括3s组(3Shape TRIOS 3静态咬合记录)和3d组(3Shape...  相似文献   

3.
T-scanⅡ咬合分析仪记录结果可重复性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验T-scanⅡ咬合分析仪记录结果的可重复性.方法将10枚T-scan感应片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枚.随机选择5名受试者,从两组感应片中各抽取1枚用于记录其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每枚感应片在受试者端坐位和仰卧位均连续记录2次.对同一体位下的连续2次记录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并对同一名受试者使用2枚不同感应片的记录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评价记录结果的可重复性.对同一名受试者不同体位下的记录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评价体位改变对记录结果的影响.结果经配对t检验,除接触点数目存在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项反映咬合接触特征的测量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为提高记录结果的可信性,使用TscanⅡ咬合分析仪记录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时,应在近似的咬合强度下至少记录2次,或使用2枚感应片分别记录,以中等咬合强度为宜,并保证支架的标志点正确就位.不推荐使用该仪器进行接触点数目的测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缺牙区域的跨度对于口内扫描系统虚拟咬合记录(virtual interocclusal record,VIR)准确性的影响.方法:从标准模型中复制了超硬石膏模型,然后分成5个研究组,A组:单侧1个游离后牙缺失;B组:单侧2个游离后牙缺失;C组:单侧3个游离后牙缺失;D组:单侧4个游离后牙缺失;E组:完整牙列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3种口内扫描仪用于获取最大牙尖交错位(MIP)咬合关系的准确度,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招募10名上下颌牙列完整、咬合关系正常的受试者。对照组采用面弓转移和咬合记录将位于MIP的上下颌石膏模型固定在架上,并使用桌面扫描仪对固定的模型进行扫描以获得数字化模型数据;实验组分别使用Trios 3、Carestream 3600以及Aoralscan 3口内扫描仪对受试者进行口内扫描以获取位于MIP时上下颌口扫模型数据。在对照组数字化模型的上下颌双侧中切牙、尖牙和第一磨牙上设置测量点并测量上下颌对应同名牙上测量点之间的距离,获得测量的距离之和DA,同时计算模型中切牙区、尖牙区以及第一磨牙区的测量点间距离之和,分别记为DI、DC、DM。将添加测量点的对照组上下颌模型分别与实验组上下颌口扫模型进行精确匹配,计算匹配后对照组模型的DA、DI、DC和DM。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获得的DA、D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后牙单冠修复时通常需要采取上、下颌全口牙列印模,工作印模采用硅橡胶印模材,对颌采用藻酸盐印模材制取。此方法存在着材料浪费、操作繁杂、部分患者常感恶心不适,以及模型上骀架后出现误差而导致戴牙时间过长等问题。本文尝试应用咬合记录托盘采取闭口印模的方法,克服了上述缺点,使临床操作方便快捷、节省材料,咬合关系复制准确、节省调殆时间。作者通过3年的临床应用,效果均另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咬合板     
自Koralyi 190 1年首先将硬橡胶 牙合板用以治疗磨牙症以来[1] ,咬合板在颅颌功能紊乱 (CMD)诊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期间由于对CMD病因认识的不同 ,提出了多种形式与不同材料的咬合板 ,文献记载达十余种 ,牙合板的形式不同 ,用法不一。一、后牙嵌体牙合板 (Posterioronlaysplint)上世纪初认为CMD的主要原因是垂直距离(VD)的降低 ,Monson(192 1) ,Goodfriend(1933)提出后牙嵌体牙合板 ,以恢复VD ,然而不久造成了后牙的压低及继之而来的VD的降低[2 ] ,Ramfjord&Blan…  相似文献   

8.
咬合自由度     
上下牙咬合接触是完成咬合功能的必要条件。咬合接触由咀嚼肌收缩产生,同时其通过刺激牙周本体感受器,反射性调节咀嚼肌的收缩特征,进而调整咬合接触的强度、方向以及接触点的分布。由于存在咬合接触对咀嚼肌的这种反射性调节机制,一些异常咬合会引起咀嚼肌的异常收缩,从而损伤相应组织。因此,避免不必要的咬合接触是修复体设计等咬合治疗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此提出咬合自由度的概念,用以描述咬合接触与不接触以及它们的动态变化对咬合生理功能的满足程度。咬合自由度越大,说明咬合运动越自如,咬合接触对咬合生理功能的满足度越高、干扰性越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发一种用于制取种植固定修复咬合记录的预成帽,进行初步临床应用.方法:基于愈合基台三维数据,设计系列种植固定修复咬合记录预成帽,光固化3 D打印加工.选取1例26、27、47缺失拟行种植固定修复的患者进行初步临床应用,采用预成帽制取咬合记录,通过三维数据测量分析及咬合纸评价对比模型咬合与口内的差异.修复体试戴时记...  相似文献   

10.
在部分牙缺失修复中,由于缺失的牙齿较多,特别是游离缺失,须确定缺失区的颌间距离和正中咬合关系,传统法是用软蜡或印模胶放在失牙区作正中咬合记录。笔者多年来采用弹性打样膏印模材料(上海齿科材料厂产))代替蜡片作咬合记录,认为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1.
固定咬合斜面导板打开咬合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应用固定咬合斜面导板打开咬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使用固定咬合导板,通过术前术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和测量临床牙冠高度,对40名患者,男20名,女20名,进行对比研究,并用空白对照组24例,其中男12名,女12名作对照。结果 治疗组SNB增长了3.42±0.075°,ANB减小3.51±0.83°,SNA没有改变。前面高增加2.67±0.57mm,后面高增加1.66±0.26mm。覆盖和覆(牙合)分别减小了4.33±1.96mm和2.58±1.28mm。上下颔前磨牙均有显著萌长,下颌牙多于上颌牙,前磨牙多于磨牙。结论 应用固定咬合斜面导板,能引导下颌向前,刺激下颌生长,并能有效增加前下面部垂直高度,是一种快速有效打开咬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自主研发的预成咬合记录帽制取种植固定修复咬合记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转移咬合关系的精确性。方法基于愈合基台设计系列预成咬合记录帽, 光固化三维打印实物。前瞻性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Kennedy Ⅰ类或Ⅱ类牙列缺损拟行种植固定修复的患者12例, 需满足不少于2颗后牙连续游离缺失。采用自身对照, 对病例同时采用2种方法制取咬合记录:试验组用预成咬合记录帽, 对照组用硅橡胶咬合记录材料直接在愈合基台上制取。分别根据两组咬合记录上架, 评价模型咬合关系精确性。采用诊断试验的方法计算模型咬合接触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 并利用口内扫描、模型扫描获取修复前牙尖交错位咬合关系数据, 导入三维逆向工程软件计算上下颌余留后牙面间距, 以及配准模型扫描与口内扫描的上颌, 计算下颌模型余留牙面三维偏差值。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两组比较。结果纳入男性病例3例、女性9例, 年龄(52.6±12.1)岁, 缺失牙共36颗。预成咬合记录帽在口内能直接就位, 固位、稳定性良好。试验组模型咬合接触的灵敏度(0.73±0.14)显著优于对照组(0.63±0.12, ...  相似文献   

13.
光学咬合法     
光学咬合是8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咬合记录分析方法。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光学咬合法的产生、基本原理、方法的优缺点、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15.
选磨早接触点调正咬合是口腔科门诊常用的一个治疗措施。有人指出:作为全口义齿调正咬合方法不能适用于自然牙列。此外,单纯的选磨也不能解决所有的咬合问题。有的医务人员习惯于在口腔内直接进行咬合选磨,有的则主张先在口腔外作好仔细的咬合印记分析,然后转移到口腔内牙齿上选磨。显然,上、下颌之间的咬合和颞颌关节、咀  相似文献   

16.
种植义齿咬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植义齿咬合是影响种植义齿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咬合设计原因及方法对种植义齿咬合设计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种植义齿咬合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植义齿咬合是影响种植义齿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咬合设计原因及方法对种植义齿咬合设计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低位咬合的修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低位咬合在修复临床上较常见,目前尚无一个科学的定义,在修复治疗上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本文介绍了低位咬合的概念,病因,危害性,治疗原则,升高咬合的适应和方法,义齿的设计及肌电图在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