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技术始于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使用可脱性乳胶球囊栓塞术。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微弹簧圈(Microcoil,MC)栓塞技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易被病人接受。我科近年来分别用球囊及微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5例,报告如下。1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采用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7例,可脱球囊加微弹簧圈栓塞1例,微弹簧圈加NBCA胶栓塞2例,静脉入路可脱性球囊栓塞1例。所有病例完全恢复。结论颈动脉海绵窦瘘首选经动脉途径可脱球囊栓塞,对部分难治性病例应选择不同途径和材料治疗。  相似文献   

3.
报告5例颅内动脉瘤,采用自制钨丝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对其适应证,治疗时机及主要并发症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自1996年6月至1997年5月,我们对5例颅内动脉瘤,经股动脉插管,用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动脉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例病人,栓塞治疗23次.在局麻或全麻下,采用股动脉入路,用可脱性球囊栓塞17例,微弹簧圈栓塞2例,可脱性球囊及微弹簧圈栓塞1例,因球囊泄漏而再栓塞2例.结果:20例病人一次栓塞成功17例,二次栓塞成功3例.颈内动脉通畅率80%(16/20).经随访,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经血管内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CCF)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2例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诊断,显示瘘口部位及大小后,21例行颈内动脉可脱球囊栓塞治疗,1例行眼上静脉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22例中,21例1次栓塞成功,1例2次栓塞成功,6例闭塞颈内动脉。结论 CCF血管内栓塞为首选治疗方法,创伤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对复杂的CCF可联合应用可脱球囊、微弹簧圈等栓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1例TCCF患者经股动脉入路,单纯使用可脱性球囊栓塞25例,球囊结合微弹簧圈栓塞6例。结果:31例均治疗成功,术后2天和术后5天发生球囊早泄而再次行可脱性球囊栓塞2例,术后血管造影显示瘘口闭塞且颈内动脉保持通畅29例(93.5%)。结论: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TCCF创伤小、操作方便、疗效可靠,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复杂情况的处理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l5例在血管内治疗中发生的复杂问题的颅内动脉瘤的处理。方法:窄颈动脉瘤直接采用GDC栓塞治疗、宽颈动脉瘤先用支架成形后再应用GDC栓塞治疗、巨大动脉瘤及假性动脉瘤采用可脱式球囊或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结果:3例窄颈动脉瘤采用GDC栓塞治疗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经继续栓塞后全部治愈;3例宽颈动脉瘤采用支架成形后应用GDC栓塞治愈;9例巨大动脉瘤及假性动脉瘤采用可脱式球囊或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后,8例治愈,l例因严重贫血发生脑梗塞而遗留轻度神经功能缺失。结论:采用GDC或微支架辅助GDC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动脉瘤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贫血在行载瘤动脉闭塞时确定脑血流代偿能力的诸因素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股动脉插管,采用球囊或微弹簧圈栓塞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结果6例均一次栓塞治疗成功,并保持载瘤动脉通畅,3例动脉瘤完全消失。另3例栓塞90%以上、随访3月-3年未见动脉瘤复发。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199例颈动脉海绵窦的血管内治疗。方法 根据Barrow的分类,A型147例,B型3例,C型12例,D型37例。A型主要利用动脉途径可脱球囊栓塞,对B,C,D型主要经静脉途径用弹簧圈栓塞。结果 治愈率为94,5%,颈内动脉通畅率为96.5%,偏瘫占3.5%,病死率为0.5%。结论 A型瘘的治疗首选动脉途径用可脱球囊栓塞,对于动脉途径球囊栓塞有困难、有危险的A型瘘和B,C,D型瘘可采用静脉途径用球囊或弹簧圈栓塞,不必牺牲颈动脉的通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神经血管介入治疗技术。方法:应用法国Bait公司的可脱性球囊,在数字检影脑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对32例TCCF患者施行可脱性球囊治疗,其中27例效果满意,另5例结合GDC弹簧圈,3例单纯用GDC弹簧圈栓塞治疗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果:7例患者闭塞瘘口同时闭塞了颈内动脉,术后13例失明未恢复,其余病例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血管内治疗技术,尤其是可脱性球囊技术是目前治疗TCCF的最好方法,其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和疗效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目的 探讨可脱性弹筑圈及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技术要点。方法 对194例颅内动脉瘤微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85例90个动脉瘤用机械式可脱性弹筑圈(MDS)栓塞,69例71个动脉瘤用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40例巨大动脉瘤37例用可脱性球囊闭塞载瘤支脉,2例用GDC,1例用MDS闭塞载瘤动脉。结果 成功栓塞194例201个动脉瘤,191  相似文献   

12.
甄永煜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5):232-232
目的总结血管栓塞介入治疗35例脑动脉瘤临床报道。方法35例脑动脉瘤患者经股动脉插入微导管,将可脱性球囊送至动脉瘤颈口或其近端,充盈球囊闭塞载瘤动脉;或微导管直接进入脑动脉瘤内,将不同弹簧圈直接放置于瘤腔内栓塞瘤体。结果35例脑动脉瘤栓塞成功31例,成功率为88.57%,术后随访未见出血、复发。结论血管栓塞介入治疗35例脑动脉瘤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钨丝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股动脉Seldinger‘s穿刺,经Tracker-18或Magic3F/2F微导管送入钨丝弹簧圈栓塞动脉瘤腔。结果 6例患者共进行7次栓塞,有5例动态瘤95例-100%闭塞,颈内动脉入颅内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的第二次治疗均闭塞90%,6例均保载瘤动脉通畅。结论钨丝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疗效确定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动脉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及经动脉血管内多方式联合治疗的经验。方法总结分析6例经血管内治疗的动脉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资料,6例患者经查体及CT、MR、DSA等确诊,均行经动脉血管内治疗,方法包括可脱球囊闭塞瘘口,可脱球囊联合弹簧圈,应用Onyx胶封堵引流静脉、弹簧圈填塞动脉瘤及覆膜支架辅助治疗,经支架辅助下弹簧圈填塞动脉瘤。结果 1例单纯应用可脱球囊,2例联合应用球囊和弹簧圈填塞,2例应用Onyx胶封堵引流静脉、弹簧圈填塞动脉瘤及支架辅助治疗,1例经支架辅助下弹簧圈填塞动脉瘤;术后随访无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因术前视神经损害导致患眼视力未恢复正常。结论血管内多种方式联合治疗动脉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和研究用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部分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方法 回顾 2 4例用微弹簧圈或结合其它栓塞材料栓塞治疗的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18例经动脉入路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 ,3例经岩下窦入路 ,另 3例经眼静脉入路。 7例首次用弹簧圈栓塞 ,另 17例弹簧圈结合球囊、NBCA(α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等栓塞材料栓塞。结果 栓塞术后血管造影结果示 ,7例较前改善 ,17例达到治愈。临床结果 :2 1例(87.5 % )治愈 ,3例 (12 .5 % )明显改善 ,无恶化者。随访时间为 6 - 2 4个月临床均达治愈 ,无复发。结论 球囊栓塞困难的小瘘口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可选用微弹簧圈栓塞 ,其疗效可靠且安全。对复发或多次治疗后形成的复杂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也可选用弹簧圈或结合其它栓塞材料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TCCF患者的资料,采用经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瘘口或闭塞患侧颈内动脉主干。结果 9例使用1枚球囊栓塞,5例使用2枚,3例使用3枚。17例中13例使用可脱性球囊成功闭塞瘘口并且保留颈内动脉通畅(76.47%),4例使用可脱性球囊闭塞颈内动脉主干。术中未发生与血管内栓塞相关并发症。术后约15d2例患者瘘口复发,1例形成无症状性假性动脉瘤。结论经动脉途径栓塞TCCF疗效确切,应作为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先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少见类型颈部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外伤性伴有基底动脉瘤的基底动脉-海绵窦瘘、白发性原始三叉动脉海绵窭瘘和自发性和外伤性颈外动脉海绵窦瘘、外伤性颈外动脉海绵窦瘘各1例;分别采用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电解微弹簧圈(GDC)和法国Balt公司的可脱性球囊技术,对4例CCF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外伤性伴有基底动脉瘤的基底动脉-海绵窦瘘和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伴有椎动静脉瘘分2次栓塞,自发性原始三叉动脉海绵窦瘘、自发性和外伤性颈外动脉海绵窦瘘、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间瘘一次性完成栓塞,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血管内栓塞仍是治疗少见类型颈部动脉海绵窦瘘的最好方法,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超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不同部位颅内动脉瘤(26个)患者,术前Hunt—Hess分级:Ⅰ~Ⅱ级12例,Ⅲ级8例,Ⅳ级2例,Ⅴ级1例。在动脉瘤破裂48h内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电解式可脱性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4月,恢复良好者20例(86.95%);出现偏瘫和单纯运动性失语各1例(4.35%),后经综合治疗1个月后逐渐恢复;死亡1例(4.35%)(Hunt—Hess Ⅴ级)。无再出血病例发生。结论:超早期电解式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可避免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减少脑血管痉挛,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治疗方法、栓塞技术要点及随访意义。方法:对119例TCCF病人共行128次栓塞。其中,股动脉入路112例,股静脉入路5例,经眼上静脉入路2例;以球囊栓塞瘘口101例,以微弹簧圈栓塞13例,球囊并用弹簧圈2例,干冻硬脑膜3例。术后3月~10年随访110例,其中行影像学复查29例。结果:111例1次栓塞成功,8例于第1次栓塞后球囊泄漏复发,经再次栓塞治愈,总治愈率100%。颈内动脉通畅率90.8%(108/119),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显示疗效可靠。结论:TCCF一般经股动脉入路用可脱性球囊栓塞瘘口,小瘘口TCCF选择微弹簧圈栓塞;若颈内动脉结扎或闭塞,可经静脉入路栓塞瘘口。一般情况下海缩窦瘘均表现为良性过程,应力争解剖治愈,不可轻易牺牲颈内动脉。正确选择栓塞途径及栓塞材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秦坤明  陈玉权 《广西医学》1995,17(2):103-105
1992年元月至1994年5月,我们用微导管进行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共29例,其中用丝线段做栓塞材料治疗脑血管畸形(AVM)25例,完全栓塞4例,栓塞70~95%12例,50%~70%5例,50%以下4例。用可脱球囊技术治疗后交通动脑脉瘤1例获成功,前交通动脉瘤1例获成功,前交通动脉瘤1例失败,用可脱球囊技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2例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