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枳壳始载于《药性论》,历代本草多有记载。经考证,宋代以前使用的枳实(壳)为枸橘Poncirus tri-foliata(L.)Raf.的干燥幼果及未成熟果实;明、清以后则以质量更优的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及未成熟果实为主流作枳实及枳壳入药,并沿用至今。枳壳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功效。其目前已知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和少量的生物碱等成分。《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1]在定量测定项下采用HPLC测定柚皮苷的量来控制枳壳的质量。只以柚皮苷为指标来控制枳壳的质量,不能很好地反映枳壳药材的基原植物就是酸橙,因为柑…  相似文献   

2.
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的幼果。其中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挥发油。枳实及其提取物中的生物碱辛弗林、N-甲基酪胺等成分具有强心、升压及对外周血管等多种功能与作用。有机氯农药在我国已禁用多年,但由于它性质稳定,在环境中可以存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因此,测定枳实及其提取物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HPLC法测定陈皮配方颗粒中橙皮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陈皮含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黄酮类为橙皮苷、新橙皮苷、柑橘素等成分。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陈皮配方颗粒中橙皮苷的含量,经方法学验证,橙皮苷在0.4~2.0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药常煎汤服用,其多数有效成分可能为热水抽出。为此作者将市售150种生药用热水抽出,观察由5-羟色胺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引起的收缩的对抗作用。发现中药中芸香科柑桔属的枳实、枳壳、青皮、陈皮等有显著的肾上腺样作用。枳实(日本市场商品,原植物为夏橙Citrus natsudaidai),加水,热提6小时,2次。冷后过滤,滤液通过Amberlite IRC-50(H~+ 型)树脂柱(500毫升)进行交换。用水、甲醇,水顺次冲洗后,以1N NH_4 OH洗脱盐基性物质,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尽NH_3,浓  相似文献   

5.
代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代又称玳玳(Citrus aurantium L.var daidai)是芸香科柑桔亚属植物,为酸橙的变种,在我国的福建、四川、浙江等地都有栽培。代代的未成熟果实称玳玳花枳壳或苏枳壳,幼果有被人当作枳实人药。代代的成熟果实呈橙红色,留于树上至次年夏天,变为污绿色,状如回生,故其果又名回青橙、回春橙。“代代”即谓其可回生续代也。代代性微寒,味苦、酸。有行气宽中、消食、化痰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绿衣枳实与绿衣枳壳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分析来源于树龄相同、长势相似枸橘植物的绿衣枳实与绿衣枳壳挥发油成分. 方法 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两者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归一法分析挥发油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结果 绿衣枳实和绿衣枳壳的挥发油平均收得率分别为0.64%和1.01%.从绿衣枳实挥发油中鉴定出8种化合物,均为单萜和倍半萜类;主要成分为dl-柠檬烯(42.026%),其次是β-月桂烯(23.988%)、β-水芹烯(9.706%)、1-水芹烯(12.026%);从绿衣枳壳挥发油中鉴定出21种化合物,除10种单萜和倍半萜类(总相对含量53.42%)外,还含有10种脂肪族化合物(总相对含量37.55%)及1种杂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α-蒎烯(12.300%)、β-石竹烯(8.403%)、1,8桉油精(7.843%)和β-香茅醇(6.583%);两者均含有α-蒎烯、β-水芹烯、2-β-蒎烯和β-石竹烯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18.113%和28.489%,挥发油中的其他成分组成不同. 结论 来源于树龄相同、长势相似枸橘植物的绿表枳实与绿衣枳壳挥发油含量及其化学成分组成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
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其中衢枳壳为芸香科植物胡柚Citrus maxima(Burm)Merr.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是浙江省道地药材,新“浙八味”之一,性微寒,味苦、辛、酸,入肺、脾、大肠经,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之功效,主治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症[1]。现代化学与药理学研究表明,枳壳中含有黄酮[2]、挥发油[3]和生物碱[4]等化学成分,具有抑菌[5]、降血脂[6]、抗抑郁[7]等药理活性。目前,枳壳研究多集中在栽培技术、采收时间、干燥加工技术、炮制方法、药理活性等方面[8-11]。而对衢枳壳及其近缘种中黄酮苷类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收集衢枳壳、成熟胡柚及其近缘种瓯柑的种质资源,建立高效液相色湘(HPLC)法测定上述样品中四种黄酮苷类成分的含量,并分析其与经纬度、海拔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衢枳壳质量评价及枳壳替代品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枳壳、枳实类药材的品种考证和资源应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枳壳、枳实为常用中药,来源于芸香科柑桔属(CitrusL)多种植物及枸橘属(PoncirusRaf)枸橘PoncirustrifoliataRaf的未成熟果实或幼果。枳壳、枳实类药材药用历史悠久,来源复杂。本文对其品种考证和资源应用作了系统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药枳壳药材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枳壳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性微寒,味苦、辛、酸,入肺、脾、大肠经,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之功效,主治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症[1]。现将近年来有关枳壳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1本草考证与药源调查1·1本草考证据文献及我国学者的考证,枳壳、枳实类药材以枳实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被列为木部中品。枳壳之名始见于唐·甄权所著的《药性论》。唐·苏敬《新修本草》[2]始提出枳实和枳壳两个不同的名字。宋·《开宝本草》以其与枳实“主…  相似文献   

10.
中药枳壳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味苦、辛、酸,性温,归脾、胃经,为中医常用理气药之一。具有行气、散结、消痰、除痞之功效,主治食积停滞、胸脘胀痛、泻痢后重和胃下垂等症。  相似文献   

11.
紫丁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紫丁香果和紫丁香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化学计量学以及双柱色谱保留指数(HP-5MS和DB-35MS)的方法对各个色谱峰定性,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和直观式推导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法获得各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结果共鉴定出119种化合物,从紫丁香果和紫丁香叶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81和77种化合物,其中共有化合物38种。利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和HELP法分辨获得的纯色谱峰面积来对各个色谱峰定量,以HP-5MS柱为准,所鉴定的化合物分别占紫丁香果、叶挥发油总量的98.04%和78.82%。结论采用GC-MS和色谱保留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产紫丁香果与紫丁香叶挥发油的分析结果表明,辅以化学计量学方法和双柱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比单用GC-MS定性结果更加快速可靠,定量也更准确。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the essential oils from the leaves, flowers, and seeds of Elsholtzia ciliata and their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Methods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essential oils were extracted by the hydro-distillation method and analyzed by GC-MS.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essential oils wer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comparison on their retention indices and MS spectrum with published data. Moreover,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the oils against the growth of six bacteria strains and one pathogenic yeast strain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and 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ethods. Results A total of 58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while compounds 31, 35, and 36 were identified in the essential oils from the leaves, flowers, and seeds, respectively. Fifteen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s shared constituents in the leaves, flowers, and seeds.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the essential oils showed the inhibitory activities against the six bacteria strains and the yeast strain. Conclusion The major constituents are different in the essential oils of the leaves, flowers, and seeds. The major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the essential oils are monoterpenoids and sesquiterpenoids. And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the essential oils obtained from the leaves show higher inhibitory activities especially against Bacillus subtillis CMCC63501 and Escherichia coli ATCC2592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收时期、部位以及干燥方式对海南罗勒精油的影响。方法:采摘海南罗勒(Ocimumbasilicum L.)无花鲜叶(嫩)、含花鲜叶(嫩)、全花、全叶、茎;取新鲜罗勒嫩叶,部分经过冻存、50℃低温烘干或自然风干等处理,再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以精油收率对上述处理过程进行评价。利用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上述所得的精油,利用正交实验法优选罗勒鲜叶水蒸气蒸馏的最佳工艺。结果:无花嫩叶出油率最低,全花出油率最高,顺序是:全花>全叶>含花鲜叶>无花嫩鲜叶,茎中不含精油。鲜叶低温烘干或自然风干比鲜叶和冻存鲜叶的出油率低,约损失35%。精油中主要的物质为沉香醇(34.4%)、丁香酚(19.0%)、甲基胡椒酚(13.4%)等。丁香罗勒鲜叶剪成5cm长、加入5倍量水和提取3h为水蒸气蒸馏的最佳提取工艺。结论:采收时期、部位、干燥方式对海南罗勒精油的质量产生影响,这些信息可为海南罗勒精油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鉴定广佛手黄龙病病原的有效方法,为无毒苗木的选育及病害防治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在广佛手主要种植区进行调查,了解黄龙病的发病状况;根据柑桔黄龙病病原的DNA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对样品的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结果]广东肇庆地区的广佛手出现类似柑桔黄龙病的症状,PCR检测结果表明,在表现发病症状的广佛手样品中有400bp的特异性DNA片段出现,而健康的样品中则没有扩增出特征带,表明广佛手的感病症状是由黄龙病病原引起的.[结论]PCR技术是广佛手黄龙病病原鉴定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海南产新鲜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花和嫩枝叶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挥发 油测定器提取了海南产新鲜马缨丹花和嫩枝叶中的挥发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利用计算机谱图检索和峰面积归一化法对马缨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鉴定和 定量分析。结果:海南产新鲜马缨丹花和嫩枝叶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 16%和0. 27%,分别鉴定出69 种和85种化合物。结论:马缨丹花和嫩枝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类,其中大根香叶烯D、a-石竹 烯、斤石竹烯、大根香叶烯B在马缨丹花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分别为23. 889%、18. 763%、8. 568%、 7. 15.1%,在马缨丹嫩枝叶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分别为23.011%、22.052%、8. 704%,6. 253%.  相似文献   

16.
隐孔菌的发酵培养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GC-MS-DS测定隐孔菌菌丝的挥发油成分,结果表明,在检出20种成分中包括倍半萜类化合物4种,芳香族化合物10种,脂肪族化合物6种,与野生隐孔菌挥发油成分组成相比共有13种成分相同,占检出成分的65%。挥发油含量高于野生隐孔菌挥发油含坦。通过TOT百分比测定,芳香族和脂肪族含量均高于野生隐孔菌,萜类含量二者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17.
贺红 《医学教育探索》1998,(12):824-825
以枳壳PoncirustrifoliataRaf.实生苗上胚轴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BA1mg/L时,出芽率最高(86.0%),BA浓度升高,出芽率随之下降;苗龄为20d的实生苗,其外植体易于出芽;实生苗培养中照光与否对出芽无太大影响;外植体取材部位,以实生苗的中部及下部较好,出芽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供一种新型提取牡荆挥发油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辐射法提取牡荆的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分别进行分析和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16个化合物,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石竹烯(20.14%)、4-羟基-苯甲酸(21.16%)、桉叶油素(12.79%)。结论通过微波辅助萃取法可以高效提取牡荆挥发油。  相似文献   

19.
云南丽江产西洋参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并利用标准质谱图集分离鉴定出26种化合物,测定了它们的相对含量,丽江西洋参与进口和国内其他省西洋参挥发油的成份和含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