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评价甲氧苄啶联合抗痨药物治疗复治菌阳性肺结核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180例复治菌阳性肺结核,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治疗组(90例),对照组采用3HEZP/9EPa方案,治疗组在3HEZP/9EPa方案基础上前3个月加用甲氧苄啶。观察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情况。结果: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91.11%,病变显著吸收率为83.33%,空洞闭合率为76.67%;对照组痰菌阴转率为77.78%,病变显著吸收率为61.11%,空洞闭合率为60.00%。结论:甲氧苄啶联合3HEZP/9EPa治疗复治菌阳性肺结核,能提高痰菌阴转率,促进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甲氧苄啶具有良好抗结核及对抗痨药物增效作用,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梁少碧 《河北医药》2013,(13):1972-1974
目的观察异烟肼雾化辅助治疗初治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初治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2HRZE/4HR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辅以异烟肼雾化吸入治疗。连续用药6个月,治疗后随访24个月,观察2组患者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痰涂片阴转率、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随访期间痰菌复阳率和病死率均明显较低(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异烟肼雾化辅助治疗初治痰涂片阳性肺结核,近远期疗效均较满意,且不会加重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评价含加替沙星和卷曲霉素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以加替沙星和卷曲霉素为主,联合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对照组以氧氟沙星和链霉素为主,联合药物同治疗组,疗程均为21个月。结果治疗组痰菌阴转率84%,对照组痰菌阴转率60%,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灶显著吸收率50%,空洞闭合率68%,对照组病灶显著吸收率27%,空洞闭合率4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含加替沙星和卷曲霉素化疗方案治疗MDR—PTB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可作为耐多药肺结核化疗的主要选择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化疗联合氧气雾化和单纯化疗给药治疗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62例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1例,实验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给予异烟肼、阿米卡星联合沐舒坦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结果 疗程末,实验组和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6.8%和77.0%,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96.8%和74.1%,治疗2个月后症状缓解率分别为100.0%和64.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规范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辅以氧气雾化治疗痰菌阳性肺结核疗效肯定,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便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血祛瘀法配合西药抗痨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经抗痨治疗2个月、X线胸片显示病灶无吸收的3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在抗痨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活血祛瘀法治疗(处方:丹参、赤芍、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对照组15例继续用西药抗痨治疗。结果治疗组病灶显吸11例,吸收3例,无吸收1例,总吸收率93.33%;对照组病灶吸收6例,无吸收9例,吸收率40.00%。两组病灶吸收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7例痰菌阳性阴转7例,阴转率100%;对照组7例痰菌阳性阴转6例,阴转率85.71%。两组痰菌阴转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活血祛瘀法配合抗痨治疗肺结核,可促进肺部病灶吸收。  相似文献   

6.
范立东  冯书钦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1):1797-1798
目的观察结核灵片对初治涂阳肺结核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15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结核药(2HRZS/4HR);治疗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在强化期加用结核灵片。观察病灶吸收,痰菌阴转等情况。结果治疗组2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和病变吸收率分别为96.7%和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8.0%和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灵片能明显加快病变的吸收及痰菌的阴转速度,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付晓梅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335-1336
目的观察糖尿病对肺结核抗痨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对36例肺结核患者糖尿病疗效的观察.分析肺结核患者病灶、空洞和痰菌变化情况。结果29铡糖尿病好转患者中,肺结核病灶吸收好转率、空洞缩小或关闭率、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6.6%、93.8%、92.9%;7例糖尿病恶化患者中,病灶好转吸收率仅为14.3%,无一例空洞缩小或关闭,痰菌持续阳性,2例死亡。两组病灶吸收率及痰菌隅转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与肺结核互有不利影响,糖尿病治疗结果对肺结核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因此.建议对所有肺结核及糖尿病患者常规进行血耱和胸部X线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微卡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166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83例,均采用2H3R3Z3E3/4H3R3方案治疗,A组加用微卡治疗.观察治疗后痰菌阴转、肺部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情况.结果 治疗1~2个月痰菌阴转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治疗3~6个月痰菌阴转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胸部病灶显著吸收率:A、B两组分别为88.0%和73.5%;空洞闭合率:A、B两组分别为85.7%和5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卡联合化学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能加快痰菌阴转,促进肺部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其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评价骨痨敌注射液在初治肺结核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将148例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分为试验组(A组,74例)和对照组(B组,74例)。两组均给予2HRZE/4HR方案抗结核治疗,A组加用骨痨敌注射液。结果:治疗1-4周涂片阴转率和培养阴转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1),治后2-6个月A组与B组阴转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后2个月和4个月A组的病灶全吸率和显吸率均高于B组(P<0.05),治后6个月全吸收率和稳定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骨痨敌注射液能加快痰菌阴转、加快病灶吸收好转,做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少且较微、复发率低,可作为初治肺结核治疗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认识,探讨其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02~2006年,4年间64例老年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历随机分两组。设对照组32例,应用抗结核药物为异烟肼、复合利福平(或利福喷叮)、吡嗪酰胺、乙按丁醇,均为全程、规律、足量用药。应用降糖药物为胰岛素、二甲双胍、美吡哒。治疗组32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应用免疫调节剂为胸腺肽、乌体林斯,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强化期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血糖控制在7.0~11.1mmol/L,1月末、2月末、3月末痰菌阴转率及病灶吸收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积极控制血糖,抗痨规律、全程、足量用药,加用免疫调节剂,给予营养支持治疗,使肺结核痰菌阴转率高,病灶吸收快,血糖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入配合全身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方法经痰结核菌培养确定的复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3DZVThAk/15DVTh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同时使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痰菌阴转率(涂片与培养)、病灶显著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8%和52%、82%和54%、60%和28%、66%和3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联合全身化疗对耐多药肺结核能促进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空洞闭合,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左氧氟沙星联合力克肺疾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力克肺疾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42例排菌难治性肺结核应用左氧氟沙星并力克肺疾等抗痨药进行治疗,疗程12-18个月,观察痰菌转阴及病变吸收情况。结果 42例病人完成疗程后31例痰结核菌培养阳性中27例转阴占87.1%,42例痰结核菌涂片阳性34例阴转占8l%,8例仍然阳性占19%;病变明显吸收30例占71.3%,好转5例占11.9%。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力克肺疾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可提高治疗效果,病人耐受性强,毒副作用少,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例1 男,62岁。30年前因疲乏、低热、盗汗、咳嗽痰中带血,消瘦月余。胸片提示:浸润型肺结核,痰菌阳性。经链霉素肌注2个月,异烟肼片、对氟水杨酸钠片口服1年半(服药不规则),症状消失。复查胸片:两上肺结核病灶吸收好转。2年后劳累受凉咳嗽,痰中带血,胸片示两上肺结核病灶。肌注链霉素月余,口服异烟肼片和对氨水杨酸钠片数月好转。以后易感冒,痰中带血丝。近10年来咳嗽、咳痰加重,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和常规抗结核药物在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胸腺五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痰抗酸杆菌转阴情况、病灶吸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1、3个月的阴转率分别高于同期对照组的阴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完全吸收及显著吸收和吸收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五肽和常规抗结核药物在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李斌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9):38-38,40
目的 探讨利用综合方法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于4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选用合理抗痨方案,同时采用介入局部用药并给予免疫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末复查,胸片吸收好转率80%。痰菌阴转率87.5%。结论 综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百生肼、利福喷汀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科2005-2011年收治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60例,以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链霉素治疗为标准组,以百生肼、利福喷汀、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链霉素治疗为非标准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总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2、5、8月末痰菌阴转,标准组分别为10例(33.3%)、13例(43.3%)、16例(53.3%);而非标准组为18例(60.0%)、22例(73.3%)、26例(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疗程结束后,X 线胸片吸收情况,标准组总有效率63.3%(19/30),非标准组总有效率86.7%(2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百生肼、利福喷汀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总有效率较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含左氧氟沙星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MDR-TB)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84例MDR-T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喷汀、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对照组:采用硫酸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喷汀、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疗程均为12月。结果:治疗组42例观察6月痰菌阴转率69.05%(29/42),对照组42例观察6月痰菌阴转率40.48%;前者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后者(P<0.01),并且病灶显著吸收,吸收率为57.14%,后者吸收率为28.57%,两组吸收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19%(11/42),对照组为30.95%(13/42),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MDR-TB,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且药物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1年7月至1996年7月开展经纤支镜支气管局部滴药治疗以结核性干酪病灶为主或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的78例肺结核。现将临床疗效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情况及分组:入选148例均经临床症状、X线胸片、细菌学检查诊断为肺结核的病人。均接受2HRSZ/4HR方案抗痨治疗。随机分为滴药组78例,对照组70例。滴药组在全身用药的同时经纤支镜局部滴药治疗。滴药组78例中,男46例,女32例。年龄21~60岁。均为初治浸润型肺结核患者。痰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涂阳)74例,涂阴4例;痰培养结核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痨胶囊在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强化期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110例,分为观察组(异烟肼、利福喷丁、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抗痨胶囊)和对照组(异烟肼、利福喷丁、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对症状改善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痰涂片浓缩集菌抗酸菌检测、胸部C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5.59%、73.61%(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29%、33.33%(P<0.05)。③观察组与对照组3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分别为89.29%、74.07%(P<0.05)。④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末复查胸部CT,病灶有效率分别为75%、55.56%,空洞有效率分别为62.5%、33.33%(P<0.05)。结论抗痨胶囊与化学药物联合使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化疗联合胸腺五肽治疗菌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192例初、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初治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复治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初治治疗组及对照组均采用2HRZE/4HR方案;复治治疗组及对照组均采用2HRZE/6HRE方案,胸腺五肽分别与初治治疗组、复治治疗组联合治疗6个月。观察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病灶吸收情况。结果痰菌阴转率:初治治疗组及对照组第2月末分别为88.0%和72.0%,P<0.05,疗程结束时分别为96.0%和80.0%,P<0.05;复治治疗组及对照组第2月末分别为87.2%和68.9%,P<0.05,疗程结束时分别为89.4%和73.3%,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X线吸收情况:疗程结束时初治治疗组及对照组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6.0%和84.0%,P<0.05,复治治疗组及对照组病灶吸收率分别为85.1%和66.6%,P<0.05,均有显著差异性。疗程结束时空洞闭合缩小率:初治治疗组为88.0%,对照组为60.0%,P<0.05,复治治疗组为83.0%,对照组为55.0%,P<0.05,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化疗联合胸腺五肽治疗菌阳肺结核能提高痰菌阴转率,促进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缩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