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食管吻合门奇断流术防治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吻合门奇静脉断流术防治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EGVB患者行食管吻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判断其疗效.结果:全组病例围手术期恢复顺利,3例出现吻合口中度狭窄,行胃镜下气囊扩张治疗后缓解.无腹腔内出血、食管吻合口漏、肝性脑瘸、脾静脉血栓、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倒.术后3~6月行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显示:16例食道下段、胃底静脉曲张消失,4例尚有轻度的食管静脉曲张;13例术前有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患者中9例术后改善明显,4例无明显改变.结论:食管吻合门奇静脉断流术防治门脉高压症EGVB效果庭好,并有效改善门脉高压性胃病,预防再发出血.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表现,以引起对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视,减少漏诊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胃镜观察结果,分析其出血原因。结果内镜下表现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7例,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41例,其中门脉高压性胃病1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例,胃溃疡4例,复合性溃疡3例,十二指肠炎6例,不明原因2例。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为出血的主要原因,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是肝硬化的门脉高压症的常见合并症,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内镜检查是诊断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跃  李希宁  王守军 《西部医学》2008,20(1):85-85,87
目的观察急诊断流术对门脉高压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门脉高压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施行急诊断流术治疗,术前进行Child—Pugh分级,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术后死亡4例,其中3例术前肝功均为childC级;术后3年及4年分别再出血1例。结论急诊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可行性,其效果与Child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4.
黄魁 《中外健康文摘》2012,(33):134-135
目的观察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口服普萘洛尔联合经皮经肝组织胶栓塞治疗后的再出血发生率、静脉曲张复发率、死亡率和治疗前后门静脉压力以及并发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方法入选患者43例,给予经皮经肝组织胶栓塞治疗,术前、术后口服普萘洛尔、并随访24月,以观察口服普萘洛尔联合经皮经肝组织胶栓塞,治疗后的再出血发生率、静脉曲张复发率、死亡率和治疗前后门静脉压力以及并发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结果有效随访37例,期间发生出血4例(10.8%),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发生3例(8.1%),死亡5例(13.5%),治疗前门静脉压力(41.5±5.6)cmH2O,治疗后门静脉压力(44.2±6.1)cmH2O,发生门脉高压性胃病29例(78.4%).结论口服普萘洛尔联合经皮经肝组织胶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曲张静脉复发率低、再出血率低,死亡率较低,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合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30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处理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首次出血原因主要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53.1%),胃、十二指肠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常见合并症,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Hp感染不是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临床上无须常规给予抗Hp治疗。对于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主要在于改善肝功能,降低门脉压,疏通胃粘膜血管回流以及H2受体拮抗剂的应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急症内镜下曲张静脉结扎术的止血率可达95%,其疗法安全可靠,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周戎二  陈力 《浙江医学》2004,26(12):911-912,957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症最常见和最危险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大约1/3肝硬化患者死亡的原因[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特点是:出血量大,再次出血发生率高,每次出血均可使肝功能恶化,病死率高,是外科治疗的难题之一.本文对我院1995年以来收治的136例门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经腹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6年1月1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EVB患者行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和吻合器经腹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结果:18例患者随访时间3~42月。无1例发生术后死亡、吻合口漏和肝性脑病。1例(5.6%)出现吻合口狭窄,3个月后缓解。至今无1例再出血。11例(61.1%)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显示食道下段、胃底静脉曲张消失,7例有轻度的食管静脉曲张;12例术前有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患者术后明显改善。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和吻合器食道下段横断吻合术能有效地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降低术后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应用胃镜进行内镜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首先对262例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常规的胃镜检查.观察其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是否适合进行镜下治疗,然后在胃镜下对曲张静脉进行单次或多次套扎治疗.其中196例行择期胃镜下套扎术,66例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并行胃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止血.结果 26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中255例(96.6%)在术后4周复检胃镜,静脉曲张程度均明显减轻,部分患者静脉曲张近消失,急诊抢救胃镜下套扎术止血成功率达100%.结论 胃镜下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是治疗及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经腹吻合器行食管横断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在我科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经腹食管横断吻合术治疗的26例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中急诊手术2例,择期手术24例,近期无再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远期随访16例,1~3年内再出血率3.84%,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该手术近期疗效令人满意,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种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0.
黄锦华 《医学综述》2005,11(12):1113-1114
肝硬化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常常被认为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随着急诊内镜的广泛开展应用,发现部分患者的出血是由于胃黏膜严重糜烂坏死出血所致。此病又称为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PHG)。门脉高压性胃病是指门脉高压症伴发的胃黏膜病变,主要发生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常见并发症。1984年Sarfeh等提出PHG与非PHG在形态、功能、治疗上都有不同,因其病理组织学上炎性改变依据不足,可称其为门脉高压性胃病,逐渐引起人们重视。PHG常与食管静脉曲张同时存在,而PHG出血可占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的10%-6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child分级C级患者急诊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06年12月急诊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child分级C级患者13例的治疗情况。结果:手术13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30 d内死亡3例,死亡率为31%;近期再出血率为0;肝性脑病发生率为0;9例痊愈出院。随访9例,1例术后2年余死于肺部疾病,1例术后5年余再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死亡,再出血率为7%。肝性脑病发生率为0。结论:门静脉高压症child分级C级患者急诊手术治疗的疗效是确切的、可行的,相对合理的,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其他治疗手段不多,保守治疗无效,有选择性的积极争取早期手术是合理的,可推广的。  相似文献   

12.
徐云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9):1160-1161,1164
目的:探讨改良Sugiura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门静脉高压症行改良Sugiura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近期止血效果确切,手术死亡率为1.06%(1/94),再出血率为2.13%(2/94),未发生肝性脑病,术后所有患者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消失或者明显好转。无吻合1:7瘘和狭窄发生。结论:改良Sugiura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功能Child C级的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总结经手术的16例肝功能Child C级的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处理、疗效、住院费用等进行讨论.结果:本组16例病人均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病人加做脾动脉结扎术,手术止血率100%.1例术后12d死亡,15例肝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本组病人的平均住院费用较高.结论:部分肝功能Child C级的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及时行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胃底静脉曲张组织治疗术治疗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的的临床意义.方法 56例确诊肝硬化门脉高压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的患者,于出血24 h内行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治疗,术后1、3、6个月行内镜随访,观察再出血率、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好转情况.结果 56例病人全部止血成功,1个月内再发出血5例,3例为排胶期轻度渗血,2例出血量较大,5例病人重新进镜行内镜下喷洒正肾液后血止;6个月内复查无再出血发生.食道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为96%,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为95%.结论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应用内镜组织胶注射联合曲张静脉套扎术是一种安全、疗效肯定的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永军 《中外医疗》2010,29(10):90-91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门脉高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2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手术后达到即刻止血。术后切口裂开4例,大出血并发休克1例,1例并发轻度肝性脑病,急诊手术死亡1例。随访1~5年,再出血8例,其余患者肝功能改善。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手术止血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少,肝功能有明显改善,再出血机率低,死亡率低,可广泛适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临床疗效。方法断流术治疗EVB 56例,观察其近期临床疗效,并随访0.5-5年,了解远期疗效及预后。结果56例患者近期治愈52例,治愈率92.86%,近期死亡4例(7.14%)。52例患者随访最短半年,最长5年。曲张的食道、胃底静脉消失者37例(71%)、好转12例(23%),再出血3例(6%)。结论断流术治疗EVB即时止血率高,近期及远期疗效满意,有一定的远期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17.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CX  Li R  Cai XJ  Peng Z  Liang FQ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6):395-397
目的 探讨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手术治疗经验,尤其是复杂病例和合并症的处理.方法 总结1990年1月至2006年11月收治的26例病例,行脾切除、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对复杂病例的术中应对措施和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其中7例合并胰腺囊肿者,因囊肿巨大、且不规则无法完整切除而行囊肿空肠Roux-en-Y 吻合;3例因胰腺炎后脾脏与膈肌粘连严重、界限不清,脾脏切除时首先行膈肌局部切开,解剖显露清晰后切除脾脏;2例胰腺肿瘤同时行胰腺体尾部肿瘤切除.结果 除1例术后5 d死于急性心肌梗死,25例获得临床治愈,随访2~15年(平均8年)无复发,无消化道出血.结论 脾脏切除、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是治疗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可靠的手术方法,正确诊断、同时处理胰腺原发性疾病及其并发症是治愈胰源性门脉高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周任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5):134-135
目的总结脾腔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经验。方法对38例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脾腔静脉端侧吻合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结果38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并好转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近期无出血,术后随访1—5年,平均4.2年,再出血1例(2.6%),无肝性脑病发生,5年生存率为97.4%。结论脾腔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是一种合理、可靠、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与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分析12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住院患者,其中64例行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手术组),58例行双介入栓塞术(介入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12月与治疗前血细胞及肝功能变化;两种治疗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随访观察1年期间患者死亡率与再出血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均得以改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介入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手术组;术后随访观察1年期间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介入组再出血率高于手术组(P〈0.05)。结论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且远期疗效优于双介入栓塞术。  相似文献   

20.
分流断流联合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侯庆祥 《吉林医学》2006,27(5):488-489
目的:分析分流术、断流术的利与弊,探讨分流断流联合术式优势互补,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年至2005年4例门静脉高压症出血病人进行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手术进行治疗。结果:4例门静脉压术后较术前平均降低0.89kPa,术后血常规及肝功能恢复正常,腹水消失,无肝性脑病和再出血发生,均康复出院。随访期间无再出血、肝性脑病、腹水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结论:掌握好适应证开展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在一定程度上能使二者优势互补,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出血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