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闪罐合膈俞刺络放血治疗顽固性呃逆2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利  史玉君 《中国针灸》2008,28(2):136-136
呃逆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而成。患者自觉胸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轻者可自行缓解,重则症状时轻时重,迁延不愈,临床称持续24小时以上呃逆为顽固性呃逆。自2003-2006年,笔者采用闪罐合膈俞刺络放血治疗顽固性呃逆2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寻常痤疮患者采用火针点刺丘疹、黑头、脓疱,结合三棱针点刺耳尖、膈俞等穴放血,每周治疗2次,治疗8次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7例患者中治愈42例,显效21例,有效4例,治愈率为62.69%,愈显率为94.03%。结论:火针合刺络放血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腧穴、频次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方法:84例寻常痤疮患者,通过数字抽签的形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选择大椎穴,分别接受1次/周(1次组,21例)、2次/周(2次组,21例)刺络放血拔罐治疗,研究组选择膈俞穴,分别接受1次/周(1次组,21例)、2次/周(2次组,21例)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次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1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5、2.252、2.127,P0.05)。研究组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寻常痤疮,选择膈俞穴或大椎穴,每周给予2次刺络放血拔罐治疗,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顽固性呃逆48例,通过针刺第一组穴攒竹、内关、扶突、中魁,以及第二组穴肺俞、督俞、膈俞、胃俞、肝俞。两组穴同时应用,10d为1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97.10%。结论:针剌以上穴位对于改善和消除顽固性呃逆症状明显,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5.
付俊华 《四川中医》2013,(11):138-139
目的:观察针刺攒竹穴、内关穴、列缺穴结合膻中穴闪罐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攒竹穴、内关穴、列缺穴配合膻中穴闪罐治疗顽固性呃逆25例。结果:25例患者,治愈12例,显效6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针刺攒竹穴、内关穴、列缺穴结合膻中穴闪罐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左甲  何佳 《光明中医》2010,25(7):1249-1249
目的观察运用针刺四关穴结合神阙闪罐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四关穴,平补平泻,留针30min,结合神阙闪罐,频率30次/min,局部皮肤潮红充血为度。每日1次,3次为一个疗程。结果 29例患者痊愈19例占66%;有效9例占31%;无效1例占3%;总有效率为97%。结论针刺四关穴结合神阙闪罐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方法:针刺膈俞、脾俞、胃俞、肾俞、肺俞、肝俞穴。结果:总有效率97.1%。结论:针刺背俞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走罐配合刺络放血辨证治疗痤疮7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中医辨证分型,应用走罐配合刺络放血的方法,在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俞穴及华佗夹脊穴进行操作,治疗痤疮78例,痊愈77例,显效1例,有效率100%,疗程最短5次,最长20次,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背俞穴刺络放血拔罐配合毫火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背俞穴刺络放血拔罐配合毫火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背俞穴刺络放血拔罐治疗,6周为1疗程,均治疗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6%,对照组为8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面部红肿1例,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背俞穴刺络放血拔罐配合毫火针治疗痤疮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较单纯背俞穴刺络放血拔罐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齐刺法为主合闪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30例为治疗组,30例为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齐刺法为主,配合闪罐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选穴合艾条灸足三里穴为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齐刺法和闪罐治疗能有效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刺血、闪罐、透穴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效果。方法:治疗组35例在患部内颊车点刺放血,先健侧后患侧闪罐,患侧穴位针刺透穴。对照组35例常规针灸加拔罐。结果 :痊愈率治疗组42.9%、对照组22.8%,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刺血、闪罐加透穴治疗顽固性面瘫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背俞穴放血治疗胆绞痛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绞痛是临床常见急症,笔者1998年以来在门诊急诊中采用背俞穴放血治疗本症,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胆绞痛患者45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8岁;有胆囊炎病史者25例,胆石症病史者20例。1.2 治疗方法 取膈俞、肝俞、胆俞、脾俞穴,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2~3次,深约0.1~O.3寸;随后用中号火罐以闪罐法拔罐,留罐10~12min,放血数毫升。2 结果 经治疗后,疼痛消失,一如常人,并在24h内无复发者为显  相似文献   

13.
对近十年我科用膈俞穴注射氯丙嗪与传统针刺疗法治疗脑血管病顽固性呃逆108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从有效率可以看了膈俞穴注射氯丙嗪治疗法优于传统针刺疗法,为脑血管病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4.
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16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采用针灸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顽固性荨麻疹 16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 16例病程皆超过 3个月 ,经中、西药对症治疗效果不显 ,其中病程最长者为 19个月。2 治疗方法2 1 耳背静脉刺络放血 于耳背静脉处常规消毒后 ,用三棱针点刺 ,并挤血 2~ 3滴 ,每周 2次。2 2 毫针刺法 主穴为合谷、风池、风市、膈俞、大椎、大肠俞、血海。配穴 :上半身曲池、内关 ;下半身足三里、三阴交。2 3 神阙穴拔罐 每日 1次 ,重者每日 2次 ,每次 5min。3 治疗结果16例中 ,临床治愈 12例 ,瘙痒性风团全部消失 ,无其他临床表现 ,随…  相似文献   

15.
针刺走罐刺络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比针刺走罐刺络与药物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76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走罐刺络组90例,采用针刺阿是穴、血海、三阴交等及背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走罐,走罐后在大椎、肺俞、膈俞、心俞、肝俞及其附近瘀紫较重处刺络放血;药物组86例采用口服Vit E和Vit C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针刺走罐刺络组总有效率为96.7%,药物组总有效率为51.2%,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走罐刺络对黄褐斑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膈俞组、眼针组和眼针膈俞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收集顽固性呃逆患者6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平均分3组,每组20例患者。膈俞组体针针刺膈俞穴;眼针组眼针针刺双侧3、4、5、7区;眼针膈俞组针刺体针膈俞穴和双侧眼针3、4、5、7区。每位患者治疗至少7 d,随访2周,分别统计3组患者的疗效并加以对比。结果眼针膈俞组的总好转率高于眼针组、膈俞组,眼针膈俞组的总好转率分别与眼针组和膈俞组对比,疗效均有提高,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单独使用眼针疗法或者单独使用膈俞穴疗法,眼针疗法配合膈俞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7.
<正>呃逆俗称"打嗝",在临床中颇为常见,病因较多,主要表现为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控。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膈肌痉挛",呃逆症状顽固,发作频频,时间持续超过48 h以上者称为顽固性呃逆~([1])。笔者自2014年以来,采用膈俞穴刺络拔罐治疗因单纯性膈肌痉挛、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等引起的功能性、顽固性呃逆,效果良好,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背俞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就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背俞穴刺络放血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辛伐他汀片治疗,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高脂血症在改善TC、TG及中医症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背俞穴刺络放血可有效地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罐结合的方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针罐结合进行治疗。针刺攒竹、内关、中脘、足三里,留针30 min。肺俞、膈俞、胃俞闪罐治疗,留罐8至10 min。以上治疗均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痊愈22例,占73.33%(22/30),有效5例,占16.67%(5/30),无效3例,占10.00%(3/30),总有效率为90.00%(27/30)。结论:针罐结合疗法对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肝经俞募穴刺络放血法对失眠患者PSQI、SAS和SDS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经俞募穴刺络放血法配合针刺对失眠患者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影响。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对照组)和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组(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辨证取穴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后,配合肝经俞募穴(肝俞、期门穴)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常规针刺:1次/d,5次/周;刺络放血拔罐法:2次/周,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选用PSQI、SAS、SDS作为观测指标。结果:两组疗后疾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后PSQI、SAS、SD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经俞募穴刺络放血法配合针刺治疗失眠临床疗效肯定,较单纯针刺治疗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