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引致糖尿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统计该组患者糖尿病发生情况,对引发糖尿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分析引起糖尿病的主要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结果(1)糖尿病发生情况:128例患者中,34例患者合并糖尿病,其余94例患者未合并糖尿病;病程≥20年、年龄≥40岁是引发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2)血糖情况比较:34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服用氯氮平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均高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引发糖尿病与患者病程及年龄存在密切联系,抗精神病类药物中,氯氮平引致糖尿病发生率高于其他类型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目前典型及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1个月法于2003-05-01/2003-05-31.用自制调查表对两所医院住院及门诊1006例精神分裂症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住院病人603例,门诊病人403例)。结果精神分裂症病人单一用药以氯氮平为首位占41.2%,其次为奋乃静占19.8%,利培酮占16.9%;合并用药占前二位的是:氯氮平加利培酮占18.2%;氯氮平加奋乃静占15.0%;最为常用安坦及苯二氮革的使用率明显下降。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成为目前门诊及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常用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六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精神分裂症对患者内分泌的影响。方法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180例临床资料,按治疗药物分为6组,各30例。阿立哌唑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氨磺必利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利培酮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氯氮平组采用氯氮平治疗,喹硫平组采用喹硫平治疗,奥氮平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连续治疗4 w后,比较6组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 6组中,利培酮组血清催乳素水平最高,其次是氨磺必利组、奥氮平组、氯氮平组、喹硫平组,阿立哌唑组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组雌二醇(E2)、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水平,且不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催乳素水平提升幅度不同,故治疗过程中需积极测定催乳素水平,预防高催乳素血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研究表明党参能清除体内活性氧,减少膜脂质过氧化,减少丙二醛(MDA)的产生,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可防止兴奋性氨基酸(EAA)的升高,增强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缓解其谷氨酸N-思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功能减退状态〔1,2〕。这也与新一代抗精神病药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SDAs)治疗作用机制相似〔35〕。本研究观察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合并党参  相似文献   

5.
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功能性精神病的主要药物,然而在使用这些药物的过程中可能诱导体重增加、糖代谢紊乱、血清瘦素水平升高及胰岛素抵抗.导致体重增加的假设,认为可能通过对H-5HT2A或5-HT2C受体以及组胺H1受体的拮抗引起的.对糖尿病及精神病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陶世武 《内科》2008,3(2):287-290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精神疾病的患病率近十年来有高速上升的趋势。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3.2‰上升至15.56‰,全精神疾病人约1600万,广西约50万-60万。精神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20%。为了使患者康复得更完善、更好地回归社会,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对精神疾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药物已由使用典型的抗精神病药逐渐转变为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新型的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具有疗效好、康复较彻底、镇静作用少、回归社会和服药依从性好的特点,对预防疾病复发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与代谢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体重增加、停经或泌乳、血糖改变等已成为治疗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功能性精神病的主要药物,然而在使用这些药物的过程中可能诱导体重增加、糖代谢紊乱、血清瘦素水平升高及胰岛素抵抗。导致体重增加的假设,认为可能通过对H-5HT2A或5-HT2C受体以及组胺H1受体的拮抗引起的。对糖尿病及精神病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文琦  刘雪君 《山东医药》2007,47(23):96-96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阴、阳性症状均有效,且副作用少,目前在国内外使用较多的是奥氮平、利培酮、奎硫平及氯氮平。2006年1~12月,我们观察了上述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5月我院收治的60例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并以同期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对照组入组次日和研究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12周末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QTc间期延长、T波改变等心...  相似文献   

10.
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总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FBG、2hPBG、...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4例因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糖尿病患者,应用随机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阿立哌唑联合降糖药;对照组:氟哌啶醇联合降糖药。治疗周期为12个月。两组均符合1990年制定《糖尿病学会诊断标准》。比较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腰围以及血糖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体质量指数以及腰围降低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血糖降低程度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或者氟哌啶醇均能够降低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糖尿病程度,但阿立哌唑的疗效更佳,有应用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冯启美  周福华 《山东医药》2003,43(11):34-34
1997~2002年,我院收治64例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患者,现分析相关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进行超声下观察并分析。方法:我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30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肝胆B超检查,对以上患者选取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高于5年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服药时间低于5年的80例作为对照Ⅰ组,同时选取80例正常人员作为对照Ⅱ组,3组患者均采取B超检查肝胆部位。结果:肝胆B超检查异常阳性率方面,观察组分别与两个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组患者中,肝病发生率居首位的为脂肪肝。在观察组患者中,依据病程及年龄不同,其肝胆B超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肝胆B超检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药时间高于5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肝胆均出现明显异常、其中发病率居首位的为脂肪肝。  相似文献   

14.
在以往的文献中已经报道过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所带来一些代谢后果,包括体重增加、高血糖和脂代谢紊乱。虽然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功能障碍的确切机制不明,但是仍有一些可能的机制。由于体重增加被认为是糖尿病和脂代谢紊乱发展的诱发因素,所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监测体重变化是一个重要的筛查措施。由于某些抗精神病药物不太可能造成体重增加,如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等,所以对于高风险人群或者之前诊断为糖尿病或者有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和/或体重显著增加的人群来说,选择低风险的抗精神病药物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观察老年精神病患者使用药物现状,分析典型药与非典型处方变化情况,本文抽取2003~2005年3年处方3500张,按照处方同种药品进行归类、统计、分析、比较每种药品每年有多少老年病人服用,及典型与非典型药归成二大类进行分析比对,观察老年精神病患者用药趋势和未来用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抗精神病药物致肝损害1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蕊  梁文香 《山东医药》2001,41(20):42-42
近 5年来 ,我院遇有应用抗精神病药所致肝损害 116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6 9例 ,女 47例 ,平均年龄 30 .2 5± 1.2 7岁。患者用抗精神病药物至生理肝损害时间为 1~ 14周。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 ,如无黄疸、皮疹等。其中有消化道症状 11例(9.48% )。实验室检查示黄疸指数异常者 11例 (9.48% ) ,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异常 9例 (7.76 % )。谷丙转氨酶均超过正常值 (0~ 40 U) ,而在 5 0 U以上 6 2例 (5 3.45 % ) ,10 0 U以上 33例 (2 8.45 % ) ,35 0 U以上者 1例 (0 .0 8% )。肝功能异常与药物种类的关系见表 1。治疗与转归 :立即减药…  相似文献   

17.
抗精神病药物致心电图异常28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瑞莲 《山东医药》1997,37(2):18-19
对428例接受系统性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动态观察,发现服药期间有284例出现不同类型改变,发生率为66.4%,心电图改变多出现于用药早期,且单一用药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低于合并用药者,同时发现心电图改变与性别,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验证利培酮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差异 ,我们收集了此方面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3月相关论文共 14篇 ,并进了 Meta(综合 )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按以下标准收集论文共 14篇 :1载体为全国公开发行的精神科专业杂志 ;2发表于 1999年 1月~ 2 0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