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食管心房调搏和标测专用导管电极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作者研制的9F8极食管心房调搏和标测专用导管电极对60例患者进行电生理研究,目的是探索降低食管心房调搏阈值,提高检查成功率和提高无创性电生理诊断准确率的途径.通过食管电生理对照研究,结果证明,应用此种新型导管电极,心房起搏和电生理检查阈值可降低25%—30%,检查成功率为100%.由于这种导管电极可同时进行心房调搏、同步记录2道食管双极导联滤波心电图,提高了无创性电生理检查诊断心律失常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新型食管心脏调搏电极导管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一种新型食管心脏调搏电极导管,以进一步降低食管心脏调搏术的起搏阈值,减轻受检者痛苦,便于开展食管心室调搏术。第一阶段:设制出各型食管电极导管12种,每种导管随机测试病人20例,共240例,以揭示起搏阈值与电极宽度、电极长度和电极间距三者关系。第二阶段:据此,研制2种新型食管心脏调谐电极导管,每种导管随机测试病人40例,共80例。结果发现食管心脏调搏电极导管的最适电极宽度为5~6mm、电极长度为10mm和电极间距为35mm,按此规格研制的JD-2-9-35-10-5型和JD-2-9-35-10-6型新型食管心脏调搏电极导管,心房调掉时起搏阈值分别为12.1±3.2(5.0~17.5)V和10.3±2.6(5.0~15.0)V,心室调搏时起搏阈值分别为24.0±5.5(15.0~35.0)V和20.3±4.9(12.5~30.0)V,心室调搏的成功率分别为85%(34/40)和95%(38/40)。结论:与目前国内常用的食管电极导管比较,该导管具有起搏阈值低、病人痛苦少、适应性广、性能可靠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已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病人 ,如VVI和AAI起搏方式的起搏器 ,为了验证病人对起搏器的依赖程度 ,为了了解病人自身心搏情况等 ,在病人体外 (胸壁 )输入电脉冲 ,让体内的起搏器感知 ,使后者发生起搏脉冲抑制 ,从而观察病人自身心搏情况。这种方法称为“胸壁刺激试验”。1 操作方法患者取平卧位 ,连接心电图机或心电示波器的导联电极 ,记录常态下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工作情况。将心电生理刺激仪 (经食管心房调搏仪 )的双极调搏导管放电端用胶布固定在胸壁上 (但应处理好胸壁皮肤 ,使电阻减小 ) ,开启调搏仪 ,用S1 S1 基础脉冲 ,频率高于…  相似文献   

4.
观察润滑止痛胶对经食管心房调搏插管及调搏反应的作用。采用常用法及润滑止痛胶法对 5 4 8例确有或疑有病窦综合征、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治疗。结果 :①润滑止痛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 ,便于食管电极导管插入食管。②润滑止痛胶有麻醉作用 ,可减少检查时插管和调搏反应。③润滑止痛胶可降低起搏阈值 ,润滑止痛胶法组 2 0 .5± 4 .0V低于常用法组 2 3.1± 4 .0V(P <0 .0 5 )。④调搏过程中若出现灼痛、刺痛、撞击等不适反应 ,经口吞咽 0 .5~ 1.0g润滑止痛胶后 ,可使不适反应减轻或消除。⑤润滑止痛胶系一次性无菌制剂 ,可避免交叉感染。结论 :应用润滑止痛胶法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治疗 ,方法简便 ,可减轻检查的不良反应 ,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5.
食管导电球囊电极导管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因普通金属环电极在食管内较难定位心室部位 ,而且起搏阈值高 ,检查时病人痛苦较大 ,限制了经食管心室起搏的临床应用。为探讨一种低阈值、简单易行的经食管心室起搏方法 ,笔者自行设计研制了一种经食管心室起搏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该导电球囊电极经抽、充气可使球囊瘪缩或膨胀 ,以利于球囊导管自鼻孔插入或拔出。导电球囊经充气后膨胀 ,其导电面积较金属环电极增大 5 0倍 ,这有利于降低起搏阈值。笔者对 5 8例受检者同时应用普通金属环电极导管与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进行经食管心室起搏。结果 :应用金属环电极导管只有 41例完成检查 ,而导电球囊电极导管有 5 6例顺利完成经食管心室起搏检查 ,其成功率分别为 68.3%与 96.5 % ,心室起搏阈值分别为 38.67± 1 .2 8V和 2 5 .2 7± 3.69V ;两者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该导电球囊具有导电面积大 ,与食管接触良好 ,易于在食管内定位起搏心室。与普通金属环电极导管比较 ,具有起搏阈值低、成功率高 ,病人痛苦小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润滑止痛胶及香蕉、石蜡油对经食管心房调搏插管及调搏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常用法石蜡油(A组)及润滑止痛胶法(B组)和香蕉法(C组)对90例确有或疑有病窦综合征、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治疗。结果①B组及C组均具有良好的润滑性,便于食管电极导管插入,可减少插管反应。②B组具有麻醉作用,可减少检查时的调搏反应。③润滑止痛胶可降低起搏阈值。润滑止痛胶可降低起搏阈值。B组(22.1±2.2)V,低于A组(25.2±2.1)V(P<0.05),也低于C组(24.7±1.6)V(P<0.05)。结论应用润滑止痛胶或香蕉法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方法简便,可减轻插管的不良反应,患者易接受。用润滑止痛胶可降低起搏阈值,减轻调搏反应。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起搏、复律两用食管电极导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应用此导管给32例患者行食管心房调搏术,5例行食管心室调搏术,30例行食管电复律术,并与59例行普通食管电极导管心房起搏者进行对照,发现两用导管有如下特点:①可用较普通导管低的阈值行食管调搏术;②可在无麻醉状态下,以明显低于体表电复律术的电能转复房颤,并发症显著减少;③能以极低的电能终止诱发的SVT;④若转复中病人心跳骤停,可立即起搏。  相似文献   

8.
自1996年6月~1998年5月应用自行设计研制的食管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进行经食管心室起搏与经食管低能量电复律临床应用研究。病例选择(1)经食管心室起搏电生理检查46例,为在本院就诊需作食管心房调搏电生理检查的病人,在心房调搏完成后再作经食管心室起搏。...  相似文献   

9.
经食管心房调搏 (TEAP)常用于阵发性室上速和预激综合征 (PES)的诊断。如电极插入过深 ,位于左室后部起搏即为经食管心室调搏 (TEVP)。作者观察到非 PES行 TEVP与A型 PES行 TEAP的 12导联 QRS波群相似。如果忽视了这点 ,易将 TEVP的 QRS波群误诊为 A型 PES。作者比较了非 PES患者行 TEVP与 A型 PES患者行 TEAP的食管电极深度、起搏阈电压、S1 R间期等参数 ,分析了各参数在两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1 对象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行 TEAP的患者 34例 ,男 2 2例 ,女 12例 ,年龄 40 .6± 13.3(12~ 70 )岁。经射频消融术…  相似文献   

10.
食管心房电极放置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心房调搏是普及很广的无创电生理检查。但食管电极经咽喉壁送入不一定顺利 ,构成的不适足以使受检者拒绝检查[1] 。本文对食管心房电极放置方法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997年 3月~ 2 0 0 0年 4月在我院就诊需做食管调搏的患者 12 4例 ,男 5 4例、女 70例 ,年龄 38± 9岁。按受检顺序编号 ,奇数接受改进法放置电极 ,偶数接受常规法放置电极。电极采用吴县市长虹电子仪器厂生产的 2~ 4极食管心房电极。常规法采用经鼻腔放置电极[1,2 ] 。改进法为 :先向受检者介绍放置电极过程 ,受检者饮一小口温开水不吞 ,平卧 ,去枕 ,适当伸颈 ,张口 ,…  相似文献   

11.
食管心房调搏时食管电极放置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57例受检者实施食管心房调搏过程中,分别在 P 波呈向下、双向及向上3种波形情况下固定电极进行起搏,以探讨最佳起搏部位。发现起搏成功率(依次为87.72%、82.46%、91.23%)及起搏阈值(依次为24.83±4.82,24.07±5.44,23.91±4.24 V)分别相互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进而固定起搏阈值20 V,在食管电极插入过程中记录到 P 波后,边起搏边调整电极位置,所有病例均能成功起搏,且3种 P 波出现机率相等。表明起搏阈值与心电图波形无关,只要食管导联记录到 P 波便可起搏,不必强求一定波形。  相似文献   

12.
6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各组 3 0例 ,分别采用普通食管电极 (A组 )与伞状电极 (B组 )进行食管调搏检查。B组起搏阈值比A组低 ( 12 .5 3± 1.5 8mVvs 18.3 0± 1.73mV ,P <0 .0 1)、有明显不适感的病例数亦比A组少 ( 5 /3 0vs 2 1/3 0 ,P <0 .0 1)。伞状电极度能显著降低电流对食管的刺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方法消毒食管电极导管对起搏阈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院与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行食管调搏检查的48例患者,比较经84消毒液浸泡与环氧乙烷消毒的食管电极导管在检查中的起搏阈值。结果采用84消毒液浸泡导管的起搏阈值(16.79±3.22)V明显高于环氧乙烷消毒导管的起搏阈值(10.33±2.16)V(P0.00)。结论环氧乙烷消毒法对起搏阈值的影响优于84消毒液。  相似文献   

14.
食管心房调搏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判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心房调搏安全、简便、可靠 ,对快速心律失常的诊断与鉴别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通过对2 0 3例具有心动过速史的患者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以及术前的食道心房调搏结果的对比 ,评价食道心房调搏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判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  选择 1 996年 3月至 1 998年末的 40 0例行心内电生理及导管射频消融成功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中 ,2 0 3例食管心房调搏资料完整 ,男 1 1 9例、女 84例 ,平均年龄 41± 7(1 5~ 64)岁。经鼻腔送入 2极或 4极食管电极于近左心房后侧 ,采用双极记录 ,记录到大 A小 V,正负双相的食管心电图 ,行…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 ,5 6岁。因劳累后胸闷、心悸、气促 10年 ,加重 5d住院。入院诊断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心衰三度。心电图示 :P波消失 ,代之以F波 ,F波间距 0 2 4s,R-R基本整齐 ,频率 63次 min ,F与R比例持续 4∶1。此外 ,RV1 =2 0mV ,RV5=3 0mV ,伴ST -T改变 (图 1A)。心电图诊断 :心房扑动 (AF) ,双室肥大伴劳损。后行食管心房调搏 (TEAP)超速终止AF。患者平卧 ,经鼻孔插入四极食管起搏电极 ,记录食管心电图 ,调整电极位置以记录到最大振幅F波为止 ,调搏电压 2 5V ,心电图监护描记。从高…  相似文献   

16.
46例患者分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简称慢阻肺)组和无慢阻肺组,采用急诊阔面电极体外无创心脏起搏治疗。46例均成功夺获心脏,慢阻肺组起搏电流强度阈值明显大于无慢阻肺组(P<0.05)。结论:慢阻肺增加经胸壁无创心脏起搏的电流强度阈值。  相似文献   

17.
创用连续减频法经食管心房调搏复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连续 3 1例次 ,连续减频法以 3 0~ 3 5V的输出电压和高于自身心室率1 0~ 2 0次 /分的输出频率连续食管调搏后 ,再用 1次 /秒的节律连续叩击↓↓键来连续减低起搏频率。当起搏频率减到 80~ 1 0 0次 /分时即停止起搏 ,自身窦性心律将立即恢复。 3 1例次调搏前心率为2 0 2± 1 6次 /分 ,经 1次连续减频调搏就有 2 6例次转复成功 ,另 5例次经 2~ 3次调整电极位置或 /和增加 5V输出电压也获转复 ,且均无窦房结受抑的长间歇出现。调搏记录完整的 2 1例次中有 6例次是超速抑制起搏夺获 ,减频停起搏后转复 ;1 5例次是减频到 1 2 7± 1 8次 /分时突现夺获再转复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行设计的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进行经食管心脏起搏,37例中35例顺利完成经食管心室起搏检查,起搏阈值25.27±3.9V。认为应用该导电球囊电极导管心室起搏较普通金属环电极具有成功率高、起搏电压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嵇民 《心电学杂志》1999,18(3):161-161
我科1989~1998年对95例自述心悸的患儿作食管心房调搏检查,以揭示其心悸的病因.对象和方法95例患儿,男性57例,女性38例,年龄4~13(8.7±2.7)岁.所有患儿体表心电图均正常.取平卧位,将4极食管电极导管由鼻腔缓缓插入食管,根据我室统计127例食管电极管深度与身高体重的多元线性方程,插人深度(cm)为14.5 0.09x身高 0.07×体重(kg).记录食管心电图,以P波最大正负双相为最佳深度固定导管.起搏阈值15~25V,脉宽10ms.使用国产PES-5型多功能心脏电生理诊疗仪,以S;S;递增刺激法石在.或S;SZS;程控期前刺激法,步长10ms,负向扫描.有2例患儿用异丙肾上腺素1mg 10%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心室率较用药前提高50%时,重复S_1S_2.程控扫描.  相似文献   

20.
赵昜 《心电学杂志》2009,28(6):430-434
经食管心房调搏术(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是一项经食管起搏心脏来进行临床电生理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该方法应用心脏刺激仪发放直流电脉冲,通过贴近心脏的食管电极对心房(或心室)进行调搏,同时记录体表及食管内心电图以获得心脏各部位的电生理参数,从而揭示某些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